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艺术
京韵大鼓  音乐·历史
京韵大鼓  音乐·历史

京韵大鼓 音乐·历史PDF电子书下载

艺术

  • 电子书积分:18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陈钧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3
  • ISBN:9787104038269
  • 页数:620 页
图书介绍:京韵大鼓音乐发生、发展到成熟规范的过程中有着与其他曲种相同的途径和过程,也存在着与众不同的遭遇。最终让我们能够客观真实地认识京韵大鼓声腔音乐形态。
《京韵大鼓 音乐·历史》目录

第一章 子弟书音乐探索 1

第一节 关于子弟书 1

一、子弟书 1

二、牌子曲中的〔硬书〕、〔石韵〕、〔南城调〕音乐 4

(一)〔硬书〕音乐 4

(二)〔石韵〕音乐 10

(三)〔硬书〕与〔石韵〕的联系 21

(四)〔南城调〕音乐 28

第二节 卫子弟书和西城板 30

一、卫子弟书音乐 30

(一)卫子弟书在天津的流行情况 30

(二)卫子弟书音乐 32

二、西城板音乐 56

第三节 子弟书与卫子弟书、西城板之关系 65

一、卫子弟书与西城板是两种不同的鼓曲艺术 65

二、西城板是以石韵为基础衍变而成的 67

三、西城调与东城调的联系 74

(一)子弟书唱调的称谓 74

(二)西韵与东韵的联系 77

四、东城调不传天津是一种误识 82

五、卫子弟书是东韵的衍变形式 86

六、卫子弟书与西城板和石韵的联系 91

七、〔南城调〕、〔慢西城〕与卫子弟书和西城板的联系 94

八、卫子弟书与〔硬书〕 103

九、卫子弟书的子弟书属性 109

第二章 清末民初的京韵大鼓音乐 116

第一节 木板大鼓与怯大鼓 117

一、木板大鼓 117

(一)木板大鼓 117

(二)木板大鼓与天津 118

二、怯大鼓 124

第二节 京韵大鼓的唱词 127

一、句式 127

二、辞格与辙韵 129

(一)顶针体 129

(二)叠字体 129

(三)嵌字体 129

(四)重句体 130

第三节 清末民初的京韵大鼓音乐 130

一、慢板 130

(一)慢平腔 130

1.〔慢平腔〕落5.音下句 130

2.〔慢平腔〕上句 139

3.挑腔 149

4.低〔挑腔〕下句 158

5.低变体〔挑腔〕下句 162

6.预备腔 167

7.甩腔 173

8.大下句 179

9.起伏腔 185

10.长腔 189

(二)紧平腔 200

(三)快平腔 207

二、快板 212

(一)结构 212

1.六板两分句句型 212

2.四板数板式句型 214

3.七板两分句句型 216

4.〔快板〕唱腔中的大下句 217

(二)旋律 219

三、垛板和插入腔 220

(一)垛板 220

(二)插入腔 222

四、板式唱腔布局 223

第四节 京韵大鼓音乐与子弟书、弹词音乐的渊源关系 226

一、京韵大鼓音乐与卫子弟书、西城板音乐的关系 227

(一)京韵大鼓音乐与卫子弟书音乐的关系 227

1.对卫子弟书〔头行〕形式的保留 227

2.〔甩腔〕对卫子弟书〔忙子〕尾句尾腔乐汇的保留 229

3.〔甩腔〕与卫子弟书〔忙子〕尾句尾腔之关系 234

4.对卫子弟书一板三眼唱腔尾句某些唱词音腔的保留 235

(二)京韵大鼓音乐与西城板音乐的关系 237

(三)京韵大鼓音乐与弹词音乐的关系 242

第五节 京韵大鼓音乐对京剧音乐的吸收 249

一、〔快平腔〕下句音腔模式中的京剧旋律乐汇 250

二、〔长腔〕中的京剧旋律乐汇 251

第三章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后的京韵大鼓音乐 268

第一节 口语化演唱下的唱腔变化 269

一、唱词音腔的变化 269

