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教学理论与实践  初中卷  下
教学理论与实践  初中卷  下

教学理论与实践 初中卷 下PDF电子书下载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电子书积分:34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孙爱民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6
  • ISBN:7811081369
  • 页数:1410 页
图书介绍:本书论文集。本书汇集了中小学一线教师有关教学法、教学管理、教学中的心得体会、教育方式、教学中的重点、难点等方面的论文。
《教学理论与实践 初中卷 下》目录

第一部分 初中语文 2

专题一 课程设计 2

(一)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应该教什么?怎样教更有效 2

(二)如何让“全面提高语文素养”的理念成为师生的共识 11

专题二 课程实施 19

一、识字教学 19

初中阶段如何进行字词教学效果更好 19

二、阅读教学 26

(一)如何帮助学生提高阅读速度 26

(二)如何引导学生走进文本 31

(三)初中语文教学怎样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 35

(四)如何带领学生走进课文,激活学生丰富的情感体验 39

(五)在课堂对话中如何将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协调起来 44

(六)如何通过加强诵读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 47

(七)如何在小说阅读中培养和检测学生的感知和概括能力 50

(八)如何在散文品析对话中避免碎问碎答 54

(九)在诗歌鉴赏中如何认同和提高学生个性化阅读水平 60

(十)在诗歌诵读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背诵诗歌的迁移应用能力 67

(十一)诗歌阅读中如何通过“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70

(十二)新课程下,初中戏剧课文怎样教 76

(十三)如何在戏剧教学中让学生体会悲剧的震撼力 80

(十四)如何在童话教学中既关注学生的感受体验又加强思维锻炼 86

(十五)议论文教学中如何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和理解 91

(十六)议论文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95

(十七)怎样激发学生学习议论文的兴趣 97

(十八)说明文教学中如何将语文知识的教学与引发科学探究的兴趣结合起来 98

(十九)如何在新课标精神的指导下,建立文言文教学的基本模式 103

(二十)如何培养学生的文言语感 107

(二十一)文言文教学中如何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机统一 112

(二十二)教师如何在古诗文课堂教学中体现组织性、合作性、促进性 116

(二十三)在古诗文教学中怎样激活学生的主体性意识 120

三、作文教学 124

(一)如何培养学生对作文的兴趣 124

(二)作文教学中如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创作欲望 129

(三)作文批改如何体现新课标精神 135

(四)如何提高教师的写作水平 138

(一)怎样帮助学生更有效地进行口语交流 143

四、口语交际 143

(二)如何挖掘教材中有利于口语交际训练的内容,展开教学 149

五、综合性学习 155

(一)如何搭建桥梁引领学生进行综合性实践合作探究学习 155

(二)如何引导学生在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中进行成果交流 158

(三)教师如何指导学生在语文文本教材中渗透综合性实践学习 165

专题三 课程评价 171

(一)新课程下怎样进行语文课堂教学评价 171

(二)如何评价课堂教学活动 179

(三)如何有效地评价学生的课堂学习成效 181

(四)怎样进行书面测试才能更好地发挥导向功能 186

主要参考资料 192

一、数学课程的理念 195

(一)新一轮数学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和主要特征是什么 195

专题一 课程设计 195

第二部分 初中数学 195

(二)《数学课程标准》的功能定位、框架结构及主要特点是什么 202

(三)如何认识新课程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208

二、数学课程的目标 217

(一)数学新课程的目标是什么?怎样理解《标准》中所提出的目标及其相互关系 217

(二)对《标准》中的几个核心概念应如何理解 231

三、数学课程的内容 244

(一)如何认识与把握“数与代数”的内容标准 244

(二)如何认识与把握“空间与图形”的内容标准 252

(三)如何认识与把握“统计与概率”的内容标准 262

(四)如何认识与把握“课题学习”的内容标准 276

(五)新课程下的新教材有哪些新面貌?主要的特点有哪些 281

(六)应如何看待新教材在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287

专题二 课程实施 290

一、数学教学设计与实施 290

(一)转变教学观念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很难。在教学中哪些理念显得尤为紧迫和重要?怎样去实践这些理念 290

