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地理
十七史商榷  中
十七史商榷  中

十七史商榷 中PDF电子书下载

历史地理

  • 电子书积分:26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清)王鸣盛撰;黄曙輝點校
  • 出 版 社: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3
  • ISBN:7532568075
  • 页数:1045 页
图书介绍:本书是王鸣盛校理毛晋汲古阁所刻十七史所撰,不仅为其匡谬补阙,而且就其中的典章制度舆地职官皆探赜索隐,有所发明。全书共一百卷:《史记》六卷、《汉书》二十二卷、《后汉书》十卷、《三国志》四卷、《晋书》十卷、《南史》合《宋》《齐》《梁》《陈书》十二卷、《北史》合《魏》《齐》《周》《隋书》四卷、《新》《旧唐书》二十四卷、《新》《旧五代史》六卷,以及论史家义例《缀言》二卷。整理者在校勘、标点之余,又辑录朱彝尊、何焯、钱大昕、洪颐煊、李慈铭、刘咸炘、余嘉锡、陈垣、陈寅恪等人的相关论述,或与《商榷》相发明,或勘误,或与王氏辩难。钱大昕、赵翼二氏与王鸣盛同时,亦校理全史,撰《廿二史考异》及《廿二史劄记》,三书相继问世,一时间蔚为壮观。三部着作,各有所长,李慈铭以为赵书意主贯串,钱书专事考订,王氏此书则兼而有之,尤为可贵。
《十七史商榷 中》目录
标签:商榷

