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治法律
中国监督学大辞典  上
中国监督学大辞典  上

中国监督学大辞典 上PDF电子书下载

政治法律

  • 电子书积分:20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郑力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6
  • ISBN:7500526687
  • 页数:730 页
图书介绍:
《中国监督学大辞典 上》目录

(上) 3

基础理论篇 3

马克思主义 3

列宁主义 3

毛泽东思想 4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5

马克思恩格斯论党的监督和党的纪律 6

列宁论党的监督和党的纪律 6

毛泽东论监督和党的纪律 7

人民民主专政 7

监督 8

监督起源 9

监督的必要性 9

监督的功能 10

监督的任务 11

监督的作用 11

监督的依据 12

监督方法 13

监督系统 13

监督层次 14

监督机构 14

监督人员 14

监督过程 15

监督手段 15

监督原则 16

监督学 16

《监督学概论》 18

监督制度 18

中国古代监督制度 18

中华民国时期的监督制度 19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监督制度 19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督制度的改革与发展 20

现代西方国家的政治监督制度 21

监督理论 23

监督思想 23

社会主义监督思想 23

监督种类 23

政治监督 23

政治监督机构 23

政治监督系统 24

政治监督人员 25

政治监督内容 25

政治监督职能 26

政治监督任务 27

社会监督 28

社会监督体系 28

社会监督人员 28

社会监督内容 28

社会监督职能 29

社会监督的任务 30

法律监督 30

法律监督机构 31

法律监督体系 31

法律监督人员 31

法律监督内容 31

法律监督职能 32

法律监督任务 33

经济监督 33

经济监督机构 33

经济监督系统 33

经济监督人员 35

经济监督内容 35

经济监督职能 36

经济监督任务 37

技术监督 39

技术监督机构 39

技术监督体系 39

技术监督人员 40

技术监督内容 40

技术监督职能 40

技术监督任务 40

政治监督篇 43

政治 43

政治 43

政治家 43

政客 43

政治素质 43

政治能力 43

政治制度 44

政治责任 44

政治参与 44

政治战略 45

政治策略 45

政治舆论 45

政治领导 45

政治权利 45

政治义务 45

政治体制 45

政治体制改革 46

政党监督 47

政党 47

执政党 47

在野党 47

参政党 47

反对党 47

轮流执政 47

一党制 47

一党专制 47

多党制 48

多党合作制 48

政党监督 48

政党监督制度 48

政党监督职能 48

政党监督系统 48

政党监督的作用 49

政党监督的方针 49

政党监督的内容 49

政党监督的对象 50

政党监督的方法 50

政党监督的原则 51

中国共产党监督 52

中国共产党 52

中国共产党的建设 53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机关 54

中国共产党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 54

党的基本路线 55

党的思想路线 55

党的组织路线 55

党的群众路线 55

党的政策 55

党的知识分子政策 55

党的民族政策 56

党的宗教政策 56

党的经济政策 56

党的统一战线 56

党政分工 57

党的监督 57

党的监督原则 57

党的监督制度 57

党的监督机制 57

党的监督形式 58

党的政治监督 58

党的方针政策监督 58

党的决策监督 58

党的执行监督 58

党的党外监督 59

党的监督与国家权力机关监督的关系 59

党的监督与法律监督的关系 59

党的监督与行政监督的关系 60

党的监督与经济监督的关系 60

党的监督与社会监督的关系 60

党的监督与其他党派监督的关系 61

党的监督与其他专门监督的关系 61

党对国家立法的监督 61

党对国家政权机关的监督 62

党对国家法律实施的监督 62

党对国家司法工作的监督 62

党对国家行政机关的监督 63

党对国家公务人员的监督 63

党对军队的监督 64

党对经济工作的监督 64

党对精神文明建设的监督 64

党对外交工作的监督 65

党对新闻舆论的监督 65

党对社会公益团体的监督 65

党对社会团体的监督 65

党对人民群众团体的监督 65

党对工会工作的监督 66

党对共青团工作的监督 66

党对妇联工作的监督 66

党与各民主党派的互相监督 66

党内监督 66

加强党内监督的重要文献 67

党内监督的内容 67

党的直接监督 67

党的间接监督 67

党的分级监督 67

党自上而下的监督 68

党自下而上的监督 68

党的事前监督 68

党的事中监督 68

党的事后监督 68

党员之间的监督 68

党自觉接受监督 68

党内监督的任务 68

党内监督的方针 68

党内监督的原则 68

党内监督的作用 69

党内监督的依据 69

党内监督的重点 69

党内监督的形式 69

党内监督的方法 69

党内监督系统 69

党的制度监督 69

中国共产党对党内监督的规定 70

中国共产党对党内制度建设的监督 70

中国共产党对党员的监督 70

中国共产党对党的干部的监督 70

中国共产党对党内作风的监督 70

中国共产党对党的宣传工作的监督 71

中国共产党对思想政治工作的监督 71

