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
当代工人阶级地位与作用
当代工人阶级地位与作用

当代工人阶级地位与作用PDF电子书下载

经济

  • 电子书积分:13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柳可白,王玫,阎春芝编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7
  • ISBN:7500836740
  • 页数:400 页
图书介绍:本书是国家资助的社会科学重点课题,对近年来我国企业中试行的管理者收购、职工持股、产权激励、股票期权等一系列重大改革措施及其实践活动做了系统的描述和总结。
《当代工人阶级地位与作用》目录

理论篇:当代市场经济中的工人阶级 3

第一章 中国工人阶级概念的三个历史演进 3

一、经典工人阶级的概念 4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工人阶级”的概念是无产阶级的同义词 4

(二)作为无产阶级的工人阶级的特征 5

(三)总体工人——经典作家关于工人阶级变化的论述 5

二、传统工人阶级的概念 7

(一)“职工”——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工人阶级的概念主要是身份概念 7

(二)传统概念工人阶级的形成 8

(三)“单位”——传统概念工人阶级的生存空间 9

三、当代工人阶级的概念 10

(一)当代工人阶级的概念广泛地包括工资收入者 10

(二)当代工人阶级的特点 12

(三)当代工人阶级的形成过程 20

(一)劳动关系系统的主体要素和环境要素 24

一、劳动关系系统的要素及其互动 24

第二章 劳动关系系统理论概述 24

(二)劳动关系系统动态运作的实质和表现形式 27

二、劳动关系的历史沿革 28

(一)资本主义劳动关系发展的不同时期 28

(二)我国劳动关系发展的两大阶段 31

第三章 工人阶级在劳动关系转型时期的地位分化 36

一、国家政务管理者和企业经理层人员 36

(一)国家党政机关的公务员和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 36

(二)企业经理层人员 37

(三)国家政务管理者与企业经营管理者的知识化和职位互动 38

二、传统的国有、集体企业职工的地位变化和职业分化 39

(一)国企劳动关系的渐变和职工地位的变化 39

(二)国有、集体企业职工的下岗分流和职业分化 41

(三)职业群体的形成与收入的变化 43

(一)非公有制企业劳动关系的特点 45

三、非公有制企业中的务工者 45

(二)私营企业的劳动关系和务工者 46

(三)外资企业的劳动关系和务工者 47

(四)乡镇企业的劳动关系和务工者 48

(五)股份制企业的劳动关系和务工者 50

(六)股份合作制企业的劳动关系和务工者 52

四、工人阶级的新生力量——来自农村的务工者 53

(一)农民工的劳动关系状况 54

(二)农民工权益被屡屡侵犯的原因 55

(三)政府和社会关注农民工问题 55

地位篇:当代工人阶级的经济地位与合法权益 61

第四章 工人阶级工资收入水平的提高和参与利润分享 61

一、改革开放后职工工资收入稳步提高 61

二、工人工资中的利润分享 62

(一)工资收入水平提高到一定程度会超过劳动力的成本 62

(二)有关劳动力成本的政策体现 63

(三)有关工人参与利润分配的政策规定 65

三、工人工资结余形成的个人资产 67

(一)金融资产 67

(二)民间投资 69

第五章 产权激励机制是公有制的重要实现形式 71

一、产权激励机制的核心问题是员工分享企业利润 71

二、产权激励机制的三种形式 72

(一)三种形式的区别 72

(二)产权激励机制的发展方向 73

三、产权激励机制的性质 73

(一)产权激励机制是企业劳动者分配制度的改革 73

(二)产权激励机制是深层次的产权制度改革,是公有制实现形式之一 74

(三)产权激励机制使员工的身份和地位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76

四、产权激励机制的作用 77

(一)对国有企业改革的攻坚战发挥重要作用 77

(二)找到一条工人阶级致富的途径 82

(三)产权激励制度是否造成“国有资产流失” 84

五、警惕产权激励机制建立过程中出现腐败现象 85

(一)上市公司“内部职工股”从产生到叫停 85

(二)“内部职工股”中的腐败现象 86

第六章 企业职工持股制 90

一、企业职工持股制是现代企业制度改革的产物 90

(一)企业职工持股制源于企业股份制改革 90

(二)我国企业内部职工所持股份的基本类型 92

(三)企业内部职工股的特点 96

二、我国实行企业内部职工持股制度的实践 96

(一)确认人的资本权利——职工持股的前提 96

(二)以职工持股为主要内容的股份合作制的兴起 98

(三)股份制企业的内部职工持股 104

(四)职工持股改革在新世纪 111

(一)股票期权制的概念 114

一、股票期权制(ESO) 114

