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校园内的公共服务  高校教师岗前培训改革与发展研究
校园内的公共服务  高校教师岗前培训改革与发展研究

校园内的公共服务 高校教师岗前培训改革与发展研究PDF电子书下载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电子书积分:12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赵惠君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3
  • ISBN:9787516133989
  • 页数:314 页
图书介绍:高校教师是高校发展的核心力量,是高校声望的重要载体。世界上任何职业,即便从业者受过充分严格的职前学历教育,我们也无法期望他从业伊始即能做出充分的贡献。高校新进教师的培训与发展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与重视。我国目前实行的是自上而下的制度化、规模化高校教师岗前培训政策,虽有良好初衷,但缺乏合理设计,运行至今已十余年。从社会对我国高校教师岗前培训的铿锵质疑以及诚挚诉求中,我们不难发现我国高校教师岗前培训已然出现功效危机,成为急需研究的现实问题。高校教师岗前培训相关研究虽不少,但很多研究仅仅站在管理者视角俯视问题,提出改进策略,却归因失真,使高校教师岗前培训应然面目更加混淆不清。本书运用中美比较研究、问卷调查以及个别访谈等方法,站在促进高校新进教师发展的立场展开言说,首先从高校教师岗前培训理念反思入手,然后对高校教师岗前培训从组织运行方式、培训内容、培训方法、培训考核诸环节进行全程全景式剖析、解构、重构;最后进行根本归因分析,并指出高校教师岗前培训“管理重心的下移”与“服务理念的上扬”是我国高校教师岗前培训改革的根本理路,构建“校本”培训与“师本”培训双重保障下的“校园内的公共服务”是我国高校教师
《校园内的公共服务 高校教师岗前培训改革与发展研究》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研究缘起 1

