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历史性飞跃 上PDF电子书下载
- 电子书积分:16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赵才勇著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6
- ISBN:7802084296
- 页数:533 页
胡锦涛同志怎样坚持和发展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1
第一编 绪论 23
第一章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涵义 23
第一节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集中概括 23
一、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23
二、代表中国的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27
三、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30
第二节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问题 33
一、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34
二、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37
三、集中起来就是深化了我党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 41
第三节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论体系 44
一、总体论 44
二、本体论 48
三、主体论 55
第四节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活的灵魂 59
一、解放思想 59
二、实事求是 62
三、与时俱进 66
第五节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创立主体 69
一、世纪之交的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69
二、中国共产党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 73
三、江泽民同志为理论创立作出卓越的贡献 76
第一节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论基础 81
一、马克思主义 81
第二章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 81
二、毛泽东思想 85
三、邓小平理论 88
第二节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根据 91
一、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经验的科学总结 91
二、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经验的科学总结 95
三、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经验的科学总结 99
第三节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方位 102
一、在对当今国际局势科学判断的基础上 102
二、在对当代中国发展科学认识的基础上 106
三、在对当前党的现状科学分析的基础上 109
第四节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光辉历程 113
一、从播种到萌芽时期 113
二、从扎根到开花时期 121
三、从结果到成熟时期 127
第五节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特征 133
一、立足中国的实践性 133
二、一脉相承的继承性 136
三、与时俱进的创新性 140
第一节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论深度 144
一、深化了对共产党的执政规律的认识 144
第三章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意义 144
二、深化了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 148
三、深化了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 151
第二节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 154
一、开辟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 155
二、达到毛泽东思想发展的新高度 159
三、推进邓小平理论发展的新阶段 163
第三节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作用 167
一、保证党和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167
二、推进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有力理论武器 171
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支柱 174
第四节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政治价值 177
一、立党之本 178
二、执政之基 181
三、力量之源 184
