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地理
雍和宫
雍和宫

雍和宫PDF电子书下载

历史地理

  • 电子书积分:18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牛颂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2
  • ISBN:7801700295
  • 页数:601 页
图书介绍:
《雍和宫》目录
标签:主编

第一章 佛教传入青藏高原的因缘 1

第一节 吐蕃天降佛经之说 2

第二节 创制藏文与翻译佛经 7

第三节 创建佛殿与供养佛像 9

第四节 松赞干布与外来佛教 20

第二章 藏传佛教的形成与发展 24

第一节 赤松德赞的兴佛事迹 24

第二节 赤祖德赞的弘法措施 33

第三节 朗达玛赞普的灭法事件 36

第三章 藏传佛教的复兴与繁荣 40

第一节 藏传佛教下路复兴 41

第二节 藏传佛教上路复兴 47

第三节 阿底峡尊者及其传法活动 51

第四章 藏传佛教诸多宗派及其特质 57

第一节 宁玛派及其教法仪轨 57

一、远传经典传承 58

二、近传伏藏传承 66

三、甚深净相传承 70

四、教法仪轨 72

五、大圆满法 73

第二节 噶当派及其教法仪轨 75

一、历史渊源 76

二、教典传承 78

三、教授传承 80

四、教诫传承 80

五、教法仪轨 83

第三节 萨迦派及其教法仪轨 85

一、家族世袭制 85

二、萨迦五祖 89

三、四大拉章 95

四、高僧与学派 96

五、教法仪轨 98

第四节 噶举派及其教法仪轨 101

一、香巴噶举派 101

二、达波噶举派 102

三、噶玛噶举派 104

四、蔡巴噶举派 113

五、拔绒噶举派 114

六、帕主噶举派 114

七、教法仪轨 116

八、大手印法 117

九、那若六法 118

第五节 觉囊派及其教法仪轨 121

一、多罗那他 122

二、教法仪轨 123

第六节 、格鲁派及其教法仪轨 125

一、宗喀巴大师与格鲁派的创立 125

二、教法仪轨 127

三、格鲁派主要寺院 129

第五章 藏传佛教特异文化 132

第一节 藏传佛教寺院教育 132

第二节 藏传密宗的殊胜地位 142

第三节 活佛转世制度的由来 143

第四节 政教合一制度的内涵 146

第六章 十八世纪清廷经略蒙藏地区的典范之作——北京雍和宫 149

第一节 从帝王行宫到皇家第一寺院 149

一、雍和宫的历史沿革 149

二、雍和宫显赫的皇家寺院地位 153

三、雍和宫改建为格鲁派寺院的历史机缘 160

第二节 清朝几大活佛与雍和宫的因缘 167

一、雍和宫第一任堪布——三世章嘉·若比多吉 167

二、第一位从雪域高原走进雍和宫的大喇嘛——第六世班禅大师 172

三、永留雍和宫史册的第七世达赖喇嘛 177

四、第十三世达赖喇嘛与雍和宫的因缘 183

第三节 从雍和宫看清朝对蒙藏地区的管理 189

一、活佛转世制度的进一步完善——“金瓶掣签”制度的确立 189

二、雍和宫在“金瓶掣签”制度中的历史作用 196

三、从雍和宫走出去的西藏摄政 199

第七章 雍和宫的建筑 209

第一节 雍和宫的整体建筑群 209

一、雍和宫建筑群的总体布局 210

二、雍和宫建筑群的东、中、西三路 212

三、雍和宫中路建筑的格局 217

第二节 雍和宫的中路建筑与陈设 225

一、宝坊院的建筑及陈设 226

二、辇道院的建筑及陈设 227

三、雍和门殿院的建筑及陈设 228

四、雍和宫殿院的建筑及陈设 230

五、永佑殿院的建筑及陈设 234

六、法轮殿院的建筑及陈设 236

七、万福阁殿院的建筑及陈设 240

第三节 雍和宫的建筑施工及陈设艺术 243

一、雍和宫建筑的工程施工 244

二、雍和宫的建筑陈设及艺术 253

第四节 雍和宫的建筑由来及发展 261

一、王府时期的雍和宫建筑 261

二、行宫、影堂时期的雍和宫建筑 266

三、改建庙宇后的雍和宫建筑 271

四、雍和宫建筑的今日 275