中国共产党对党的思想建设的监督 71

党的纪律检查机关的监督 71

党的组织监督 71

党的组织机关的监督 72

党的宣传机关的监督 72

党的体制监督 72

党的道德监督 72

党的群众监督 73

党员要自觉接受党和群众的监督 73

党的思想路线监督 73

党的基层党组织的保证监督作用 73

党的组织生活制度 74

党的民主集中制 74

党员民主生活会制度 74

党员管理 75

党员鉴定 75

党员登记 75

党员评议 75

党员教育 75

劝告退党 76

党员退党 76

取消预备党员资格 76

党员的行为规范 76

党员鉴定制度 76

党员定期汇报制度 76

党内报告制度 76

党禁止任何形式的个人崇拜制度 77

保证党的领导人的活动置于党和人民监督之下的制度 77

对党的领导者个人权力的监督 77

党员领导干部不允许超越党组织赋予自己的权限 77

党的干部和干部政策 78

党的干部制度 78

党的干部罢免 79

党的干部鉴定 79

党的干部审查 79

党的干部回避制 79

党的干部任期制 79

党的干部奖惩制 79

党的干部岗位责任制 79

党的干部目标责任制 80

党的干部管理体制 80

定期民主评议党员领导干部制度 80

党员领导干部任期内工作评价监定制度 80

党风建设 80

执政党的党风关系党的生死存亡 81

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有关规定 82

整顿党风 82

党内不正之风 82

廉政勤政 82

党员领导干部要正确对待自己的亲属子女 82

关系网 83

纪律松弛 83

思想教育与纪律处分相结合的原则 83

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的原则 83

遵纪守法的原则 84

党的纪律 85

党的纪律 85

党的组织纪律 85

党的政治纪律 85

党的宣传纪律 85

党的群众纪律 86

党的人事纪律 86

党的保密纪律 86

党的经济纪律 86

党的外事纪律 86

党的纪律检查 87

党的纪律检查工作 87

党的纪律检查工作的重要性 87

党的纪律检查工作的基本原则 87

党的纪律检查工作的基本指导思想 87

党的纪律检查工作的基本方针 88

团结-批评-团结的方针 88

预防为主、教育为主与严格执行纪律相结合的方针 88

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 88

重证据、重调查研究、严禁逼供信 88

有错必纠 88

三不主义 89

四不、四允许 89

惩办主义 89

反对残酷斗争、无情打击 89

在党纪国法面前人人平等 90

党的纪律检查工作的沿革 90

党的纪律检查机关 90

党的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91

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常务委员会 91

党的地方纪律检查委员会 91

党的基层纪律检查委员会 91

党政机关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 92

党的纪律检查工作委员会 92

党的派驻纪律检查组 92

企业与事业单位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 92

党性党风党纪教育 92

违纪案件检查 92

党内违纪案件的检查工作 93

党内违纪案件检查工作的原则 93

党内违纪案件检查工作的指导思想 93

党内违纪案件检查工作的基本要求 93

违纪案件审理 93

违纪案件审理工作程序 93

违纪案件审理工作部门 94

违纪案件归口审理的原则 94

党的纪律检查干部 94

党的纪检干部管理 94

党的纪检机关的职权 95

党的纪检机关的领导关系 95

党的纪检机关与司法机关的关系 95

党的纪律检查机关与行政监督机关的关系 96

纪检机关的来信来访工作 96

党的纪检机关信访信息 97

违纪行为 97

党员违法 98

党员犯罪 98

宗派活动 98

派性活动 98

帮派集团 98

在党内组织秘密集团 98

个人主义 98

自由主义 99

无政府主义 99

家长制 99

一言堂 99

分裂主义 99

滥用职权 99

压制民主 100

以权谋私 100

特殊化 100

特殊党员 100

官僚主义 100

腐败 100

拜金主义 100

钱权交易 100

挟嫌报复 100

极端民主化 101

党员参加宗教活动 101

党员搞封建迷信活动 101

叛变 101

叛逃 101

出走 101

案件分类 101

一般性案件 102

典型案件 102

自查案件 102

交办案件 102

党内违纪案件检查工作的程序 102

立案前的调查了解 102

案件催办 102

联合办案 102

查证核实 102

停职检查 102

离职检查 102

取得证据 102

证据鉴别 103

技术鉴定 103

案件调查报告 103

案件的定性处理 104

对党内违纪案件的审理 104

事实清楚 105

证据确凿 105

定性准确 105

处理恰当 105

手续完备 105

责任明确 105

直接责任 105

间接责任 105

领导责任 105

顶着不办 105

包庇纵容 106

申辩 106

申诉 106

对违纪党员的纪律处分 106

处分决定 106

从轻处分 106

从重处分 106

从严处分 106

从宽处分 107

免予处分 107

取消处分 107

改变处分 107

党的纪律处分 107

警告 107

严重警告 108

撤销党内职务 108

向党外组织建议撤销党外职务 108

建议给予政纪处分 108

建议追究刑事责任 108

留党察看 108

开除党籍 108

清除出党 108

对违犯政纪的党员的党纪处分 108

对触犯刑律的党员的党纪处分 108

