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治法律
中国科举制度通史  辽金元卷
中国科举制度通史  辽金元卷

中国科举制度通史 辽金元卷PDF电子书下载

政治法律

  • 电子书积分:17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张希清,毛佩琦,李世愉主编;武玉环,高福顺,都兴智,吴志坚著
  • 出 版 社: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5
  • ISBN:9787208132276;9787208131842
  • 页数:583 页
图书介绍:
《中国科举制度通史 辽金元卷》目录

辽代卷 3

第一章 绪论 3

第一节 辽朝科举制度研究的重要性 3

第二节 辽朝科举制度学术史回顾 5

第三节 辽朝科举制度研究的史料运用 10

第二章 辽朝科举制度的形成和发展 13

第一节 辽朝科举制度的形成 14

一、辽朝科举取士的肇始 14

二、初创时期辽朝科举制度的特征 19

第二节 辽朝科举制度的发展 22

一、辽朝科举制度的完善 23

二、辽朝科举制度的鼎盛 26

三、辽朝科举制度的尾声 30

第三章 辽朝科举考试的运行机制 31

第一节 辽朝科举应试的对象 31

一、应试对象的地域 31

二、应试对象的范围 35

三、对应试对象的限制 38

第二节 辽朝科举考试的应试科目 40

一、常举 41

二、制举 44

第三节 礼部贡院和知贡举 47

一、礼部贡院 47

二、知贡举 49

第四节 辽朝科举考试的程序 50

第五节 辽朝科举考试的内容 56

第四章 辽朝科举考试的规模 61

第一节 辽朝开科次数和年限 61

一、辽朝进士科放进士的次数 61

二、辽朝进士科放进士的年限 65

第二节 辽朝科举考试的分等录取和录取人数 68

一、辽朝科举考试的分等录取 68

二、辽朝科举考试的历科录取人数 70

第三节 历科状元与擢第进士之礼遇 76

一、历科状元 76

二、擢第进士之礼遇 81

第四节 辽朝进士题名录 84

第五章 辽朝科举制度的总体评价 108

第一节 辽朝科举制度的特征 108

一、继承与发展了唐宋科举制度 109

二、变革了辽朝选官制度 110

三、有效地向北方游牧民族地区传播了中原儒家文化 111

四、具有明显的民族性 113

第二节 辽朝科举制度的历史作用 114

一、为辽朝官僚机构输送大批治世人才 114

二、促进儒家文化在北方草原的广泛传播 127

三、提高北方游牧民族的文化水平 131

第三节 辽朝科举制度发展的历史局限性 133

一、辽朝科举制度发展的地域不平衡性 133

二、辽朝科举制度发展的相对滞后性 137

参考文献 139

金代卷 155

绪论 155

第一章 金代科举制度的发展历程 158

第一节 金代科举制度产生的历史背景 158

一、宋朝在复燕过程中的失误为金朝提供机遇 159

二、金朝对新占领地区政策的及时调整 160

三、实行科举制对巩固金初统治、促进金政权封建化的作用 163

第二节 太宗、熙宗时期的科举取士 164

一、金太宗天会年间的科举考试 164

二、熙宗时期的科举考试 169

第三节 海陵王对科举制度的改革 170

一、建立教育机构,培养金朝的知识分子 170

二、并南北选为一,精简科目 171

三、确立殿、省、府、乡四级考试制度 173

第四节 世宗章宗时期科举制度的完善 175

一、世宗朝的科举考试 175

二、章宗对科举制度的进一步完善 178

第五节 金代晚期科举的衰落 180

一、考试时间和地点的变更 180

二、科举取士制度的混乱 181

三、文风的衰落 183

第二章 金代科举的四级考试制度 185

第一节 金代科举禁限及考试搜检制度 185

一、金代科举禁限 185

二、严格的考试监考搜检制度 188

第二节 金代乡试和府试 190

一、金代乡试 190

二、金代府试 192

第三节 金代会试和殿试 195

一、金代会试 195

二、金代殿试 197

第三章 金代科举的考试科目 202

第一节 汉儿科举的词赋、经义进士科 202

一、金代取士科目与唐、宋、辽的关系 202

二、三年一举与取士等第 203

三、金代的词赋科 205

四、金代的经义科 207

第二节 女真人策论进士科 210

一、女真进士科的创立 210

二、考试内容、时间和地点 211

三、榜次与录取情况 212