中册 481

十七史商榷卷四十二 481

三国志四 481

汉吴始终 481

吴志有阙 481

庱亭 482

鲁肃凡品 482

孙氏阴谋 483

不郊祀无宗庙 483

小其 484

察战 485

封禅国山 485

子乔 486

周瑜子胤废死 487

策权起事在吴 488

瑜肃异而同 489

三史 490

孙策袭袁术 491

治贼黝贼 491

黎斐 491

吴会 493

张温党暨? 493

陆逊用火攻 494

刘廙 494

斯姓 495

杙堑 495

山越 496

三国疆域 498

十七史商榷卷四十三 502

晋书一 502

晋书唐人改修诸家尽废 502

何超晋书音义 505

十七史商榷卷四十四 506

晋书二 506

南郡太守杨俊 506

大谋奇策 506

谏不徙都 507

武昌 507

水军破吴 507

曲笔未删 508

公孙文懿 509

曹马构釁 509

杀曹爽 510

司马懿諡文宣 510

安风 510

诸葛诞作乱 511

邓艾异议 511

全载九锡劝进 512

防锺邓 512

世祖 512

昭抅炎攸嫌隙 513

二十七王 513

鸡呜歌 514

罢山阳禁制 514

王祥薨年 514

阳平 515

大雩 515

丁丑 515

大举伐吴 516

崇圣殿 516

惠帝改元 517

己卯日食 518

肜伦矫诏 518

耿胜 518

张微 519

段勿尘 519

成夔 519

韩雅 519

分荆州江州八郡为湘州 520

裴頠 520

刘蜀苏马 521

晋纪总论 521

十七史商榷卷四十五 523

晋书三 523

幽州刺史段匹? 523

元无远图明年短促 523

琅邪太守孙默 524

牛继马 524

三月改元 525

引左传误脱 525

攻寿阳 526

三吴 526

遂寇襄阳 529

府吏 529

王龛 530

葬安皇帝 530

慕容垂距战 530

九月误九年 531

翟辽 531

谢功赏迟 531

拓跋魏书法 532

姚苌书法 532

脱庙号 533

桓谦魏隐司马逸 533

段兴 533

桓玄改元大亨 534

刘裕杀刘毅 535

长安得而旋失 535

连害二帝 535

十七史商榷卷四十六 537

晋书四 537

石申马迁殷商 537

蚁行磨上 537

天地俱圆 538

黄赤道相距 538

极星运动 539

十六年天东南呜 539

日食纪志互异 540

庚申 540

后崩不应日变 540

迁陵君 541

大将军宣帝 541

南涉海虞 541

灾在次相 541

新都王咏 542

晋地志与汉志异 542

章帝置吴郡 543

晋地理辨证 544

律历 548

严嵩 548

交食可验疎密 548

以难推易 549

十七史商榷卷四十七 550

晋书五 550

魏祖虞舜 550

救日 550

司马昭薨年 551

追尊景皇后 551

武悼后配飨 551

孝武帝后崩年 552

大阅 552

乐章阙文 552

三师三公 553

司马迁非宦者 553

九品中正 554

晋舆服辨证 555

牛一头得二十斛 556

刘陶议大钱 557

闰月 558

元兴三年 558

庶用五事 558

诸葛患之 559

高年 559

五间六梁 559

义熙小儿语 559

谢安薨 560

永昌二年 560

王师南讨 561

正月地震 561

荆襄地震 561

桓温专政 562

大石山崩 562

鲍氏都目郑氏章句 562

令景 563

传覆逮受登闻道辞 563

呵人受钱 564

自择伏日 564

卫宫 565

十七史商榷卷四十八 566

晋书六 566

羊皇后母蔡氏 566

武帝误於杨后 566

太安元年立羊后 567

怀帝梁皇后 567

王夷甫 567

章太妃称夫人 568

褚裒依郑玄义 568

永兴三年 568

兴宁二年 569

太和六年 569

祥顗同谒晋王 569

郑冲官从略 570

袁粲 570

何氏灭亡 570

石苞薨年 571

王佑贾充裴秀 571

蜀贼 572

陈骞薨年 572

鷦鹩赋 572

张华传附杂事 572

安平献王孚传有阙 573

汝南王亮 573

齐献王攸传阙误 574

王沉父子济恶 574

荀勖论省官 574

加大夫人 575

敬司徒王导下 575

冯紞等构太子齐王 575

羊祜亦党贾充 576

王浑长子尚 576

山涛举嵇绍 576

筒巾细布 577

宠洲 577

缪坦 577

既葬还职 577

华峤汉后书 578

黄沙御史 578

?括 579

邯郸醉 579

二百四十步为亩 579

沉莱堰 579

皇甫谧传无尚书事 580

文丁杀季历 580

十七史商榷卷四十九 581

晋书七 581

陆机入洛年 581

机称三国君臣 581

太兴府 582

籍田赋校误 583

闲居赋校误 583

八王 584

君臣 584

公孙宏 585

亮諡文成 585

二万五千石 586

