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唯物史观的形成和发展史纲要
唯物史观的形成和发展史纲要

唯物史观的形成和发展史纲要PDF电子书下载

哲学宗教

  • 电子书积分:14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冯景源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4
  • ISBN:9787511721341
  • 页数:424 页
图书介绍:本书对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和研究,可以说填补了一个空白,它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各个时期的文本的研究,剖析了唯物史观的孕育、发展、成熟及其创新的具体过程,全面叙述了唯物史观的形成与发展史。全书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论,描述了一幅唯物史观史的完整画面,在一些重大问题上,提出了新鲜而富于启发性的观点,是近年来我国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唯物史观史研究方面少见的高质量的学术著作。
《唯物史观的形成和发展史纲要》目录

序 1

绪论 马克思主义的理解:从“定义”到“定位”的研究 1

第一编 唯物史观的史前史——青年马克思的普罗米修斯精神 25

第一章 青年马克思思想研究的意义 25

第一节 为什么要探讨青年马克思的思想 25

第二节 托马斯研究青年马克思思想的意义 28

第三节 马克思的哲学是从哲学的实践到实践的哲学吗? 33

第二章 “从后思索”——唯物史观形成、发展研究的方法论问题 39

第一节 为什么要研究“从后思索”方法 39

第二节 “从后思索”方法的科学性 41

第三节 “从后思索”的主体性和开放性 44

第三章 青年马克思思想从“为人类服务”到“普罗米修斯精神”发展的启示 47

第一节 亨特利·马克思启蒙思想对青年马克思思想发展的影响 47

第二节 威斯特华伦浪漫主义文学对青年马克思思想的影响 50

第三节 从浪漫主义文学到理想主义哲学的发展 51

第四章 青年马克思关于真理与历史发展关系的探讨及其对以后思想发展的影响 54

第一节 青年马克思遇到的第一个历史难题——真理与历史发展的关系问题 55

第二节 青年黑格尔运动时期在真理观上的争论 57

第三节 青年马克思关于真理与历史发展关系的论证 62

第四节 青年马克思的哲学研究对以后思想发展的影响 66

第二编 唯物史观的科学制定 73

第五章 历史观从天国降到人间的历史发展 73

第一节 历史观为什么会成为唯心主义的最后避难所 73

第二节 费尔巴哈对宗教的批判及其在历史观发展上的意义 80

第三节 唯物史观从天国到人间的发展 86

第六章 唯物史观产生的历史条件和马克思的实践精神 89

第一节 唯物史观产生的历史条件 89

第二节 唯物史观产生的理论来源 98

第三节 马克思的实践精神及其重要成果 108

第七章 马克思对黑格尔哲学的第一次批判——历史唯物主义的发端 117

第一节 对黑格尔哲学的第一次批判——黑格尔《法哲学》的唯心主义性质 117

第二节 马克思对黑格尔《法哲学》的批判及其特点 124

第三节 马克思对黑格尔国家说的批判 128

第四节 马克思关于历史分期及其规律的最初思想 133

第八章 马克思政治、哲学批判及政治经济学研究转向 141

第一节 马克思的政治、哲学批判及其在历史观取得的重要成果 141

第二节 法国大革命历史的研究进一步推动马克思去研究政治经济学 149

第三节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研究对唯物史观制定的重要意义 154

第四节 恩格斯的经济学思想对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影响 161

第九章 马克思的经济学研究——唯物史观制定的重要一步 171

第一节 马克思的经济学研究对资产阶级经济学形而上学历史观的批判 171

第二节 1844年的经济学研究——马克思走向创立马克思主义的重要一步 175

第三节 马克思对资本与劳动关系的揭露及其在历史观制定上的方法论意义 177

第四节 1844年经济学研究中唯物史观的重要思想 182

第十章 批判鲍威尔等人的唯心史观——唯物史观重要原理的最初阐发 188

第一节 批判鲍威尔等人的唯心史观是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第一次合作 188

第二节 第一次论证物质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历史发展的原理 194

第三节 批判英雄史观,论证人民群众在历史中的决定作用 202

第十一章 马克思布鲁基尔的科学研究——“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 210

第一节 唯物史观理论的“大致完成” 210

第二节 对李斯特政治经济学的批判及其在唯物史观制定中的意义 212

第三节 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219

第十二章 唯物史观理论的系统制定 228

第一节 不是意识决定存在,而是生活决定意识 228

第二节 社会运动的辩证法,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237

第三节 社会运动的辩证法,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 248

第四节 社会经济形态的科学论证 253

第十三章 合写《德意志意识形态》——“龙种”和“跳蚤”关系的第一次论证 259

第一节 首提“龙种”与“跳蚤” 259

