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地理
中国国家历史地理  史念海全集  第5卷
中国国家历史地理  史念海全集  第5卷

中国国家历史地理 史念海全集 第5卷PDF电子书下载

历史地理

  • 电子书积分:23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史念海著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3
  • ISBN:7010102603
  • 页数:865 页
图书介绍:
《中国国家历史地理 史念海全集 第5卷》目录

河山集六集 2

班固对于历史地理学的创建性贡献 2

一、《汉书·地理志》远绍《禹贡》和《周官》 2

二、有关战国时地理的记载 3

三、关于春秋时诸侯封国的记载 7

四、关于春秋战国时诸侯封国都城迁徙的记载 9

五、关于春秋以前各时期古都的记载 10

六、《汉书·地理志》中所见的秦的疆域区划 11

七、《汉书·地理志》中所见的新莽的疆域区划 13

八、《汉书·地理志》兼重自然地理的演变 15

九、《汉书·地理志》与沿革地理学的定名 17

十、《史记·河渠书》与沿革地理学 17

胡渭《胐明学案》 19

一、为当时后世称道的学说 19

二、限于时代的论断 21

三、尚待科学证明的解说 23

四、发扬舆地之学重在目验的传统 25

五、从事物的变化中探求具体的现象 26

六、对于汉儒注解《禹贡》的针砭 27

七、对于宋儒释地的评论和推崇 29

八、对于汉宋之间治经及舆地学者的赞赏和指责 31

九、实事求是的学人 32

阎若璩《潜邱学案》 34

一、为世所重的地理学说 34

二、对于前代研经释地的学者的评论 37

三、舆地之学重在目验之说的发挥与实践 41

四、小结 45

王静安对于历史地理学的贡献 46

上篇 46

一、对于殷商和周秦都邑的论证 46

二、对于秦郡汉郡的考释 48

三、对于古今水道的辨别 50

四、对于民族分布地区的探讨 51

下篇 53

一、对于古代行记的整理 53

二、对于古城位置的确定 54

三、对于西汉边塞和烽燧的考实 55

四、对于前代道路的探索 56

论王静安研治历史地理学的方法 58

一、治学的渊源 58

二、史料的搜集 59

三、史料的整理和运用 60

四、问题和假设的提出 64

五、从事论证,得出结论 65

六、小结 71

唐代的地理学和历史地理学 73

一、《旧唐书·经籍志》和《新唐书·艺文志》对于地理学和历史地理学诸书的著录 73

二、唐代地理学和历史地理学论述的范围及其有关诸书的存佚 77

三、唐代地理学与历史地理学的关系及有关诸家的学说和治学方法 80

四、小结 89

论地名的研究和有关规律的探索 91

以陕西省为例探索古今县的命名的某些规律 99

一、论县的命名方式 100

二、论县的命名的某些规律 131

论两周时期农牧业地区的分界线 141

一、西周时期农牧业地区分界线的轮廓 141

二、春秋时期农牧业地区分界线的推移 149

三、碣石龙门之间农牧业地区分界线的形成及其引伸 159

四、小结 165

隋唐时期黄河上中游的农牧业地区 167

一、隋时的农牧业地区分界线及半农半牧地区 168

二、唐代政府所设置的牧马地区 173

三、唐代羁縻州的设置与其所在地区农牧业的消长 178

四、吐蕃侵占河陇后所引起的变化 182

五、结论 187

唐代河北道北部农牧地区的分布 190

一、历史的回顾 190

二、农牧地区分界线的向北推移 194

三、燕山以北的半农半牧地区 198

四、河北道各羁縻州的农牧狩猎地区 201

五、小结 203

蓝田人时期至两周之际西安附近地区自然环境的演变 204