改组或解散党的组织 109

党的纪律处分的依据 109

党的纪律处分审批的权限 109

党的纪律处分的执行 109

党纪处分的执行监督 110

民主党派监督 111

民主 111

民主监督 111

民主人士 111

资产阶级民主 111

社会主义民主 112

人民民主 112

无党派民主人士 112

民主党派 112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 113

中国民主同盟 114

中国民主建国会 114

中国民主促进会 114

中国农工民主党 115

中国致公党 115

九三学社 116

台湾民主自治同盟 116

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 117

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合作的政治基础 118

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合作的基本方针 118

民主党派监督 118

发挥民主党派监督作用的总原则 118

民主监督的内容 118

民主党派监督的性质 118

民主党派监督的形式 119

民主党派对中国共产党的监督 119

民主党派对国家机关的监督 119

民主党派参政的基本点 119

参政议政 119

合作共事 120

广开言路 120

决策咨询 120

决策民主化、科学化 120

建立健全民主的、科学的决策和执行程序 121

政治协商 122

政治协商 122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122

政治协商的主要内容 122

人民政协政治协商的一般程序 123

政治协商的主要形式 123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123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 124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任务 124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作用 124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主要工作 125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职能 125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 125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 125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常务委员会议 126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地方委员会 126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专门委员会 126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主席会议 126

人民政协对国家公务人员的监督 126

人民政协的内部监督 127

政协提案 127

政协建议案 127

政协委员视察 127

政协委员举报 127

政协提案委员会 127

《全国政协关于政治协商民主监督的暂行规定》 128

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 128

人民政协民主监督的主要内容 128

人民政协民主监督的主要形式 128

政治协商民主监督的目的 128

国家监督 129

国家 129

国家起源 129

国家形成 129

国家性质 129

国体 130

国家结构 130

三权分立 130

五权制 131

联邦制 131

邦联制 131

君主制 131

共和制 131

议会制 131

人民代表大会制 132

政体 132

中央集权制 133

地方分权制 133

弹劾制 133

国家主权学说 133

国家职能 133

国家权利 134

国家立法权 134

立法解释权 134

国家监督的对象 135

国家监督的职能 135

国家监督的特点 135

国家监督的原则 135

国家监督系统 136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权力机关 136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136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137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 137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专门委员会 138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138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 138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 138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 138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 139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139

