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地理
明清郧阳历史文献笺注稿  上
明清郧阳历史文献笺注稿  上

明清郧阳历史文献笺注稿 上PDF电子书下载

历史地理

  • 电子书积分:15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王一军主编;田雨泽,徐永安,薛裕华副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4
  • ISBN:7801702247
  • 页数:462 页
图书介绍:本书记述了张圣才爱国传奇的一生。张先生早年追随孙中山,一生为抗日救国奋斗,是一位杰出的学者、教育家、爱国者。
《明清郧阳历史文献笺注稿 上》目录

壹 档案资料类 1

一、明代末年李自成和张献忠部在郧阳的反明斗争 1

(一)蒋允仪题农民军克郧西、上津等地科抄&崇祯七年正月 1

(二)郧抚蒋允仪奏崇祯六年农民军由内乡入郧事&崇祯七年正月 5

(三)兵部塘报竹、房等县兵情事&崇祯九年四月 7

(四)兵部尚书张凤翼谈郧阳兵事&崇祯九年四月 9

(五)兵部抄出崇祯皇帝为郧阳兵事特旨事&崇祯九年六月初九日 11

(六)苗胙土报告农民军在郧、襄活动情况&崇祯九年七月 11

(七)兵部为农民军再克上津事咨行稿&崇祯十年六月二十日 13

(八)杨嗣昌为上津再陷、县官伤亡失印事题行稿&崇祯十年六月二十四日 14

(九)湖广巡按林铭球详呈滇兵在郧获捷事&崇祯十二年正月 15

(十)兵部总报崇祯八年至十一年郧地官兵斩获、立功情况&崇祯十二年 20

(十一)兵部题行“兵科抄出郧阳抚治王永祚题”稿&崇祯十四年十二月初二日 34

(十二)兵部题“兵部抄出郧阳府监纪推官朱翊?奏”稿&崇祯十六年 35

(十三)李乾德奏到任日期并郧属情况科抄&崇祯十六年三月十九日 37

二、清代初期李自成、张献忠余部在郧阳的抗清斗争 40

(一)王斌在房县被擒&顺治三年四月 40

(二)王光恩处置王斌案诸事&顺治三年四月 王光恩揭帖 41

(三)王光恩在斗口河重创李锦部&顺治三年四月 王光恩揭帖 41

(四)徐起元报获农民军所窖银两并用讫揭帖&顺治三年四月 42

(五)提督孙定辽在郧阳遇难&顺治四年六月 罗锈锦揭帖 43

(六)清军进剿竹、房老寨等地&顺治三年四月 王光恩揭帖 44

(七)王光泰踞郧阳情形&顺治四年七月 曹叶卜揭帖 45

(八)刘明偀报陕西及郧阳农民军情形揭帖&顺治四年九月三十日 46

(九)武大定、王光泰等在川、楚边界活动情形&顺治四年十月 刘明偀揭帖 48

(十)王光泰攻淅川败回郧阳&顺治四年十月 赵兆麟揭帖 49

(十一)王光泰战败烧房陵&顺治四年十月 曹叶卜揭帖 49

(十二)罗绣锦为李开泰与农民军潜通声息揭帖&顺治四年十月初六日 50

(十三)王光泰与米国轸等在湖北陕西活动及米国轸被捕、李世英被杀等情形&顺治四年十二月十一日 黄尔胜 51

(十四)农民军在襄、郧、安坚持抗清与清军请求救兵情形&顺治五年闰四月 王守履等揭帖 52

(十五)礼部尚书郎丘为郧、襄死难官吏请恤手本&顺治五年六月十五日 53

(十六)礼部尚书郎丘为郧、襄死难武弁请恤手本&顺治五年六月十五日 54

(十七)贺珍在湖北竹山与清军战斗情形&顺治五年九月十八日 孟乔芳揭帖 54

(十八)四川农民军入房、竹与孙守金相策应&顺治九年十一月十八日 王佐题本 55

(十九)洪承畴陈两湖情形,并议分驻剿御事题本&顺治九年十一月二十八日 56

(二十)关于调秦、豫之兵合力围歼郧阳农民军的奏疏&顺治十年七月 祖泽远 57