一、蓝田人时期西安附近地区的自然环境 204

二、半坡及有关新石器时期文化遗址所显示的西安附近地区的自然环境 211

三、沣镐流域西周遗址及文献记载所显示的西安附近地区的自然环境 218

四、小结 223

附图一 蓝田公主岭猿人头盖骨化石产地剖面示意图 226

附图二 蓝田陈家窝村蓝田人化石产地剖面图 226

附图三 贾家村对岸中更新统泄湖组(Q2)剖面图 227

附图四 贾家村中更新统泄湖组(Q2)剖面图 227

附图五 九老坡第四纪地质剖面图 228

附图六 芷阳沟——东江沟地层剖面图 229

附图七 西安附近阶地分布图 230

附图八 长安附近仰韶及西周遗址分布图 231

附图九 户县附近仰韶及西周遗址分布图 232

附图十 浐灞两河沿岸古文化遗址分布图 233

汉中历史地理 234

一、褒城与南郑 234

二、汉中得名的由来 236

三、栈道的修筑 238

四、山河堰及其他水利设施的修建 242

五、梁州、兴元府和山南西道 244

六、关隘围绕的冲要地区 247

七、诸葛亮和汉中 252

八、汉中的山川和陆游恢复关陕的抱负 254

九、富饶的物产 256

十、人口的增减 259

附图一 楚汉中郡、秦汉中郡和汉汉中郡图 239

附图二 栈道图 241

附图三 西晋梁州所属汉水上游地区图 245

附图四 唐山南西道所属汉水上游地区图 248

附图五 宋利州路所属汉水上游地区图 249

河山集七集 264

黄土高原主要河流流量的变迁 264

一、发源于黄土高原的主要河流 264

二、这几条主要河流本来流量的探溯 264

三、河流流量减少的原因的探索 275

四、森林对于河流流量的影响 282

五、小结 286

论西安周围诸河流量的变化 288

一、历史上西安周围可以行船的河流 288

二、旱旸灾害与诸河的流量 292

三、地震起伏与诸河的流量 294

四、森林的有无对于河水流量的影响 297

五、诸河的涨溢 300

六、增加诸河流量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301

附1:关于根本解决西安城市用水问题的建议 302

附2:关于史念海教授建议解决西安用水问题的意见报告 304

隋唐时期农牧地区的变迁及其对王朝盛衰的影响 306

一、隋唐时期农牧地区的界线 307

二、富庶的农耕地区及其变迁 308

三、长安西北的半农半牧地区及其变迁 314

四、陇右道及关内道的西北部半农半牧地区的破坏和占据此地吐蕃族人的内附 318

五、小结 320

附图 唐代富庶的农耕地区及畜牧地区图 309

春秋以前的交通道路 322

一、由新石器时期的遗址分布推测交通的起源和当时道路的雏形 322

二、夏、商、周三代的都邑及其间的交通道路 325

三、春秋时期横贯南北和纵通东西的交通道路 335

战国时期的交通道路 344

一、战国时期以各国都城为中心向外辐射的交通道路 344

二、经济都会的兴起及其有关的交通道路 357

三、建立水上交通道路网的设想 364

隋唐时期运河和长江的水上交通及其沿岸的都会 370

上篇 运河的畅通及其沿岸的都会 370

一、运河的开凿和连缀 370

二、邗沟与长江会合处的扬州 371

三、汴渠及其沿岸的汴、宋两州 375

四、徐州和楚州 377

五、江南河畔的润、常、苏、杭诸州 379

六、永济渠沿岸的魏、贝、幽三州 381

下篇 长江的航运及其沿岸的都会 383

一、长江的源头及其较大的支流 383

二、与扬州相伯仲的益州 384

三、长江沿岸的都会 387

四、涪水岸旁的梓州 389

五、湘、赣两水及洪州和潭州 390

六、汉水及其沿岸的梁州和襄州 391

七、六朝故都遗址所在地的昇州 393