选举制 139

国家选举制度 140

选举机构 140

选举监督 140

选举有效和无效 140

选举资格 140

选举诉讼 140

选举程序 141

选举原则 141

间接选举 141

直接选举 141

差额选举 141

等额选举 141

表决 141

弃权 141

选票 142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 142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各专门委员会监督 142

地方人民代表大会监督 142

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 143

人民检察机关的司法监督 143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对宪法和法律实施的监督 143

人民代表大会对司法机关的监督 143

人民代表大会对违反宪法和法律行为的监督 144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监督 144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对专门委员会的监督 144

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对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监督 144

撤销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的法律 144

撤销下级人民代表大会作出的不适当的决议、决定 144

撤销本级人民政府的行政法规 144

撤销或改变政府不适当的决定的命令 144

撤销或改变地方权力机关通过的不适当的决议、决定 144

对地方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 145

审查、批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145

审查、批准国家财政预决算 145

审查、批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及预算的部分变更 145

听取各级政府工作报告 145

监督各级人民法院的工作 145

听取各级人民法院的工作报告 145

监督各级人民检察院的工作 145

听取人民检察院的工作报告 145

对国家公务人员的监督 145

对行政机关的监督 145

人民代表大会的工作监督 145

人民代表大会对政府人事工作的监督 145

人民代表大会对政府组成人员的任免监督 145

人民代表的视察监督 146

人民代表对政府工作提出质询 146

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受理申诉 146

人民代表大会批准权 146

人民代表大会决定权 146

人民代表大会宣布无效 146

行政监督 147

行政 147

行政权 147

行政决策 147

行政监督 147

行政监督的对象 148

行政监督的方法 148

行政监督的作用 149

行政监督的职能 149

行政监督的内容 150

行政监督系统 150

行政监督的特点 152

行政检查 152

行政处罚 152

行政处分权 152

行政权力分离 152

行政机关 152

行政效率 152

行政功能 153

行政程序 153

行政组织 153

全民行政 153

行政原则 153

合议制 153

迈尔斯法则 153

层级制 153

苏维埃制 154

责任内阁制 154

责任管理原则 154

委员会制 154

总统议会制 154

总统制 154

政企分开原则 155

政府 155

中央政府 155

地方政府 155

国务院 155

行政领导 155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156

家长制行政领导 156

分权式行政领导 156

民主式行政领导 156

行政管理目标 156

行政领导者的能力 156

行政领导的职能 156

行政领导的权力 156

行政领导班子 157

政务院 157

行政区划 157

行政编制 157

行政领导者的职责 157

行政领导者的影响力 158

行政领导结构 158

基层公民自治组织 158

特别行政区 158

人事制度 158

民主制人事制度 158

官僚型人事制度 159

贵族型人事制度 159

公务员制度 159

公务员监督 159

公务员监督的职能 160

公务员监督制度 160

公务员监督系统 160

公务员监督的目的 161

公务员监督的内容 161

公务员监督的方法 161

公务员分类 161

政务类公务员 162

业务类公务员 162

公务员的录用 162

