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传统伦理及其现代价值
传统伦理及其现代价值

传统伦理及其现代价值PDF电子书下载

哲学宗教

  • 电子书积分:14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焦国成著
  • 出 版 社: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0
  • ISBN:7504120138
  • 页数:418 页
图书介绍:本书分道德哲学,传统道德,道德建设,人生价值四编,收入了作者有关伦理学研究的三十八篇文章,其中一部分是第一次发表。
《传统伦理及其现代价值》目录

总序 1

自序 1

第一编 传统伦理及其现代价值 2

一、儒家人道观与世界普遍伦理 2

(一)人类面临的三大冲突 2

(二)世界共同伦理的利益和文化基础 4

(三)儒家的人道观 7

(四)共同伦理与全人类利益 11

二、传统义利观析 14

三、传统仁学的生态伦理意义 20

(一)传统仁学与宇宙精神 20

(二)爱惜万物 尊重自然 23

四、儒家爱物观念与当代生态伦理 29

(一)儒家的宇宙伦理观 29

(二)儒家的爱物观念 33

(三)当代生态伦理的几个问题 37

五、道家人论及其现代价值 42

(一)道家思想宗旨 42

(二)道家人论要义 44

(三)道家人论的现代价值 48

六、论传统道德思维 54

(一)传统道德思维的两大趋向 56

(二)传统道德思维方法 65

七、略论道家“为道日损”的思维方法 78

八、中国传统理想人格与当代青少年教育 86

(一)中国传统理想人格理论 86

(二)当代青少年的理想教育和健全人格的培养 92

(三)青少年的礼化教育与健全人格的培养 96

第二编 传统伦理思想、规范研究 103

一、“我”观念考释 103

二、道学与伦理学 110

(一)道学的宇宙主义伦理观 110

(二)道学伦理的为我主义宗旨 115

(三)道学的道德修养论 123

(四)道学伦理思想的影响 128

三、杨朱学派“为我主义”辨析 132

(一)杨朱及其学说的要旨 132

(二)“为我主义”的理论实质 136

(三)杨朱后学对“为我主义”的发展 142

四、王符的政治伦理思想 145

五、中国古代人我关系的四大类型 154

(一)血缘亲情型人我关系 154

(二)君臣上下等级型人我关系 162

(三)同心相知型人我关系 169

(四)路人偶遇型人我关系 175

(五)人我关系的延伸 180

六、中国传统伦理道德规范体系及其构建原则 183

(一)中国传统伦理道德规范系统的划分 183

(二)中国传统伦理学的伦理规范系统 186

(三)中国传统伦理学的道德规范系统 192

(四)中国传统伦理道德规范的构建原则 196

七、中国传统道德规范重点、难点疏解 201

(一)关于中国传统道德规范的简单说明 201

(二)中国传统道德规范重点、难点讲解 204

八、说孝慈 225

(一)家族观念与中国社会 225

(二)说孝慈 230

九、中国传统伦理道德规范体系的构建方法 241

(一)方法之一:因循自然 242

(二)方法之二:阴阳互补 246

(三)方法之三:以名定责 249

(四)方法之四:以本推末 252

第三编 当代伦理道德问题研究 256

一、略论道德思维 256

(一)道德思维是“内我思维” 256

(二)道德思维何以是“内我思维” 261

(三)人类何以有“内我思维” 264

二、论“自我实现” 268

(一)“自我”意识是道德的基础 268

(二)“自我”的内涵与特性 271

(三)“自我实现”及其善恶分野 275

三、略论“自我”问题 279

(一)自我的发现 279

(二)自我的道德意义 283

(三)自我实现的方式 290

(四)精神自我的充实与修正 293

四、略论“第四代人”的人生信仰 299

(一)“第四代人”人生观念的基本倾向 299

(二)“第四代人”人生信仰弊端及产生根源 301

(三)“第四代人”应当强化责任意识 304

五、道德意识散论 307

(一)规则意识 307

(二)重建耻感 313

六、中国性生活与性道德简论 318

(一)建国以来社会性生活的变迁 318

(二)传统性生活禁忌 322

(三)古代病态性生活 329

(四)现代人的性道德观 334

七、略论转轨时期的伦理道德 339

(一)善恶的碰撞与道德的发展 339

(二)转轨时期道德的二重性 343

(三)市场经济与道德建设的辩证关系 346

八、论社会主义社会的道德导向 348

(一)道德导向不仅是一个学术问题,更重要的还是一个实践问题 348

(二)集体主义道德导向的可操作性与不可操作性 351

(三)集体主义道德导向与主体的个人利益 357

九、略论道德建设的核心 360

十、“公民道德·角色意识·尽份人生”散论 365

(一)走出公民道德建设的误区 365

(二)呼唤“角色意识” 367

(三)两性之间的角色定位 369

(四)提倡“尽份”的人生观 372

(五)论敬业精神 373

十一、集体主义道德与市场经济能否兼容 375

(一)集体主义与个人利益 375

(二)集体主义与市场经济 378

十二、论市场道德建设 381

(一)市场与市场领域中的广泛性道德要求 381

(二)义与利 393

(三)竞争与协作 400

(四)公平与效率 409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