(二十一)郝摇旗拟攻兴安,援救孙守金&顺治十年九月初七日 车克(题本) 58

(二十二)兴安总兵赵光瑞解救竹山蒋家寨&顺治十年十一月初六日 马之先 61

(二十三)郝摇旗、刘体纯等在楚、陕交界地区活动情况&顺治十一年六月二十四日 马之先 63

(二十四)兵部拟设郧、襄水师并任用降将于大海为总兵&顺治十一年九月二十四日 噶达洪等 67

(二十五)清官员奏陈筹措镇压郝摇旗等事五款&顺治十二年六月二十二日 赵焘揭帖 68

(二十六)郧襄总兵穆生辉奏言三事&顺治十二年六月二十日 71

(二十七)张朝瑞为郧、襄水师营酌增兵将事揭帖&顺治十三年四月二十四日 73

(二十八)胡全才为擒获威崇将军事揭帖&顺治十三年六月 78

(二十九)苗时化等为何开凤等降清事塘报&顺治十四年九月二十六日 80

(三十)李赞元报降清农民军姓名揭帖&顺治十五年七月十七日 80

(三十一)清顺治帝诏抚鄂、川、陕李自成、张献忠余部&顺治十八年八月初九日诏书 82

(三十二)清军筹划镇压郝摇旗等&康熙元年 白如梅题本 83

(三十三)郝摇旗等活动于楚、蜀界间,清官员陈进攻事&康熙元年七月二十日 李国英题稿 85

(三十四)刘体纯在陈家坡战败后自杀,郝摇旗袁宗第在黄草坪战败被俘牺牲&康熙三年二月十九日 李国英题稿 87

(三十五)王一正为农民军犯郧阳汛地致穆里玛等咨文&康熙三年七月三十日 90

三、清代中期王聪儿白莲教农民军在郧阳的反清斗争 92

(一)毕沅奏陈金玉邪教案&乾隆五十九年 92

(二)毕沅奏拿陈金玉等解川归案折&乾隆五十九年八月二十七日 94

(三)毕沅奏审明邪教大概情况折&乾隆五十九年九月初九日 95

(四)毕沅奏访获教首王应琥等亲往究办折&乾隆五十九年九月十三日 96

(五)秦承恩奏审明萧贵等传教情形分别定拟折&乾隆五十九年九月十四日 97

(六)湖北竹溪、竹山白莲教起事,请求朝廷出兵镇压&嘉庆元年二月二十五日 秦承恩 99

(七)清军在竹溪县蜡玉河与农民军作战情形&嘉庆元年三月初一日 秦承恩 100

(八)白莲教农民军在竹、房活动情况&嘉庆元年三月初七日 恒瑞、秦承恩 100

(九)清军攻占竹山县城&嘉庆元年三月十八日 秦承恩 101

(十)白莲教农民军劫营及清军解房县围情形&嘉庆元年三月二十四日 惠龄 102

(十一)兴安、商州各属兵勇屠杀湖北白莲教农民军数目清单&嘉庆元年三月 103

(十二)清军在房县黑虎沟、三里坪围攻农民军并往?峪追击情形&嘉庆元年四月初三日 恒瑞、永保 104

(十三)农民军攻占保康县城及县令陈世章募勇夺回情形&嘉庆元年四月初三日 毕沅、惠龄 106

(十四)清军搜捕竹山教首曹海扬并处死情形&嘉庆元年四月初六日 秦承恩 107

(十五)四川大宁县一碗泉地方白莲教农民军起事及清军镇压情形&嘉庆元年四月初七日 孙士毅 107

(十六)清军在大宁县邬龙溪至一碗泉沿途围攻竹溪白莲教军情形&嘉庆元年四月二十日 孙士毅 108

(十七)王柯中等供词 109

(十八)清军攻占房县三里坪并围困保康白云寺山农民军营垒情形&嘉庆元年四月十三日 恒瑞、永保 109

(十九)审讯房县、保康被俘农民军祁中耀、曾世兴等并解京质讯事&嘉庆元年四月十三日 恒瑞、永保 110

附:曾世兴、祁中耀供词(之一) 111

附:曾世兴、祁中耀供词(之二) 112

(二十)清军攻克郧县泥河口孤山、广山及鸡冠寨等,农民军伤亡惨重&嘉庆元年四月十六日 宜绵 114

附:王全礼供词 115

(二十一)清军筹调房县及保康等处弁兵赴襄阳情形&嘉庆元年四月二十一日 恒瑞、永保 116

(二十二)农民军攻破竹山县城时,县令刘大成等自缢经过情形&嘉庆元年四月二十五日 宜绵 117

