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环境安全
湖滨带与缓冲带生态修复工程技术指南
湖滨带与缓冲带生态修复工程技术指南

湖滨带与缓冲带生态修复工程技术指南PDF电子书下载

环境安全

  • 电子书积分:10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金相灿等编著
  • 出 版 社:北京: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4
  • ISBN:9787030416711
  • 页数:224 页
图书介绍:湖泊是人类最重要的淡水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湖滨带与缓冲带是陆域污染入湖的最后屏障,同时,也是湖泊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区域,湖滨带与缓冲带的保护对湖泊的生态安全至关重要。本书结合长期的科学研究与工程实践,从湖滨带与缓冲带的功能与作用,生态问题与诊断出发,介绍湖滨带与缓冲带的总体设计思路,工程技术,以及洱海、抚仙湖等工程案例等。
《湖滨带与缓冲带生态修复工程技术指南》目录

上篇 3

第1章 湖滨带与缓冲带及其功能与作用 3

1.1 湖滨带与缓冲带生态系统的概念 3

1.1.1 湖滨区生态系统的概念与结构 3

1.1.2 湖滨区生态系统的影响因素 5

1.1.3 湖滨带与缓冲带概念与内涵 6

1.2 湖滨带与缓冲带主要功能 10

1.2.1 湖滨带的主要功能 11

1.2.2 缓冲带的主要功能 13

1.3 湖滨带与缓冲带的生态作用 14

1.3.1 湖滨带的生态作用 15

1.3.2 湖滨缓冲带的生态作用 15

1.3.3 湖滨区生态经济和美学作用 16

参考文献 16

第2章 湖滨带与缓冲带调查、类型及问题诊断 18

2.1 湖滨带与缓冲带的综合调查 18

2.1.1 湖滨区调查目的 18

2.1.2 湖滨区调查内容 18

2.1.3 采样与分析方法 21

2.2 湖滨带与缓冲带的类型及特征 22

2.2.1 湖滨区生态系统的类型 22

2.2.2 湖滨带的类型与特征 23

2.2.3 缓冲带的类型与特征 27

2.3 湖滨区生态环境综合特征 30

2.3.1 湖滨区生态环境主要特征 30

2.3.2 湖滨区生态服务功能 31

2.4 湖滨区的主要污染源 35

2.4.1 村落生活污染 35

2.4.2 农田面源污染 36

2.4.3 湖滨景区污染 36

2.4.4 主要污染源的贡献率 37

2.5 湖滨区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37

2.5.1 湖滨带主要环境问题 37

2.5.2 缓冲带主要环境问题 40

参考文献 41

第3章 湖滨带与缓冲带生态修复理念与设计 42

3.1 湖滨区生态修复的原则与思路 42

3.1.1 湖滨区生态修复的原则 42

3.1.2 湖滨区生态修复的思路 43

3.1.3 湖滨生态修复总体构建 44

3.2 湖滨生态修复的总体空间布局 45

3.2.1 缓冲带生态修复空间布局 46

3.2.2 湖滨带生态修复空间布局 50

3.3 湖滨带生态修复理念与设计 53

3.3.1 湖滨带生态修复理念 53

3.3.2 湖滨带生态修复路线图 53

3.3.3 湖滨带生态修复总体设计 54

3.4 缓冲带生态修复理念与设计 58

3.4.1 缓冲带范围界定 58

3.4.2 缓冲带修复理念与路线图 59

3.4.3 缓冲带生态修复总体设计 59

参考文献 65

第4章 湖滨带与缓冲带生态修复对策 67

4.1 湖滨生态系统整体修复的定位 67

4.1.1 湖滨区生态修复的定位 67

4.1.2 湖滨区生态修复策略 69

4.2 湖滨带生态修复对策 70

4.2.1 湖滨带的组成与结构 70

4.2.2 湖滨带生态系统修复对策 71

4.3 缓冲带生态修复对策 76

4.3.1 缓冲带生态修复总体框架 76

