当前位置:首页 > 生物
东祁连山杜鹃灌丛生态系统研究
东祁连山杜鹃灌丛生态系统研究

东祁连山杜鹃灌丛生态系统研究PDF电子书下载

生物

  • 电子书积分:10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张德罡著
  • 出 版 社: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3
  • ISBN:7542312006
  • 页数:214 页
图书介绍:甘肃河西走廊祁连山东端的优势植被物种杜鹃灌丛是高原寒冷气候下的产物,具有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的巨大生态学价值。本书研究如何科学、有效地保护和合理、适度地利用这一资源的方法。
《东祁连山杜鹃灌丛生态系统研究》目录

摘要 1

1.绪论 1

1.1 序言 1

Abstract 8

1.2 实验设计 8

1.2.1 实验地概况 8

1.2.2 样带设置 10

1.2.3 处理设置 12

1.3 研究方法 13

1.3.1 灌木形态特征观测 13

1.3.2 主要灌木新枝生长量测定 14

1.3.3 灌木植物光合特征测定 14

1.3.4 群落的生态学特征观测 14

1.3.5 群落物种多样性测定 16

1.3.6 群落植物量测定 19

1.3.7 土壤因子指标测定 22

1.3.8 杜鹃室内移栽试验 22

1.3.9 杜鹃枝条水培微弱电信号测定 23

1.3.10 三种杜鹃的DNA提取及电化学分析 24

1.3.11 杜鹃灌丛水土涵养能力的测定 25

2 高寒灌丛的类型及特征 28

2.1 高寒常绿阔叶灌丛亚型 28

2.2 高寒落叶阔叶灌丛亚型 31

2.3 东祁连山高寒灌丛灌木种类及其检索表 35

3 杜鹃属植物的形态特征 40

3.1 营养器官的形态特征 40

3.2 生殖器官的形态特征 42

3.3 分类检索表 44

3.4 不同生态环境下的形态特征 46

4.1 杜鹃灌丛生态系统环境因子及群落景观动态变化 50

4 杜鹃属植物的生理特点 50

4.2 杜鹃属植物越冬、生长及发育 52

4.2.1 百里香杜鹃 52

4.2.2 头花杜鹃 54

4.2.3 烈香杜鹃 55

4.2.4 陇蜀杜鹃 56

4.3 杜鹃属植物水分生理特点 59

4.3.1 杜鹃生长季枝叶含水量动态 59

4.3.2 杜鹃叶片不同反卷程度与含水量的关系 61

4.4 新枝生长适应对策 62

4.5 杜鹃的光合作用特点 63

4.5.1 不同生长季几种杜鹃净光合速率特征与差异 63

4.5.2 几种杜鹃净光合速率与光通量密度间的关系 65

4.5.3 几种杜鹃平均净光合速率的日变化 66

4.6 杜鹃花属植物生理特点与适应对策 69

4.7 杜鹃移栽后的对环境的适应 71

4.7.1 移栽前后生态因子的差异及杜鹃的适应性表现 71

4.7.2 几种杜鹃的生长状况及适应差异描述与模型分析 73

4.7.3 移栽后四种杜鹃适应差异的可溶性蛋白质分析 75

4.7.4 移栽中几种杜鹃的适应性与环境因子间的关系 76

4.7.5 移栽驯化中面临的问题和对策 77

4.8 杜鹃枝条水培微弱电信号 78

4.8.1 微弱电信号波特征 78

4.8.2 微弱电信号反应与适应性差异的关系 78

4.8.3 枝条水培过程中微弱电信号与杜鹃适应对策的关系 85

4.9 三种杜鹃的DNA提取及电化学分析 86

4.9.1 DNA与配合物Co(en)33+的作用 86

4.9.2 不同种杜鹃的DNA与配合物Co(en)33+作用的差异性 89

5.1 杜鹃群落的分布与组成 92

5 杜鹃灌丛的群落特征 92

5.2 杜鹃灌丛的生活型特点 93

5.3 杜鹃灌丛的物候特征 93

5.4 杜鹃灌丛的物种多样性 94

5.4.1 α多样性的垂直分异特点 94

5.4.2 受干扰后群落物种多样性变化特点 97

5.4.3 海拔梯度上的β多样性变化 100

5.4.4 群落内物种数及个体数的变化 102

5.4.5 群落的多样性与稳定性 103

6 杜鹃灌丛的垂直分布特征 110

6.1 不同海拔梯度下的群落特征 110

6.2 杜鹃的垂直分布特征 112

6.3 几种杜鹃垂直分布对策的生态位解释 114

6.4 主要灌木种群的分布格局 116

6.4.1 格局类型 117

6.4.2 集聚强度 126

7 杜鹃灌丛植物量的特征 129

7.1 地上植物量时间梯度动态 129

7.2 地上植物量海拔梯度动态 132

7.3 灌木地上植物量估测模型 137

7.4 地下植物量分布特征 138

8 杜鹃灌丛的灌木热值、净第一性生产力和光能转化效率 140

8.1 不同灌木热值含量的比较 140

8.2 灌木不同部位热值含量的比较 141

8.3 灌木地上部分净第一性生产力 142

8.4 灌丛的光能转化率 143

9 杜鹃群落的水土保持功能 145

9.1 群落的水保效益 145

9.2 群落受到扰动后的地表径流和侵蚀模数变化 147

9.3 苔藓层片的持水作用 149

9.4 群落水土流失量和土壤营养物质损失量估算 150

9.4.1 年径流量估算 151

9.4.2 年土壤侵蚀量估算 151

9.4.3 年土壤有机质侵蚀量估算 151

9.4.4 年土壤全N侵蚀量估算 152

9.4.5 年土壤全P侵蚀量估算 152

9.5 群落各层片盖度与水土流失量的关系 153

10 干扰对杜鹃群落及土壤的影响 158

10.1 干扰对群落结构的影响 159

10.2 干扰对土壤的影响 162

10.2.1 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变化 163

10.2.2 土壤全P、全N的变化 164

10.2.3 土壤有效N的变化 165

10.2.4 土壤pH值的变化 166

10.2.5 土壤温度与含水量的变化 167

11 受损杜鹃灌丛群落的恢复生长 170

11.1 砍伐后群落的恢复生长 174

11.1.1 灌木层片 174

11.1.2 草本层片 178

11.1.3 苔藓层片 179

11.2 滑坡后群落的恢复生长 180

11.2.1 灌木层片 180

11.2.2 草本层片 185

11.2.3 苔藓层片 186

11.3 苔藓在受损群落中的特点 186

11.4 灌木、草本、苔藓层片的关系 187

12 结论 189

参考文献 195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