玮諡隐 586

部曲督 586

侍中军诏 586

东宫西宫 587

赦曰在职者 588

秀往 588

齐王冏奏 588

晋少贞臣 589

顿朴 589

遵人 589

陈训 590

黄巾因 590

十七史商榷卷五十 591

晋书八 591

殇王薨以冲继兆 591

王导传多溢美 591

陶侃被诬 593

许恂 593

合传不拘忠奸 594

庾亮传得失参半 594

石头城 595

石硊 595

涂中 595

王敦叛 596

何充荐桓温 596

几为勤学死 596

殷浩传脱误 597

重出王导语 597

诸谢相继卒 598

谢万传误 598

王羲之传称制 598

蔡豹传脱衍 599

征虏将军 599

语在郊祀志 599

陈寿等传 600

骞谔 600

君弱臣强 601

刘毅等三人论 601

阳郡 601

王谢世家 602

十七史商榷卷五十一 603

晋书九 603

张李不入载记 603

张茂筑台 603

李广曾祖仲翔 604

谯周门人 604

嵇绍论张华 604

王豹可不立传 605

王育韦忠沈劲 605

邓攸 606

杜崧 607

三江扬都 607

李颙 609

徐龛李菟 610

无愧古人 610

范丹 610

衡山二石囷 611

龚玄之 611

陶茂 611

潜年六十三 612

戴洋妄言 613

六日六分 613

地户 613

兹氏县 614

奸臣叛臣逆臣 614

御敌 614

黄散 615

韩晃李汤 615

刑浦 615

十七史商榷卷五十二 616

晋书十 616

载记 616

崔鸿十六国春秋 616

孝愍 618

刘渊年 619

前汉 619

刘聪论误 619

刘曜杀石生 619

王脊 620

兗州刺史刘遐 620

檀斌 621

夏嘉 621

王国叛降于勒 621

历阳太守 622

政官 622

拔嵩 622

李雄与穆帝分天下 622

李雄死年 623

揖次 623

义熙三年 623

义熙六年 624

匹达 624

东晋国势不弱 624

十七史商榷卷五十三 625

南史合宋齐梁陈书一 625

沈约宋书 625

萧子显齐书 627

姚思廉梁陈二书 627

新唐书过誉南北史 629

各书目南北史目皆宋人添 631

十七史商榷卷五十四 633

南史合宋齐梁陈书二 633

绥舆里 633

楚元王二十一世孙 633

宋武帝微时符瑞 634

武帝文帝孝武帝明帝称讳顺帝称名 635

全食一部 636

南海公义庆 637

宋纪误阙 637

丹徒京口京城北府京江北京 638

建邺京师京邑京都建康都下 640

宋武帝哭桓脩 641

帝镇石头城 641

删改皆非 641

阙句 642

苍兕 642

淮扬 643

左丞相大使奉迎 643

北为正 644

零陵王殂 644

营阳王 645

宋武帝胜魏晋 645

少帝纪论 647

徐傅两人官名连书互异 648

追尊章皇太后 649

生存定庙祭 649

王弘书法 650

大且渠茂虔 650

立国子学 650

潮熟 651

太武兴元 651

宋文帝君臣 652

文帝称太祖 652

南平王铄 653

尹玄庆斩休茂 653

? 654

刘昶奔魏 654

刘矇 655

商豎 655

魏和平六年 655

崇宪太后 656

子勋反 656

魏天安元年 657

帝疾间 657

顾命五人书法 657

后废帝纪脱文 659

后废帝杀孝武帝子 660

宋书讳齐高帝名南史不讳 661

南史宋齐纪书法不同 661

十七史商榷卷五十五 663

南史合宋齐梁陈书三 663

齐高帝字绍伯 663

太后执苍梧王手 663

及至乃是帝 664

诸军善见观 664

白纱帽 664

二吴 666

西贵 666

一雹箭 667

袁刘 667

诛刘燮等 667

褚渊进司徒重出 668

齐高帝纪增添皆非 668

齐武帝 669

五十四言六十八十言九十 670

萧鸾杀高武子孙 670

萧鸾绝后 671

宣德太后令 672

沈约劝杀巴陵王 673

萧氏世系 674

梁武纪事南史较详 676

梁武帝生年 678

百僚致敬 678

梁武即位事梁书南史叙次不同 679

删沈约去职句 681

临川王丧师 681

各帝书讳 682

大举北侵 682

开府仪同三司 683

号取寺名诏用佛语 684

尔朱荣复据洛阳 684

左隣 685

梁纪论称郑文贞公 686

陈高祖其本甚微 687

东扬州刺史 687

大宝三年 688

改大宝为承圣 688

陈高祖害王僧辩 689

九锡禅位即位等文 690

王琳奉萧庄 691

陈文帝尊皇太后 692

北周为正 692

陈文帝无年数 693

伯宗凶淫 693

淮南 694

陈氏子弟安全 694

十七史商榷卷五十六 695

南史合宋齐梁陈书四 695

南北史志 695

宋志叙首误 695

宋志详述前代 696

高堂隆改正朔议 696

宋礼志淆乱粗疏 698

魏人七庙 698