第二节 研究价值 5

一 不容忽视的庞大群体:高校教师岗前培训受众广,影响深远 5

二 值得关注的双高现象:高校教师岗前培训需求大,功效低下 10

三 亟待研究的现实问题:高校教师岗前培训归因误,急需探求 12

第三节 研究思路 14

第四节 研究方法 16

一 文献研究法 16

二 比较研究法 17

三 问卷调查法 17

四 访谈法 18

五 案例法 18

第二章 我国高校教师岗前培训缘起及现状调查 19

第一节 我国高校教师岗前培训相关政策的历史脉络 19

一 1997年高校教师岗前培训政策出台前的教师培训法规 20

二 1997年颁发的关于高校教师岗前培训政策的正式文件 23

三 1997年高校教师岗前培训政策出台后的补充文件 25

第二节 我国高校教师岗前培训政策文本解读 26

一 政策文本体现了政府部门对高校教师教学质量的关注 27

二 政策文本确定了岗前培训由行政部门全面负责的基调 28

三 政策文本对高校及教师主体性的忽略 29

四 培训部门对岗前培训政策的简化处理 31

第三节 我国高校教师岗前培训必要性分析 33

一 高校教师岗前培训是青年教师职业发展的需要 33

二 高校教师岗前培训是高等教育质量建设的需要 44

第四节 我国高校教师岗前培训的现状调查 48

一 问卷设计与发放 48

二 问卷统计与结果 49

三 我国现行高校教师岗前培训的突出问题 56

第三章 “公共服务”——论高校教师岗前培训的理念 59

第一节 我国高校教师岗前培训理念述评 60

一 “管理主义”释义 60

二 “管理主义”在我国高校教师岗前培训中的表现 62

(一)上层控制 62

(二)细节控制 63

(三)考核与惩戒 65

第二节 美国高校教师培训理念分析 66

一 “公共服务”释义 66

二 “公共服务”在美国大学教师培训中的表现 68

(一)教师自主 68

(二)细节提升服务 69

(三)无考核与评价 71

(四)服务对象开放 72

第三节 中美高校教师培训理念比较及借鉴 75

一 两种理念形成的背景 75

二 两种理念的主要区别 76

第四章 “低重心”——论高校教师岗前培训的组织方式 81

第一节 我国高校教师岗前培训组织方式述评 81

一 现行的高校教师岗前培训体系及运行机制 81

二 高重心:现行的高校教师岗前培训组织方式 86

第二节 美国高校教师培训组织方式分析 93

一 美国“高校教师发展运动”历程概述 93

二 美国高校教师发展机构的组织方式 97

三 美国高校教师发展机构的普及性设置 98

四 美国高校教师发展机构案例选取 100

五 美国高校教师发展机构的具体运作 108

六 美国高校教师发展机构的组织原则 110

(一)自愿原则 110

(二)保密原则 113

(三)协商原则 115

(四)免费参与 116

第三节 中美高校教师培训组织方式比较及借鉴 118

一 降低管理重心 118

二 短时段与日常化 119

三 教师自愿参与 123

四 提供免费培训 124

第五章 “实用”——论高校教师岗前培训的内容 127

第一节 我国高校教师岗前培训内容述评 127

一 我国高校教师岗前培训的内容 127

二 我国高校教师岗前培训内容的特点 128

第二节 美国高校教师培训内容分析 130

一 培训内容的分类——从培训对象的角度 131

(一)针对研究生设计的教学培训内容 131

(二)新教师的入职培训内容 133

(三)成长期教师培训内容 135

(四)针对其他培训对象设计的内容 136

二 教学能力培训——培训的核心内容 136

(一)课堂教学基本技能 140

(二)教育技术 143

(三)与学生的沟通 145

三 实用:基于成人学习理论的美国高校教师培训内容分析 148

第三节 中美高校教师培训内容比较及借鉴 154

一 培训内容以教学技能为主 156

二 “组合菜单”替代“单一模块” 159

三 提供研究生教学培训项目 161

四 区分专任教师与管理人员的培训内容 164

第六章 “自我导向”——论高校教师岗前培训的方法 167

第一节 我国高校教师岗前培训方法述评 167

一 单调的灌输式讲授:高校教师岗前培训的常用方法 167

二 原因分析 173

(一)高校课堂教学的镜像 173

(二)中小学教学方法的延续 175

(三)岗前培训班级规模的制约 176

(四)岗前培训考核方式的影响 178

第二节 美国高校教师培训方法分析 179

一 美国高校教师培训常用方法 179

(一)讲习班 180

(二)习明纳 181

(三)个人培训 183

(四)微格培训 184

(五)特色培训——“小剧场” 185

二 美国高校教师培训其他方法 187

(一)网络培训 187

(二)建立教学档案袋 187

(三)教学沙龙或教师餐会 187

(四)听课 187

(五)设立优秀教师奖励项目 188

三 自我导向:基于成人学习理论的美国高校教师培训方法分析 188

第三节 中美高校教师培训方法比较及借鉴 195

一 全面认识讲授,避免填鸭式灌输 195

二 积极倡导对话,重视探究性参与 196

第七章 “谁考核谁”——论高校教师岗前培训的评价 201

第一节 我国高校教师岗前培训考核述评 201

一 应试的盛宴——高校教师岗前培训考核现实扫描 201

二 “老师也作弊”——高校教师岗前培训不容忽视的负效应 205

三 原因分析 212

(一)现实中的混乱关联 212

(二)管理层的便捷选择 219

第二节 美国高校教师培训“考核”分析 220

一 美国高校教师培训机构不对参训教师进行鉴定性评价 221

二 参训教师是美国高校教师培训机构服务质量评价的参与者 223

第三节 中美高校教师培训考核比较及借鉴 226

一 岗前培训与资格证书?——消解不合理的制度关联 227

(一)资格证书与岗前培训谁先谁后? 228

(二)统一的外部认证的高校教师资格证书是否必要? 230

(三)高校教师岗前培训是“筛子”还是“水泵”? 232

二 谁考核谁?——理顺值得商榷的主客体关系 234

(一)于参训教师:取消考试等鉴定性评价方式,消除参训压力 235

(二)于培训机构:重视参训教师的评价与反馈,提升服务水平 236

第八章 “校园内的公共服务”——高校教师岗前培训发展走向 239

第一节 高校教师岗前培训低效归因:行政指令替代教师自主 240

一 强制性 241

二 统一性 244

第二节 “校园内的公共服务”:高校教师岗前培训的发展走向 246

一 “校园内的公共服务”的基本内涵 247

二 “校园内的公共服务”的实施原则 248

(一)自主性 250

(二)公益性 251

第三节 “校本”与“师本”:“校园内的公共服务”实现之双重保障 252

一 “校本”培训——高校教师岗前培训管理重心的下移 252

(一)校本培训的内涵及其常见曲解 252

(二)校本培训创建背景 255

(三)校本培训基本特征 266

1.培训参与的“自愿性” 267

2.培训服务的“针对性” 267

3.培训组织的“常态化” 268

(四)校本培训创建条件 268

1.管理重心的下移 269

2.培训经费的保障 269

3.培训师资的培育 270

二 “师本”培训——高校教师岗前培训服务理念的上扬 274

(一)师本培训的内涵 274

(二)师本培训的对象 275

1.高校场域的“游离部落” 275

2.经验积累与改造中的“成人” 276

3.校本培训中心“流动的马赛克” 278

(三)师本培训的特征 279

1.尊重个体 279

2.信任教师 281

3.宽松氛围 283

余论 “不统一的自然”与“有尊严的多样化”——我国未来高校教师岗前培训遐思 287

参考文献 291

附录一 308

附录二 311

后记 312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