公务员的录用考试 163

公务员的考核 163

公务员的培训 163

公务员的职务任免 163

公务员的轮换 164

公务员的晋升 164

公务员的降职 165

公务员的奖励 165

公务员的处罚 165

公务员的回避 165

公务员的待遇 166

公务员的辞职 166

公务员的辞退 166

公务员的申诉控告 167

公务员的义务 167

公务员的权利 167

文官制度 168

中国古代文官制度 168

西方文官制度 169

分级管理制 169

文官的分类 169

文官的作用 170

人事管理制度 170

分类管理制 170

人事考核 171

人事考核原则 171

人事考核种类 171

人事考核方法 171

心理测验 171

安全调查 171

忠诚调查 172

能力测验 172

评价中心制 172

实地考察 172

部内制 172

部外制 172

人事机构 173

人事工程 173

人事纪律 173

人事调配纪律 173

人事监察 173

人才培养 173

人才结构 174

人才交流 174

人才流动 174

人才信息 174

人才使用 174

准行政行为 175

多方行政行为 175

补充行政行为 175

行政行为成立要件 175

行政行为的拘束力 175

应请求的行政行为 175

非强制行政行为 175

强制行政行为 175

积极行政行为 175

消极行政行为 175

单方行政行为 176

双方行政行为 176

一次行政行为 176

二次行政行为 176

法律行为 176

独立行政行为 176

要式行政行为 176

非要式行政行为 176

自由裁量的行政行为 176

羁束行政措施 176

抽象行政行为 176

具体行政行为 177

行政措施的消灭 177

行政措施的变更 177

行政措施的撤销 177

行政措施的废止 177

行政措施的效力 177

行政措施的有效条件 177

无效行政措施 177

不经受领行政措施 178

经受领行政措施 178

依申请行政措施 178

依职权行政措施 178

附款行政措施 178

民意测验 178

行政布告 178

不确定型决策 178

有限合理的决策过程 178

公民参与 178

行政决议 179

行政决策 179

行政手段 179

行政通知 179

行政调解 179

行政控制 179

行政案件 179

间接强制 179

行政质询 179

事实行为 179

行政通报 179

不可抗力 179

行政规划 179

对违反行政法规行为的监督 180

行政监察 180

行政监察理论 180

行政监察的对象 180

行政监察机关的职责 180

行政监察机关的领导体制 180

监察建议 180

监察机关在案件检查调查中的权力 181

行政案件受理 181

分级立案 181

立案前审查 181

立案程序 182

监察通知书 182

行政调解 182

行政案件调查 182

监察信访任务 182

监察信访的原则 182

监察复核 182

行政复议先行原则 183

行政案件的审理 183

行政案件审理的要求 183

行政案件调查方法 183

行政警告 183

廉政监察 183

机关事务行政管理 183

机关秘书工作管理 184

机关信访管理 184

机关保密管理 184

行政行为 185

行政授权 185

行政授予 186

行政救济 186

行政责任 186

行政证明 186

行政拒绝 186

行政批转 186

行政仲裁 186

行政仲裁监督程序 186

行政决定 186

行政复议 186

行政复核 187

行政复审 187

行政司法 187

行政争议 187

行政强制执行 187

行政措施 187

行政措施的成立 187

行政调查 187

行政代理 188

行政反馈 188

行政计划 188

行政合法化 188

行政报告 188

行政许可 188

行政批示 188

行政协调 188

行政命令 188

行政合同 189

行政指示 189

行政认可 189

无附款行政措施 189

行政管理 189

行政过失 189

行政纠纷 189

行政监督 189

行政法制监督 190

对行政机关的监督 190

对公务人员的监督 190

行政机关实施的专职监督 190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部 190

地方各级政府监察机关 191

监察机关与经济监督机关的工作关系 191

监察专员 191

行政监察工作方式 191

行政监察权 191

行政监察的调查权 191

行政监察的处分权 191

行政监察的建议权 191

监察决定 192

检举失实 192

行政处分 192

行政处分的对象 192

行政处分的种类 192

开除 192

开除留用察看 192

行政撤职 192

行政降级、降职 192

行政记大过 193

行政记过 193

行政监察制度 193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制度 193

