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广校仇略
广校仇略

广校仇略PDF电子书下载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电子书积分:8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张舜徽著戴建业导读著
  • 出 版 社: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3
  • ISBN:9787532570690
  • 页数:147 页
图书介绍:《广校雠略》是张舜徽的代表作之一,也是20世纪中国文献学理论发展的重要著作。全书共五卷计一百篇,另有附录三种。作者对校雠学定义进行了辨析。叙述了古代著述标题的变迁、著作人署名的原则等。宏观通论汉、唐、宋、清学术大势,增广并丰富了校雠学的内容。
《广校仇略》目录
标签:建业 导读

广校雠略卷一 1

校雠学名义及封域论二篇 1

目录板本校勘皆校雠之事 2

目录学名义之非 3

著述体例论十篇 3

古人志在用世不得已而后著述 4

古代著述皆可目为史料 5

拟古著书之始 5

著作编述钞纂三者之别 6

编述体例 7

太史公书为编述之正体 8

钞纂之书不可混于著述 9

钞纂之书日盛而著述日衰 9

官修之书无关著述 10

施教之书与著述异体 11

著述标题论八篇 11

古人著述皆书成之后始有大题 12

《论语》《孟子》之名皆后人补题 13

一书而数易大题者宜详其变革 14

著述自为篇题起于记事之书 15

诸子名篇新异为著述之始衰 16

经传篇题多经后人增损 17

古书分章别题皆后人所加 17

篇中之标题 18

广校雠略卷二 19

作者姓字标题论五篇 19

古初著述不自署名之故 19

魏以后学者始自名其书为子 20

说经之书称氏皆出于后人追题 21

后世著述自题某学之谬 22

著述自题姓字之始 22

补题作者姓字论四篇 22

误以传学之人为著书之人 23

误以后师之书为古人之书 23

误以注述为著作 24

误以承学为先师 24

援引古书标题论八篇 25

称引书名之失实 25

称引书名之从省 26

称引书名有不宜从省者 27

称引书名有增新于其旧者 28

称引官修诸书不当标举一人 29

书有名近而实殊者不可连举并称 30

称引篇目不可据后人改本删标题字 30

称引篇目不可误连注述之名 31

广校雠略卷三 32

序书体例论五篇 32

序书之正体 33

序书之变例 33

后人移古书序目于篇首 34

后人著书不复为叙传之故 35

传注家序书之体 36

注书流别论二篇 36

注述之业不外十科 38

集解义疏体例 39

书籍传布论二篇 39

简纸与篇卷 40

印刷术盛行后之利弊 41

书籍散亡论二篇 41

书之亡佚不尽由于兵燹 42

书籍散亡之迹 43

簿录体例论四篇 43

簿录所载未必能概一代之全 43

史志之不同于官簿私录 44

著录之例一书不嫌重见 45

造书目者止录当代著述始于王俭《七志》 46

部类分合论七篇 46

五经总义 47

起居注与实录 48

纪事本末 48

史钞 49

时令 50

谱录宜归类书 51

小说 51

广校雠略卷四 52

书籍必须校勘论二篇 52

辞句误夺—字误衍一字之关系 53

字体误增—笔误省—笔之关系 54

校书非易事论四篇 54

校书贵任专才 55

校书必资众手 56

校书必熟于群籍 57

校书必深于小学 57

校书方法论六篇 58

不可轻于改字 59

取相类之书对校 60

据古注以校正文 61

类书及古注不可尽据 62

旧本书不可尽据 63

宋刊本不可尽据 63

清代校勘家得失论三篇 64

考证家不妄改字 64

考证家之校勘复有专门博涉二派 65

金坛段氏之勇于改字 67

审定伪书论三篇 67

汉人辨伪之法 68

伪书不可尽弃 68

古书多附益之笔 69

搜辑佚书论五篇 69

辑佚之依据 70

古人援引旧文不可尽据 71

辑佚之难于别择 72

辑佚之必须有识 73

辑佚为学成以后之事 74

广校雠略卷五 75

汉唐宋清学术论十八篇 75

辨章学术始于太史公 76

郑氏校注群经实寓辨章学术之意 77

经师家法亡于东汉 78

唐初诸儒论学有不同于后世者 78

唐代史学实有承先启后之功 80

昌黎韩氏实开两宋学风 80

宋史分立儒林道学二传之故 81

两宋诸儒实为清代朴学之先驱 82

宋人经说不可尽废 83

宋世私门校书之盛 84

清代兴起之师 85

乾嘉诸儒囿于治经之弊 86

乾嘉诸儒著述非初学所能读 87

道咸以下清学渐衰 88

道咸以下学者依附乾嘉之弊 89

道咸以下学者模拟著书之非 90

群经新疏未必尽善 91

专精与博通之辨 92

凡书五卷十九论一百篇 92

附录三种 93

汉书艺文志释例 93

毛诗故训传释例 115

世说新语注释例 13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