(二)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教学方式一般由哪些基本环节构成?在实际运用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299

(三)教学中怎样才能做到既充分地开展数学活动,又保证双基的落实,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309

(四)教学中怎样处理好注重活动过程与教学时间不足的矛盾,保证教学的有效性 312

(五)新教材中的数学问题在呈现方式上有许多新的特点,教学中应如何适应与把握这些特点 318

(六)“互动”教学中,教师应如何面对学生多样化思维和提出充满挑战性的问题 323

(七)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 327

二、数学学习的方式与方法 334

(一)如何理解“自主、探究、合作”等学习理论?自主学习会造成两极分化吗 334

(二)怎样认识“有意义的接受学习”和“探究学习”的关系 338

(三)怎样开展合作学习?如何保证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341

(四)组织合作学习容易走进哪些误区,应如何避免 344

(五)怎样开展研究性学习?初中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度应如何把握?怎样才能使学生真正参与“探究” 348

专题三 课程评价 351

一、课堂教学的评价 351

(一)新课程下的数学课听课、评课的视角应有哪些转变 351

(二)评价一堂数学课的标准是什么?如何实施有效的课堂评价?常用的评价方法有哪些 354

二、学生的评价 357

(一)如何用新课程的理念评价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水平 357

(二)怎样评价学生的数学思考水平和问题解决能力 361

(三)怎样评价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态度 365

(四)怎样评价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水平 369

三、考试评价改革走向 378

(一)如何看待这样一种说法:考试不改,课程改革寸步难行 378

(二)如何在单元、期中、期末测验考试中体现新课程的评价理念?在考查内容、考查方法上有哪些新的突破 381

(三)新课程下,学生毕业、升学考试的改革思路是什么 383

主要参考资料 391

第三部分 初中英语 393

专题一 课程设计 393

一、课程基本理念 393

(一)怎样理解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 393

(二)基础教育英语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是什么?怎样理解其含义 394

(三)新课程与旧课程在理念上有哪些本质上的区别 396

(四)《标准》提出哪九条教学建议 397

(五)新课程评价的理念与评价内容是什么 397

(六)传统课程的评价中存在哪些主要问题?新课程评价的改革重点是什么 401

(七)新型的英语教学评价的原则是什么?评价的对象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403

二、课程目标 406

(一)课程目标的确立有何意义?基础教育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什么?如何理解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这五个方面与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关系 406

(二)教学中应如何妥善处理听、说、读、写四种语言技能的关系 408

(三)语言知识包括哪几部分?语言知识教学要遵循哪些原则?如何理解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的关系 412

(四)情感态度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是什么?如何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416

(五)学习策略等于学习方法吗?《标准》把学习策略列为课程目标之一的现实意义是什么 421

(六)文化导入的目的是什么?教师在教学中如何导入文化知识,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新标准是如何具体描述初中英语文化意识目标的?文化导入应遵循哪些原则 425

三、课程内容 432

(一)英语课程标准是怎样设置初中学段内容标准的 432

(二)英语课程标准对初中学段各级别的内容标准与以往的教学大纲相比,其要求有哪些明显提高 435

(三)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和发展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 438

(四)如何在英语教学中渗透学习策略的培养 439

(五)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有什么意义 443

(六)交际能力指什么?强调交际能力的培养有什么意义 446

(一)课程资源的含义是什么?多样性课程资源对英语教学和对学生自主学习有什么作用 447

四、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 447

(二)如何有效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 449

专题二 课程实施 453

一、新课堂模式的建构与具体操作 453

(一)教师在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中可以发挥哪些作用 453

(二)新课程标准下教师如何完成课堂教学角色的重构 455

(三)究竟选择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还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 458

