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
中国内部审计操作实务  从2014年1月1日起执行
中国内部审计操作实务  从2014年1月1日起执行

中国内部审计操作实务 从2014年1月1日起执行PDF电子书下载

经济

  • 电子书积分:13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贺志东编著
  • 出 版 社: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4
  • ISBN:9787121233555
  • 页数:382 页
图书介绍:本书是新政策下的第一部内部审计实务操作指南,依据自2014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国内部审计准则》精心编写。全书共5篇13章,紧紧围绕新内部审计准则,全面涵盖内部审计综合知识、内部审计作业准则、内部审计业务准则、内部审计管理准则和内部审计实务指南等内容。本书操作性、实用性强,同时注重新颖性和创造性,资料详尽,条理清晰,查阅方便。本书既适合广大管理者、内部审计人员、财会人员及其他相关人员阅读,也适合用作审计、财会类学生的参考教材。
《中国内部审计操作实务 从2014年1月1日起执行》目录

第1篇内部审计综合知识 2

第1章 内部审计概论 2

1.1 内部审计综述 2

1.1.1 内部审计的种类 2

1.1.2 内部审计的对象 4

1.1.3 内部审计的任务 5

1.1.4 内部审计的特征 6

1.1.5 内部审计的原则 6

1.1.6 内部审计的依据 7

1.1.7 内部审计的组织方式 8

1.1.8 内部审计机构 9

1.1.9 内部审计人员 14

1.2 内部审计准则 15

1.2.1 内部审计准则综述 16

1.2.2 内部审计基本准则 17

1.2.3 内部控制审计准则 18

1.2.4 对舞弊行为进行检查和报告 20

第2篇 内部审计作业准则 24

第2章 内部审计证据 24

2.1 内部审计证据综合知识 24

2.1.1 内部审计证据的特性 26

2.1.2 内部审计证据的种类 26

2.2 内部审计证据的收集、分析和运用 28

2.2.1 内部审计证据的收集 28

2.2.2 内部审计证据的分析 32

2.2.3 内部审计证据的综合运用 33

第3章 内部审计工作程序 35

3.1 内部审计准备阶段 35

3.1.1 明确内部审计事项的性质 35

3.1.2 制定内部审计工作计划 35

3.1.3 制定内部审计工作实施方案 36

3.1.4 确定内部审计工作方式 36

3.1.5 下达审计通知书 36

3.2 内部审计实施阶段 36

3.2.1 测试 36

3.2.2 检查分析 37

3.2.3 初步总结 38

3.3 内部审计报告阶段 38

3.3.1 撰写内部审计报告 38

3.3.2 征求被审计单位意见 38

3.3.3 下达审计决定 39

3.3.4 审计资料归档 39

3.4 内部审计后续阶段 39

3.4.1 定期回访,检查整改情况 40

3.4.2 编写后续内部审计报告,总结审计效果 40

第4章 内部审计工作底稿 41

4.1 内部审计工作底稿综述 41

4.1.1 内部审计工作底稿的作用 41

4.1.2 内部审计工作底稿的分类 42

4.2 内部审计工作底稿管理 43

4.2.1 内部审计工作底稿的审核 43

4.2.2 内部审计工作底稿的所有权及保管 43

第5章 内部审计方法 46

5.1 内部审计基本方法 46

5.1.1 内部审计基本方法的运用 46

5.1.2 内部审计基本方法的内容 46

5.2 审计检查方法 47

5.3 审计调查方法 50

5.3.1 观察法 51

5.3.2 函证法 51

5.3.3 询问法 52

5.3.4 盘存法 52

5.3.5 测量法 53

5.3.6 备记录法 53

5.3.7 假设法 54

5.4 审计分析方法 54

5.4.1 比较法 54

5.4.2 比率法 55

5.4.3 账户法 55

5.4.4 趋势法 56

5.4.5 模拟法 56

5.4.6 预测法 57

5.4.7 决策法 57

5.4.8 控制法 57

5.4.9 因素法 58

5.4.10 成本法 58

5.5 抽样审计方法 60

5.5.1 抽样审计概述 60

5.5.2 统计抽样方法 62

5.5.3 属性抽样审计 69

5.5.4 变量抽样审计 82

第6章 计算机内部审计 100

6.1 计算机内部审计概述 100