(二十三)王全礼、吴明山等人在郧县和竹山起事情况&嘉庆元年四月二十九日 宜绵 118

(二十四)刘文学死于房县,清军查拿姚之富及李犬儿妻父&嘉庆元年四月二十九日 永保、鄂辉 118

(二十五)查明赵元照、王兴留、王柯中、蔡起俸等被杀情形&嘉庆元年六月十七日 宜绵 118

(二十六)四川农民军在竹溪、竹山活动及清军在狮子岩截击情形&嘉庆二年二月初一日 书麟等 119

(二十七)川、陕、楚边境一带农民军被镇压情况&嘉庆二年四月初四日 阿桂 121

(二十八)襄阳农民军李全股攻占郧西及清军夺回情形&嘉庆二年四月初十日 庆成等 122

(二十九)襄阳农民军进入竹溪转至竹山及清军救援竹溪县城情形&嘉庆二年八月初十日 秦承恩 123

(三十)清军援防白河县城与农民军在关庙河山梁打仗情形&嘉庆二年八月二十三日 秦承恩 123

(三十一)清军与农民军在郧县黄龙、花果一带激战&嘉庆二年九月初二日 明亮、德楞泰 124

(三十二)农民军东路由竹山、竹溪进至洵阳,西路进达西乡堰口,清军沿江拦击并严防渡口情形&嘉庆二年九月初二日 秦承恩 127

(三十三)清军增援竹、房及农民军在界山塘等地攻卡情形&嘉庆二年九月初十日 明亮、德楞泰 128

(三十四)清军沿江堵击农民军及农民军李全部进逼兴安等情形&嘉庆二年九月初十四日 惠龄 130

(三十五)农民军两路近逼竹溪县城及清军在黄笼寨、青草坪迎击情形&嘉庆二年九月十六日 明亮、德楞泰 131

(三十六)明亮、德楞泰建议在川、陕、楚边境一带施行坚壁清野、联村筑堡之策&嘉庆二年九月二十四日 明亮、德楞泰 132

(三十七)刑部关于竹山吴福儿年龄不实,由内务府酌量办理的咨文&嘉庆二年十月初一日 134

(三十八)襄阳农民军齐王氏、高均德二股分路进逼商州、山阳,及清军在峒峪、下关坊等处截击情形&嘉庆三年二月二十七日 明亮等 135

(三十九)清军在郧西一带布防情形&嘉庆三年二月二十九日 路超吉 138

(四十)清军追击齐王氏股至三岔河山梁,齐王氏、姚之富投崖牺牲&嘉庆三年三月初八日 德楞泰 139

(四十一)清军在漫川关、槐树沟截击齐王氏股及齐王氏、姚之富在三岔河阵亡&嘉庆三年三月初八日 路超吉 143

(四十二)嘉庆皇帝奖赏德楞泰等有功人员,并部署全力剿灭白莲教农民军事宜&嘉庆三年三月十三日 144

(四十三)农民军张汉朝股由陕入房县、竹山一带活动及清军防堵情形&嘉庆三年六月十三日 景安等 147

(四十四)湖北总督严防白莲教军入楚&嘉庆三年十二月初一日 景安 149

(四十五)为郧西兵事,嘉庆帝重责湖广总督&嘉庆四年二月七日 景安 150

(四十六)张添伦部在竹溪打死清军参将李正勇等&嘉庆四年四月十一日 倭什布 150

(四十七)张添伦等部在陕、楚边界与清军激战,清军将领多人阵亡,嘉庆帝深表痛惜&嘉庆四年四月二十六日 倭什布 152

(四十八)农民军李淑、徐添德等部分路进击竹山张公桥、竹溪西沟等处&嘉庆四年六月二十五日 倭什布 154

(四十九)农民军李淑、徐添德、张起贵、罗半年等股至竹山、竹溪等地及清军德楞泰入楚追击情形&嘉庆四年八月十二日 德楞泰 156

(五十)农民军辛聪等股从南漳走保康、房县至竹溪、平利情形&嘉庆四年九月初七日 倭什布等 158

(五十一)农民军杨开甲股在郧西边界作战情形&嘉庆五年闰四月二十三日 姜晟 160

(五十二)清军在保康、房县、兴山一带堵截农民军汤思蛟等股并于竹溪与樊二股接仗情形&嘉庆六年六月初十日 吴熊光等 162

(五十三)清军在房、竹一带截击农民军崔宗和、冉学圣股情形&嘉庆六年六月二十九日 额勒登保 164

附:王聪儿传 165

贰 正史传纪类 171

一、《明史》&清·张廷玉等 171

