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创新思维哲学论纲
创新思维哲学论纲

创新思维哲学论纲PDF电子书下载

哲学宗教

  • 电子书积分:13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孙洪敏编著
  • 出 版 社: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6
  • ISBN:7544029670
  • 页数:388 页
图书介绍:哲学革命呼唤创新思维,人类思维的发展史是一部创新史。作者试图从创新思维的逻辑与历史,创新思维的立体与客体,创新与思维的模式与机制,创新思维的结构与功能等方面对创新思维哲学进行全面阐释。
《创新思维哲学论纲》目录

导论 创新思维与哲学革命一、哲学革命呼唤创新思维 1

二、在两个领域的创新中发展哲学 7

三、在三种思潮的冲突中体验革命 11

四、在四条路径的探索中升华理性 16

五、在创新思维的生长中推动哲学革命 21

第一章 创新思维的逻辑与历史第一节 逻辑分类:创新思维是什么 28

一、最简单的思维:要素性创新 28

二、最复杂的思维:结构性创新 32

三、最高级的思维:功能性创新 36

四、最优化的思维:中介性创新 39

五、最成功的思维:整体性创新 43

第二节 历史演变:思维是怎样创新的 48

一、创新思维的发展过程是对象史与认识史的互动  48

二、前工业时代创新思维的发生与认识的经验史 52

三、工业时代创新思维的发展与认识的理性史 57

四、后工业时代创新思维的升华与认识的智能史 61

五、创新思维对象史和认识史的东西方比较 65

第三节 殊途同归:创新是怎样思维的 67

一、创新思维的逻辑与创新思维的历史是统一的 68

二、创新思维本源的统一与创造性 72

三、创新思维本位的统一与独立性 76

四、创新思维本能的统一与非传统性 79

五、创新思维本质的统一与开放性 83

第二章 创新思维的主体与客体第一节 主体分层:谁是创新思维的主体 88

一、个体思维的创新与创新思维的个体性 88

二、群体思维的创新与创新思维的群体性 91

三、民族思维的创新与创新思维的民族性 95

四、国家思维的创新与创新思维的国别性 98

五、人类思维的创新与创新思维的全球性 102

第二节 客体集合:谁是创新思维的对象 106

一、创新思维的客体是对象化的存在 106

二、对象化与创新思维的必然性 110

三、对象化与创新思维的曲折性 114

四、对象化与创新思维的风险性 118

五、对象化与创新思维的机遇性 121

第三节 作用互补:思维主体是怎样把握创新对象的 124

一、创新思维在主客体的相互作用中生成 125

二、创新思维在平衡与不平衡的联结中演进 128

三、创新思维在无序与有序的转化中完善 131

四、创新思维在量变与质变的统一中实现 135

五、创新思维在现代与后现代的结合中升华 139

一、创新思维是思维模式和思维过程的超常飞跃  144

第三章 创新思维的模式与机制第一节 模式多元:从宏观角度观察创新思维哲学的模式 144

二、分离模式与创新思维的分离律 148

三、趋近模式与创新思维的趋近律 152

四、过渡模式与创新思维的过渡律 155

五、贯通模式与创新思维的贯通律 159

第二节 机制多变:从微观角度透视创新思维哲学的机制 162

一、创新思维是思维机制和创新趋势的高度升华  162

二、排序机制与创新思维的排序律 166

三、重组机制与创新思维的重组律 169

四、优化机制与创新思维的优化律 172

五、整合机制与创新思维的整合律 176

第三节 动力多样:从成因角度解析创新思维哲学的动力 180

一、创新思维是思维传统和思维规范的重要突破  180

二、动力之一:理论与事实的冲突 184

三、动力之二:事实与事实的差异 188

四、动力之三:理论与理论的分歧 192

五、动力之四:事实与理论的矛盾 196

第四章 创新思维的结构与功能第一节 结构矛盾:创新思维哲学的结构 201

一、创新思维哲学的结构表现了稳定与不稳定的矛盾 201

二、单变量与多变量的结构差异 205

三、连续与不连续的结构转换 208

四、突变与非突变的结构对立 212

五、同步与不同步的结构组合 216

第二节 功能冲突:创新思维哲学的功能 219

一、创新思维哲学的功能反映了适应与不适应的冲突 220

二、相容与排斥的功能分叉 224

三、同化与异化的功能转型 229

四、融合与分解的功能调整 233

五、并存与替代的功能进化 237

第三节 整体构建:创新思维哲学的体系 241

一、创新思维哲学体系与整体问题的提出 242

二、创新思维哲学体系与整体方案的确立 246

三、创新思维哲学体系与整体运作的调整 250

四、创新思维哲学体系与整体假设的验证 255

五、创新思维哲学体系与整体认识的深化 258

第五章 创新思维的目的与价值第一节 目的模糊:创新思维哲学的追求 264

一、创新思维是目的性与非目的性的统一 264

二、质量的标识来源于创新思维性质的认知 269

三、数量的标识产生于创新思维量化的积累 272

四、容量的标识依赖于创新思维空间的拓展 276

五、矢量的标识取决于创新思维时间的延伸 280

第二节 价值明晰:创新思维哲学的选择 284

一、哲学价值的选择是创新思维实现的尺度 285

二、核心价值的选择指向了创新思维目标 288

三、必要价值的选择完善了创新思维条件 292

四、增效价值的选择改进了创新思维途径 295

五、扩散价值的选择增强了创新思维效应 299

第三节 效应聚合:创新思维哲学的评估 302

一、创新思维目的与价值的重合程度需要评估 303

二、创新思维“投入”的评估与哲学研究的成本  307

三、创新思维“产出”的评估与哲学发展的成果  310

四、创新思维“投入—产出”的评估与哲学应用的成效 313

五、创新思维的发展推进了哲学评估的成功 317

第六章 创新思维的理论与实践第一节 理论创新:创新思维需要理论支撑 322

一、理论创新是哲学变革的先导 322

二、文化创新是创新体系的基础 326

三、知识创新是创新体系的核心 330

四、方法创新是创新体系的手段 335

五、哲学变革是最高层次的理论创新 341

第二节 实践创新:创新思维需要实践检验 343

一、理论在创新中引导了实践 344

二、制度创新是创新体系的根本 348

三、技术创新是创新体系的关键 354

四、管理创新是创新体系的条件 358

五、实践创新最终推动了创新思维 363

第三节 发展创新:创新思维在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中发展 366

一、发展是思维的品格,创新是发展的本性 367

二、创新思维的全球化与本土化 371

三、创新思维的工程化与网络化 374

四、创新思维的产业化与生态化 377

五、创新思维的精英化与公众化 380

参考文献 384

后记 387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