礼志与本纪不合 699

符瑞不当胪列前代 700

十七史商榷卷五十七 701

南史合宋齐梁陈书五 701

州郡叙首言汉制误 701

宋志据大明升明 702

南北地理得其大鼂不必细求 702

宋州郡所据诸书 703

扬州刺史治所 704

丹杨尹 707

宋州郡令多长少 707

宋志以度为改 707

晋分永世 708

去州去京都若干 708

分元程分乌程 708

历叙豫州治所 709

南豫为要南雍次之 711

豫治无定寿春为主 712

宋州郡国相 715

王公等国视守令之例 716

无属县之郡 717

司州县数不合 717

真阳令麾 718

雍州 718

江左不可无蜀 719

广州刺史多一郡 720

建安十六年交州治番禺 720

交州刺史少一郡 721

通鉴注与宋志不同 721

宋百官无装头 721

将军加大章服略同 721

十七史商榷卷五十八 723

南史合宋齐梁陈书六 723

班志不载汉礼 723

何佟之议雩祭 723

以妇人为一世 724

南齐州郡所据之书 725

京口名义 726

江都浦水 726

南朝官录尚书权最重 727

十七史商榷卷五十九 729

南史合宋齐梁陈书七 729

语多通用 729

以家为限断不以代为限断 730

后妃传叙首 733

孝穆赵皇后传当补 733

明帝所生沈美人 733

袁皇后传衍文误字 734

文帝路淑媛被酖 734

孝武文穆王皇后 735

殷淑仪 735

宣孝陈皇后 736

后妃无东昏潘妃 736

郗后化龙 737

阮太后与金楼子互异 737

元帝徐妃南史较详 739

沈皇后从驾 739

刘道怜年 740

道怜等配祭庙庭 740

鲍照为文帝中书舍人 740

皇子鼂作合传为非 741

潘淑妃生始兴王濬 742

射氏为谢氏 743

休范以我故富贵 743

武陵王赞薨 744

明帝子出继者四 744

宋书应立公主传 745

经略赵魏 745

徐湛之为子劭所杀 746

王镇恶 747

诵观世音 747

赵伦之萧思话臧焘合传为非 747

海盐公主 748

萧介传删谏纳侯景语 748

臧焘等传论南史删弃 749

谢王聚於一处 751

王融屡陈北伐 752

谢玄语当从宋书 752

忠义感君子 752

沈约重文人 753

灵运传论 753

谢朏 754

十七史商榷卷六十 756

南史合宋齐梁陈书八 756

王弘传自相违反 756

西昌侯固争王融 757

作唐侯相 758

左佐 758

王华等传分散非是 758

以僧为名 760

王俭首倡逆谋 760

王俭嫡母武康主 761

虞祭明堂 761

王俭年四十八 761

永嘉末 762

王僧虔论书诫子 763

耶耶 764

童乌 765

王晏传删非 766

三年丧请用郑氏 766

诸到传位置皆非 767

到溉显贵 768

袁顗盛称太子之美 768

文帝讳日 769

何涧 769

袁昂马仙琕 769

宋书有关民事语多为南史删去 770

南齐书不讥褚渊 771

褚贲传互有短长 772

左户尚书 774

黄门郎 774

蔡兴宗传误 775

以女妻姊之孙 776

山阴公主悦褚渊 778

何佟之 778

洗合 779

十七史商榷卷六十一 780

南史合宋齐梁陈书九 780

中诏 780

张邵张祎 780

宋书为妄人谬补 781

敷演镜畅 782

张融不寄人篱下 782

南史附传皆非 783

范蔚宗以谋反诛 784

虎帐冈 787

久丧而不葬 788

威斗 789

颜公 790

颜竣杀父妾 791

颜谢优劣 791

颜竣铸钱议 791

南史延之父子论袭旧为得 792

羊欣传多晋事 792

江湛五子 793

江总自序 793

沈攸之非不臣非反 794

梁书无柳仲礼 794

二万人食米数 795

与手 795

裴叔业改入北史薛安都一人两传 796

十七史商榷卷六十二 797

南史合宋齐梁陈书十 797

萧颖孚事异本书 797

齐书讳南史直书 798

靴 798

沈约不作豫章王碑 799

豫章王疑传与齐书微异 799

高帝诸子传南史独详 800

二王同字 800

齐讳嫌名 801

文惠太子有失德 801

邵陵王友 802

子良传所删不当 802

子恪至免诸王 802

江西即江北 803

子响事二书不同 804

武帝诸子传不同者多 804

荐易殿柱 805

官 805

南北兰陵郡 806

陆澄议置诸经学 806

刘瓛陆澄传论 808

陆慧晓传删存皆非 809

慧晓妇父 809

明僧绍异同 810

南史论宋齐多袭取梁陈多自造 810

十七史商榷卷六十三 811

南史合宋齐梁陈书十一 811

四嗣王传补叙其父 811

长沙王懿诸子 812

临川王宏与梁书大异 812

安成王秀书衔不同 814

武陵王纪南梁互异 815

七官 816

方等等子 817

王茂历官删削不当 817

王茂传有潘妃事 818

中山王英 818

蒋帝助水等事 818

霹雳野虖 819

汋均口 819

神兽门 820