第五节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现实要求 188
一、坚持学习理论和指导实践相结合 188
二、坚持改造客观和改造主观相结合 192
三、坚持运用理论和发展理论相结合 195
第一节 概述 203
第四章 关于基本观的学说 203
一、中国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 203
第二编 世界观 203
二、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的基本矛盾 207
三、牢牢把握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 210
四、科学观察中国社会的阶级矛盾 213
第二节 基本路线 217
一、全面正确地贯彻基本路线 217
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 220
三、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 223
四、实行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 227
第三节 基本纲领 230
一、最低纲领与最高纲领的统一 230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纲领 233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纲领 237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纲领 240
第四节 基本方针 243
一、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 243
二、改革是振兴中国的唯一出路 247
三、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250
四、稳定是压倒一切的政治任务 253
第五章 关于发展观的学说 257
第一节 概述 257
一、以发展为主题 257
二、以调整为主线 261
三、以创新为动力 264
四、以民生为归宿 267
第二节 全面发展 271
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271
二、不断增强综合国力 274
三、推动社会全面进步 277
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281
第三节 协调发展 284
一、坚持统筹兼顾的方针 284
二、统筹城乡的协调发展 287
三、统筹区域的协调发展 291
四、统筹内外的协调发展 294
第四节 持续发展 297
一、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298
二、核心是人口资源环境 301
三、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304
四、坚持走文明发展道路 307
第一节 概述 311
一、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实施人才强国的战略 311
第六章 关于人才观的学说 311
二、更新人才的思想观念,克服不合时宜的观念 315
三、探索灵活的工作思路,形成科学的体制机制 318
四、坚持党管人才的原则,改进对人才工作领导 321
第二节 人才的培养 324
一、既要人才总量增长,更要人才素质提高 325
二、造就高层次的人才,带动整个人才队伍 328
三、自身的努力是内因,组织的培养是外因 331
四、既要与实践相结合,又要与工农相结合 335
第三节 人才的使用 338
一、坚持德才兼备的原则,既坚持标准又不拘一格 338
二、用其所长又避其所短,看本质主流不求全责备 342
三、用人要用在其时其位,大胆提拔年轻拔尖人才 345
四、深化人事制度的改革,纠正用人上的不正之风 348
第四节 人才的吸引 352
一、得人才者得天下,最大限度地吸引国内外各种人才 352
二、坚持用待遇留人,不断改善人才的工作和生活条件 355
三、坚持用感情留人,形成尊重知识和尊重人才的风尚 359
四、坚持用事业留人,创造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 362
第一节 概述 369
第七章 关于思想方法的学说 369
一、要提倡学习哲学,掌握科学的方法论 369
第三编 方法论 369
二、坚持唯物辩证法,防止片面性绝对化 373
三、坚持历史唯物论,遵循社会发展规律 376
四、坚持自然辩证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 379
第二节 思想基础 382
一、尊重实践,尊重群众 382
二、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386
三、尊重劳动,尊重创造 389
四、尊重历史,尊重现实 392
第三节 思想武器 396
一、坚持两点,反对一点 396
二、顾全大局,照顾局部 399
三、立足当前,着眼未来 403
四、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406
第四节 思想境界 409
一、统一思想,坚定信心 409
二、认清形势,明确任务 413
三、知难而进,开拓进取 416
四、团结一致,艰苦奋斗 419
第一节 概述 424
一、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424
第八章 关于工作方法的学说 424
二、群众观点是我们党的基本政治观点 427
三、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工作路线 431
四、群众利益是我们党的最高利益所在 434
第二节 调查研究 437
一、既是谋事之基,又是成事之道 438
二、没有深入调查,就没有决策权 441
三、十分重视研究,善于去粗取精 444
四、加强信息报送,及时准确全面 448
第三节 作出决策 451