第二节 为什么要引进“龙种”和“跳蚤”的论断 262

第三节 对费尔巴哈唯心史观的清算 266

第四节 对“跳蚤”——格律恩“真正的社会主义”的清算 269

第五节 对“跳蚤”——施蒂纳唯心史观的清算 275

第十四章 探寻马克思哲学“原生态”的意义 280

第一节 为什么要探寻马克思哲学的“原生态” 280

第二节 《马克思致帕·瓦·安年科夫》的重要意义 283

第三节 马克思哲学的“原生态”——唯物史观 285

第十五章 新世界观的公开问世——唯物史观与工人运动的直接结合 291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同工人运动的直接结合,新世界观的公开问世 291

第二节 唯物史观是《共产党宣言》的基本思想 295

第三节 《共产党宣言》中唯物史观的主要内容 297

第四节 欧洲革命风暴,《共产党宣言》经受的第一次实践考验 301

第十六章 欧洲革命风暴的经济总结——唯物史观的丰富和发展 303

第一节 运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理论总结革命实践经验 303

第二节 总结实践经验,丰富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理论 307

第三节 第一次生动地阐述了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的理论 311

第四节 总结实践经验,丰富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 313

第十七章 唯物史观由假设到科学的发展——《资本论》对唯物史观的科学论证 318

第一节 《资本论》使唯物史观由假设变为科学 318

第二节 批判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的唯心史观——论证资本主义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 321

第三节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资本主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326

第四节 资本主义上层建筑的反作用,资本主义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 332

第五节 《资本论》关于唯物史观科学论证的重要意义 336

第十八章 马克思跨越“卡夫丁峡谷”理论的制定 339

第一节 跨越“卡夫丁峡谷”理论与自称“马克思主义者”的教训 339

第二节 马克思跨越“卡夫丁峡谷”理论的科学制定及其启示 344

第三节 跨越“卡夫丁峡谷”理论制定的艰难历程 346

第十九章 恩格斯关于跨越“卡夫丁峡谷”的研究及其当代意义 356

第一节 恩格斯关于“跨越”发展的第一次研究 357

第二节 恩格斯关于历史“跨越”发展的第二次研究 360

第三节 恩格斯的第三次研究及其特点 364

第三编 唯物史观“龙种”和“跳蚤”关系的第二次论证的困难及其研究的意义 371

第二十章 唯物史观“龙种”和“跳蚤”关系的第二次论证及其艰难历程 371

第一节 马克思关于“龙种”和“跳蚤”关系的理论遗训 372

第二节 恩格斯遇到的“龙种”和“跳蚤”的问题及其解决的方法 374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由贬义词到褒义词的转变,马克思主义的第一次历险 377

第二十一章 历史观从唯物史观分离出来的方法论意义——历史观经过神学“三位一体”的理论历险 380

第一节 恩格斯晚年对马克思遗训的研究 381

第二节 研究“三位一体”广义的意义 383

第三节 恩格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联系实际上的理论贡献 387

第二十二章 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基础及其跨越发展规律研究 390

第一节 现代各式各样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 390

第二节 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 392

第三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马克思的社会跨越发展理论 396

第四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和实践 399

第二十三章 改革开放与改革开放的辩证运动——唯物史观“龙种”、“跳蚤”关系科学性研究的意义 402

第一节 改革开放及其性质研究 402

第二节 改革开放与跨越“卡夫丁峡谷”理论 403

第三节 改革开放的辩证法 405

第四节 改革开放辩证法对跨越“卡夫丁峡谷”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409

第二十四章 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基础“龙种”探索的艰难历程——“反对本本主义”与“从实际出发”的反思 411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两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考 411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本本”和“实际”关系的研究 417

第三节 从“本本”出发与从“实际”出发的内在机制研究 420

后记 423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