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中国古代的诗社与诗学
中国古代的诗社与诗学

中国古代的诗社与诗学PDF电子书下载

文学

  • 电子书积分:27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郭鹏,尹变英著
  • 出 版 社:北京:商务印书馆
  • 出版年份:2015
  • ISBN:9787100117173
  • 页数:1084 页
图书介绍:本书共分上下两编各三章,计九十余万字。本书认为诗社是古代文人群体性诗学活动的主要形式之一,与诗社有关的文学创作和理论批评问题是深化文学史和文学批评史研究时应该充分重视的。诗社活动在中国文学史中也较为普遍,是古代文人群体性文学活动中最具代表性的形式。诗社聚集了诗人,为诗人们的创作与批评鉴赏活动提供了交流融通的机会;诗社也培养甚至造就了诗人,为诗人的诗学成长提供了转益多师的可能;诗社又是凝聚诗学力量,干预诗歌创作与诗学批评的根据地;诗社还是传播诗学主张,形成诗学传统的诗学传输中继站,在文学史和批评史中的作用十分明显。将诗社置于文学批评史的视野中去考察,以诗社中诗人们诗学活动的内容和对批评史的实际作用为研究对象,对于拓展文学批评史的研究领域,深入解读古代诗人以及诗人群体对文学理论批评发展演化的作用及其贡献都是极有意义的。同时,诗社作为诗人们进行群体性诗学活动的主要形式,通过对诗社现象的全面解析和阐述,也有助于更为深入地把握古代文人群体活动的基本性质和特点,从而为文学史、文学批评史的研究提供新的研究角度和研究思路。
《中国古代的诗社与诗学》目录
标签:诗学 诗社

