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环境安全
山东省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山东省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山东省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PDF电子书下载

环境安全

  • 电子书积分:12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张伟著
  • 出 版 社: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3
  • ISBN:9787209078986
  • 页数:335 页
图书介绍:本书就山东的自然资源的承载力和科学性利用作了详细分析探讨,并就环境的保护和生态省的建设提出了大胆构想。作者用大量详实的资料数据分析了山东省目前的生态环境现状和存在的重大问题,并就今后的保护治理应采取和加强的方式方法提供了战略性的探讨。
《山东省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目录

第一章 山东省生态环境总体特征 1

第一节 丰富多样的自然资源 1

一、自然资源的基本特点 1

二、自然资源的开发历程 4

三、自然资源开发与区域分工 7

四、鲜明的资源地域优势 9

第二节 持续改善的环境质量 15

一、最初污染较轻阶段(1949~1978年) 15

二、污染逐渐加剧阶段(1978~1999年) 16

三、污染治理加强阶段(2000年至今) 17

第三节 开发保护中的生态环境 19

一、生态环境的突出特点 19

二、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 27

三、从环境保护到生态环境建设 29

四、生态环境建设历程 31

五、生态省建设历程 35

第二章 山东省自然资源利用与承载力评价 41

第一节 土地资源 41

一、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现状特点 41

二、土地资源承载力评价与预测 42

三、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途径 77

第二节 水资源 81

一、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特点 81

二、水资源承载力评价与预测 84

三、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途径 98

第三节 矿产资源 104

一、矿产资源分布与开发利用现状特点 104

二、矿产资源承载力评价 108

三、矿产资源可持续利用途径 114

第四节 海洋资源 117

一、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现状特点 118

二、海洋资源承载力评价 120

三、海洋资源可持续利用途径 126

第五节 自然资源综合承载力评价 130

一、自然资源综合承载力概念及评价思路 130

二、自然资源综合承载力评价 131

三、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途径和对策 137

第三章 山东省污染控制与环境保护 140

第一节 环境污染现状分析 140

一、大气环境质量 140

二、水环境质量 144

三、声环境 149

四、固体废物污染 149

五、农村环境问题 150

第二节 环境污染控制阶段与瓶颈解析 153

一、不同发展阶段实施的污染控制举措 153

二、环境质量的改善 160

三、目前依然存在的环境瓶颈解析 166

第三节 城市与农村环境保护实践 175

一、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及其定量考核 175

二、农村环境保护实践 178

第四节 环境污染控制的总体思路 186

一、战略思想 186

二、战略目标 186

三、战略重点 187

第四章 山东省生态环境建设实践 198

第一节 生态环境建设的背景分析 198

第二节 不同行政地域单元生态示范建设实践 199

一、生态省建设实践 199

二、生态市创建实践 213

三、生态县创建实践 218

四、生态乡镇和生态村创建实践 221

第三节 城市与工业园区生态环境建设实践 240

一、以绿化和环保为主的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实践 240

二、以循环经济模式为主的生态工业园建设实践 255

第四节 特殊保护区保护与建设实践 257

一、体现综合功能保护区的保护与建设 257

二、体现主导功能保护区的保护与建设 270

第五节 环境法规和标准体系建设实践 279

一、环境法规规章建设实践 279

二、环境保护标准体系现状建设实践 288

第五章 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297

第一节 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提出 297

一、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社会友好型社会的背景 297

二、建设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意义 299

第二节 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内涵和标准 304

一、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内涵 304

二、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特点 306

三、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标准 307

第三节 山东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举措 311

一、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311

二、加强资源节约和管理 313

三、加大环境保护力度 315

四、弘扬生态文明 317

第六章 保护生态环境的战略对策 318

一、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生态经济体系 318

二、保护生态环境,加强环境污染综合防治 319

三、健全法规制度,加强生态山东建设的法治保障 321

四、完善经济政策,优化资源环境要素配置 322

五、加强科技创新,有效突破生态山东建设瓶颈 323

六、加强行政监管,提高资源环境保护水平 323

七、繁荣生态文化,强化全社会的生态文明观念 324

参考文献 325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