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唐诗学书系  意象艺术与唐诗
唐诗学书系  意象艺术与唐诗

唐诗学书系 意象艺术与唐诗PDF电子书下载

文学

  • 电子书积分:12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陈伯海著
  • 出 版 社: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5
  • ISBN:9787532577927
  • 页数:309 页
图书介绍:本书意在从意象艺术的角度来揭示唐诗的性能,按历史的进程来跟踪和梳理唐代诗歌艺术的变化轨迹。这一梳理的工作是上升到逻辑整合的层面上来把握其内在的演进脉络与发展趋势的。根据这一思路,本书设立了十个专章,除初始两章着重厘清“意象”与“意象艺术”的相关概念及其基本原理外,其余八章均按历史线索构撰。其中第三章综述唐前诗歌意象艺术的流变,便于考镜源流,为进入唐代做好必要的铺垫。四、五、六三章主要围绕标志着意象艺术成熟期的盛唐诗风展开,试图将那个时代倡扬的审美理念与诗歌创作实践联系起来观照,以求在相互印证中能有较亲切的理解。第七章以下则转入意象艺术转型的探讨,分别就杜甫诗作、大历诗风、“元和诗变”以及晚唐“温李新声”这四个时段的典型诗歌现象进行重点考察,通过以点带面的方式将转型的线路与轮廓大致勾画出来。这样的研究开启了一种切入诗歌意象艺术史的思路。
《唐诗学书系 意象艺术与唐诗》目录

引言 1

第一章 为“意象”正名 6

一、意象即“表意之象” 6

二、意象不能等同于诗中名物 10

三、物象、事象、情象、理象 14

四、从意象到意境 21

第二章 古典诗歌意象艺术的若干思考 28

一、意象思维揭秘 29

二、意象语言探胜 33

三、意象结构析解 38

第三章 唐前诗歌意象艺术的流变 44

一、《诗经》体式与意象艺术的萌生 44

二、《楚辞》体式与意象艺术的丕变 52

三、两汉诗歌与意象艺术的完形 59

四、魏晋南北朝诗与意象艺术的演进 67

五、小结 81

第四章 唐人“诗境”说考释 87

一、“景”和“境” 88

二、“取境”和“造境” 93

三、“意与境会”和“境生象外” 100

四、“诗境”说在诗学史上的地位 106

第五章 殷璠诗学与盛唐诗风 113

一、“风骨” 113

二、“兴象” 118

三、“声律” 123

四、“词秀调雅”“思苦语奇” 129

五、“三来”与“四体” 132

第六章 唐诗:向成熟的艺术高峰攀登 139

一、成熟的土壤 140

二、成熟的道路 144

三、成熟的表现 154

第七章 “感事写意”说杜诗——试论意象艺术转型之肇端 173

一、杜诗的“感事”艺术 174

二、杜诗的“写意”艺术 185

三、“感事写意”与诗歌意象艺术的转型 193

第八章 从“无我之境”到“有我之境”——兼探大历诗风演进的一个侧面 197

一、“有我”与“无我”之概念辨析 198

二、古典诗歌艺术从“无我”向“有我”之推移 206

三、大历诗人对“有我之境”的刻意营造与功过得失 215

第九章 “诗到元和体变新”——古典诗歌艺术转型之枢纽谈 225

一、时代精神的三重变奏 227

二、从“直觉的表现”到“反省的创造” 236

三、“反省创造”与“假象见意” 247

四、“反省创造”与“以文为诗” 254

五、怎样理解“古今百代之‘中’” 260

第十章 “温李新声”与词体艺术先导——唐诗意象艺术转型之另面观 265

一、晚唐时代氛围下的“秋花”与“夕照” 266

二、从“触景生情”到“因情造景” 270

三、绵密深曲的体性与朦胧隐晦的旨趣 276

四、向着词体艺术的延伸 286

结语 292

后记 307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