6.1.1 计算机内部审计的特征 100

6.1.2 计算机内部审计与计算机会计的关系 105

6.1.3 计算机内部审计的内容 107

6.1.4 计算机内部审计的方式 108

6.1.5 计算机内部审计的方法 108

6.1.6 计算机内部审计的步骤 110

6.2 计算机系统内部控制制度审计 112

6.2.1 数据处理电算化对传统的内部控制的影响 112

6.2.2 计算机系统内部控制的内容 113

6.2.3 计算机系统内部控制制度的审计 115

6.3 计算机系统程序审计 115

6.3.1 计算机系统程序内部审计的目标 115

6.3.2 计算机系统程序内部审计的方法 116

6.4 计算机系统数据文件审计 118

6.4.1 审查计算机系统数据文件的内部控制制度 118

6.4.2 审查数据文件内容的真实性和正确性 118

6.4.3 计算机系统程序审计与数据文件审计的关系 119

6.5 计算机系统开发审计 120

6.5.1 计算机系统开发审计的主要目标 120

6.5.2 计算机系统开发审计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法 122

6.5.3 计算机系统开发审计的独立性 122

6.6 计算机辅助内部审计 122

6.6.1 计算机辅助内部审计管理 123

6.6.2 计算机辅助手工会计信息系统的审计 123

6.7 网络系统审计 124

6.7.1 网络系统内部审计的含义 125

6.7.2 网络系统内部审计的特点 125

6.7.3 网络系统内部审计的内容 126

6.8 计算机舞弊的控制和审计 127

6.8.1 计算机舞弊的手法 127

6.8.2 计算机舞弊者的类型 128

6.8.3 计算机舞弊的危害 128

6.8.4 计算机舞弊的对策 128

第7章 后续内部审计 130

7.1 后续内部审计综述 130

7.1.1 后续内部审计的标准 130

7.1.2 后续内部审计的政策 131

7.1.3 后续内部审计应注意的问题 132

7.2 后续内部审计步骤 133

第8章 内部审计报告 135

8.1 内部审计报告综述 135

8.1.1 内部审计报告的种类 136

8.1.2 内部审计报告的体裁 137

8.1.3 内部审计报告的构成要素 137

8.1.4 内部审计项目目标的要求 138

8.1.5 中期内部审计报告 138

8.2 内部审计报告的编报 139

8.2.1 编制内部审计报告应当遵循的原则 139

8.2.2 内部审计报告分级复核制 140

8.2.3 内部审计报告的主要内容 140

8.2.4 内部审计报告的基本格式 142

8.2.5 内部审计报告编制的程序和方法 144

8.2.6 内部审计报告的复核、发送和保存 145

第3篇 内部审计业务准则 148

第9章 经济效益内部审计 148

9.1 经济效益内部审计概述 148

9.1.1 经济效益内部审计的概念 148

9.1.2 经济效益内部审计的分类 148

9.2 经济效益内部审计方法 149

9.2.1 经济效益调查的方法 149

9.2.2 经济效益内部审计的专门技术方法 149

9.3 经济效益内部审计程序 151

9.3.1 准备阶段 151

9.3.2 实地调查阶段 152

9.3.3 审计方案编制阶段 154

9.3.4 审计实施阶段 154

9.3.5 报告与事后查询阶段 155

9.4 业务经营内部审计 156

9.4.1 销售业务效益审计 156

9.4.2 生产效益审计 158

9.4.3 资金使用效益审查 160

9.4.4 筹资业务审查 162

9.5 质量内部审计实务 163

9.5.1 对满足客户需要的审查 163

9.5.2 对产品和服务属性的审查 164

9.5.3 对生产和送交过程的审查 164

9.6 管理内部审计实务 165

9.6.1 对企业目标的适应性、实用性、现实依据及其他的审查 165

9.6.2 对企业信誉的审查 165

9.6.3 对企业组织与投资者的经营关系的审查 165

9.6.4 对企业内部管理者与员工关系的审查 165

9.6.5 对管理有效性的审查 166

第4篇 内部审计管理准则 182

第10章 内部审计管理 182

10.1 内部审计管理概述 182

10.1.1 内部审计管理的概念 182

10.1.2 内部审计工作管理体系 182

10.2 内部审计部门管理 183

10.2.1 内部审计部门管理的标准 183

10.2.2 内部审计部门的计划管理 183

10.2.3 制定审计工作手册 184

10.2.4 内部审计部门的人员管理 185