一、领导机关作决策,要多谋更要善断 451
二、加速发展软科学,推进决策科学化 455
三、形成民主的机制,推进决策民主化 458
四、组织一批智囊团,为领导决策服务 461
第四节 贯彻执行 465
一、落实落实再落实,是做好工作的关键环节 465
二、认真地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及时作出调整 468
三、建立严格责任制,做到责任投入措施到位 472
四、要加强督促检查,随时掌握贯彻执行情况 475
第一节 概述 479
一、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加强党的执政能力 479
第九章 关于领导方法的学说 479
二、明确界定领导作用,深入研究领导科学 483
三、坚持行之有效方法,结合新的实际创新 486
四、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完善党的领导体制 489
第二节 领导主体 492
一、坚持四化的方针,实现班子优化组合 493
二、对于党政一把手,提出更严格的要求 496
三、在领导班子内部,要坚持民主集中制 500
四、在领导机关之间,加强协调形成合力 503
第三节 领导艺术 506
一、坚持原则的坚定性,注意策略的灵活性 506
二、着力抓住工作重点,切实加强薄弱环节 510
三、巧妙借助事态之势,善于借助外部之力 513
四 坚持稳中求进方针,掌握好工作中的度 517
第四节 领导载体 520
一、亲自动手,起草讲话 520
二、精减会议,改进会风 523
三、精减文件,改进文风 527
四、精减应酬,改进作风 530
第四编 内部布局 537
第十章 关于经济建设的学说 537
第一节 概述 537
一、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537
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 541
三、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 544
四、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547
第二节 市场体系 550
一、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必须完善市场体系 551
二、加快价格改革步伐,积极理顺价格关系 554
三、发展各种商品市场,培育生产要素市场 557
四、立足国内扩大需求,开拓国内城乡市场 560
第三节 宏观调控 564
一、充分认识宏观调控的重要意义 564
二、正确把握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 567
三、逐步完善宏观调控的协调机制 571
四、综合运用宏观调控的基本手段 574
第四节 国有企业 577
一、从根本上搞好国有企业,既是经济问题也是政治问题 578
二、战略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对国有企业实施战略性改组 581
三、坚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作为国有企业改革基本方向 584
四、科学从严治理国有企业,是国有企业振兴的必由之路 587
第五节 农村经济 591
一、把农业放在经济的首位,全面振兴农村经济 591
二、稳定党在农村基本政策,必须长期坚持下去 594
三、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科技含量 598
四、乡镇企业是农民的创造,要给予引导和支持 601
第六节 产业结构 604
一、优化升级产业结构,使之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 605
二、走新型工业化路子,发挥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 608
三、积极发展第三产业,逐步提高其在国民经济中比重 611
四、重视发展信息产业,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的信息化 614
第七节 知识经济 618
一、随着科技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见端倪 618
二、科技的本质是创新,建设知识创新体系 621
三、办好科技工业园区,推进高技术产业化 625
四、尊重他人知识产权,保护自己知识产权 628
第八节 对外经济 631
一、适应加入世贸组织新形势,把对外开放提高到新水平 631
二、进一步深化外贸体制改革,放开手脚去开拓国际市场 635
三、积极合理有效地利用外资,做到借得巧用得好还得起 638
四、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举,支持和鼓励到国外办企业 641
第九节 收入分配 644
一、正确处理分配关系,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645
二、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次分配注重公平 648
三、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651
四、允许部分先富起来,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654
第十节 经济安全 658
一、研究防范经济风险,维护国家经济安全 658
二、要牢记民以食为天,提高粮食生产能力 661
三、增强民族水患意识,加快水利建设步伐 665
四、实施国家战略储备,储备更多石油资源 668
第一节 概述 672
一、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672
第十一章 关于政治建设的学说 672
二、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 676
