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天文地球
地震科普知识300问答
地震科普知识300问答

地震科普知识300问答PDF电子书下载

天文地球

  • 电子书积分:9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地震科普知识300问答》编委会编
  • 出 版 社:北京:地震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6
  • ISBN:7502844058
  • 页数:155 页
图书介绍:这是一本为了推进防青少年防震减灾宣传的科普知识问答书,对于普及民众防震减灾科普知识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本书从地震科普基础知识问答、防震减灾知识问答、地震监测预报知识问答、地震灾害救援及重建知识问答、相关法律法规知识问答等方面采用一问一答的形式介绍了防震减灾方面的实用科普知识,融科学性、知识性、可读性为一体,也是一本贴近大众生活的实用的地震科普知识读物。
《地震科普知识300问答》目录

第一章 地震科普基础知识问答 1

1.地球表面是由什么组成的? 3

2.地球内部结构分为哪几层?哪一层经常发生地震? 3

3.地震是怎么回事?它具备哪些基本条件? 3

4.为什么会发生地震? 3

5.什么叫地震释放能量? 4

6.地震有几种类型? 4

7.什么叫构造地震? 4

8.什么叫地震波?它分为哪几种? 4

9.地震造成破坏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4

10.哪种地震波可以警告人们尽快做好准备? 5

11.什么叫烈度?震级与烈度的区别是什么? 5

12.什么是极震区? 5

13.什么是震级? 5

14.怎样观测、记录地震和测定震级? 5

15.什么叫震源、震中、震源深度? 6

16.什么叫近震和远震? 6

17.什么叫地震活跃期、地震活跃幕? 6

18.什么是活断层?活断层研究有哪些重要性? 6

19.什么是地震序列?有哪些类型? 6

20.什么是地震带?世界上最主要的地震带分布于哪些地区? 7

21.什么叫历史地震、古地震? 7

22.我国有哪些地震带? 8

23.什么是活动构造? 8

24.第四纪活动断裂带的哪些部位容易发生地震? 8

25.什么叫破坏性地震? 9

26.地震造成的最普遍的灾害是什么? 9

27.地震灾害有哪些特点? 9

28.地震成灾的原因是什么? 9

29.什么是影响地震灾害大小的关键因素? 10

30.什么是地震的直接灾害? 10

31.什么是地震的次生灾害? 11

32.为何城市的地震次生灾害十分突出? 11

33.地震时引发的哪种次生灾害最严重? 11

34.城市地震火灾产生的原因有哪些? 11

35.我国地震破坏作用有何特点? 12

36.大震时间与地震灾害关系如何? 12

37.什么是可能发生严重地震次生灾害的建设工程? 12

38.没有发生过强烈地震的地方为什么会发生强震? 12

39.强烈地震后,余震还会不会造成破坏? 12

40.什么叫城市直下型地震?成因是什么? 13

41.水库诱发地震的原因及类型是什么? 14

42.什么叫矿山地震?它有什么特征,成因是什么? 15

43.为什么我国西部是世界上大陆地震最活跃、最强烈和最集中的地区? 18

44.我国台湾地区为何地震多? 19

45.地震为什么多发生在夜间? 19

46.北纬40°线附近何以地震多? 20

47.强震与太阳活动有什么关系? 20

48.有些地震之后为什么江河无水? 20

49.闰八月会发生大震吗? 21

50.气旋能触发地震吗? 22

51.地震时为什么会喷水冒沙? 22

52.什么是“南北地震带”? 23

53.我国历史上波及范围最广的是哪次地震? 23

第二章 地震监测预报知识问答 25

54.什么是地震预报? 27

55.什么叫作地震预报的三要素? 27

56.现在能精确预报地震吗? 27

57.发布地震预报有哪些权限规定? 30

58.发布地震预报时,当地政府应做哪些工作? 31

59.发布地震预报时,涉及化工、易燃、有毒物品的工作部门应该做好哪些工作? 31

60.什么叫震害预测? 32

61.什么是大震预警? 32

62.地震预警与预报的区别是什么? 32

63.目前的地震预警方法有哪些? 33

64.什么是大震的预警现象? 34

65.什么是大震的预警时间? 34

66.我国地震监测预报的水平和现状如何? 34

67.为什么要保护地震监测设施和地震观测环境?其保护范围有哪些? 36

68.发布地震预报有哪些权限规定? 37

69.什么是地震监测设施? 38

70.什么是地震观测环境? 39

71.除另有规定外,禁止在已划定的地震观测环境保护范围内从事哪些活动? 39

72.群测群防在地震预报工作中有什么重要意义? 39

73.地震有前兆吗? 41

74.什么是微观前兆? 41

75.什么是宏观前兆? 41

76.常见的地震前兆有哪些? 41

77.如何识别宏观异常? 41

78.地声有什么特征,与哪些声响容易混淆? 42

