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北大教授与《新青年》
北大教授与《新青年》

北大教授与《新青年》PDF电子书下载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电子书积分:13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张耀杰著
  • 出 版 社:北京:新星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4
  • ISBN:9787513315036
  • 页数:379 页
图书介绍:1918年1月,在陈独秀、胡适、钱玄同、刘半农四大台柱的推动下,《新青年》杂志从4卷1号起“复活”为由六名北大教授轮流编辑的具有全国性影响力的同人刊物,从而全面启动了全国范围内的一场新文化运动。重新发现《新青年》及新文化运动的精神资源,反思这场运动的成败得失,对于建设以人为本、宽容和谐的现代中国,具有重大的借鉴意义。本书最大限度地汲取整合了相关学术研究的最新成果,并且尽可能采用讲故事的方式加以生动叙述。
《北大教授与《新青年》》目录

新文化运动的路径反思&王思睿序 1

绪论 《新青年》轮值编辑的历史真相 1

一、《新青年》轮值编辑考 2

二、胡适与罗家伦等人的历史记录 13

三、鲁迅与沈尹默的历史虚构 17

四、周作人笔下的历史还原 20

第一章 一校一刊的政学传奇 28

一、《青年杂志》的创刊 28

二、陈独秀笔下的“批评时政” 31

三、《新青年》“复活”为同人刊物 38

四、《新青年》扭亏为盈 41

五、《新青年》编辑部的资本积累 46

六、陈独秀单边毁约 50

七、北京同人的民主表决 58

八、《新青年》同人分道扬镳 65

九、胡适的“变节”与“歧路” 71

第二章 蔡元培对陈独秀的借重与免职 74

一、蔡元培诚聘陈独秀 74

二、以德治校的进德会 82

三、陈独秀的“绝对之是” 84

四、钱玄同与刘半农的双簧通信 89

五、《新青年》的戏剧之争 93

六、林纾与张厚载的联合反击 96

七、胡适和陈独秀的强烈反弹 99

八、蔡元培亲自出马 103

九、对陈独秀的变相免职 108

十、北大评议会的制度缺失 116

第三章 陈独秀与胡适的路径歧异 123

一、陈独秀与胡适的最初碰撞 123

二、胡适的“正宗”与“悍化” 127

三、陈独秀与胡适的“联合战线” 132

四、胡适与陈独秀的政治决裂 138

五、陈独秀的价值混乱与道德缺失 145

六、胡适的以人为本价值观 149

第四章 钱玄同的伐异与胡适的求同 157

一、钱玄同加盟《新青年》 157

二、钱玄同与胡适的精神互动 161

三、钱玄同与胡适的精诚合作 166

四、《新青年》同人的精神歧异 171

五、钱玄同的伐异与胡适的求同 174

六、胡适与钱玄同的民治思想 179

七、“偏谬精神”的再度激活 186

八、钱玄同与胡适的后续交往 192

第五章 刘半农与胡适的善始善终 198

一、《新青年》“台柱”刘半农 198

二、刘半农崇拜周作人 203

三、刘半农淡出《新青年》 209

四、刘半农的新与旧 215

五、刘半农向胡适认错致敬 219

六、鲁迅与刘半农反目成仇 223

七、刘半农与胡适善始善终 229

八、刘半农的身后是非 234

第六章 沈尹默与胡适的相互攻讦 241

一、民国初年的严复与蔡元培 241

二、北京大学的派系斗争 246

三、沈尹默与蔡元培 252

四、“某籍某系”与陈独秀 259

五、沈尹默与胡适的相互攻讦 264

六、五四运动中的胡适与沈尹默 267

七、胡适与蔡元培的求同存异 272

八、沈尹默笔下的蒋梦麟 277

第七章 高一涵与胡适的同住与反噬 285

一、高一涵的模糊简历 285

二、与章士钊、李大钊的早期合作 288

三、《新青年》的“思想革命” 293

四、与胡适的同住经历 296

五、与胡适共同努力 305

六、努力之后的精神碰撞 311

七、高一涵反噬胡适之 315

八、“摸风捉影”的历史虚构 320

九、高一涵与章士钊 326

十、晚年胡适的口述回忆 329

第八章 周作人的价值混乱与路径迷失 334

一、周作人晚年的造谣说谎 334

二、忠实原著的“直译的方法” 340

三、《小河》中的劣败心理 344

四、周作人探访日本“新村” 347

五、周作人设立新村支部 351

六、新村运动风行一时 355

七、胡适批评新村运动 359

八、胡适批评工读主义 362

九、来自鲁迅的质疑否定 366

十、“新村”梦想的退潮幻灭 372

后记 一校一刊的研究历程 376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