沈约传用其自序 821

沈氏世济其恶 821

沈田子参赵伦之军 823

沈林子官辅国将军 823

沈璞不袭父爵 823

有志台司 824

沈约年 824

高祖有憾於张稷 824

二粲 825

韦粲子谅 825

韦载京兆人 826

江淹领东武令 826

复为主簿 827

诗笔 827

昉纡意梅虫儿得中书令 828

王僧孺祖准之 829

王融称字 829

不奉家信居哀 829

纪载不明 830

王僧辩论无识 830

王琳张彪梁书无传 831

剡令王怀之 833

南史无傅岐 833

十七史商榷卷六十四 835

南史合宋齐梁陈书十二 835

衡阳献王昌入宗室 835

鲁山 836

昌济江中流殒之 836

逼遣昙朗 837

始兴王道谭 837

伯固母王氏 838

欧阳頠传多误 839

蔡景历传附江大权 840

刘师知传增事 841

钱道戢传补阙 841

沈初明 841

姚察当为隋人 842

循吏多误 842

卞田居 843

樵者在山 843

渊明改深明 843

外弟 844

顾欢论道佛二家 844

陶弘景以孝成隐 846

金陵华阳之天 846

陶弘景年 846

止足传 847

徐爰不当入恩幸传 848

茹吕不载杀诸王 848

恩幸传论 848

芮芮蠕蠕 849

外国传叙佛教 850

羊鲲 851

元帝杀王伟 851

贼臣当入欧阳纥 851

台城 852

白门 854

鸡笼山 855

后湖 856

东府 858

西州 860

秣陵建康二县分治秦淮南北 862

京畿刺史有书有不书 863

都督刺史 865

文字淆讹 869

避讳 870

建康实录 871

六朝事迹 873

十七史商榷卷六十五 874

北史合魏齐周隋书一 874

魏收魏书 874

李百药北齐书 875

令狐德棻等周隋二书 875

隋书志 876

目录宜补杜铨 876

十七史商榷卷六十六 877

北史合魏齐周隋书二 877

追尊二十八帝 877

慕容垂遣使朝贡 879

北都 880

蠕蠕屈丐 881

庙号二帝相同 881

魏太宗年 881

乙未朔 882

冯弘遣使求和 882

沮渠牧犍降 883

两处语皆未完 884

外国朝贡 884

宋使齐使 884

孝文帝孝事文明太后 885

弔比千文 888

安顺宣武继以元成 889

弑崩书法 890

东海王晔独无本纪 892

以西魏为正统 893

臣澄劝陛下 894

取北史补北齐书 894

神武纪地名人名互异 896

蔡儁等突出无根 896

团焦 897

天下再三分 897

唐人为周讳恶 898

周世宗崩 899

尉迥尉纲 899

周初符瑞多删 900

华皎来附 900

李讳 900

尉迟纲举兵 901

杨忠与独孤信俱归周 901

不书都督州名且脱落 902

陈州四十 902

杨氏不良死约三十人 903

白榆妄 904

大业十年诏 904

十七史商榷卷六十七 905

北史合魏齐周隋书三 905

魏地形据武定 905

官氏志 906

梁州郡县数 906

陈州郡县数 907

齐周分界 907

周陈分界 909

隋州最緐 909

罢州置郡 910

淮南郡 910

蛮左 911

通古今 911

经史子集四部 912

十七史商榷卷六十八 914

北史合魏齐周隋书四 914

并合各代每一家聚为一传 914

杨玄感李密 916

立文宣王庙 916

后妃传论 917

清河王绍母贺 917

以禁锢为禁止 918

高洋大诛元氏 918

清河王懌 920

宣武误为孝武 921

代人 922

以金石为史料 922

崔浩传误 923

长孙幼 924

三公 924

斛薛 925

博崔 925

三处郎中 926

解巾 926

李先传末世系 926

毛脩之朱脩之不当两传 927

司马休之等一卷 927

南齐萧宝夤传与北史异 928

萧大园传删非 929

高允与神武为近属 929

为绝群 930

陈人防江诸地名 930

崔季舒蹈龙逢之节 931

郑述祖传衍文 932

奣 933

常景解州任 933

邢劭传文襄误作宣武 933

尔朱荣传魏书北史互有得失 934

珍念贤 935

对兄自称儿 936

琅邪王俨见杀 936

齐人避讳 937

万俟普等 937

慕容绍宗传删非 939

金造远 940

房谟 940

叱罗协等不宜附宇文护 940

莱王衍 941

周宗室诸王名 941

达奚武等传 942

王杰等传 943

隋宗室诸王 944

高颎等传 945

梁士彦子五人 945

子都督乌丸轨 945

二王同諡 946

孙灵晖附石曜 947

十三家 947

晋陵王孝式 947

逋峭 948

温子升等不当入文苑 948

茹瞻 949

朱长生等传与魏书异 949

沙门灵远 950

信都芳 950

何稠传错误 950

封谯国夫人 951

镇邺大丞相 951

后梁最难位置 952

田杜青和 953

无车有舆 953

高车脱文 953