(一)明代襄阳府和郧阳府所属州县 171

(二)明宪宗置郧阳府 172

(三)郧抚王世贞奏言四便 172

(四)邓愈克均房等地及平房州反者 173

(五)吴复悉平郧、均、房、竹诸山寨之不附者 173

(六)隆平侯张信奏太和山五色云见 173

(七)原杰抚治荆襄 173

(八)陈祚等为阻永乐迁都北京贬谪为武当山佃户 175

(九)尚褫因悯荆、襄流民,遭项忠怒劾 176

(十)王信进据房县城 176

(十一)荆、襄平定,震功最高 177

(十二)郧阳知府袁清 177

(十三)名访张三丰,实查建文帝 178

(十四)白圭擒刘通 178

(十五)孙需抚郧,安辑流民 179

(十六)项忠传 180

(十七)郧抚章拯 182

(十八)汪奎疏请大发帑庾赈济郧襄饥民 183

(十九)郧抚汪舜民 183

(二十)宦官齐元、韦兴与均州 184

(二十一)王恕平刘通讨石龙,严束滥杀 185

(二十二)郧抚戴珊 186

(二十三)陈奇瑜与郧阳 187

(二十四)郧抚吴百朋 188

(二十五)郧抚刘璋 189

(二十六)武当道士盛况 189

(二十七)御史李兴请于郧阳别设三司 190

(二十八)中贵督太和山,乾没公费 190

(二十九)郧抚樊莹 190

(三十)郧阳知府潘蕃 192

(三十一)郧阳知府俞荩 193

(三十二)蓝廷瑞谋取郧阳 193

(三十三)郧抚徐蕃 193

(三十四)宦官韦兴守郧阳 193

(三十五)郧抚詹瀚 194

(三十六)王守仁举郧阳巡抚林富自代 195

(三十七)郧抚王宪 195

(三十八)郧抚张岳 195

(三十九)郧抚方良永拒揖刘瑾 196

(四十)郧抚王缜 198

(四十一)赵文华几为郧抚 199

(四十二)郧抚寇天叙善政 200

(四十三)郧抚刘玉 201

(四十四)郧抚潘旦,严嵩绌之 202

(四十五)郧抚王学夔 204

(四十六)郧抚王以旂 204

(四十七)郧抚袁宗儒 206

(四十八)郧抚沈良才因嵩落职 206

(四十九)郧抚杨俊民 206

(五十)凌云翼抚郧时疏论卫所兵耗之弊 207

(五十一)郧抚吴桂芳 209

(五十二)治边良才萧彦抚郧 210

(五十三)郧抚李材与郧阳兵变 211

(五十四)李颐为郧阳知府沈鈇白冤 213

(五十五)蒋允仪守郧不支,下狱戍边 213

(五十六)张应昌败于均州 214

(五十七)郧抚毕懋康直斥阉党 214

(五十八)徐学谟始结居正,继附时行 215

(五十九)蔡复一抚郧,值大旱,自系于狱,遂大雨 216

(六十)张献忠败左良玉于房县 217

(六十一)张献忠腾牒郧抚戴东旻 217

(六十二)高斗枢苦守郧阳 217

(六十三)熊文灿与郧阳 219

(六十四)郧抚卢象升,英名垂千秋 222

(六十五)郧阳副使宋一鹤守献陵,城陷死 226

(六十六)周遇吉与张献忠郧阳之战 227

(六十七)射塌天、闯塌天守郧,郧城得无事 227

(六十八)陈奇瑜出师郧阳,杨世恩败农民军于竹溪 228

(六十九)守郧将领刘国能曾与李自成结拜兄弟,李卒杀刘国能 228

(七十)秦翼明与农民军郧阳之战 229

(七十一)左良玉与郧阳 230

(七十二)史可法驰驻太湖,扼农民军由郧东下 231

(七十三)郧抚袁继咸,晚明大忠臣 232

(七十四)大文豪王世贞抚郧 234

(七十五)郧抚汪道昆 236

(七十六)郧西铁汉朱裒 236

(七十七)郝景春知房陵死难,崇祯帝亲赠太仆少卿 237

(七十八)郧襄监军张克俭 238

(七十九)郧抚李乾德 239

(八十)郧阳同知刘璇等人死事 240

(八十一)张三丰其人 240