三、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 679
四、在政治体制改革过程中 682
第二节 人民民主 685
一、划清社会主义民主同资本主义民主的界限 686
二、从我国国情出发把握民主发展的历史进程 689
三、扩大基层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最广泛实践 692
四、中华民族历来尊重和保障人的尊严和价值 695
第三节 法律制度 699
一、加强法制建设,建设法治国家 699
二、推进立法工作,健全法律体系 702
三、开展普法教育,增强法制观念 706
四、坚持严格执法,维护法制权威 709
第四节 社会治安 712
一、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确保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712
二、坚持依法从重从快方针,严厉打击严重刑事犯罪 716
三、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推进治安防控体系建设 719
四、彻底扫除社会丑恶现象,从根本上净化社会风气 722
第五节 政治稳定 726
一、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726
二、对于可能发生闹事苗头,及时疏导避免小事闹大 729
三、果断地处置突发性事件,妥善地处置群体性事件 733
四、切实增强国家安全意识,警惕敌对势力破坏活动 736
第六节 国家统一 739
一、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 740
二、努力地争取和平统一,决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743
三、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是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 746
四、“一国两制”的方针,是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 750
第七节 统一战线 753
一、统一战线是党的重要法宝、政治优势和长期方针 753
二、大陆内形成以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为基础的联盟 757
三、大陆外形成以爱国和拥护祖国统一为基础的联盟 760
四、坚持党的领导是巩固和发展统一战线的根本保证 763
第八节 人民政协 767
一、人民政协是有最广泛代表性的统一战线组织 767
二、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 770
三、发挥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的作用 774
四、团结和民主是人民政协继往开来的两大主题 777
第九节 民族关系 780
一、民族问题是关系国家前途命运的问题 780
二、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民族关系 784
三、进一步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787
四、加快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790
第十节 宗教事务 794
一、宗教问题是一个重大复杂敏感的问题 794
二、全面贯彻执行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797
三、依照国家法律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 801
四、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804
一、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808
第十二章 关于文化建设的学说 808
第一节 概述 808
二、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 811
三、以培养一代又一代的四有公民为根本任务 815
四、发展三个面向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818
第二节 理论武装 822
一、只有理论上的清醒,才能有政治上的坚定 822
二、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弘扬马克思主义学风 825
三、大胆探索勇于创新,开展深入的理论研究 828
四、加大力度把握导向,进行准确的理论宣传 832
第三节 新闻舆论 835
一、党和人民喉舌,正确引导舆论 835
二、政治家办新闻,坚持党性原则 839
三、正面宣传为主,加强舆论监督 842
四、讲求宣传艺术,提高引导水平 845
第四节 思想政治 849
一、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党的传统和优势 849
二、面对国际国内新的形势,正确审视重大思想问题 852
三、着眼于针对性和说服力,坚持正确的方针和原则 856
四、按照继承与创新相统一,探索工作的规律和方法 859
第五节 道德风尚 862
一、坚持以德治国,树立良好的道德风尚 863
二、倡导社会公德,在社会上做个好公民 866
三、倡导职业道德,在工作中做个好员工 869
四、倡导家庭美德,在家庭里做个好成员 873
第六节 精神支柱 876
一、强大精神支柱,伟大事业灵魂 876
二、高举三个主义,凝聚党心民心 880
三、总结四个精神,继承优良传统 883
四、弘扬五种精神,倡导不懈奋斗 886
第七节 文学艺术 890
一、民族精神的火炬,人民奋进的号角 890
二、深入生活第一线,体验人民灵与欲 893
三、弘扬时代主旋律,提倡作品多样化 897