唐代通西域道路的渊源及其途中的都会 395

一、唐代通西域的道路及其渊源 396

二、凉州和鄯州 400

三、甘州和敦煌 404

四、安西和北庭两都护府 406

五、原州和邠州 407

六、秦州和凤翔府 409

唐代原州的木峡关和石门关 413

西北地区诸长城的分布及其历史军事地理 420

一、西北地区诸长城的布局 422

二、两相对立局面的形成及其有关长城的作用 450

三、长城的建筑对于自然形势的利用和补苴 472

四、小结 491

附图一 魏国西长城图 426

附图二 秦昭襄王时长城图 428

附图三 赵国北长城图 431

附图四 秦始皇时长城图(临洮高阙间) 435

附图五 汉武帝时令居以西长城图 438

附图六 汉武帝时所筑的外城图 443

附图七 北魏赤城五原间长城图 445

附图八 隋长城图 447

附图九 西北地区明长城轮廓图 449

附图十 明代延绥镇长城图 465

附图十一 府谷河曲间明代长城图 477

附图十二 明代凉州宁夏两卫间长城图 486

《秦长城与腾格里沙漠》跋 495

郦道元与其《水经注》中所记的高阙 502

论秦九原郡始置的年代 506

十六国时期各割据霸主的人口迁徙 512

一、汉及前赵的迁徙人口 514

二、后赵的迁徙人口 515

三、前燕的迁徙人口 519

四、前秦的迁徙人口 522

五、后秦的迁徙人口 525

六、西秦的迁徙人口 528

七、五凉的迁徙人口 533

八、后燕及南北二燕的迁徙人口 541

九、赫连夏国的迁徙人口 545

十、成汉的迁徙人口 546

十一、北魏统一北方前的迁徙人口 548

十二、小结 551

附图一 汉及前赵迁徙人口图 516

附图二 后赵迁徙人口图 520

附图三 前燕迁徙人口图 523

附图四 前秦迁徙人口图 526

附图五 后秦迁徙人口图 529

附图六 西秦迁徙人口图 532

附图七 前凉迁徙人口图 534

附图八 后凉迁徙人口图 536

附图九 北凉迁徙人口图 537

附图十 西凉迁徒人口图 538

附图十一 南凉迁徙人口图 540

附图十二 后燕迁徙人口图 543

附图十三 南燕迁徙人口图 544

附图十四 北燕迁徙人口图 545

附图十五 赫连夏国迁徙人口图 547

附图十六 成汉迁徙人口图 549

附图十七 北魏初年迁徙人口图 552

西周与春秋时期华族与非华族的杂居及其地理分布 554

一、华族与非华族的称号 554

二、西周时期华族与非华族的居地及其间的斗争 555

三、春秋初年的戎狄部落和诸侯封国的攘夷行动 562

四、楚国势力的扩张及其附近各部落的杂居 574

五、伊洛流域的戎人 580

六、秦国及其附近的各部落 582

七、东方海滨各部落 586

八、燕国及其周围的非华族部落 588

九、华族与非华族的融合 590

说唐与吐蕃相争已久的维州城 592

一、维州的形势及其没于吐蕃的年代 592

二、韦皋的经营维州 593

三、牛李党争对于维州得失的影响 595

论战国时期的“插花地” 597

论唐代贞观十道和开元十五道 608

一、唐代道的制度的创立及其演变 609

二、因山川形便所划分的贞观十道和开元十五道 614

三、道的区划与军事上的运用 620

四、各地人口的多寡与道的区划 623

五、道的区划与经济的关系 627

六、小结 631

陕西在秦汉时期历史中的地位 633

一、咸阳和长安 633

二、关西的风气和人物 636

三、关中经济的发达和都会的繁荣 638

顾颉刚先生与禹贡学会 641

一、禹贡学会的成立和《禹贡半月刊》的创刊 641

二、禹贡学会的命名 643

三、禹贡学会的工作 645

四、《禹贡半月刊》中的文章 647

五、由地理沿革学到历史地理学的转变 649

黄土高原森林与草原的变迁 654