第八章 雍和宫的佛尊 283

第一节 汉地佛像在不同时期的表现 283

一、北魏、隋唐及宋代佛教造像特点 283

二、元、明、清代佛教造像特点 286

第二节 藏、汉两地佛像艺术在雍和宫 289

一、藏传佛教造像在雍和宫的表现形式 290

二、汉传佛教造像在雍和宫的表现形式 293

第三节 雍和宫中路殿堂佛像特点及立意 296

一、雍和门(天王殿) 296

二、雍和宫 300

三、永佑殿 306

四、法轮殿 309

五、万福阁和观音洞 313

六、绥成殿 317

七、照佛楼 319

第四节 雍和宫配殿密宗佛像的特点及立意 320

一、东配殿中佛像特点及象征意义 320

二、时轮殿中佛像造像及立意 326

三、讲经殿中的密宗造像 327

四、密宗殿中的金刚与护法 329

第九章 雍和宫的唐卡艺术 333

第一节 关于唐卡 333

第二节 雍和宫唐卡的概貌 338

第三节 雍和宫唐卡的种类 342

一、唐卡的质地与工艺 342

二、唐卡的绘画内容与题材 348

第四节 不同来源唐卡的艺术特征及赏析 368

一、西藏唐卡 369

二、宫廷唐卡 376

三、民间唐卡 384

第五节 雍和宫唐卡的艺术特征 387

一、唐卡是宗教精神和艺术的完美结合 388

二、唐卡的构图样式及其色彩 389

三、唐卡绘画中的艺术手法 390

四、唐卡绘画中的数字 392

五、唐卡的系列完整性 392

第十章 雍和宫的文物 394

第一节 雍和宫的经书与经版 394

一、法轮殿的藏文大藏经 394

二、珍贵的佛教经卷 397

三、藏传佛教文化的重要史料——木制经版 398

第二节 雍和宫的法物、法器 400

一、飘扬的经幡——风马旗 401

二、雍和宫的海灯 402

三、种类繁多的香炉与五供 403

四、殊胜庄严的七珍与八宝 407

五、佛法的象征物——法轮 411

六、岁月久远的转经筒 412

七、藏传佛教艺术的精华——坛城 413

八、佛教世界观的具体物化——须弥山 415

九、祈愿吉祥的曼达 417

十、别具一格的护身佛阁 417

十一、雍和宫的念珠与挂珠 418

十二、金刚铃与杵,菩提智慧义 420

十三、内供颅器——嘎巴拉碗 420

十四、奔巴壶与奔巴瓶 421

十五、木制珊瑚树 422

十六、珍奇的供物——凤眼香 423

十七、殿堂内的各式小塔 423

十八、法轮殿内的高台经座 425

第三节 雍和宫的乐器 426

一、庄重祈福的古钟 426

二、多种功用的法鼓 428

三、打击乐器铙与钹 429

四、法音远播的海螺 430

五、造型别致的唢呐 431

六、古朴的大铜号 432

七、独特的罡洞 432

第四节 清代以来雍和宫僧人的服装 433

第五节 乾隆留存或赐予雍和宫的宝物 435

一、“洗三”与“鱼龙变化盆” 436

二、精美的五佛宝冠 437

三、乾隆期白缎璎珞法衣 437

四、乾隆的夏朝冠 438

五、黄缎绣云龙纹朝服 439

六、乾隆年“木兰秋狝”的服装与用具 440

第十一章 雍和宫的匾额、楹联、碑刻 443

第一节 匾额、楹联、碑刻的布阵 443

第二节 殿名匾额特征和寓意 446

第三节 匾额、楹联读解 449

一、群生仁寿 453

二、寰海尊亲 453

三、福衍金沙 453

四、十地圆通 454

五、四衢净闢 454

六、慈隆宝叶 455

七、现妙明心 455

八、法镜交光六根成慧日 牟尼真净十地起祥云 456

九、接引群生扬三千大化 圆通自在住不二法门 457

十、法界示能仁,福资万有 净因臻广慧,妙证三摩 459

十一、超二十七重天以上 度百千万亿劫之中 461

十二、般若慈源觉海原无异沠水 菩提元路德山相见别峰云 462

十三、是色是空莲海慈航游六度 不生不灭香台慧镜启三明 463

十四、妙尽无为 465

十五、无量寿轮 465

十六、恒河筏喻 466

十七、净域慧因 467

十八、圆观并应 467

十九、慧日丽璇霄光明万象 法云垂玉宇安隐诸方 468

二十、示第一义谛 开不二法门 469

二十一、定光澄月相 慧海涌潮音 470

二十二、日月临初地 人天仰化城 471