4.3.2 缓冲带绿篱构建对策 78

4.3.3 缓冲带生态透水地面对策 79

4.3.4 缓冲带乔灌草复合系统修复对策 79

4.3.5 缓冲带河口低污染水净化对策 81

参考文献 81

第5章 湖滨区低污染水净化技术 82

5.1 湖滨区低污染水概念与组成 82

5.1.1 湖滨区低污染水的污染贡献 83

5.1.2 湖滨区低污染水的组成 84

5.2 湖滨区低污染水调查与研究 86

5.2.1 低污染水调查内容与方法 86

5.2.2 湖滨区低污染水调查范围 88

5.2.3 湖滨区低污染水类型解析 89

5.2.4 湖滨区低污染水分析计算 91

5.3 湖滨区低污染水控制与净化系统 93

5.3.1 湖滨区低污染水净化系统布局 93

5.3.2 湖滨区低污染水净化系列技术 95

5.3.3 湖滨区低污染水净化系统维护管理 97

参考文献 98

下篇 101

第6章 洱海湖滨带生态修复思路与方案 101

6.1 湖滨带概念的提出 101

6.2 洱海湖滨带与修复理念 103

6.2.1 洱海及湖滨带状况 103

6.2.2 湖滨带生态修复目标与理念 103

6.3 湖滨带修复措施与工艺 107

6.3.1 湖滨带基底修复措施 107

6.3.2 湖滨带生态修复工艺 109

6.3.3 建筑物拆除区生态恢复工艺 111

6.3.4 废弃鱼塘生态重建工艺 112

6.3.5 湖滨带湿地工艺 114

6.3.6 陡岸生态修复工艺 115

6.4 洱海西区湖滨带生态修复方案 117

6.4.1 西区湖滨带主要环境问题 117

6.4.2 西区修复工程目标 118

6.4.3 修复思路和技术路线 118

6.4.4 西区湖滨带生态修复总体方案 119

6.5 洱海东区湖滨带修复方案 123

6.5.1 东区湖滨带主要环境问题 123

6.5.2 修复目标与功能定位 125

6.5.3 东区湖滨带类型与修复思路 126

6.5.4 东区湖滨带生态修复与对策 130

6.6 湖滨带满江—机场路段生态修复方案 134

6.6.1 机场路湖滨带主要环境问题 134

6.6.2 修复目标 135

6.6.3 设计思想和技术路线 135

6.6.4 生态修复总体方案 136

6.7 工程效果与维护管理 141

6.7.1 湖滨带植物恢复情况 141

6.7.2 湖滨带修复工程效果 141

6.7.3 湖滨带修复工程的管理 142

第7章 湖泊湖滨区生态修复思路与方案 143

7.1 星云湖湖滨区生态修复方案 143

7.1.1 星云湖湖滨区现状与分析 143

7.1.2 星云湖湖滨区的环境问题 148

7.1.3 星云湖湖滨带生态构建方案 149

7.1.4 星云湖缓冲带生态修复方案 154

7.2 杞麓湖湖滨区生态修复方案 159

7.2.1 杞麓湖湖滨区现状与分析 159

7.2.2 杞麓湖湖滨区的环境问题 162

7.2.3 杞麓湖湖滨带生态修复方案 163

7.2.4 杞麓湖缓冲带生态修复方案 171

7.3 长寿湖湖周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方案 174

7.3.1 湖周污染控制与生态构建方案 174

7.3.2 消落带生态保护与修复方案 189

第8章 抚仙湖缓冲带生态修复思路与总体方案 194

8.1 缓冲带概念的提出 194

8.2 抚仙湖及缓冲带现状与问题 195

8.2.1 湖泊及其流域的特征 195

8.2.2 湖滨缓冲带现状与问题 197

8.2.3 缓冲带分类与工程分区 199

8.2.4 缓冲带主要环境问题 201

8.3 缓冲带生态修复的理念与总体设计 203

8.3.1 缓冲带的功能定位 203

8.3.2 缓冲带修复总体思路 204

8.4 抚仙湖湖滨缓冲带生态修复方案 208

8.4.1 规模化生态修复方案 208

8.4.2 环湖低污染水处理方案 214

8.4.3 村落污染控制方案 219

8.4.4 环境综合管理方案 220

8.4.5 维护及相关政策 224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