(八十二)郧阳诸生陈丹余妻女之死 242

(八十三)巨贪韦兴司香太和山 242

(八十四)均州建有魏忠贤祠 243

(八十五)元岳太和山 243

(八十六)帝诏有司采灵芝于太和诸山 243

二、《清史稿》&清末民初·赵尔巽 柯劭忞 244

(一)张煌言遣使说郧阳李自成旧部 244

(二)佟国瑤帅师镇抚郧阳 245

(三)李荫祖进剿郧、襄李自成余部 245

(四)尚可喜克郧、襄诸郡 246

(五)罗绣锦与喀喀木合兵克郧阳 247

(六)南明桂王置总兵入郧与郝摇旗合 247

(七)吴景道击却郧阳叛军王光泰 248

(八)喀喀木驻军郧阳 248

(九)魏琯弹劾郧阳抚治赵兆麟 249

(十)鳌拜之弟穆里玛战郧阳 250

(十一)郝摇旗、刘体纯在郧、襄抗清 250

(十二)清师败吴三桂,连克上津、两竹 250

(十三)谭弘、谢泗据郧叛清,噶尔汉平之 251

(十四)杨来嘉叛附吴三桂,与清军周旋郧、襄之间 252

(十五)杨素蕴开房、保南河水运之便 253

(十六)郎永清疏房水道安塘递运,军得无匮 254

(十七)石琳在郧、襄,军纪肃整 254

(十八)高其位苦守郧阳 255

(十九)舒亮战草店 255

(二十)王聪儿、姚之富自山阳入郧西,明亮剿之 256

(二十一)毕沅与郧阳 256

(二十二)郧阳知府、治水专家唐侍陛 257

(二十三)书麟疏奏移协镇于郧阳、竹山二处 258

(二十四)德楞泰等与白莲教农民军激战川、鄂、陕边境 259

(二十五)樊人杰在竹山投水死 260

(二十六)永保、恒瑞进剿竹、房农民军 261

(二十七)和珅族孙景安屯郧阳,寻夺伯爵,戍新疆 262

(二十八)恒瑞等败农民军于竹山、房县 263

(二十九)庆成在郧阳 263

(三十)杨遇春败农民军于竹山菩提河 263

(三十一)赛冲阿等大败农民军于郧西三岔河,齐、姚投崖死 264

(三十二)王懋赏战死郧阳 265

(三十三)达三泰败农民军于均州、竹溪和郧西等地 265

(三十四)呢玛善曾任郧阳总兵 266

(三十五)郧阳参将多尔济扎布驻防两竹 266

(三十六)王凯驻守郧县,败农民军于黄龙滩 267

(三十七)惠伦在郧阳、黄龙滩、草甸、长坪等地与农民军激战,殁于阵,仁宗震悼 267

(三十八)房县乡勇纠抢民寨,吴熊光诛杀三十余人 268

(三十九)严如熤议宜仿明代郧阳巡抚之制 269

(四十)苟文明农民军由竹溪入陕 270

(四十一)卓秉恬疏论鄂、川、陕三边宜专设大员控制 270

(四十二)郧阳镇总兵瞿腾龙 271

(四十三)僧格林沁与捻军战于信阳、郧阳之间 272

(四十四)李续宜击退捻军于均州等地 273

(四十五)竹山协副将李朝斌在江东与李秀成激战 273

(四十六)舒保克房、竹 274

(四十七)曾望颜败太平军于竹山、武当山 275

(四十八)严树森败太平军于郧西 275

(四十九)唐训方等在武当山金顶与太平军激战 276

(五十)郧阳知府庆裕 277

(五十一)张曜进击捻军,追越郧西一百四十里 277

(五十二)郧西人正兴官至提督 278

(五十三)吴三桂遣将攻郧阳、均州 278

(五十四)杨来嘉、副将洪福屡攻均州 279

(五十五)谭弘屡攻郧阳,吴三桂授以将军,封国公 279

(五十六)陈豪知房县,募崇阳人种茶,民惠莫大焉 280

(五十七)李颙父李可从死于郧西 280

(五十八)竹山知县刘大成等死难事 281

(五十九)吴祖锡说郧阳李自成余部出师扰楚以救滇 282

(六十)郧抚袁继咸忠直,曾为阉党所诬 283

(六十一)黄宗羲、黄百家、王来咸论武当内家拳 284

(六十二)郧襄铸局 286