北史例异於南史不可解 954

都督总管书法 954

字体不正 956

避讳之例 958

十七史商榷卷六十九 960

新旧唐书一 960

赵莹修旧唐书 960

旧唐书各种本不同宜择善而从 961

通鉴取旧书 962

宋欧修书不同时 962

欧宋不采唐史料诸书辨 964

二书不分优劣 965

宝苹董冲新唐书注 967

新唐书纠谬 967

旧书目录脱误 968

新书目录脱误 968

十七史商榷卷七十 969

新旧唐书二 969

新纪太简 969

高祖高宗独书字 970

大光孝 971

七世 971

旧书避唐讳 972

武德改元不提行 972

酅国公薨 972

军于蒲州 973

怀戌贼帅 973

擒窦建德降王世充 974

据漳反焚都督 974

旧宅 975

废浮屠老子法 975

高祖年七十一 976

新书尽黜旧书论赞 976

徐召宗 977

破窦王误字 978

世民不偏讳 978

高元礼 978

小人大人 979

乌海 979

中潭 979

发襄城宫 980

葬隋恭帝 980

临渝 981

封皇孙忠 981

左丘明等 981

诸臣或卒或薨 982

平事诃黎 983

太宗年 983

太宗从善如流 984

赠当作赐 984

高季辅为侍郎 984

旅贲郎 985

总管七十馀人 985

显庆元年 986

改昬叶宫 987

李友益流巂州 987

张九龄 987

龙朔三年诏 988

逐使 988

右中护 989

梁州都督 989

崔知温卒 989

贞观殿 990

十七史商榷卷七十一 991

新旧唐书三 991

武后居洛不归长安 991

诸武不书姓 992

杜景俭 993

豆卢钦望等左授 994

万岁登封元年脱误 994

李尽忠事新纪误 995

李昭德来俊臣书法 995

突厥寇边 997

九月日蚀 998

朱敬则官脱字 998

是日 998

神龙元年脱误 999

斩默啜者封 1000

三年脱误 1000

太子诛武三思不克 1000

景龙三年误 1001

内宴甲子 1002

赐虢王邕 1002

中宗年 1002

中宗纪论脱文 1003

睿宗纪首脱误 1003

景云元年 1004

西域昌隆 1005

景云三年脱文 1005

延和元年误 1005

太平公主谋逆事 1006

睿宗论误字 1007

十七史商榷卷七十二 1008

新旧唐书四 1008

玄宗纪首误 1008

直谏言 1009

今春始 1009

自便有房 1009

褚无量 1009

遮天门 1010

徽州刺史 1010

讐校书郎 1010

皇太子敏 1011

突厥欲谷 1011

幸温汤 1011

科甲 1012

光常 1012

北都巡狩 1012

王晙授刺史 1013

封郡王事 1013

流流已下 1014

裒州 1015

焦仁亶 1015

大宗贺朝 1015

碛西 1015

永王泽延王洄 1016

何游反鲁 1016

城曲子城 1016

门城 1017

请父母 1017

突可汗 1017

至夏来 1017

上阳东州 1018

皇子漩 1018

伊西北庭 1018

五品已下赐勋 1019

李尚隐 1019

石灰巢涯魏桥 1019

文中子 1019

兴圣皇帝 1020

畿官吏 1021

立杖食 1021

广文馆徙生徒 1021

李林甫罢 1021

羽林大将军 1022

次河池普安 1022

米价 1022

新旧书户口数 1023

太真禄山书法 1025

十七史商榷卷七十三 1026

新旧唐书五 1026

肃宗纪首脱误 1026

至德二载制词 1027

太史监为司天台 1027

河南节度 1027

季广琛 1027

某州妇人 1028

求於史思明 1028

作坊造坊 1028

李广琛崔光远 1028

旧代宗纪首误 1029

乾元元年 1029

京师戒严 1030

邓州国公 1030

西川 1030

昭义军节度 1030

杨猷泝汉而上 1031

叶州 1031

代宗年五十三 1031

旧纪代宗独有袝庙日 1032

德宗纪首误字 1032

柳晃 1032

领蕃 1033

国以来将相 1033

招讨使 1033

削李惟岳官爵 1034

李齐 1034

马燧等破田悦 1034

荷校 1035

严尹 1035

泚贼攻城 1035

嶽州 1036

韩旻斩朱泚 1036

首将 1037

崔纵奏误字 1037

元帅兵马使 1037

十月 1038

减官仍旧 1038

王西曜 1038

岁不过五十万 1039

杜祐 1039

张濛等二十人 1040

为安南都护府 1040

每御延英 1040

当道闲员 1040

河内 1041

加文儒官 1041

兼湖渠 1041

江州 1042

宣武帅李董刘韩事 1042

复内 1044

锜恣横叛 1044

窦群 1045

非先赐授 1045

神武孝文 104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