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竞技跆拳道训练
竞技跆拳道训练

竞技跆拳道训练PDF电子书下载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电子书积分:12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曾于久著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4
  • ISBN:9787500945369
  • 页数:319 页
图书介绍:本书是武汉体育学院武术学院院长曾于久教授根据多年教学训练和实践体验而系统总结、科学归纳的一部能够客观反映跆拳道运动员人体机能做功规律、运动项目活动规律、竞技能力训练规律的论著。书中作者主要对跆拳道技能、智能、体能、心理的训练以及跆拳道运动的训练理念、本质规律、教学训练方法、赛前训练、教练员临场指挥等13个庞大而繁杂的问题进行了全面、系统、科学而客观的解答。
《竞技跆拳道训练》目录

第一章 跆拳道运动概述 1

第一节 跆拳道运动的起源与发展 1

一、跆拳道运动的起源 1

二、跆拳道运动的发展 4

第二节 跆拳道运动的内容与分类 6

一、品势演练 6

二、竞技比赛 6

三、功力展示 7

四、艺术表演 7

第三节 跆拳道运动的特点与功能 7

一、跆拳道运动的特点 7

二、跆拳道运动的功能 11

第二章 人体运动功能系统的构建 14

第一节 人体运动功能系统导论 14

一、构建人体运动功能系统的原由 14

二、人体运动功能系统概念的嬗变 15

第二节 人体运动功能系统的结构与要素 18

第三节 构建人体运动功能系统的意义 20

一、能够明确运动训练的内容 20

二、能够认识运动训练的本质规律 21

三、能够得出竞技体育制胜规律的结论 21

四、能够统一体育学的相关概念 21

五、能够成为术科专修教材的新载体 22

六、能够弥合体育理论学科脱离实践的裂痕 22

第三章 跆拳道运动员的技能及其训练 23

第一节 技能与技术释义 23

一、技能释义 23

二、技术释义 25

第二节 跆拳道的基本技术 27

一、预备法 27

二、步法 33

三、拳法 35

四、腿法 38

五、跌法 46

六、单击法 47

七、连击法 48

八、调动法 48

九、进攻法 55

十、防守法 60

十一、反击法 62

第三节 跆拳道的动态技术 64

一、动态技术概念的由来 64

二、动态技术概念的定义 65

三、动态技术的特征 65

四、动态技术的方法 67

第四节 跆拳道的技术分析 72

一、跆拳道的技术原理 72

二、跆拳道的技术要求 78

第五节 跆拳道的技术运用 81

一、跆拳道技术运用的发展规律 81

二、跆拳道技术运用的基本要素 84

三、跆拳道技术运用的对策 92

四、跆拳道技术运用的对应关系 96

第六节 跆拳道运动员技能训练的要求 98

一、不能有错误 99

二、不能漏时机 100

三、不能往后退 101

第四章 跆拳道运动员的智能及其训练 103

第一节 跆拳道运动员智能概论 103

第二节 跆拳道运动员的观察力 105

一、观察对方的间隔距离 106

二、观察对方的内心活动 107

三、观察对方的姿势状态 107

四、观察对方的动态规律 108

五、观察对方的使用技法 109

六、观察对方的战术意图 110

第三节 跆拳道运动员的注意力 111

一、提高训练的注意力 112

二、感知对方的注意力 112

三、分散对方的注意力 113

四、转移对方的注意力 114

第四节 跆拳道运动员的思维力 115

一、技术思维 116

二、运用思维 116

三、战术思维 117

四、训练思维 118

第五节 跆拳道运动员的记忆力 119

一、技法动作的记忆 122

二、技法与时机对应关系的记忆 123

三、技法与技法对应关系的记忆 124

四、战术形式的记忆 125

五、重点内容的记忆 126

六、综合内容的记忆 127

第六节 跆拳道运动员的想象力 128

一、想象比赛时的技能要求 129

二、想象比赛时的体能要求 129

三、想象比赛时的智能要求 130

四、想象比赛时的心能要求 130

五、想象技法运用的创新 130

第七节 跆拳道的战术 132

一、跆拳道的战术概论 132

二、跆拳道的战术原则 135

三、跆拳道的战术形式 140

四、跆拳道的战术训练 147

第五章 跆拳道运动员的体能及其训练 151

第一节 跆拳道运动员体能概论 151

第二节 跆拳道运动员的力量训练 152

一、最大力量的训练 153

二、速度力量的训练 157

三、力量耐力的训练 159

第三节 速度训练 160

一、速度的表现形式 161

二、速度训练的要素 163

三、速度训练的方法 164

第四节 耐力训练 166