(六十三)清代郧阳水、旱、雹自然灾害及奇闻特异之事 286

三、《清史列传》 289

(一)徐起元 289

(二)苗胙土 289

(三)王鳌永 290

四、《碑传集》&清·钱仪吉 291

(一)徐启元守郧,晚年厚受清廷优恤 291

(二)杨素蕴预言吴三桂反而受挫,后出任郧抚,勤政爱民 293

叁 编年、纪事本末类 295

一、《明通鉴》&清·夏燮 295

(一)均、房悉定 295

(二)郧阳水灾 295

(三)荆襄刘通起事 295

(四)白圭、王恕等合兵进剿刘通农民军 296

(五)梅溪之战,官军失利 296

(六)械刘通至京师,磔之 296

(七)刘通妻连氏及刘长子被官军诱执 296

(八)李原、王彪等再次起事 297

(九)宪宗诫项忠不得扰民 297

(十)项忠报功 297

(十一)项忠自辩 297

(十二)原杰抚郧 298

(十三)开设郧阳府 298

(十四)项忠擒李原、王洪等 299

(十五)原杰卒于南阳,民为立祠 299

(十六)吴道宏抚郧 299

(十七)何乔新由原杰荐迁湖广布政 299

(十八)洪谟奏言:不当信道家武当山修炼之说 299

(十九)郧抚戴珊平定野王刚 299

(二十)太监韦兴夤缘代均州 300

(二十一)鄢本恕谋取郧阳 300

(二十二)中官赍真武像建醮武当山 300

(二十三)诏发太和山香钱赈灾 300

(二十四)湖广五府水灾 301

(二十五)调武当山香银赈灾 301

(二十六)调太和山香钱备赈 301

(二十七)郧抚夏从寿考绩不佳 301

(二十八)郧阳、汉中、西安等十五州、县同日地震 301

(二十九)太和山香税宜如泰山例 301

(三十)郧、襄地震 301

(三十一)郧阳兵变 302

(三十二)郧地虽名一军,却与道将等 302

(三十三)陈奇瑜、卢象升合剿农民军 302

(三十四)房县、竹溪知县死难事 302

(三十五)郧抚蒋允仪入狱 303

(三十六)郧县、上津知县死难事 303

(三十七)卢象升调川兵搜捕均州农民军 303

(三十八)上津、郧西殉难者 303

(三十九)熊文灿受降张献忠 303

(四十)中官卢九德谋划有功 303

(四十一)罗汝才降而复叛 304

(四十二)张献忠、罗汝才复反 304

(四十三)左良玉兵败房县 305

(四十四)左良玉、杨嗣昌有隙 306

(四十五)左良玉、杨嗣昌用兵之争 306

(四十六)马元利离间杨、左 306

(四十七)李自成智服刘宗敏 307

(四十八)斗枢善谋,光恩善战 307

(四十九)张献忠败于郧阳 307

(五十)均州知州胡承熙父子死难 307

(五十一)李自成转攻郧阳 307

(五十二)徐启元任郧阳抚治 307

二、《国榷》&清·谈迁 308

(一)洪武年间四事(1—4) 308

(二)永乐年间五事(5—9) 308

(三)正统年间一事(10) 308

(四)景泰年间二事(11—12) 309

(五)天顺年间一事(13) 309

(六)成化年间二十六事(14—39) 309

(七)弘治年间二十二事(40—61) 311

(八)正德年间三十一事(62—92) 312

(九)嘉靖年间六十五事(93—157) 313

(十)隆庆年间十一事(158—168) 316

(十一)万历年间五十一事(169—218) 317

(十二)天启年间五事(219—223) 319

(十三)崇祯年间六十二事(224—285) 320

三、《清通鉴》&章开沅等 324

(一)顺治二年二月五日李自成出武关,到达南阳、邓州等地 324

(二)李自成余部与何腾蛟 324

(三)李锦、高一功等人在竹、房南山一带活动 325