79.为什么动物在强震前会有异常反应? 42

80.震前地下水有哪些异常变化? 42

81.震前动物行为异常有哪些表现? 42

82.为什么动物在强震前会有异常反应? 43

83.地光有何特征? 43

84.什么叫地震云? 43

85.震前气象有哪些异常? 44

86.小震闹,大震必然到吗? 44

87.何谓余震的双重属性? 45

第三章 防震减灾知识问答 47

88.为什么说邢台地震是我国防震减灾史上的里程碑? 49

89.当前我国地震形势怎样?我国采取了哪些工作方针和防震减灾措施? 50

90.防震减灾的涵义是什么? 52

91.我国抗震防灾工作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52

92.我国抗震防灾工作的目标是什么? 52

93.我国城市防震减灾的总目标是什么? 52

94.我国地震工作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52

95.抗震防灾工作的指导方针是多少? 53

96.抗震防灾对策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53

97.减轻区域地震灾害的对策是什么? 53

98.各级政府在防震减灾工作中的主要职能是什么? 53

99.我国防震减灾工作机构如何设置? 53

100.我国防震减灾工作重点是什么? 54

101.我国地震救灾的基本策略是什么? 54

102.什么是地震对策? 54

103.国家地震社会服务工程是什么? 54

104.在防震减灾方面,我国将采取什么对策? 55

105.1994年联合国大会决议将国际减灾日定为哪一天? 55

106.为什么说城市是防震减灾工作的重点? 55

107.我国农村防震减灾的长远目标是什么? 55

108.什么是地方地震工作?它的工作方向和任务是什么? 56

109.抗震防灾规划有哪几个层次? 57

110.城市抗震防灾规划包括哪些内容? 57

111.抗震防灾规划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57

112.2006~2020年我国防震减灾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57

113.中国地震背景场探测工程是什么? 58

114.国家地震预报实验场建设是什么? 58

115.为什么要开展新建工程抗震设防工作? 59

116.国家地震社会服务工程是什么? 59

117.国家地震专业基础设施建设是什么? 59

118.为什么要搞好地震知识的普及和宣传工作?如何搞好这项工作? 59

119.如何对待地震谣言和谣传? 60

120.新建工程抗震设防质量检查监督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61

121.什么是强余震的防范重点? 61

122.简要说明山区防范强余震的关键有哪些? 62

123.如何引导公众自觉掌握防震知识? 62

124.为什么要进行防震演习? 62

125.如何预防地震次生灾害? 63

126.什么是区域抗震防灾综合防御体系? 63

127.中国是世界上遭受地震灾害最严重的国家,其主要原因是什么? 63

128.第一台地动仪是谁发明的? 64

129.唐山地震的具体情况如何? 64

130.汶川地震的具体情况如何? 65

131.我国历史上发生过哪些8.0级以上的地震? 65

132.什么叫地震社会学?包括哪些主要内容? 66

133.我国编制的《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已有几代,其名称分别是什么? 67

134.区域不同震级档强震构造标志分析方法是什么? 67

135.区域地球动力学模型怎样确定? 67

136.Ⅰ级工作对区域地震构造等相关资料的要求有哪几方面? 68

137.区域新构造图编制的内容有哪几方面? 68

138.怎样编制区域地震构造图? 69

139.怎样扩展细化区域地震构造图的编制内容? 69

140.区域地震构造环境综合评价有哪些内容? 69

141.怎样确定近场地震构造评价工作的范围? 70

142.近场地震构造评价有哪些主要内容? 70

143.怎样确定近场主要断层? 71

144.在近场地震构造评价中,应收集、分析哪些第四纪地质地貌资料? 71

145.在近场区地震构造评价中,收集与分析的资料包括? 72

146.怎样鉴定近场断层活动时代? 72

147.怎样分类与鉴定近场区断层活动性质? 74

148.如何判识发震构造及确定最大潜在地震? 74

149.在地震安全性评价中地震区、带的含义和作用如何? 74

150.如何划分地质构造环境地震区带? 75

151.怎样分析地震活动与地球物理场、地质构造的关系? 76

152.区域现代构造应力场如何表示? 77

153.怎样分析区域震源机制解资料? 78

154.怎样用地质构造特征确定地震带震级上限? 78

155.有哪几种用地震活动性特征、地球物理场特征划分潜在震源区的方法? 79

156.如何根据地质构造特征划分潜在震源区? 80