第七章 股票期权制 114

(二)股票期权的特点 115

(三)股票期权与期股的区别 116

(四)股票期权与年薪制 116

(五)股票期权的缺陷,改革与完善 116

二、股票期权制在中国的实践 117

(一)政策与法律 118

(二)试点过程 121

第八章 管理者收购(MBO) 131

一、管理者收购(MBO)的概念和性质 131

(一)MBO的概念 131

(二)MBO方式的主要特点 132

(三)MBO方式的性质 132

二、MBO在中国的试验 133

(一)乡镇企业 不叫MBO的MBO 133

(二)上市公司的MBO 136

(三)政府政策沿革与理论争议 140

第九章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促进社会公平 167

一、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发展 167

(一)社会保障制度的初创和不断发展(1949-1966) 168

(二)社会保障制度遭到严重破坏(1966-1976) 169

(三)社会保障制度进入新的发展时期(1976-1992) 170

(四)深化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1992至今) 171

二、社会保障制度体系 172

(一)社会保险 172

(二)社会救助 182

(三)社会优抚安置 183

(四)社会福利 184

(五)社会互助 184

(六)住房保障 185

(七)个人储蓄积累 185

第十章 改革中必须维护工人阶级的合法权益 186

一、就业和社会保障权益 187

(一)下岗和失业 187

(二)再就业难 189

(三)侵犯职工就业和社会保障权益的“买断工龄” 190

(四)维护工人的就业和社会保障利益,必须尽快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 192

二、取得劳动报酬的权益 194

(一)低薪 195

(二)欠薪 198

三、劳动安全卫生权益 201

(一)威胁工人的生命安全 201

(二)损害工人的健康安全 205

(三)侵犯工人人格尊严 206

(四)建立奴隶工厂,存在限制工人人身自由等违法犯罪行为 208

四、产权利益 210

(一)工人阶级的产权利益是现代产权制度的产物 210

(二)部分工人阶级的产权利益受到侵害 211

(三)侵害工人产权利益的后果 215

作用篇:工人阶级是改革和发展的主体力量 219

第十一章 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是改革成功的关键 219

一、社会主义改革的目的 219

(一)共同富裕是经济体制改革的目的 220

(二)保护和提高工人阶级权益是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目的之一 221

二、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是改革成功的关键 224

(一)工人阶级是企业改革的主体力量、依靠力量 224

(二)工人阶级是企业发展的主体力量、依靠力量 226

(三)工人阶级是监督腐败、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的主体力量、依靠力量 226

三、政策调整:谁来承担改革成本 228

四、完善制度建设和法律建设 230

(一)制度建设 230

(二)法律建设 231

五、规范政府行为 234

六、遏止腐败 235

第十二章 建立和谐劳动关系的有效制度 237

一、实践中的劳动合同制度 237

(一)法律意义上的劳动合同制度 237

(二)劳动合同制度的实践 238

二、集体谈判与集体合同制度 239

(一)集体谈判与集体合同制度的发展与现实 239

(二)进展:工资集体谈判的应运而生与突破 242

三、建立健全职工民主参与制度 244

(一)当代西方市场经济国家员工参与管理的理论 244

(二)我国职工参与制度的理论与实践 245

(三)当前我国职工民主参与的主要形式和状况 246

四、劳动关系三方协商机制 248

(一)劳动关系三方协商机制的工作内容和原则 248

(二)建立劳动关系三方协商机制的内在动因 248

(三)我国的劳动关系三方协商机制 249

第十三章 社会转型时期的工会组织 250

一、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和利益主体的多元化 250

二、进入经济关系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工会组织的必然选择 251

(一)工会是经济关系的产物 251

(二)劳动关系是工会活动的基本领域 252

(三)工会与产权关系 254

三、突出维护职能是工会工作目标的战略转移 255

(一)突出维护职能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255