(四)怎样处理好教学计划和课堂行为的关系 460

(五)英语教师如何注意自己的课堂教学语言?课堂中教师应讲究怎样的提问技巧 463

(六)在课堂教学中怎样担当好不同教学环节的不同角色 466

二、英语教学活动设计与实施 468

(一)什么是任务型教学?任务型教学中的任务有哪些类型 468

(二)为什么《标准》要倡导任务型语言教学途径?其理论依据是什么 477

(三)任务型教学活动设计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482

(四)如何理解任务型教学模式或教学步骤 485

(五)教师在教学中如何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489

(六)新课程理念下如何把握语法教学的度 495

(七)如何合理运用网络资源拓宽学生学习和运用英语的渠道 499

(八)开放性课堂有何特征?开放性课堂中如何做到活而不乱 501

(九)如何培养初中学生的文化意识 505

(十)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创造性思维如何体现 508

(十一)英语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地进行德育渗透 513

(十二)如何正确处理学生在学习和使用英语过程中出现的错误 515

三、英语学习策略 518

(一)学习策略的定义是什么?怎样分类?教学中如何对学生渗透学习策略的培养 518

(二)怎样引导学生思考问题、质疑问题 523

(三)如何利用小组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与探究学习精神 528

(四)怎样激活每一个学生的积极因子 532

(五)怎样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537

(六)怎样培养学生拓展文化视野,发展跨文化的意识和能力 542

(七)如何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 547

(八)如何在英语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552

四、英语教师的基本素质 558

(一)英语课程改革给英语教师带来了哪些压力?如何提高教师的心理承受能力才能摆脱这些压力的困扰 558

(二)怎样才能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561

(三)英语教师应该具有哪几方面的复合型知识和能力结构 564

(四)为适应英语课程改革形式发展的要求,英语教师应怎样谋求自身发展 566

专题三 课程评价 569

(一)为什么要提倡评价主体多元化和评价方式多样化 569

(二)一堂好课的标准是什么 573

(三)什么样的英语教师最受学生的欢迎 575

(四)怎样以学生的“学”评价教师的“教” 578

(五)如何让学生、家长、社会共同参与教师的课堂教学评价 581

(六)如何收集、分析评价结果,并给予学生有益的反馈 585

(七)评价学生的英语学习有哪些方法 587

(八)如何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评价 591

(九)如何运用成长记录袋这种主要的质性评价方法 595

(十)如何在教学中灵活使用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 600

(十一)新课程实施后中考有哪些重大改革 603

(十二)如何体现评价方法的多样性 607

(十三)如何对学生学习英语的行为表现进行评价 611

主要参考资料 617

(一)国际科学教育有什么发展趋势 623

专题一 课程设计 623

第四部分 初中物理 623

(二)我国传统的初中物理教育有什么优缺点 629

(三)为什么物理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 631

(四)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有哪些主要区别 634

(五)物理课程为什么要强调过程与方法 637

(六)为什么要强调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640

(七)如何看待知识和技能在三维目标中的地位 642

(八)改变学科本位是否会导致物理学科地位下降 643

(九)为什么强调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646

(十)如何理解探究七要素 648

(十一)为什么要强调学科渗透 655

(十二)课程标准要求比较宽泛,教师如何把握 656

(十三)如何理解课程标准中众多的行为动词 657