四、女真进士科的特点 214

五、女真进士的政绩和学术成就 215

第三节 明经科、律科和经童科 216

一、金代的明经科 216

二、金代的律科 218

三、金代的经童科 220

第四节 金代的武举和特科 223

一、金代的武举 223

二、金代的特科 225

第五节 金代的恩例和特赐进士 228

一、金代的恩例 228

二、金代的特赐进士 230

第四章 金代科举的考官制度和试题 233

第一节 乡试和府试考官 233

一、乡试考官 233

二、府试考官 234

第二节 省试和殿试考官 235

一、省试知贡举官 236

二、殿试读卷官 238

第三节 考试题目和程文 241

一、天会皇统年间的考试题目 241

二、海陵朝的考试题目 243

三、世宗朝的考试题目 244

四、章宗至金末的考试题目 246

五、程文举例 249

第五章 金代进士及诸科举人的授官制度 251

第一节 词赋、经义进士的授官 251

一、中第后的各种仪式 251

二、天会皇统年间汉进士的授官 252

三、海陵朝汉进士授官 254

四、世宗至金末汉进士授官 255

第二节 女真进士的授官 257

一、女真进士释褐授官 257

二、女真进士官职的迁转 259

第三节 恩例、宏词、特赐进士及诸科举人授官 261

一、恩例、特赐进士、宏词科授官 261

二、明经、律科、经童科举人授官 264

第六章 金代科举榜次及魁元 267

第一节 天会皇统年间榜次及魁元的考察 267

一、天会年间科举榜次 268

二、天眷皇统年间科举榜次 272

第二节 海陵王和世宗两朝榜次 273

一、天德正隆年间科举榜次 273

二、世宗朝科举榜次 275

第三节 章宗至金末科举榜次 278

一、章宗朝及卫绍王朝榜次 278

二、宣宗、哀宗朝科举榜次 280

第四节 金代状元的籍贯、政绩和学术成就 283

一、金代状元籍贯和政绩 283

二、金代状元的学术成就 286

第七章 金代科举制度的特点及历史影响 289

第一节 金代科举制度的时代特点 289

第二节 金代科举制度的民族性特点 294

第三节 金代科举制度的历史作用与影响 302

第四节 金代科举对女真族的影响 310

一、政治方面对女真族的影响 310

二、文化方面对女真族的影响 313

第八章 金代科举事迹考略 318

第一节 四元及第的孟宗献 318

一、四元及第 名扬天下 318

二、孟氏的学问和生平 319

第二节 一门三状元的燕京吕氏家族 320

一、吕氏家世 321

二、状头家世传三叶,天下科名占两魁 323

第三节 辽阳渤海人的科举世家 324

一、辽阳张氏 325

二、熊岳王氏 326

三、辽东高氏 327

第四节 金代辽宁籍两状元事迹考略 329

一、奥屯忠孝是女真进士科状元 329

二、奥屯忠孝的籍贯 331

三、奥屯忠孝的功与过 333

四、词赋状元张甫事迹考略 336

附录 金代进士题名录 338

参考文献 433

元代卷 441

绪论 441

第一章 科举历史沿革 443

第一节 科举停顿与儒户制的确立 443

第二节 贡儒与科举 447

第三节 元朝前期关于科举的争议 451

第四节 科举的恢复与反复 455

第二章 科举制度 462

第一节 《考试程式》与《科举条画》 462

第二节 考试内容和标准 467

第三节 会试名额的地域分配 469

第四节 国子监与科举 473

第三章 三场考试 479

第一节 明经 479

一、经问、经疑 479

二、经义 483

第二节 古赋 490

第三节 策问 495

第四章 乡试 501

第一节 乡试的组织与录取 501

一、乡试的准备 502

二、帘外官的工作 511

三、帘内官的阅卷工作 514

四、乡试组织的特征 519

第二节 举子的应试 523

一、推举和冒贯 523

二、考试的准备工作 527

三、考场纪律与作弊 529

四、鹿鸣宴和赴试大都 531

第五章 会试、殿试 535

第一节 会试 535

一、考试与录取 535

二、“进士乡会”与落第“恩例” 539

第二节 殿试 541

一、考试和唱名 541

二、“进士受恩例” 546

三、进士授官及仕途 549

四、殿试的特征 550

第六章 科举的影响 552

第一节 科举与元代社会 552

第二节 科举与元代经学 555

第三节 科举与元代文学 563

结语 573

参考文献 576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