(四)提督孙定辽在郧县安阳阵亡 325

(五)洪承畴谈湖广一带军事 325

(六)免均州、保康等地荒地税粮 325

(七)十三家活动于荆、襄、蜀东之间,清廷筹划剿灭大计 325

(八)清廷计划四面围剿十三家 326

(九)清军与郝摇旗激战竹、房 326

(十)李来亨智败清军董学礼部 327

(十一)刘体纯、郝摇旗、李来亨以攻为守,重创清军 327

(十二)李来亨败殁,竹、房至川、湘一体归清 327

(十三)剿灭西山十三家,民夫运送军粮,不堪困苦 328

(十四)均州、南漳新辟,三年后起科 328

(十五)竹山火灾,康熙皇帝下旨赈灾 328

(十六)杨来嘉、谢泗等人叛附吴三桂后的郧、襄形势 328

(十七)杨来嘉、洪福进犯南漳、均州 329

(十八)竹溪大雪深四五尺 329

(十九)乾隆皇帝谕郧阳垦田与抚民事宜 329

(二十)竹溪陈金玉 330

(二十一)为白莲教案,湖广总督毕沅和竹溪知县俱受处罚 330

(二十二)王聪儿为躲搜捕削发为尼 331

(二十三)郧、襄白莲教起事 331

(二十四)竹、房白莲教起事 332

(二十五)官军分头进剿郧、竹、房白莲教 332

(二十六)保康、邓州、新野教况 333

(二十七)白莲教军由楚入川,灵活有序 333

(二十八)白莲教军分合不定,与官军捉迷藏 333

(二十九)白莲教军在竹、房一带与官军周旋 334

(三十)齐王氏在郧西、山阳一带与官军周旋 335

(三十一)齐王氏在郧西殉难 335

(三十二)张汉潮在竹房 335

(三十三)嘉庆帝谕示官军重新布防,通盘筹划 336

(三十四)嘉庆帝为“官逼民反”一语触动 336

(三十五)张添伦、高均德在关垭一带活动 337

(三十六)樊人杰等在官渡一带活动 337

(三十七)嘉庆帝急令明亮赴竹山、竹溪进剿 337

(三十八)嘉庆帝谕示实行坚壁清野和招抚之策 337

(三十九)宋股农民军撤至房县九道梁一带 338

(四十)辛聪、高均德在竹溪、平利一带活动 338

(四十一)楚地赃官胡齐崙 339

(四十二)嘉庆帝开释明亮,令其赴竹山、竹溪剿办农民军 339

(四十三)数股农民军驻汉江以北山内 339

(四十四)倭什布在均、谷、房、保,嘉庆帝对其恩威并施 340

(四十五)湖北剿办事专由明亮督办 340

(四十六)均、房、南漳、兴山、广元等地战事 340

(四十七)白莲教军在郧西蒿坪、关防等地作战,击毙清兵守备修永宏 340

(四十八)明亮称誉竹山、郧西二县令 341

(四十九)苟文明率农民军进击房县 341

(五十)官军在房县上龛斩杀农民军千余人 341

(五十一)川、楚、陕边境军情及明亮在竹山保丰歼获情况 341

(五十二)孙清元任郧阳镇总兵 342

(五十三)农民军头领龙绍周阵亡 342

(五十四)德楞泰主动入楚作战,嘉庆帝表彰他深得公忠体国之道 342

(五十五)楚境白莲教农民军仅剩数十人 342

(五十六)楚、川、陕平定,嘉庆帝派大员告祭川、楚、陕等名山大川 343

(五十七)楚、川、陕白莲教军只剩二百余人 343

(五十八)白莲教军与乡勇之关系 343

(五十九)楚地办理军需有滥支应情事 343

(六十)德楞泰为剿办事又受重罚 344

(六十一)苟文润被歼 344

(六十二)清廷九载用兵损耗巨大 344

(六十三)太平军扶王、启王、遵王等远征西北途经川、陕、楚边境 344

四、《明史纪事本末》&清·谷应泰 345

(一)明成化年间郧阳的乱与治 345

(二)李自成与郧阳 350

(三)张献忠与郧阳 351

肆 实录类 355

一、《明实录类纂》&(湖北史料卷)李国祥 杨昶 355