157.潜在震源区震级上限的确定原则和方法有哪几种? 80

158.工程场地地震地质灾害的成因和类型有哪几种? 82

159.开展地震地质灾害评价的野外调查工作包括哪些内容? 82

160.怎样评价地震地质灾害? 84

161.活断层地质灾害评价包括哪些内容? 84

162.怎样收集历史地震资料? 84

163.怎样开展历史地震资料分析? 85

164.减轻地震灾害损失的主要措施是什么? 85

165.编制地震应急预案的目的是什么? 86

166.怎样编制地震应急预案? 86

167.地震应急预案的内容应包括哪些主要方面? 87

168.为什么要进行场地的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它包括哪些方面的工作? 88

169.各级政府在震前应做好哪些准备工作? 89

170.教育部门震前应做好哪些工作? 90

171.公安部门震前应做好哪些工作? 90

172.建筑部门震前应做好哪些工作? 90

173.矿山部门震前应做好哪些工作? 91

174.邮电部门震前应做好哪些工作? 91

175.卫生部门震前应做好哪些工作? 91

176.基层单位怎样做好抗震救灾准备? 91

177.学校应做好地震前的哪些准备? 92

178.为什么要制订家庭防震计划?应包括在哪些措施? 92

179.地震救灾目标应包括哪些方面? 92

180.什么叫地震应急? 93

181.地震应急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93

182.各级政府在震前防御阶段应做好哪些准备工作? 93

183.基层单位怎样做好抗震救灾准备? 93

184.家庭应急物品包括什么? 94

185.为什么要开展新建工程抗震设防工作? 95

186.新建设防工作“五同时”的内容是什么? 95

187.目前新建工程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95

188.邢台地震后总结的农房抗震“四个一点”的经验是什么? 95

189.地震造成建筑物破坏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95

190.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建设工程是什么? 96

191.重大建设工程和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建设工程以外的工程,如何进行抗震设防? 96

192.建设工程必须按照什么进行抗震设计,按照什么进行施工? 96

193.在选择建筑物的地基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97

194.地震引起的场地震害类型有哪些? 97

195.哪些已经建成的建设工程,未采取抗震设防措施或者抗震设防措施未达到抗震设防要求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抗震性能鉴定,并采取必要的抗震加固措施? 97

196.影响震时房屋破坏程度的因素是什么? 97

197.什么样的场地不适合建房? 98

198.如何及时维修老旧房屋? 98

199.城镇哪些住房环境不利抗震? 98

200.农村和山区哪些住房环境不利抗震? 98

201.怎样运用现有的地震目录和地震观测报告? 99

202.编制地震目录有哪些内容?做哪些资料分析? 99

203.我国地震区、带与地球物理场特征之间有哪些关系? 100

204.地震活动空间分布特征的分析方法有哪几种? 101

205.地震活动时间分布特征的分析目的是什么?方法有哪几种? 102

206.如何分析未来地震活动水平? 103

207.评价区域地震活动特征应包括哪些内容? 103

208.哪些因素影响场地地震烈度分布? 104

209.怎样确定地震烈度衰减关系? 105

210.怎样综合评价场地影响烈度? 105

211.如何确定地震动的衰减关系? 106

212.怎样应用地震活动性特征划分潜在震源区? 107

213.怎样应用地震活动性特征确定地震带震级上限? 108

214.地震带的震级-频度关系的分析方法是怎样的? 108

215.本底地震震级和震级下限如何确定? 110

216.什么是潜在震源区各震级档空间分布函数? 110

217.什么是地震危险性确定分析方法?地震危险性概率分析的计算方法有哪些? 112

218.地震危险性概率分析不确定性的校正方法有哪些? 114

219.怎样确定场地勘测中需要的土层物理力学参数? 114

220.场地勘测钻孔的布设有哪些要求? 115

221.在地震地质灾害的场地勘查中,地基土液化勘查有哪些内容和要求? 115

222.场地岩土力学性能测定的内容有哪些? 117

223.怎样确定地震输入界面? 117

224.地震动时程合成的方法有哪些? 118

225.场地地震反应分析模型及参数确定有哪些方法?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复核有哪些内容? 118