四、树立精品的意识,实施精品的战略 900
第八节 国民教育 903
一、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振兴全民有责 903
二、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907
三、实现教育两个转变,不断进行教育创新 910
四、弘扬尊师重教风尚,教师既教书又育人 913
第九节 科学技术 917
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基石 917
二、面向经济建设的主战场,促进科技与经济的结合 920
三、基础研究是科技之本源,努力攀登世界科技高峰 924
四、切实抓好科学普及工作,提高全民族的科学素质 927
第十节 文化体制 930
一、深化文化的改革,创新体制和机制 931
二、社会效益摆首位,经济效益相统一 934
三、发展公益性文化,壮大经营性文化 937
四、一手抓促进繁荣,一手抓加强管理 940
第一节 概述 944
一、社会建设的重大意义 944
第十三章 关于社会建设的学说 944
二、社会建设的战略指导 948
三、社会建设的理想境界 951
四、社会建设的管理格局 954
第二节 计划生育 958
一、人口问题关系全局,营造良好人口环境 958
二、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控制人口规模 961
三、积极提倡优生优育,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965
四、坚持男女平等国策,优化人口性别结构 968
第三节 自然资源 971
一、资源绝对数量不少,人均资源相对短缺 972
二、开发与保护相结合,实行最严格的管理 975
三、把节约资源放首位,建设节约型的社会 978
四、坚持内外资源并举,充分利用国外资源 981
第四节 环境保护 985
一、保护环境实质是保护生产力 985
二、坚决控制污染物的排放总量 988
三、抓紧治理已经发生环境污染 991
四、加强生态环境的建设和保护 994
第五节 扶弱助困 998
一、多一些雪中送炭,少一些锦上添花 998
二、研究老龄化问题,发展老龄人事业 1001
三、自强助残相结合,推进残疾人事业 1005
四、坚持开发式扶贫,根本上消除贫困 1008
第六节 劳动就业 1011
一、就业是民生之本,促进就业再就业 1012
二、改变就业旧模式,建立就业新机制 1015
三、适应发展新形势,转变就业的观念 1018
四、着眼于发展经济,拓宽就业的渠道 1021
第七节 社会保障 1025
一、社会保障是安邦治国的根本大计 1025
二、建立社会保障体系要明确的目标 1028
三、建立社会保障体系要把握的原则 1032
四、建立社会保障体系要突出的重点 1035
第八节 安全生产 1038
一、生产必须安全 1038
二、隐患险于明火 1042
三、防范胜于救灾 1045
四、责任重于泰山 1048
第九节 卫生保健 1052
一、造福人民的事业,为人民健康服务 1052
二、把农村作为重点,以预防保健为主 1055
三、坚持中西医并重,发展中医药事业 1059
四、依靠科技与教育,动员全社会参与 1062
第十节 体育运动 1065
一、关系人民的健康,文明进步的标志 1066
二、为人民群众服务,为增强体质服务 1069
三、开展群众性体育,推动全民的健身 1072
四、要发展竞技体育,为祖国人民争光 1075
第一节 国际局势 1083
第十四章 关于国际关系的学说 1083
一、世界多极化 1083
第五编 外部条件 1083
二、经济全球化 1086
三、文明多样化 1090
四、信息网络化 1093
第二节 国际政治 1096
一、坚持和平共处,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 1097
二、树立新安全观,推动国际裁军的进程 1100
三、加强国际合作,防范和打击恐怖主义 1103
四、开展人权对话,反对人权问题政治化 1107
第三节 国际经济 1110
一、坚持平等互利,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1110
二、贯彻多边主义,促进共同发展和繁荣 1113
三、推进南北对话,发达国家有特殊责任 1116
四、加强南南合作,发展中国家自强不息 1120
第四节 国际组织 1123
一、维护联合国不可替代的权威 1123
二、积极稳妥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1127
三、致力倡导成立上海合作组织 1130
四、踊跃参与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1133
第一节 外交立场 1138
一、立足于独立自主,维护独立和主权 1138
第十五章 关于外交建设的学说 1138
二、走和平发展道路,促进和平与发展 1141
三、既不结盟和对抗,又不针对第三国 1145
四、面向未来和人民,面向地区和世界 1148
第二节 外交观点 1151
一、既要讲经济,又要讲政治 1152
二、既要讲友好,又要讲斗争 1155
三、既要讲原则,又要讲策略 1158
四、既要不当头,又要有作为 1161
第三节 外交原则 1164
一、国家关系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165
二、党际关系的独立自主四项原则 1168
三、经贸关系的平等互利四项原则 1171
四、民间关系的和平友好四项原则 1174
第四节 外交布局 1177
一、发展同周边国家间的睦邻友好关系 1177
二、加强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与合作 1181
三、继续改善和发展同发达国家的关系 1184
四、积极参与国际组织的多边外交活动 1188
第一节 战争的赢得 1192
一、正确的军事战略是赢得战争的根本因素 1192
第十六章 关于现代战争的学说 1192
二、大胆的军事创新是赢得战争的关键因素 1195
三、高素质军事人才是赢得战争的决定因素 1199
四、先进的军事理论是赢得战争的重要因素 1202
第二节 局部性战争 1205
一、综合国力占竞争的主导,但军事手段仍起重要作用 1205