(十四)如何理解“科学内容”中的“例”和“活动建议” 659

专题二 课程实施 661

(一)国外的科学探究就是放手不管吗 661

(二)做实验与探究有什么区别 668

(三)所有的课都要实施探究教学吗 676

(四)实验一定要在实验室进行吗 680

(五)怎样利用生活物品做实验探究 688

(六)怎样上好第一次探究课 692

(七)怎样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695

(八)科学探究中如何进行合作 699

(九)如何引导学生学会猜想 702

(十)如何培养学生设计探究方案的能力 710

(十一)怎样引导学生分析和论证 716

(十二)科学探究是否需要面面俱到 719

(十三)怎样在课堂教学中体现三维目标 723

(十四)探究教学如何控制时间 727

(十五)如何利用多媒体技术提高教学效率 731

(十六)如何关注学生的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 736

(十七)在教学活动中如何营造民主、宽松的学习氛围 740

(十八)如何给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 747

(十九)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756

(二十)教学任务完不成课就砸了吗 762

(二十一)怎样处理好用教材和教教材的关系 766

(二十二)新课程中教师的角色发生了什么变化 774

(二十三)教学中如何体现学科渗透 783

(二十四)新课程的复习课怎样上 787

(一)发展性评价与传统评价有何区别 791

专题三 课程评价 791

(二)学生是否可以参与评价 794

(三)评价应该如何关注学生的差异性 797

(四)评价方法怎样多样化 799

(五)如何在物理教学中使用成长记录袋 802

(六)如何评价知识与技能 806

(七)如何评价过程与方法 809

(八)如何评价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813

(九)中考物理究竟应该怎么考 817

主要参考资料 829

第五部分 初中生物 831

专题一 课程设计 831

(一)新课程中生物教师该如何定位自己的“科学”教师角色 831

(二)什么样的探究活动是真正意义上的探究 840

(三)如何落实“面向全体学生”的理念 853

(四)生物科学与技术如何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857

(五)如何养成生物科学思维习惯,培养良好的科学品质 861

(六)如何走出“大纲”的束缚,步入课标的新领域 877

(七)生物课程总目标中,应该如何理解和把握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关系 880

(八)探究活动中,如何落实“双基” 889

(九)如何正确把握“人与生物圈”的主线 893

(十)如何充分利用学生身边丰富多彩的课程资源 899

专题二 课程实施 920

(一)如何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 920

(二)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929

(三)生物课程总目标中应如何理解和把握知识 932

(四)如何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解决探究实验中出现的问题 934

(五)在实验课中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936

(六)如何处理学生在探究中提出的新问题 937

(七)遇上“问题”学生怎么办 938

(八)如何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940

(九)教师如何在实验中处理好规范操作与自由操作的范畴 941

(十)如何在探究性学习中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944

(十一)如何利用教学模型,引导学生观察学习 946

(十二)如何运用比赛的形式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 947

(十三)如何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及创造力 948

(十四)如何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让学生充分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 950

