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
技术-能源-环境-健康链在中国 一个炼焦业的实证研究 a case study of cokemaking
技术-能源-环境-健康链在中国 一个炼焦业的实证研究 a case study of cokemaking

技术-能源-环境-健康链在中国 一个炼焦业的实证研究 a case study of cokemakingPDF电子书下载

经济

  • 电子书积分:9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美)普可仁(Karen R. Polenske)著;李景华,许健主译(麻省理工学院(MIT)城市研究与规划系)
  • 出 版 社: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6
  • ISBN:7040205289
  • 页数:184 页
图书介绍:本书从经济、能源、环境和人类健康这一独特视角系统研究了中国山西焦炭工业的变迁。在研究方法上独具特色,具体包括调查法、案例研究和采访法、地理信息系统(GIS)模型方法、投入产出分析和结构分解分析(SDA)模型方法、污染检测仪检测方法等,它融多种研究方法为一体,以山西炼焦业为主要研究对象,形成特色鲜明的内容体系。全书详细介绍了山西焦炭业的抽样调查分析,炼焦技术的演变,投入产出方法中结构分解分析技术及其在中国和山西的应用,比较了国有企业与乡镇企业能源效率和收益率差异,研究了山西煤炭和焦炭运输成本和污染模型,检测了山西炼焦工业中人体吸入的超细颗粒物,山西炼焦业发展的社会经济意义等内容。
《技术-能源-环境-健康链在中国 一个炼焦业的实证研究 a case study of cokemaking》目录