行政监察案件审查委员会 194

行政监察机关的权限 194

行政监察工作的主要任务 194

行政监察工作原则 194

教育与惩处相结合 194

效能监察 195

监察举报 195

监察举报原则 195

行政控告 195

行政监察立案标准 195

监察案件调查取证 195

监察信访 195

行政违纪案件的办理 195

监察案件调查原则 196

案件检查或调查报告 196

监察案件审理的原则 196

监察复审 196

案件立卷 196

案件归档 196

行政案件结案 196

行政案件撤销 196

行政拘留 196

劳动教养 196

行政处罚 197

行政处罚种类 197

行政处分与行政处罚的关系 197

停止营业 197

冻结资金 197

停止贷款 197

没收财产 197

强制征收 197

行政剥夺 197

行政免除 198

罚款 198

加收滞纳金 198

扣押财产 198

撤销商标 198

行政赔偿 198

许可证处罚 198

海关处罚 198

物价管理机关处罚 198

工商行政机关处罚 199

公安机关处罚 199

行政制裁 199

行政奖励 199

行政裁判 199

社会监督篇 203

一、舆论监督 203

舆论监督原理 203

舆论 203

公论 203

公意 203

公众意见 203

民意 203

清议 204

舆人 204

公众 204

顺意公众 204

逆意公众 204

舆论领袖 204

舆论圈 205

舆论群 205

舆论行为 205

舆论要素 205

舆论细胞 206

舆论对象 206

舆论主体 206

舆论客体 206

舆论目标 206

舆论价值 206

舆论张力 206

舆论环境 206

舆论场 207

舆论生态 207

舆论的正负向 207

舆论多向度 207

流动意识 207

表层意识 207

深层意识 207

舆论增长率 207

趋同心理 207

共识 208

从众行为 208

意志合力 208

意见互动 208

意见传递三阶梯 208

舆论的社会功能 208

舆情 208

舆论形态 209

舆论多元化 209

舆论波 209

舆论热点 209

舆论中心 209

偶像舆论 209

盲区 210

舆论机制 210

意见沟通 210

协商对话 210

舆论权威 210

舆论倾向 211

舆论疏导 211

舆论导向 211

社会监督 211

人民监督 211

举报监督 212

信访监督 212

舆论监督 212

舆论冲突 212

舆论调控 212

舆论一律又不一律 213

舆论开放 213

强奸民意 213

舆论曝光 213

组织舆论 214

影响舆论 214

制造舆论 214

舆论载体 214

舆论工具 214

舆论指标 214

舆论调查 214

舆论测量 215

舆论学 215

宣传 215

宣传信息 216

宣传源 216

宣传流 216

宣传主体 216

宣传对象 216

宣传效应 216

宣传效益 217

宣传价值 217

宣传功能 217

鼓动 217

灌输 217

教育 217

思想政治工作 217

说服教育 218

正面教育 218

以理服人 218

以情感人 218

宣传机制 218

宣传动机 218

宣传心理 219

宣传定势 219

宣传情境 219

宣传手段 219

宣传口号 219

宣传类型 219

人际宣传 219

团体宣传 219

大众宣传 219

组织宣传 219

政策宣传 219

理论宣传 220

经济宣传 220

社会宣传 220

对外宣传 220

国际宣传 220

战时宣传 221

宣传原则 221

宣传口径 221

宣传纪律 221

宣传策略 221

宣传技巧 221

宣传艺术 221

威信效应 221

自己人效应 221

首因现象 222

诱导 222

正面宣传 222

典型宣传 222

特色宣传 222

宣传味 222

政治敏感 222

宣传道德 222

宣传战 223

反宣传 223

宣传规律 223

宣传科学化 223

宣传学 223

宣传现代化 223

宣传事业 223

宣传组织 223

宣传体系 223

宣传口 224

宣传中心 224

宣传运动 224

事实 224

信息 224

新闻信息 224

新闻 224

新闻起源 224

新闻本源 225

新闻来源 225

新闻活动 225

新闻功能 225

新闻手段 225

新闻传播 225

新闻传播规律 226

新闻方法论 226

新闻敏感 226

新闻价值 226

新闻调控机制 226

受众承受力 226

报道模式 226

报纸风格 227

报刊的有机运动 227

新闻事业 227

中国特色的新闻事业 227

社会舆论工具 228

耳目喉舌论 228

阶级斗争工具论 228

读者需要论 228

第三种权力 228

第四等级 229

第六强国 229