前言 654

第一章 黄土高原自然地理特征 657

第一节 位置与范围 657

第二节 自然地理特征 659

第二章 早期的农林牧交错地区 675

第一节 草原地区的分布 675

第二节 原始的森林地区 680

第三节 农业地区的扩大 683

第三章 农牧地区界线的推移 687

第一节 秦汉长城边塞的修筑 687

第二节 西北各族的内徙与黄土高原农业地区的缩小 692

第三节 隋唐时期农牧地区分界线的向北推移 698

第四节 北宋与各非农业民族建立政权时的农牧交错的地区 701

第五节 明代长城所构成的农牧分界线 705

第四章 黄土高原森林地区的缩小和破坏 712

第一节 平原林区的缩小及其彻底破坏 712

第二节 山地森林地区的缩小和破坏 717

第五章 生态平衡的变化及其影响 724

第一节 始见于文字记载的黄土高原的面貌 724

第二节 生态平衡失调的影响 728

第六章 种草种树与黄土高原的改造 740

第一节 当前黄土高原存在的主要问题 740

第二节 种草种树是综合治理黄土高原的一项战略措施 745

第三节 认清种草植树事业的长期性与艰巨性,为整治黄土高原努力奋斗 758

附图一 黄土高原地理位置与范围图 760

附图二 黄土高原黄土厚度及颗粒组成分布图 761

附图三 黄土高原年平均气温等值线分布图 762

附图四 黄土高原年降水量等值线分布图 763

后记 764

游城南记校注 766

前言 766

游城南记 771

元祐改元季春戊申,明微、茂中同出京兆之东南门 771

历兴道、务本二坊 773

由务本西门入圣容院,观荐福寺塔 774

南行至永乐坊 777

东南至慈恩寺。少迟,登塔,观唐人留题 781

倚塔,下瞰曲江宫殿,乐游燕喜之地 790

出寺,涉黄渠,上杏园,望芙蓉园。西行,过杜祁公家庙 809

出启夏门,览南郊百神灵星三坛 812

次杜光村 815

东南历仇家庄 816

过高望,西南行,至萧灌墓,读碑 817

由赵村,访章敬寺基,经拨川王论弓仁墓 817

下勳荫坡,入牛头寺,登长老文公禅堂。夜宿寺之南轩 821

己酉,谒龙堂,循清明渠而西,至皇子坡,徘徊久之 822

览韩、郑郊居,至韦曲,扣尧夫门,上逍遥公读书台,寻所谓何将军山林 824

晚抵申店李氏园亭。夜宿祁子虚书舍 829

庚戌,子虚邀饮韦氏会景堂 829

复相率济潏水,陟神禾原,西望香积寺塔 830

下原,访刘希古,过瓜洲村 832

复涉潏水,游范公五居 832

东上朱坡,憩华巖寺。下瞰终南之胜 834

已而,子虚、希古开尊。三门寺僧子齐出诗凡数百篇,皆咏寺焉 838

下阁,至澄襟院 838

辛亥,历废延兴寺,过夏侯村王、白二庄林泉 839

东次杜曲,前瞻杜固,盘桓移时 839

越姜保,至兴教寺,上玉峰轩,南望龙池废寺 841

过塔院,抵韦赵,览牛相公樊乡郊居 842

迺登少陵原,西过司马村,穿三像院 843

壬子,渡潏水而南,上原观乾湫,憩涂山寺,望翠微百塔 845

癸丑,诣张思道。循原而东,诣莲花洞,经裴相旧居 849

甲寅,北归。及内家桥,子虚别焉 851

历延祚、光行、道德、永达四坊之地 853

既而北行数里,入含光门而归焉 854

附录 855

一、《四库全书总目·游城南记》提要 855

二、康梣清光绪江阴缪荃孙校正《游城南记跋》 855

三、主要参考书目 856

附图一 北宋京兆府城图(示意图) 859

附图二 唐长安皇城图(据《唐两京城坊考》) 860

附图三 唐长安城图 861

附图四 唐曲江芙蓉园图(据陕西省文管会探测图) 862

附图五 黄渠图 863

附图六 张礼历经诸坊图 864

附图七 《游城南记》城南图 8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