第一章 引言 1

1.0 焦炭 1

1.1 背景:炼焦部门 2

1.2 技术-能源-环境-健康链 3

1.3 研究方法 4

图1-1 技术-能源-环境-健康链在中国 4

1.4 本书概览 6

参考文献 7

第二章 中国的炼焦业 9

2.0 引言 9

2.1 调查准备 11

2.2 调查数据概览 11

表2-1 炼焦企业调查提纲 11

表2-2 1998—2003年山西省炼焦国有企业数和乡镇企业数以及调查数 13

2.3 山西省炼焦业的演变 14

2.3.1 山西省乡镇炼焦企业 14

图2-1 山西省1998年、2000年和2002年焦炉结构 15

图2-3 山西省乡镇炼焦企业1998年、2000年和2002年能源效率的变化 17

图2-2 山西省2003年焦炉结构 17

表2-3 1995—2002年被调查的山西省乡镇炼焦企业焦炭产量 18

图2-4 1995—2002年山西省乡镇炼焦企业劳动生产率趋势 19

表2-4 1998年、2000年和2002年山西省乡镇企业从业人员受教育水平 19

2.3.2 山西省国有炼焦企业与乡镇炼焦企业的比较 20

表2-5 山西省国有企业(2001年)与乡镇企业(2002年)焦炉结构 21

表2-6 山西省国有企业(2001年)与乡镇企业(2002年)焦炭产出 21

图2-5 山西省国有企业(2001年)和乡镇企业(2002年)焦炭产量 22

参考文献 22

3.0 引言 24

表3-1 炼焦过程的三个阶段 24

第三章 山西省炼焦技术的选择 24

表3-2 中国的主要煤炭类型和塑性 25

3.1 主要炼焦技术特点 26

表3-3 中国及中国山西省焦炭产量及构成 26

3.1.1 土焦炉 27

表3-4 1990年中国乡镇企业焦炭产量(按炉型) 28

3.1.2 改良焦炉 28

表3-5 1990年乡镇企业焦炉煤耗 29

表3-6 炼焦主要污染物 30

图3-1 JKH 89—Ⅰ型和89—Ⅱ型焦炉 30

3.1.3 机械副产品焦炉 30

3.1.4 清洁(无回收)焦炉 32

图3-2 太原介休花75型焦炉(TJ—75型) 33

3.2 被选炼焦技术的内部供应链 34

3.2.1 炼焦煤准备 34

图3-3 炼焦业内部供应链流程图 35

3.2.2 炼焦 36

3.2.3 副产品处理 38

3.3 结论 39

3.2.4 焦炭筛选 39

参考文献 40

4.0 背景 42

第四章 能源强度结构分解分析:中国与中国山西省 42

图4-1 中国和山西省1986—1995年物质产品部门能源强度 43

4.1 方法 46

4.2 结构分解分析结果:山西省1992年与1999年 49

4.2.1 最终需求水平和分布 49

表4-1 山西省最终需求部门1992年能源需求绝对数和分布系数 50

表4-2 山西省最终需求部门1999年能源需求绝对数和分布系数 51

表4-3 山西省最终需求部门1999年能源需求绝对差(1999年与1992年之差):绝对数和分布系数 52

4.2.2 直接能源消耗系数的变动 53

表4-4 1999年与1992年山西省直接能源消耗系数的差异 54

4.2.3 能源直接和间接(完全)消耗系数的差异 55

表4-5 山西省1992—1999年间能源直接和间接消耗系数的差异 56

4.2.4 能源消耗变动的因素分析 57

表4-6 1992年和1999年山西省中间能源消耗(Eg)、最终能源消耗(Ed)和完全能源消耗(E) 58

表4-7 能源消耗变动和因素分析 59

表4-8 1992年与1999年山西省能源部门最终需求的结构分解分析 60

4.3 空间结构分解分析结果:1995年山西省与中国 61

4.3.1 最终需求分布和方式 61

表4-9 1995年中国与山西省最终需求部门能源需求差异 62

4.3.2 能源直接消耗的重要性 63

表4-10 1995年山西省与中国被选最终需求部门消费构成差异 63

表4-11 1995年山西省与中国最终需求变动的分布与方式变动对基本能源消耗变动的影响(山西省与中国的最终需求差异) 63

表4-12 山西省与中国1995年直接能源需求的差异 64

4.3.3 直接和间接(完全)能源消耗系数的差异 65

表4-13 山西省与中国1995年直接和间接能源需求的差异 66

4.3.4 生产技术变动的重要性 67

4.3.5 影响生产技术的因素 68

4.4 结论 70

附录A-4 数据注释 71

参考文献 72

5.0.1 国有企业与乡镇企业 76

5.0 引言 76

第五章 能源效率和收益率差异:国有企业与乡镇企业 76

5.0.2 能源与收益率 77

5.1 1995年山西省国有企业和乡镇企业在直接投入和间接投入上的差别 78

图5-1 1995年山西省国有企业与乡镇企业的直接和间接能源投入(1元最终需求所需的直接和间接投入) 79

图5-2 1995年山西省国有企业与乡镇企业的直接和间接劳动投入(1元最终需求所需的直接和间接投入) 80

图5-3 1995年山西省国有企业与乡镇企业的直接和间接其他原料投入(1元最终需求所需的直接和间接投入) 81

图5-4 1995年山西省国有企业与乡镇企业在总产出、能源消耗、劳动消耗以及其他投入中所占比例 82

5.2 1995年中国国有企业和乡镇企业的直接和间接投入 83

图5-5 1995年中国国有企业与乡镇企业的直接和间接能源投入(1元最终需求所需的直接和间接投入) 84

图5-6 1995年中国国有企业与乡镇企业的直接和间接劳动投入(1元最终需求所需的直接和间接投入) 85

图5-7 1995年中国国有企业与乡镇企业的直接和间接其他原料投入(1元最终需求所需的直接和间接投入) 86

5.3 1995年中国国有企业和乡镇企业的收益率差异 87

图5-8 1995年中国国有企业与乡镇企业在总产出、能源消耗、劳动消耗以及其他投入中所占比例 87