二、世界大战一时打不起来,但局部冲突是不可避免的 1209
三、全面战争一时打不起来,但威胁安全的因素很现实 1212
四、祖国统一不断取得进展,但也出现了新的复杂因素 1215
第三节 高技术战争 1218
一、高技术的广泛应用引发新的军事变革 1219
二、高技术战争成为当今基本的战争形态 1222
三、全纵深非线式作战成为基本交战方式 1225
四、诸军兵种联合作战成为主要作战样式 1228
第四节 信息化战争 1232
一、新军事变革是以信息技术为基础和核心的 1232
二、信息化将成为二十一世纪的主要战争形态 1235
三、制信息权是夺取对战争控制权的关键所在 1239
四、以信息化带动机械化实现我军跨越式发展 1242
第一节 国防战略 1246
一、建设一个强大的国防,保障国家安全的需要 1246
第十七章 关于国防建设的学说 1246
二、按照分三步走的步骤,实现国防现代化目标 1250
三、贯彻积极防御的方针,加强国防是为了自卫 1253
四、军事斗争准备的基点,打赢高技术局部战争 1256
第二节 国防力量 1259
一、发挥人民战争的威力,依靠人民保卫国防 1260
二、适应世界新军事变革,建设国防常备力量 1263
三、做好民兵预备役工作,加强国防后备力量 1266
四、建立高效的动员体制,发挥国防潜在力量 1269
第三节 国防精神 1272
一、我军革命精神,是不可战胜的力量源泉 1273
二、发扬战斗作风,具有革命英雄主义气概 1276
三、加强国防教育,提高全民族的国防观念 1279
四、做好双拥工作,加强军政和军民的团结 1282
第四节 国防物质 1286
一、服从国家大局,国防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 1286
二、军队要吃皇粮,保证国防经费的基本需要 1289
三、尊重科技规律,使国防科技实现新的飞跃 1292
四、适应市场经济,完善国防工业的运行机制 1296
第六编 建设主体 1303
第十八章 关于群众建设的学说 1303
第一节 概述 1303
一、人民群众是我们党的力量之源和胜利之本 1303
二、党的最大优势就是善于组织宣传联系群众 1307
三、把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引导好保护好发挥好 1310
四、发挥群众团体在党群中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1314
一、工人阶级是党的阶级基础,也是我们国家的领导阶级 1317
第二节 工人工作 1317
二、全心全意地依靠工人阶级,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动摇 1320
三、在政治上保证主人翁地位,在制度上落实经营参与权 1324
四、不断提高职工的整体素质,依法保护职工的合法权益 1327
第三节 农民工作 1330
一、农民问题是根本性问题,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全局 1331
二、对农民要坚持多予少取,真正关心农民物质利益 1334
三、逐步扩大农村基层民主,保证农民直接行使权利 1337
四、严重的问题是教育农民,不断提高农民思想觉悟 1340
第四节 青年工作 1343
一、党和人民对青年寄予殷切的期望 1344
二、对青年人既热情爱护又严格要求 1347
三、青年一代要发扬五四运动的精神 1350
四、青年运动要坚持四个统一的方向 1354
第五节 少儿工作 1357
一、祖国的花朵民族的未来 1357
二、培养社会主义的接班人 1361
三、自学自理自护自强自律 1364
四、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1367
第六节 妇女工作 1370
一、妇女在创造文明推动发展中具有伟大作用 1371
二、妇女解放程度是衡量普遍解放的天然尺度 1374
三、实现男女平等是衡量社会文明的重要尺度 1377
四、努力做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新女性 1380
第一节 概述 1385
一、按照五句话的总要求 1385
第十九章 关于军队建设的学说 1385
二、围绕两个历史性课题 1389
三、走中国特色精兵之路 1392
四、加强军队三个化建设 1395
第二节 军事建设 1399
一、军队教育训练,摆到现代化建设战略位置 1399
二、治军必先治校,发挥人才培养主渠道作用 1402
三、加强军事训练,建设克敌制胜的精锐之师 1406
四、坚持从严治军,加强管理提高部队战斗力 1409
第三节 政治建设 1412
一、视政治工作为生命线,摆在全军建设的首位 1412
二、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我军永远不变的军魂 1416
三、根据军队的实际情况,要着重抓好四个教育 1419
四、军队的精神文明建设,要走在全社会的前列 1423
第四节 后勤建设 1426
一、不断加强后勤建设,全面提高保障能力 1426
二、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坚持勤俭建军方针 1430
三、严格军队后勤管理,提高军事经济效益 1433
四、深化后勤体制改革,建立科学保障体系 1436
第五节 装备建设 1440
一、重视武器装备,努力提高现代化水平 1440
二、依靠科技进步,不断加大高科技含量 1443
三、坚持突出重点,集中力量发展杀手锏 1447
四、立足自力更生,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 1450
第六节 体制编制 1453
一、推进军事变革,改革体制编制 1454
二、按照精兵原则,压缩员额数量 1457
三、按照合成原则,优化内部结构 1459
四、按照高效原则,理顺指挥关系 1463
第一节 概述 1467
一、必须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绝对不能削弱和放弃它 1467
第二十章 关于政权建设的学说 1467
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不能搞西方的议会制度 1470