(一)唱词各逗尾字音腔的缩短 269

(二)早期唱腔中典型唱词音腔的简化 283

(三)演唱中的有字无腔 285

二、〔慢平腔〕句唱词字位的变化 294

第二节 〔慢平腔〕下句形式的丰富和〔紧平腔〕句型的大量运用 305

一、〔慢平腔〕下句形式的丰富 305

二、〔紧平腔〕句型的大量运用 311

三、〔紧平腔〕、〔快平腔〕、〔快板〕上下句尾腔的发展 314

(一)〔紧平腔〕、〔快平腔〕、〔快板〕上句尾腔中新的程式性形式 315

(二)〔紧平腔〕、〔快平腔〕、〔快板〕下句尾腔中新的程式性形式 321

(三)京韵大鼓唱腔中〔散板〕的运用 331

四、〔快板〕句型的发展 333

第三节 京韵大鼓的流派唱腔 337

一、张小轩派的唱腔特点 338

(一)唱腔句型布局与十字句〔紧平腔〕 338

(二)〔慢平腔〕上下句中唱词音腔拖长和顿音的运用 340

(三)〔紧平腔〕、〔快平腔〕、〔快板〕唱腔下句旋律中的同音反复 343

二、刘宝全派的唱腔特点 345

(一)口语化的半说半唱 346

(二)〔挑腔〕的唱词字位和旋律的变化 349

(三)〔慢平腔〕去声尾字上句唱词字位和旋律的口语化处理 352

(四)音域宽、定调高,时常运用高腔 353

三、白云鹏派的唱腔特点 355

(一)在强调字腔的前提下保持唱腔的歌唱性 355

(二)〔慢平腔〕上声尾字上句的特殊形式 359

(三)〔紧平腔〕、〔快平腔〕、〔快板〕上句尾腔程式的运用及下句尾腔的子弟书形式 361

(四)叠句〔甩腔〕的运用 367

(五)〔快板〕下句中叠句的运用 372

四、白凤鸣派的唱腔特点 374

(一)低变体〔挑腔〕下句的落2.音形式 374

(二)叠句〔甩腔〕句的运用及其向下方五度的调性游离 378

五、骆玉笙派的唱腔特点 381

(一)唱词字位节奏的舒缓 382

1.〔慢平腔〕句型中唱词第一二逗音腔的拖长 382

2.唱词第二逗音腔的拖长 385

3.抒情性的〔紧平腔〕句 393

4.〔紧平腔〕、〔快平腔〕、〔快板〕中尾腔的程式性运用 395

(二)〔起腔〕句中运用高腔 401

(三)〔慢平腔〕上声尾字上句尾腔的创新 404

(四)〔甩腔〕句的创新 406

第四章 京韵大鼓音乐的语音特征 413

第一节 民间音乐与语言的关系 413

第二节 京韵大鼓音乐的语音构成及其特征 416

一、京韵大鼓曲种音韵形成的历史追溯 417

二、京韵大鼓音乐的语音构成及其韵味 424

(一)天津语音的主要特征 425

(二)京韵大鼓唱腔中的天津语音 426

1.唱词尾字音腔中的天津阴平字和阳平字 427

2.句中唱词音腔中的天津语音 439

3.京韵大鼓唱腔中的天津语音变调 441

4.京韵大鼓唱腔中京津阴平字调的转换现象 449

5.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后京韵大鼓唱腔中的天津语音 453

第五章 对京韵大鼓音乐、历史的重新认识 464

第一节 二十世纪头十年间的京韵大鼓是怯大鼓吗 465

第二节 刘宝全对京韵大鼓音乐的改革 476

第三节 女子大鼓始终是京韵大鼓艺术的主体 483

附:早期京韵大鼓唱段 489

1.鸿雁捎书&高六顺/演唱 489

2.许仙游西湖&高六顺/演唱 497

3.卖油郎独占花魁女&王红宝/演唱 502

4.八爱&刘宝全/演唱 513

5.游武庙、单赴刀会&张小轩/演唱 517

6.灯下劝夫&张小轩/演唱 523

7.草船借箭、华容道&张小轩/演唱 532

8.妓女自叹&王宝翠/演唱 541

9.独占花魁&宋二荣/演唱 551

10.丑末寅初&金桂宝/演唱 560

11.蓝桥会&张金环/演唱 568

12.大西厢&王红宝/演唱 579

13.妓女做梦&陈银如/演唱 589

14.百山图&刘宝全/演唱 594

15.夸桑&小金英/演唱 606

后记 612

补记 619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