(一)政治 355

1、行政建置 355

2、人事任免 363

3、弹劾、荐举与考核 378

4、封赠奖予 383

5、旌表 388

6、免朝 388

7、巡幸与归省 388

8、流民 388

9、奏疏 402

10、其他政务 403

(二)军事 404

1、占领湖北 404

2、军政建置 405

3、军职任免 408

4、军事调动与驻防 411

5、军事镇压与反抗 413

6、军需与军饷 417

7、其他军务 418

(三)经济 419

1、赋税与财政收支 419

2、杂办与差役 419

3、自然灾害与蠲赈 420

4、仓储 425

5、屯田 426

6、建筑 426

7、矿冶 426

8、盐茶商贸 427

(四)交通运输 427

1、漕运 427

2、驿传 428

3、其他运输 429

(五)文化、教育与卫生 429

1、宗教 429

2、武当山 430

3、礼仪与祭祀 439

4、著述 439

5、教育 439

(六)司法 440

(七)宗藩 442

(八)人物、其他 443

二、《永历实录》&明·王夫之 449

(一)永历秘封王光兴、李来亨、郝永忠等,皆上公爵 449

(二)永历十三年,李来亨、郝永忠自竹山出攻襄阳 449

(三)郧阳府同知万年策 449

(四)高必正、李赤心(李过) 449

(五)弘光元年春,李自成由商洛走襄樊 449

(六)李来亨、王光兴、王光昌、孙可望等 450

三、清代《世祖实录》 452

(一)吴三桂布防汉中、竹、房事 452

(二)潘士良 452

(三)苗胙土 452

(四)褒奖王光恩 452

(五)潘士良免官 452

(六)光恩报功 452

(七)甘文奎 452

(八)郧阳兵制 453

(九)徐启元抚郧 453

(十)减赋 453

(十一)徐启元 453

(十二)赵兆麟抚郧 453

(十三)罗绣锦疏留赵兆麟 453

(十四)徐启元守郧有功 453

(十五)赵兆麟以病乞归 453

(十六)朱国柱 453

(十七)徐启元 453

(十八)朱国柱 453

(十九)胡全才 453

(二十)朱国柱 454

(二十一)免赋 454

(二十二)穆生辉 454

(二十三)免赋 454

(二十四)胡全才报捷 454

(二十五)免赋 454

(二十六)胡全才 454

(二十七)免赋 454

(二十八)免赋 454

(二十九)李逢茂 454

四、清代《圣祖实录》 455

(一)白秉真、王来任 455

(二)免税赋 455

(三)布防 455

(四)区划 455

(五)裁抚 455

(六)布防 455

(七)王来任 455

(八)恤农 455

(九)恤农 456

(十)垦荒 456

(十一)遣兵 456

(十二)吴三桂 456

(十三)报捷 456

(十四)杨懋勋 456

(十五)谕杨懋勋 456

(十六)平洪福、谭弘(圣旨) 457

(十七)报捷 457

(十八)布防 457

(十九)裁抚 457

五、清代《高宗实录》 458

(一)范璨奏疑房县一道士为伪示作案犯 458

(二)乾隆帝关于缉拿大名府案首犯段文经谕旨 458

六、清代《穆宗实录》 460

竹山副将李朝斌 460

七、清代《光绪朝东华录》 460

(一)郧镇赃官綦高会 460

(二)郧西余琼芳案震动朝野 460

(三)均州孙家湾 462

(四)颁郧西匾 462

(五)褒奖郧县知县 462

(六)颁房县神匾 46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