226.土力学参数有哪些确定的方法?有哪几种场地地震反应分析的常用方法?确定中硬场地地震峰值加速度的方法有哪些? 120

第四章 地震灾害救援及重建知识问答 123

227.地震时的应急防护原则是什么? 125

228.为什么说震后迅速恢复社会秩序和生产有巨大的减灾效益? 125

229.救灾工作中抢救的重要目标是什么? 126

230.怎佯估算由地震灾害所造成的经济损失? 126

231.怎样在室内准备好避震的场所和通道? 127

232.什么是室内的避震空间? 128

233.避震时应怎样保护自己? 128

234.家住楼房怎样避震? 129

235.在公共场所怎样避震? 129

236.在户外怎样避震? 130

237.在野外怎样避震? 130

238.震时被困在室内应如何保护自己? 131

239.在废墟中如何设法逃生? 131

240.震时暂时不能脱险应怎样保护自己? 131

241.遭遇地震时怎样延长生存时间? 132

242.无法脱险时怎样求救? 132

243.地震中遇到特殊危险怎么办? 132

244.在学校的师生如何避震? 133

245.地震时,在街上行走时如何避震? 133

246.在车间里的工人如何避震? 133

247.地震发生时行驶的车辆应如何应急? 133

248.地震发生时在楼房内的人员如何应急? 134

249.在商店遇震时如何应急? 134

250.在平房遭遇地震如何避震? 134

251.在影剧院、体育馆等处怎样避震? 135

252.因地震被埋压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135

253.震后救人的原则是什么? 135

254.挖掘扒救被埋压人员时,应掌握什么原则? 136

255.震后如何寻找被埋压者? 136

256.在挖掘扒救被埋压者时,应遵循什么样的扒救次序? 136

257.地震灾害安全脱险后应如何参加抢救挖掘工作? 137

258.震后抢救埋压窒息伤员时,有几种人工呼吸方法? 137

259.震后怎样救护脊椎伤员? 137

260.怎样给伤员止血? 137

261.怎样给伤员包扎? 138

262.怎样给伤员固定骨折部位? 138

263.如何搬运地震伤员? 139

264.震后应给予被救出人员哪些特殊护理? 139

265.如何救治和护送伤员? 140

266.地震发生后,如何做好尸体处理工作? 140

267.如何搞好地震后的环境卫生? 141

268.震后如何确定水源? 141

269.震后如何对饮用水进行净化、消毒? 141

270.地震发生后,露宿时应注意哪些事项? 142

271.地震发生后,搭建防震棚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143

272.地震发生后,恢复阶段要注意哪些事项? 143

273.地震后居民应注意哪些事项? 144

第五章 相关法律法规知识问答 145

274.我国关于防震减灾工作最高的法律性文件是什么,由哪个机关制定颁布,何时开始生效? 147

275.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的目的是什么? 147

276.《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是一部什么样的法律? 147

277.《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与公民有何关系? 147

278.关于建设工程抗震设防,《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中是如何规定的? 148

279.什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规定的重大建设工程? 148

280.各级人民政府应做好哪些防震减灾工作? 148

281.按照社会危害程度、影响范围等因素,地震灾害分为几级,分别是什么? 149

282.《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第四十六条关于地震应急预案是如何规定的? 149

283.《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对地震监测设施和地震观测环境保护是怎样规定的? 150

284.重大建设工程和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建设工程,未按根据地震安全性评价的结果确定抗震设防要求进行抗震设防的,如何处理? 151

285.什么样的工程建设场地和区域必须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 151

286.《破坏性地震应急条例》颁布于何时,何时生效? 151

287.颁布《破坏性地震应急条例》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151

288.《破坏性地震应急条例》中地震应急、破坏性地震、严重破坏性地震、生命线工程、次生灾害源的涵义是什么? 152

289.《破坏性地震应急条例》中对地震临震预报有何规定? 152

290.《破坏性地震应急条例》规定的临震应急期为多长时间? 152

291.《地震预报管理条例》颁布于何时,何时生效? 152

292.制定《地震预报管理条例》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153

293.发布地震预报法规的目的是什么? 153

294.我国对发布地震预报的权限和程序是如何规定的? 153

295.《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条例》颁布于何时,何时生效? 153

296.制定《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条例》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153

297.哪些建筑工程需要做地震安全性评价?地震安全性评价的等级有哪些? 154

298.《地震监测管理条例》颁布于何时,何时生效? 154

299.《地震监测管理条例》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155

300.《地震监测管理条例》的主要适用范围是什么? 155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