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地理
马新史学80年  从“南洋研究”到“华人研究”  1930-2009
马新史学80年  从“南洋研究”到“华人研究”  1930-2009

马新史学80年 从“南洋研究”到“华人研究” 1930-2009PDF电子书下载

历史地理

  • 电子书积分:12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廖文辉著
  • 出 版 社: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 出版年份:2014
  • ISBN:9787542647450
  • 页数:344 页
图书介绍:本书打开了20世纪30年代以来南来学人的”南洋视野”,通过对南洋研究学人的传记式记叙,读者可以体会压在南洋研究背后对”南洋世界”的浓郁情感,也为后来发展的华人研究找到一个演变的历史前源。
《马新史学80年 从“南洋研究”到“华人研究” 1930-2009》目录

第一章 马新“南洋研究”的曙光——“南洋研究”滥觞期述略(1930—1941) 1

第一节 马新南洋研究的渊源、范畴、意义和定位 2

一、中国载籍中的东南亚史料述略 4

二、马新南洋研究和中国的学术渊源 14

三、马新南洋研究释义、范畴、意义和定位 17

第二节 1930年代马新南洋研究观 25

一、1930年代以前的南洋研究 26

二、马新南洋研究的动机 29

三、马新南洋研究的具体推动和研究方法 37

第三节 1930年至战前马新南洋研究的概况 44

一、1930年代的报刊与南洋研究 45

(一)报人的推动 45

(二)报章特刊、副刊和杂志 48

二、南来的学人与南洋研究 56

(一)1930年代南洋研究的学人 56

(二)书局 59

(三)纪念委员会 60

(四)南洋学会和《南洋学报》 61

(五)与英文学界的交流 63

(六)其他语文著述的译介 75

第二章 战时和战后的“南洋研究”(1941—1969) 79

第一节 战时的南洋研究(1941—1945) 80

第二节 战后初期的南洋研究——开创期述略(1945—1955) 83

一、南洋学会、南洋书局和期刊杂志的出版 84

二、专著的出版 89

三、南洋研究书写模式的转变 93

四、中英学界的持续交流 94

第三节 南洋大学历史系的设立及其对马新史研究的贡献 95

一、南大历史系概况 95

二、南大历史系校友和老师的著述概况 103

三、南大历史系的出版品及其学术活动概况 106

四、南大历史系的相关地位和贡献 109

第四节 战后南洋研究的发展趋势 112

一、南洋研究的本土化——历史意识的转移 112

(一)两代学人对史学研究方向的建构 112

(二)报章期刊杂志发刊词中南洋研究和华人研究的建构略论 115

(三)马新华文源流史学研究中历史意识的转移现象 119

二、史学研究朝专业化迈进 127

(一)期刊杂志的蓬勃出版 127

(二)学术团体的成立和特刊的出版 133

第五节 史话式的书写 134

一、马新史话书写概论 136

二、史话式体裁与中国学术渊源及其流变 140

三、民间学人概述 144

第三章 “华人研究”时期(1970—2009) 148

第一节 华人研究时期述略 148

一、转型期——南洋研究逐渐被淡化(1970—1980) 150

二、华人研究时期(1981—2009) 155

(一)大专院校中文系和研究机构 156

(二)期刊杂志的出版 162

(三)文物馆和地方志 166

(四)众声喧哗的世纪交替 171

第二节 华人研究时期的学术发展趋势 174

一、南洋研究环节的丢失——华人研究时期的研究视野 174

二、史学功能不彰——中文系和社会学科的学人成为华人研究的双主轴 181

三、资料整理和专著出版有待加强 183

第三节 史料、方法、理论——谈马新中文源流华人研究主体的建立 187

一、史料本土化的确立 188

二、研究方法:采用多学科综合性的方法 197

三、理论:方法学意义上的理论建构 199

四、华人研究主体可行性的讨论 202

第四章 马新学人及其研究概论 205

第一节 南洋研究的先驱——刘士木 205

第二节 许云樵的学术贡献和成就 220

第三节 张礼千、姚楠与南洋研究 254

第四节 土生南洋研究学者陈育崧和南洋研究先行者叶华芬 271

第五节 中国贸易陶瓷专家——韩槐準 286

第六节 纵论战后之学人(1945—1969) 295

结论:80年来马新华文源流史学发展的脉络和特色 307

附录:南大历史系任教老师著述一览表 312

参考文献 319

后记 34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