表5-1 1979—1995年国有企业和乡镇企业的增长和效率 88

表5-2 1995年中国国有工业企业和乡镇工业企业的收益指标 88

表5-3 1995年中国全部国有企业和乡镇企业的收益指标 90

5.4 理论和解释 91

5.5 结论 93

参考文献 94

第六章 山西省煤炭与焦炭运输的成本及污染模型 97

6.0 引言 97

图6-1 山西省炼焦供应链 98

6.2 背景 99

6.2.1 基于GIS的规划-支持系统 99

6.2.2 产业区位理论 99

6.1 假设 99

图6-2 商业、住宅和工业用土地租金 100

6.3 方法和项目设计 101

6.3.2 地图阅读器——SPGPSS的图形用户界面(GUI) 101

6.3.1 数据库——SPGPSS的核心 101

图6-4 中国山西省2000年煤炭运输分布 102

图6-3 基于GIS的规划支持系统(GPSS)的结构 102

6.3.4 三种区位情景 103

图6-5 SPGPSS的系统流程图 103

6.3.3 稿本和模型 103

6.4 分析 104

6.4.1 总成本最小化 104

表6-1 清洁焦炉技术的总成本 105

表6-2 大型机焦炉技术的总成本 105

图6-7 大型机焦炉技术的总成本 106

图6-6 清洁焦炉技术的总成本 106

6.4.2 污染排放总量和能源消耗总量的最小化 107

6.4.3 焦炉技术影响分析 107

表6-3 三种焦炉技术选择的企业成本比较 108

6.4.4 新的高速公路建设与速度提高的影响分析 109

图6-8 三种焦炉技术选择的企业成本比较 109

表6-4 新高速路建成及时速提高前后的运输成本比较 110

6.4.5 工业园区区位选择分析 110

表6-5 新高速路建成及时速提高前后的运输中PM10排放量比较 110

6.5 结论 111

表6-6 三种炼焦工业园区分布的比较 111

参考文献 112

7.0 引言及研究范围 115

第七章 山西省炼焦工业中人体吸入的超细颗粒物 115

7.1 试验技术 117

图7-1 基于光电效应的PC检测仪的原理 119

图7-2 基于冠状放电的DC检测仪的原理 120

7.2.1 改良焦炉 123

7.2 结果:炼焦厂空气中颗粒物的污染情况 123

图7-3 山西省介休75型焦炉旁检测仪布置图 123

图7-4 75型改良焦炉空气中颗粒物污染测量 124

图7-5 小型机焦炉空气中颗粒物污染测量 125

7.2.2 小型机焦炉 125

7.2.4 清洁(无回收)型焦炉 126

7.2.3 大型机焦炉 126

图7-6 大型机焦炉装煤处空气中颗粒物污染测量 127

图7-7 清洁型焦炉检测仪布置图 127

图7-8 清洁型焦炉看火工工作处空气中颗粒物污染测量 128

7.3 结果:炼焦职工家里空气中颗粒物污染 129

图7-9 使用煤炉的炼焦职工家里空气中颗粒物污染测量 129

图7-10 使用煤炉的炼焦职工家里空气中颗粒物污染测量 130

图7-11 炼焦职工家里起居室内空气中颗粒物污染测量 132

7.4 结论 133

图7-12 炼焦职工家室外和卧室内空气中颗粒物污染测量 133

参考文献 134

8.1 数据和方法 137

第八章 山西省炼焦业发展的社会经济意义 137

8.0 引育 137

8.2 企业所有权结构:背景 138

8.3.1 就业 139

8.3 企业所有权结构的社会经济影响 139

图8-1 1998年中国与山西省乡镇企业职工的平均工资 140

8.3.2 教育和工作经验 141

图8-2 山西省乡镇企业(1998年和2000年)和国有企业(2001年)职工受教育水平 142

图8-3 1998年、2000年乡镇企业和2001年国有企业的职工培训 143

表8-1 1998年、2000年、2001年山西省炼焦职工的从业时间 143

8.3.4 健康和安全 144

8.3.3 工资和福利 144

8.3.5 组织结构和技术变动对劳动力的影响 145

表8-2 1998年、2000年和2001年职工安全情况 145

表8-3 1998—2000年山西省乡镇炼焦企业所有权变动(31家企业) 146

图8-4 1983—2000年乡镇企业所有制构成 146

表8-5 2000年山西省乡镇企业的固定资产投资和生产工人培训的关系 147

表8-4 2000年乡镇企业的资本扩张和就业水平变动 147

图8-5 1998年山西省乡镇企业焦炉技术和劳动报酬 149

8.4 结论 149

参考文献 151

第九章 结论 153

9.0 概要 153

9.1 关键炼焦问题 153

9.1.1 技术 154

9.1.3 环境 156

9.1.2 能源消耗 156

9.1.4 健康 157

9.1.5 技术-能源-环境-健康链的最终评价 157

9.2 中国焦炭小组的主要成就 157

9.2.1 企业和地方官员调查 158

9.2.2 私人企业的案例研究 158

9.2.3 基于GIS的规划支持系统(GPSS) 158

9.2.4 扩展的全国和省级投入产出表 158

9.2.5 颗粒物空气污染检测仪 159

9.3 研究前景 159

9.3.1 健康研究 159

9.3.2 比较研究 160

9.3.3 土地的重复利用 161

9.4 结论 161

参考文献 162

附录A:照片与说明——1998—2004年山西省炼焦照片 163

A.0 1998—2004年山西省炼焦照片简述 163

A.1 焦炉技术 164

A.2 能源:煤炭、煤矿、交通和处理 165

A.3 环境污染检测与健康 165

附录B:缩略词(略) 183

译后记 183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