引言 1

上编 诗社的酝酿与肇始阶段——宋代之前 11

第一章 诗社渊源与唐前群体性诗学活动的诗学内涵 11

第一节 诗社的渊源及早期群体性诗学活动的相关问题 13

一、诗社渊源考述——以群聚形式的文学活动为中心 13

二、汉代的文人群体性活动对诗社形成的作用 30

第二节 魏晋到唐前的文人群体性文学活动及其理论内涵 40

一、魏晋文人群体:邺下文人集团的文学活动及相关诗学问题 40

二、关于建安时期文人的赠答风气 54

三、曹植、杨修间往来书信的文学理论问题 63

四、东晋至唐前的诸文人群体 96

五、关于白莲社本事及陶渊明年谱中相关问题的考述 118

六、关于乌衣之游 131

七、此期其他文人群体 135

第二章 唐代的诗社活动及其诗学内涵 156

第一节 关于唐代诗社活动的特点及相关问题 156

一、唐代帝王对群体性诗学活动的表率作用 159

二、唐代群体性诗学活动的基本形式与特征 165

三、唐代诗友群体崖略 173

四、唐代诗人的群体流派意识 176

五、关于唐代的结社问题 179

第二节 中唐前的诸群体性准诗社活动及其诗学内涵 181

一、关于相山诗社 181

二、第一个有诗社表述的准诗社组织沧洲诗社考述 184

三、沧洲诗社在理论上的成果——权德舆文学思想述略 196

四、白居易之香火社、九老会等诗学活动考述 201

第三节 中晚唐及五代时期的重要诗社活动以及相关诗学问题 219

一、中晚唐诗人结社考述 219

二、高骈与渼陂吟社——第一个时人自名的诗社组织 222

三、五代时期孙鲂、沈彬、李建勋的诗社活动 227

四、齐己在南楚或有诗学活动 237

五、齐己《风骚旨格》的文学谋略思想及其影响——兼论齐己诗学活动的贡献 241

附论:关于五代时期廖融、任鹄,凌蟾(当为陆蟾)、王正己、王元结诗社的问题 274

中编 诗社的成熟与深化发展阶段——两宋时期 281

第一章 北宋诗社及其诗学内涵 281

第一节 北宋若干较重要诗社的诗学活动及其诗学内涵 283

一、释省常的西湖白莲社与相关诗学问题 283

二、林逋历阳诗社考述 299

三、王安石、杨畋的诗社活动 310

四、强至诗社考述 314

五、韦骧诗社考述 319

六、宋代诗社的一种非正式形态耆英会简述 340

七、马寻的吴兴六老会 341

八、徐祐苏州九老会 342

九、杜衍睢阳五老会 343

第二节 洛社七交与道山诗社 353

一、欧阳修、梅尧臣等人的洛社交游活动及其对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策动 353

二、北宋林宋卿道山诗社及相关诗学问题的考述——以李之仪、韩驹、吴可的诗学活动为中心 399

第二章 江西诗社群、南宋江湖诗社群及其相关诗学问题 426

第一节 江西诗社群 426

一、黄庭坚之北京大名府诗社活动考述 426

二、黄庭坚所提及的其他诗社活动 433

三、欧阳澈诗社考述 437

四、论《江西诗社宗派图》与江西诗社群在诗社活动史上的意义 450

五、关于江西诸人所提及的诗社 455

六、江西诗社群的代表性诗社组织——豫章诗社 468

七、江西诗社群成员间的诗学交流 472

八、以诗话类著作的有关内容观照江西诗社群的诗学活动兼论其诗学特点——以江西诗社群成员的诗学话题为对象 482

九、江西诗社群内部诗学交流的特征和意义 511

第二节 南宋江湖诗社群及该时期其他诗社诗学活动及其内涵 527

一、北宋、南宋之交的其他诗社活动 527

二、江湖诗社群及其诗学活动的内涵 534

三、江湖诗人诗作中反映的有关诗社 535

四、江湖诗人与陈起间的相知情谊对其诗学活动的助推作用 548

五、江湖诗人的诗社活动及其诗学内涵 552

六、关于戴复古诗学 572

七、刘克庄与诗社的密切关联及其对江西、江湖诗学理论的调和与熔炼 580

八、江湖诗社群的诗学精神与品格——以苦吟为特质的自觉诗学探索与实践精神 595

九、关于江湖诗社群的苦吟精神 596

十、关于江湖诗社群的诗学品格 600

十一、江湖诗社群的诗学交流与其诗学理论之关系 604

十二、对宋代诗社的总结:两宋诗社活动及其诗学理论的价值与意义 607

附论一:关于宋金间的文学交流 609

附论二:稷亭二段之诗社活动及其历史意义 618

下编 诗社的泛化及滋生习气阶——元代及明清时期 659

第一章 元代有关诗社活动及其诗学内涵 659

第一节 论元初诗社和元代诗学格局之关系 662

——以月泉吟社的诗学活动为例 662

一、月泉吟社的主要成员及其基本情况 662

二、方凤等人诗学的基本特点 672

三、月泉吟社诗学活动的基本理论内涵 678

四、月泉吟社的遗民性诗学特质 686

五、月泉吟社诗学活动的意义与影响 692

第二节 元代中期京师诗坛的群体性诗学活动与元代诗风的整炼和完备——以奎章阁文士的诗学活动为例 709

一、奎章阁文士的诗学活动 709

二、袁桷诗学及其对元代中期诗学繁盛的贡献 725

三、元中期京师诗坛诗学活动对元代诗风的整合与熔炼作用 733

第三节 玉山雅集诗学活动的内涵及其意义 758

一、玉山雅集:元代诗社活动的终响 758

二、关于玉山雅集及其诗学活动 765

三、与玉山雅集有关联的具有京师履历的诗人 767

附论:玉山雅集所历之会 781

第二章 明代诗社与诗学诸问题 785

第一节 由高启、高棅到明代诗社主体与诗学主流:台阁、茶陵及前后七子的诗社活动与诗学意义 790

一、高启的诗社活动及其有关理论 790

二、高棅、林鸿的诗社活动及其诗学意义简析 791

三、台阁体成员的诗社与诗学 793

四、李东阳的诗社活动与茶陵诗学简述 799

五、前七子的京师诗社活动及其诗学简述 813

六、李、何之争与前七子诗社的诗学内涵 816

七、后七子的诗社与诗学 829

八、后七子诗社之诗学:(一)谢榛诗学兼论李王诸人之摈谢榛之原因 833

九、关于李、王等人对谢榛的摈斥 844

十、后七子诗社之诗学:(二)王世贞之诗学兼论明代诗学之正统与主流 851

十一、对于明代诗社与诗学诸问题的总结 863

第二节 明代诗社中的几个个案简述 865

一、海岱诗社诗学活动简述 865

二、湖南崇雅社的社约与社事活动基本内容 871

三、雅社及其诗学略论 875

第三章 明清时期的诗社现象及相关诗学问题 882

第一节 大观园中诗社活动的诗学意义 883

第二节 明清小说中的诗社活动及其诗学意义 916

附论:诗社与古代文学理论批评研究的相关问题 948

一、《文心雕龙》关于文人群体性文学活动的相关意见简析 948

二、论《文心雕龙》的文学理论谋略 962

三、论中国古代文艺理论的谋略与智慧 977

四、“赋诗言志”与“诗言志”在中国古代诗歌发展中的职能交替与相互融合——兼论“诗可以群”诗学作用的历史变迁 1025

五、论中国古代诗学谋略性动力体系的内在作用机理及其理论意义 1048

兼论关于诗社研究的学术意义 1068

主要参考书目 107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