10.2.5 内部审计部门的质量管理 186

10.2.6 内部审计部门与外部审计机构的合作 186

10.3 内部审计计划管理 188

10.3.1 明确审计目标 189

10.3.2 确定应审计单位 189

10.3.3 确定审计重点 189

10.3.4 制定长期计划 189

10.3.5 制定年度计划 190

10.3.6 执行计划 190

10.3.7 协调计划 191

10.3.8 拟定汇总工作报告 191

10.4 内部审计质量控制 193

10.4.1 分级质量监督制度 194

10.4.2 内部检查制度 194

10.4.3 外部检查制度 195

10.5 内部审计项目管理 196

10.5.1 内部审计项目管理的标准 196

10.5.2 不同层次人员在内部审计项目中的不同作用 197

10.5.3 内部审计项目管理的手段 200

10.6 内部审计关系处理 202

10.6.1 内部审计机构与董事会或最高管理层的关系 202

10.6.2 人际关系 204

10.7 内部审计档案管理 205

10.7.1 内部审计档案的分类 205

10.7.2 内部审计档案的保管 207

10.8 内部审计培训管理 207

10.8.1 确定培训方针 207

10.8.2 进行需求调查 208

10.8.3 拟定培训大纲 209

10.8.4 参照作业评价 209

10.8.5 制定培训计划 209

10.8.6 协调培训资源 210

10.8.7 多种渠道培训 210

10.8.8 评价反馈 210

第11章 内部审计信息 221

11.1 内部审计信息综合知识 221

11.1.1 内部审计信息的分类 221

11.1.2 内部审计人员进行内部审计信息处理的原则 222

11.2 内部审计信息处理程序 223

11.2.1 内部审计信息收集阶段 223

11.2.2 内部审计信息分析阶段 223

11.2.3 内部审计信息传递阶段 224

11.2.4 内部审计信息运用阶段 224

11.2.5 内部审计信息储存阶段 224

第5篇 内部审计实务指南 230

第12章 业务循环内部审计 230

12.1 企业的基本业务循环 230

12.2 销售与收款循环的内部审计 231

12.2.1 销售与收款循环的基本业务 231

12.2.2 销售与收款循环的基本内部控制制度 233

12.2.3 销售与收款循环的基本业务流程 236

12.2.4 销售与收款循环的主要凭证 240

12.3 采购与付款循环的内部审计 241

12.3.1 采购与付款循环的基本业务 241

12.3.2 采购与付款循环的基本内部控制制度 243

12.3.3 采购与付款循环的基本业务流程 245

12.3.4 采购与付款循环的主要凭证及其传递程序 248

12.4 生产循环的内部审计 261

12.4.1 生产循环的基本业务 261

12.4.2 生产循环的基本内部控制制度 262

12.4.3 生产循环的基本业务流程 270

12.4.4 生产循环的主要凭证及其传递程序 271

12.5 筹资与投资循环的内部审计 273

12.5.1 筹资与投资循环的基本业务 273

12.5.2 筹资活动的基本内部控制制度 274

12.5.3 投资活动的基本内部控制制度 275

12.5.4 筹资与投资循环的基本业务流程 278

12.5.5 筹资与投资循环的主要凭证和会计记录 279

12.6 现金的内部审计 281

12.6.1 现金与基本业务循环 281

12.6.2 现金的基本业务 281

12.6.3 现金的内部控制目标和内部控制要点 281

12.6.4 现金的基本业务流程 283

12.6.5 现金的主要凭证 286

第13章 基本建设项目内部审计 288

13.1 开工前审计 289

13.1.1 审查基本建设程序执行情况 289

13.1.2 审查基本建设资金的来源 290

13.1.3 审查初步设计概算 290

13.2 在建项目审计 294

13.2.1 投资包干审计 294

13.2.2 基本建设财务审计 296

13.2.3 基本建设物资审计 298

13.2.4 建设工程招标、投标和工程承发包审计 300

13.3 竣工决算审计 302

13.4 投资效益审计 304

13.4.1 建设速度审计 304

13.4.2 建设质量审计 305

13.4.3 建设成本审计 305

附录 内部审计法规汇编 323

附录1 323

附录2 328

附录3 336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