(十五)怎样才能使学生从探索活动中发现、掌握、扩展知识 952

(十六)如何把学生提出的问题转化为探究性小实验 953

(十七)如何让课堂成为学生放飞思维的天堂 954

(十八)如何使活动更有效地开展,使学生体验学习的快乐 957

(十九)如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渗透 959

(二十)如何面对敏感问题 961

(二十一)如何进行拟人化教学 962

(二十二)如何让学生在生物课堂中也能欣赏美、体验美、创造美 964

(二十三)成长需要什么 967

(二十四)如何让学生学会用科学的思维方式来解决实际问题 969

(二十五)课堂上如何对待学生不切实际的实验设计 970

(二十六)如何创设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972

(二十七)如何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发展能力 974

(二十八)如何在探究性学习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 978

(二十九)生物课堂中怎样解决有限时间与充分探究的矛盾 980

(三十)“折纸飞机”这个活动要开展吗 982

(三十一)如何让生物课鲜活起来 983

(三十二)生命有什么特征 984

(三十三)如何因地制宜开展探究活动 986

(三十四)如何验证绿叶在光下合成淀粉 987

(三十五)如何评价心脏的功能 988

(三十六)如何引导学生将知识内化 989

(三十七)怎样创设问题情境 989

(三十八)如何引导学生发现要探究的问题 992

(三十九)如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习 993

(四十)如何将知识化难为易 994

(四十一)如何以主题形式开展课内外活动的探究性学习 995

专题三 课程评价 997

(一)能否让新课程背景下的考试也充满快乐 997

(二)教师怎样调动家长参与评价的积极性,搭建亲子沟通的桥梁 999

(三)在生物课堂教学过程中,如何恰当运用激励性评价的权利 1002

(四)“动手做=探究”吗 1005

(五)为什么一定要学生说出我们想要的结论 1008

(六)在新课程中,学生可以选择“自由评价”吗 1012

(七)实验结果是评价探究性实验成败的唯一标准吗 1014

(八)教师应如何评价学生充满个性的探究性学习活动 1016

(九)对学生情感态度与评价观的发展状况应该如何进行有效的评价 1018

(十)如何结合探究活动的全过程来评价学生的探究活动 1019

(十一)如何避免仅以考试分数为尺度的单一性评价方式 1024

(十二)如何有效、科学地使用和管理“档案夹” 1025

(十三)如何结合探究活动的全过程来评价学生的探究能力 1028

(十四)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状况应该如何进行有效的评价 1030

(十五)生物教学评价应如何有效、科学管理 1032

(十六)在探究活动中如何看待学生的探究能力 1035

(十七)如何改变过去仅有闭卷考试的单一的评价方式 1037

(十八)面对一个生物学问题学生能脱口而出就等于理解了吗 1038

第六部分 初中历史 1041

专题一 课程设计 1041

一、课程目标 1041

(一)怎样理解和设计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041

(二)如何让学生“体验”历史 1047

(三)如何让历史贴近学生的生活 1050

(四)如何设计有探究价值和意义的问题 1056

二、课程内容 1060

(一)怎样上好历史新课程的第一课 1060

(二)新课程中,历史活动与探究课(活动课)该如何设计 1069

(三)根据课程标准和教材的“活动建议”,怎样设计新的教学活动 1073

(四)活动课模式如何向常规课迁移 1078

(五)在历史教学设计中,如何注意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与渗透 1083

三、课程资源 1087

(一)在历史课中,怎样开发和利用乡土历史资源 1087

(二)农村学校如何开发历史课程资源 1092

(三)如何开发历史校本课程 1098

(四)在历史课教学中如何进行环境教育 1105

专题二 课程实施 1112

一、教学组织 1112

(一)历史教学中,教师如何体现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地位 1112

(二)小组合作学习应该怎样组织才不会流于形式 1116

(三)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常规课堂教学中如何实现 1120

(四)如何激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 1127

二、教学策略 1132

(一)如何培养学生的历史知识迁移能力 1132

(二)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怎样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1137

(三)在历史学科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潜能 1143

(四)历史课如何激发学生关注社会的热情和树立社会责任感 1144

(五)开展探究性学习在时间安排上怎样处理好本学科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1151

(六)历史作为一门具有过去性特点的学科,应怎样在教学中使教学的内容具有时代感,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155

(七)如何激发后进生的历史学习兴趣 1160

(八)在教学过程中,突然出现新的教育目标时应如何处理 1166

三、教学技能 1169

(一)如何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强化历史与现实的联系 1169

(二)如何提高课堂历史剧表演的真实性 1172

(三)历史课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如何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1177

(四)如何培养学生多途径获取、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 1183

四、教学反思 1192

(一)如何在历史教学中实现多学科的整合 1192

(二)怎样创设一个教师合作、交流的平台 1196

(三)历史常规课和活动课中有很多非历史的内容,应该如何处理 1199

(四)教学中如何解决“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的问题 1202

专题三 课程评价 1207

一、教学评价 1207

(一)历史学习评价如何做到“评价不是筛选学生的工具,而是促进学生发展的催化剂” 1207

(二)如何评价历史教学的三维目标 1210

(三)历史学习评价如何实施“多几把衡量的尺子” 1213

二、学生评价 1217

(一)“学生成长记录袋评价法”对历史学科是否有可行性?如何操作 1217

(二)怎样进行历史笔试命题的改革 1222

(三)在测试的内容与方式上、在成绩的处理与解释等方面,如何使历史课程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1226

主要参考资料 1232

第七部分 初中地理 1236

专题一 课程设计 1236

一、地理课程的基本理念 1236

(一)如何理解地理课程提出的“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和“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的基本理念 1236

(二)课程标准的实施对广大地理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的角色将如何转变 1241