(二)维护是工会的基本职责 257

(三)工会组织维权的基本框架 259

四、涉足劳动争议是工会不可推卸的责任 261

(一)工会参与劳动争议处理应遵循的原则 261

(二)工会在劳动争议处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262

(三)工会在参与劳动争议处理中存在的问题 267

(一)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 268

五、“坚持中国特色”是我国工会发展道路的选择 268

(二)组织起来、切实维权 270

第十四章 多元的文化认同与劳动关系的和谐 273

一、劳动关系的文化属性 273

(一)劳动关系主体之间的精神文化关系 274

(二)人的需要是劳动关系的内在动因 276

(三)道德文化对经济的制衡 277

二、工人阶级的多元文化意识 279

(一)劳动者的文化意识 279

(二)劳动者文化的不同层面 280

(三)文化转型和工人阶级文化意识的多元化 281

三、文化认同与劳动关系的和谐 283

(一)企业文化与劳动者文化 283

(二)企业家的经营理念与价值取向 285

(三)借助文化力建立和谐的劳动关系 289

(一)国外工人阶级内部结构的变化 297

一、国外工人阶级新概念 297

国外篇:当代国外工人阶级状况及其变化 297

第十五章 当代国外工人阶级状况及其理论研究 297

(二)国外工人阶级新概念 298

二、工人阶级状况的变化 299

(一)工人阶级经济状况的变化 299

(二)影响工人阶级结构与状况变化的主要原因 302

三、关于工人阶级理论的若干问题 304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阶级理论及其历史演进 304

(二)工人阶级内部结构的多层化倾向 306

(三)西方学者关于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阶级结构的若干理论 307

第十六章 国外职工持股制 313

一、国外职工持股制的历史沿革 313

(一)美国职工持股制的历史沿革 314

(二)英国职工持股制的历史沿革 315

二、国外职工持股制的理论依据 316

(三)法国职工持股制的历史沿革 316

(一)凯尔索的“二元经济学”理论 317

(二)魏茨曼的“分享经济”理论 319

三、国外职工持股制的社会评价及借鉴意义 321

(一)国外职工持股制的社会评价 321

(二)国外职工持股制对我国国有企业改制的启发与借鉴 325

第十七章 国外股票期权计划 328

一、股票期权的理论基础 329

二、实施股票期权的目的与作用 330

三、股票期权计划的实施状况 332

(一)美国股票期权计划的实施状况 332

(二)法国股票期权计划的实施状况 333

(三)英国股票期权计划的实施状况 333

四、股票期权的特点及其缺陷分析 335

五、国外股票期权制度对我国改革的启示 337

一、国外管理者收购的发展状况 339

第十八章 国外管理者收购 339

(一)国外管理者收购的发展历程 340

(二)国外管理者收购的主要特征 341

(三)国外管理者收购的方式与组织运作 342

(四)国外管理者收购的若干案例 345

二、我国管理者收购试点与国外管理者收购之比较 349

(一)我国管理者收购与国外管理者收购的差异 349

(二)我国管理者收购面临的难题 350

(三)我国政府在管理者收购过程中可采取的对策 352

第十九章 国外劳资集体谈判与工人参与管理制度 354

一、国外劳资集体谈判制度 354

(一)劳资集体谈判制度的产生和发展 355

(二)各具特点的西方国家劳资集体谈判制度 356

(三)国外劳资集体谈判制度的发展趋势 366

(四)国外劳资集体谈判制度对我国劳动关系市场化的启示与借鉴 368

二、国外工人参与企业管理制度 369

(一)工人参与制——工人阶级斗争的成果 370

(二)西方国家工人参与制的实践类型 371

(三)国外工人参与制的作用与存在的问题 375

第二十章 经济全球化形势下西方各国工会的发展趋势与面临的挑战 377

一、战后西方国家工会发展的四个阶段 377

二、现阶段西方各国工会发展概况 379

(一)英国工会——与资方和政府实现“社会伙伴关系” 379

(二)德国工会——从为“充分就业”而自豪到为“保住工人就业岗位”而战斗 380

(三)法国工会——面临严峻挑战,当务之急是解决失业问题 380

(四)意大利工会——面对组织率下降,国内三大工会加强合作 381

(五)瑞典工会——西方国家组织率最高的工会,面对经济全球化反应迟缓 382

(六)美国工会——处境艰难,解决会员人数不断下降是当务之急 383

(七)日本工会——加强内部团结,调整斗争方式,努力保住工人就业岗位 384

三、新形势下西方各国工会的发展趋势与面临的挑战 385

(一)当前西方各国工会状况概述 385

(二)新形势下世界各国工会面临的挑战 386

全书主要参考文献 388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