一、耐力训练的原理 166

二、耐力训练的要素 167

三、耐力训练的方法 168

第五节 柔韧训练 169

一、柔韧训练的要素 170

二、柔韧训练的方法 171

第六节 抗击力的训练 171

一、抗击训练的方法 172

二、抗击训练的要求 172

第七节 身体形态训练 173

一、减少体重的训练 174

二、增加体重的训练 175

第六章 跆拳道运动员的心能及其训练 176

第一节 跆拳道运动员心能导论 176

一、“心能”概念的由来 176

二、“心能”概念的定义 176

第二节 跆拳道运动员的意志力 178

一、跆拳道运动员意志力的主要特征 178

二、跆拳道运动员意志力的影响因素 181

三、跆拳道运动员意志力的表现形式 190

第三节 跆拳道运动员的情感力 192

一、跆拳道运动员情感力的主要特征 193

二、跆拳道运动员情感力的影响因素 195

三、跆拳道运动员情感力的表现形式 196

第七章 跆拳道的训练理念 201

第一节 跆拳道训练理念导论 201

一、跆拳道训练理念的定义 201

二、跆拳道训练理念的特征 202

三、跆拳道训练理念的作用 202

第二节 跆拳道训练理念的内容 204

一、全面发展 204

二、以攻带反 207

三、突出特长 212

四、灵巧多变 215

第八章 跆拳道训练的本质规律 219

第一节 跆拳道训练本质规律导论 219

一、跆拳道训练规律的界定 219

二、本质规律的特征 220

第二节 跆拳道训练本质规律的内容 221

一、本质规律是事物的客观反映 221

二、本质规律在人体运动功能系统中的位置 224

第三节 跆拳道训练本质规律的作用 225

一、规范技能训练的行为 225

二、决定体能训练的重点 226

三、确定智能训练的内容 227

四、明确心能训练的难点 227

五、衡量训练效果的标志 228

第九章 跆拳道的教学法 230

第一节 跆拳道教学的特点与要求 230

一、跆拳道教学的特点 230

二、跆拳道教学的要求 232

第二节 跆拳道教学的阶段与步骤 233

一、跆拳道教学技术形成的阶段划分 233

二、跆拳道教学内容安排实施的步骤 235

第三节 跆拳道的教学方法与练习形式 236

一、跆拳道的教学方法 236

二、跆拳道教学的练习形式 240

第四节 跆拳道的教学文件与课的结构 242

一、跆拳道的教学文件 242

二、跆拳道教学课的组织结构 243

第十章 跆拳道的训练法 246

第一节 跆拳道训练的目的 246

一、表现运动项目的最佳技术状态 246

二、表现竞技能力的最高水平 247

第二节 跆拳道训练的特点 248

一、训练要素的全面性 249

二、训练手段的复杂性 250

三、训练要求的严格性 251

第三节 跆拳道的训练原则 252

一、主观能动性原则 252

二、系统周密性原则 253

三、内容优化性原则 253

四、负荷适宜性原则 254

五、个体区别性原则 255

六、探索创新性原则 256

第四节 跆拳道的训练方法 257

一、跆拳道运动员智能训练的方法 258

二、跆拳道运动员技能训练的方法 261

三、跆拳道运动员体能训练的方法 264

四、跆拳道运动员心能训练的方法 266

第五节 跆拳道的击靶训练法 269

一、脚靶训练法 270

二、胸靶训练法 282

三、护具靶训练法 285

四、击头靶训练法 289

五、沙包靶训练法 294

第六节 运用跆拳道训练方法应注意的问题 295

一、训练方法的针对性 295

二、训练方法的严谨性 296

三、训练方法的整合性 296

第十一章 跆拳道运动员的训练疲劳和赛前训练 298

第一节 跆拳道运动员的训练疲劳 298

一、训练疲劳的原理 298

二、训练疲劳的作用 300

第二节 跆拳道运动员训练的过度疲劳 301

一、过度疲劳的界定 301

二、训练疲劳的测定与监控 301

第三节 跆拳道运动员训练疲劳的消除 303

一、训练疲劳消除的意义 303

二、训练疲劳消除的方法 303

第四节 跆拳道运动员的赛前训练 304

一、赛前训练的目的 304

二、赛前训练的任务 304

三、赛前训练的安排 305

四、赛前训练应注意的问题 306

第十二章 跆拳道教练员的临场指挥 308

第一节 临场指挥的作用与特点 308

一、临场指挥的作用 308

二、临场指挥的特点 309

第二节 临场指挥的原则和要求 310

一、临场指挥的原则 310

二、临场指挥的要求 312

第三节 临场指挥的内容和方法 313

一、临场指挥的内容 313

二、临场指挥的方法 315

第四节 影响临场指挥效果的因素和应该注意的问题 316

一、影响临场指挥效果的因素 316

二、临场指挥应该注意的问题 317

参考文献 318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