三、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要强化意识和提高本领 1474
四、处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充分地发挥两个积极性 1477
第二节 权力机关 1480
一、保证党的领导的前提下,发挥权力机关的作用 1480
二、履行好宪法赋予的职责,加强立法和监督工作 1484
三、密切人大同群众的联系,发挥人大代表的作用 1487
四、加强人大常委会的建设,走向程序化和制度化 1490
第三节 行政机关 1493
一、转变政府职能,实行政企分开政事分开 1494
二、改革政府机构,建立高效行政管理体系 1497
三、精干行政编制,坚决而有秩序裁减冗员 1500
四、改革人事制度,造就高素质公务员队伍 1504
第四节 司法机关 1507
一、推进司法改革,保证司法独立 1507
二、惩治司法腐败,维护司法公正 1510
三、坚持严格执法,主动热情服务 1514
四、既要从严治警,又要从优待警 1517
第五节 廉政建设 1520
一、反腐败关系生死存亡,以廉政建设成果取信于民 1521
二、标本兼治和重在治本,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 1524
三、廉洁自律和查处案件,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 1527
四、党委领导和纪委协调,紧紧依靠群众支持和参与 1531
第六节 勤政建设 1534
一、尊重客观规律,反对主观主义 1534
二、坚持求真务实,反对形式主义 1538
三、立志干番事业,反对官僚主义 1541
四、增强忧患意识,反对享乐主义 1544
第二十一章 关于党的建设的学说 1548
第一节 概述 1548
一、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1548
二、党是阶级人民民族的先锋队 1552
三、必须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 1555
四、进一步解决两大历史性课题 1558
第二节 思想建设 1562
一、始终强调从思想上建党,把思想建设放在第一位 1562
二、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充分发挥党的思想优势 1565
三、突出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做一个真正的共产党员 1569
四、要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开展积极健康思想斗争 1572
一、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不断加强党的组织建设 1576
第三节 组织建设 1576
二、建设坚强的领导核心,充分发挥党的组织优势 1579
三、积极慎重地发展党员,不断扩大党的群众基础 1583
四、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真正夯实党的执政基础 1586
第四节 作风建设 1589
一、党风关系党的生死存亡,要加强和改进党风建设 1589
二、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充分发挥党的作风优势 1592
三、要抓住存在的突出问题,在解决问题上狠下功夫 1596
四、作风建设是全党的大事,坚持领导带头做好表率 1599
第五节 纪律建设 1603
一、纪律严明才步调一致,必须加强党的纪律建设 1603
二、坚持从严治党的方针,充分发挥党的纪律优势 1606
三、全面落实各方面纪律,保证党中央的政令畅通 1610
四、党的纪律靠自觉遵守,对违纪行为要严肃查处 1613
第六节 三讲教育 1616
一、深入地开展三讲教育,是党的建设的新探索 1616
二、领导干部必须讲学习,坚持学习学习再学习 1620
三、领导干部必须讲政治,发挥我党的政治优势 1623
四、领导干部必须讲正气,在党内形成浩然正气 1626
主要参考文献 1631
- 《课堂上听不到的历史传奇 世界政治军事名人 初中版》顾跃忠等编著 2015
- 《新编历史小丛书 祖逖北伐》何兹全著 2019
- 《飞跃高原》李伟责任编辑;肖辉跃 2019
- 《中国历史讲话》熊十力著 2019
- 《刘知几和他的历史学》翦伯赞著 2019
- 《中国大运河历史文献集成 7》王云,李泉主编 2014
- 《新编历史小丛书 海瑞的故事》吴晗 2019
- 《韦伯的比较历史社会学今探》罗俊华责编;张翼飞,殷亚迪译者;(美)斯蒂芬·卡尔博格 2020
- 《吃 食物如何改变我们人类和全球历史》菲利普费尔南多阿梅斯托 2020
- 《赵匡胤 长篇历史小说》金玉舟著 2000
- 《指向核心素养 北京十一学校名师教学设计 英语 七年级 上 配人教版》周志英总主编 2019
-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全国教育满意度调查报告》(中国)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2019
- 《北京生态环境保护》《北京环境保护丛书》编委会编著 2018
- 《人民院士》吴娜著 2019
- 《指向核心素养 北京十一学校名师教学设计 英语 九年级 上 配人教版》周志英总主编 2019
- 《中国人民的心》杨朔著;夕琳编 2019
- 《高等院校旅游专业系列教材 旅游企业岗位培训系列教材 新编北京导游英语》杨昆,鄢莉,谭明华 2019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优秀文学作品精选 短篇小说卷 上 全2册》贺邵俊主编 2019
- 《指向核心素养 北京十一学校名师教学设计 数学 九年级 上 配人教版》周志英总主编 2019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优秀文学作品精选 中篇小说卷 下 全3册》洪治纲主编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