二十三、鬘云彩护祥轮,锦轴光明辉万象 龙沼庆贻宝地,玉毫圆足聚三花 472

二十四、律持定慧 472

二十五、法会启无边,共守真如愿力 律宗超最上,总持实相因缘 473

二十六、能仁普度 474

二十七、宝地徧沾功德润 香台恒拥吉祥花 474

二十八、慈云应念 474

二十九、广一切善缘现庄严相 普如是功德发欢喜心 474

三十、缘觉妙谛 475

三十一、放大光明 475

三十二、以不可思仪说微妙法 具无量由旬作清净身 475

三十三、文六显金身,非色非空 大千归宝所,即境即心 476

三十四、合大地成形,非有为法 与众生同体,作如是观 477

三十五、慧日朗诸天圆辉宝相 吉云垂大地净扫尘根 477

三十六、狮座宝花,拈来参妙谛 檀林法乳,触处领真香 477

第四节 诠释御制《雍和宫碑文》 478

一、标点御制《雍和宫碑文》 478

二、御制《雍和宫碑文》字、词、典故集注 480

三、御制《雍和宫碑文》译文 490

第五节 “安藏辑藩,定国家清平之基”——雍和宫《喇嘛说》碑析 496

一、《喇嘛说》的成因 500

二、“兴黄教,安众蒙古”方略 500

三、只封章嘉的探讨 502

四、道破天机之语 507

五、权归令自易行 508

第十二章 雍和宫的佛事与教育 513

第一节 清代雍和宫僧人的诵经活动 514

一、“内课” 514

二、“随营” 517

三、“本课” 518

第二节 清代藏传佛教在雍和宫的学术中心——四学殿 522

一、显宗扎仓 524

二、密宗扎仓 525

三、医学扎仓 525

四、时轮扎仓 526

第三节 雍和宫的面供制做 527

第四节 雍和宫的佛教音乐 528

第五节 雍和宫教务的管理及平日诵经活动 531

第六节 雍和宫僧人的受戒与灌顶仪式 532

第七节 雍和宫的佛教节庆 534

一、喜迎新年大法会 534

二、大愿祈祷法会与金刚驱魔神舞 534

三、佛吉祥日 543

四、关公磨刀日 546

五、关公纪念日 547

六、大威德金刚坛城法会与火供仪式 547

七、释迦牟尼重返人间日 551

八、宗喀巴大师上师供法会 552

九、六世班禅大师纪念日 553

第八节 雍和宫的腊八粥与舍粥活动 554

第九节 雍和宫的茶事 557

第十三章 今日雍和宫 561

第一节 新社会制度的建立,激发起僧侣的爱国热情 562

一、《共同纲领》颁布,宗教信仰得到尊重 562

二、废除封建制度,进行民主改革 564

三、中央决定和平解放西藏,雍和宫喇嘛配合政府做好各项工作 566

四、建立爱国统一战线,僧侣的社会地位得到提高 567

第二节 中央人民政府和国家领导人重视关心雍和宫 568

一、多次拨专款修缮雍和宫,并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568

二、毛泽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为解决西藏问题相继视察雍和宫 570

三、“文革”中,周恩来总理指示特加保护雍和宫 572

四、人民政府派设专门机构加强对雍和宫的保护管理 573

第三节 第十世、第十一世班禅大师与雍和宫 575

一、第十世班禅大师多次到雍和宫礼佛传戒 575

二、第十一世班禅大师两次莅临雍和宫 581

第四节 爱国爱教的诸任堪布 584

一、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任代理堪布伊什噶瓦 584

二、“红色噶根(活佛)”噶喇藏堪布 585

三、默默奉献,辛勤耕耘的堪布高全寿 588

四、爱国爱教的现任堪布嘉木扬·图布丹 589

五、一心法门的青年副堪布胡雪峰 591

第五节 宗教信仰、文化交流与民族团结的窗口 592

一、集宗教场所、博物馆、旅游景点功能于一处的藏传佛教著名寺院 592

二、建立佛学院,招募僧伽,全面恢复宗教活动 594

三、搞好外事接待,友谊情系五洲 595

四、雍和宫方兴未艾的文博事业 597

参考文献 600

后记 601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