(三)地理教师如何进行反思 1244

(四)如何同时做到地理课程的开放与高效 1246

(五)如何发挥乡土地理作为综合学习载体的作用 1250

(六)如何促使地理课程走向生活,走向实用 1252

(七)如何帮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运用地图的习惯 1254

(一)“课程目标”与“教学目的”有何不同 1256

二、地理课程的基本目标 1256

(二)课程标准中“知识与技能目标”与原大纲要求有何不同 1257

(三)为何要将“过程与方法”作为课程目标之一 1261

(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与“德育要求”有何不同 1263

(五)三个维度的地理课程目标相互之间的关系怎样 1264

(六)在新课程的实施中,地理教师如何陈述课堂教学目标 1266

(七)如何理解“课程标准”是对“教学大纲”的超越 1269

专题二 课程实施 1273

一、地理课程教学的设计 1273

(一)新课程如何突出“活”,体现“动”?如何组织好学习活动 1273

(二)如何开展地理案例教学 1276

(三)什么是研究性学习?怎样开展 1278

(一)如何设计地理“问题”,才能增强教学内容的探究性 1280

二、地理课程教学方式与实施 1280

(二)教师在课堂中如何促进师生有效互动 1282

(三)地理课堂教学中的提问策略有哪些 1286

(四)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如何组织调控更具活力 1290

(五)如何在地理教学中进行“例举” 1294

三、地理课程教学方式选择与实施 1296

(一)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1296

(二)在大班教学中如何有效开展合作学习 1299

(三)在地理教学中如何实现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 1304

(四)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怎样让学生“说”起来 1306

(五)在地理教学中,如何促使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1309

(六)如何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 1311

四、地理教学媒体的选择与实施 1313

(一)如何通过传统媒体的优化组合上好地理课 1315

(二)如何发挥现代媒体在地理课程改革中的作用 1317

(三)现代地理教学中为什么要进一步发挥传统地理媒体的作用 1319

(四)在地理教学中,如何实现传统媒体与现代媒体的有机结合 1320

(五)在现代地理教学中,如何实现师生互动?师生互动式的教学如何更有意义 1323

(六)为什么要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地理教学中的普遍应用 1326

(七)地理教学中,如何实现信息技术与地理教学的整合与创新 1327

(八)在地理教学中,如何有效利用课本中的图形图像 1331

(九)课堂教学中如何建立“问题导学”教学模式 1332

五、地理实践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1333

(一)如何结合乡土教材开展研究性学习 1335

(二)如何利用网络环境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 1338

(三)以“实验促探究”的教学模式你尝试过吗 1339

(四)如何结合学生生活实际有效地开展研究性学习 1341

(五)研究性学习为什么要从乡土地理切入?从乡土地理中可挖掘哪些地理研究性课题 1342

(六)怎样有效组织地理野外考察活动 1345

六、地理课程教学实施中的其他问题 1347

(一)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学会什么 1348

(二)怎样培养学生由“学会地理”走向“会学地理” 1349

(三)在中学地理教学中,为何要实施可持续发展与环境教育?如何实施 1351

(四)如何构建充满生命活力的地理课堂 1352

(五)区域地理的教学活动如何开展更有效 1354

专题三 课程评价 1358

一、地理教学评价的理念与原则 1358

(一)发展性评价的基本特点有哪些 1359

(二)在新课程条件下,怎样看待考试的评价功能?考试改革的方向是什么 1365

(一)教师发展性评价在具体实施中大致有哪些步骤 1376

二、对教师的评价 1376

(二)新课程理念下怎样评价课堂教学 1380

三、对学生的评价 1386

(一)如何对小组合作学习进行评价 1386

(二)如何对课堂探究活动进行评价 1388

(三)评价中怎样正确使用激励性语言 1390

(四)如何建立地理档案袋 1392

(五)如何进行地理学习评价?如何对地理学习结果进行评价 1394

四、教学评价注意事项 1399

(一)表现性评定应注意什么问题 1400

(二)评价改革中教师应注意提高哪方面素质 1404

主要参考资料 1409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