新技术革命中的新闻事业 229

新闻体制 229

民主报刊思想 229

自由报刊思想 230

人民报刊思想 230

三种新闻体制 230

三种党报体制 230

报刊国家化 230

世界新闻新秩序 231

新闻道德 231

新闻自律 231

新闻他律 231

新闻政策 231

新闻纪律 231

新闻批评 232

社会活动家 232

政治家办报 232

无冕之王 232

新闻自由 232

新闻、旧闻、不闻 232

抢新闻和压新闻 232

“两为”方针 233

正面宣传为主方针 233

全党办报 233

群众办报 233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233

社会参与论 233

集权主义理论 233

自由主义理论 234

社会责任理论 234

新集权主义理论 234

报刊企业化 234

阶级性 235

倾向性 235

思想性 235

战斗性 235

党性 235

人民性 235

群众性 235

民族性 236

地方性 236

地方色彩 236

服务性 236

针对性 236

广泛性 236

公开性 236

透明度 236

时间性 237

知识性 237

客观真实公正全面 237

客观原则 237

自然主义 237

真实性 237

公平原则 237

公正性 237

全面性 237

硬新闻 238

软新闻 238

中性新闻 238

典型 238

新闻学 238

理论新闻学 238

历史新闻学 238

应用新闻学 238

边缘新闻学 239

广报学 239

公示学 239

新新闻学 239

发展新闻学 239

精确新闻学 239

调查新闻学 239

语录新闻学 239

出版 240

出版事业 240

出版方针 240

出版社方针 240

五项决议 240

三基四性 240

出版工作 240

出版价值 240

出版效益 240

出版规划 240

出版社基本任务 241

出版社分工 241

出版社领导体制 241

出版自由 241

出版法规 241

出版合同 241

出版现代化 241

出版学 241

出版管理学 241

编辑把关 241

猥亵文字 241

编辑保密制度 241

编辑职务与职称 241

出版专业人员职务 242

编辑修养 242

编辑道德 242

读者工作 242

传播学 242

传学 242

传播 242

大众传播 242

单向传递 243

双向传递 243

直接传播 243

间接传播 243

两级传播论 243

多级传播论 243

传播五要素论 243

传通 243

传播模式 243

传播源 244

传者 244

传播渠道 244

媒介 244

大众传播媒介 244

传播覆盖率 244

非群体化传播工具 244

受众 244

稳定受众 244

非稳定受众 244

媒介的角色期望 244

使用和满足论 244

魔弹论 245

一元信息环境 245

多元信息环境 245

信息污染 245

噪声 245

熵增原理 245

冗余法 245

信息冗余度 245

反馈 245

传播的显效果 245

传播的潜效果 246

有限效果论 246

社会雷达行为 246

社会安全阀理论 246

公共关系 246

公众关系 246

国际公共关系 246

公共关系公司 246

公共关系学 247

群体 247

组织公众 247

非组织公众 247

人际关系 247

亲属人际关系 247

政府关系 247

企业关系 247

股东关系 248

顾客关系 248

媒介关系 248

态度 248

社会态度 248

激励 248

亲善 248

信誉 248

光环效应 248

偏见 249

距离学 249

集群行为 249

群体压力 249

行为准则 249

社会教化 249

社会责任 249

社会控制 249

社会福利 249

社会认知 250

社会互动 250

舆论监督实务 250

宣传部 250

报社 250

杂志社 250

特稿社 250

特稿辛迪加 250

报业托拉斯 250

垄断报业 250

报系 250

新闻业垄断 250

新闻工业 251

记者站 251

通讯社 251

消息总汇 251

广播电视网 251

农村广播网 251

收音网 251

收音站 251

广播电台 251

电视台 251

转播台 252

收转台 252

差转台 252

综合台 252

专业台 252

编辑部 252

编委会 252

新闻发言人 252

新闻观察网 252

新闻学会读者研究组 252

中国社科院新闻研究所 252

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 252

中国公共关系协会 253

国际新闻工作者联合会 253

国际新闻工作者协会 253

国际广播电视组织 253

出版总社 253

出版社 253

文化馆 253

影剧院 253

图书馆 254

俱乐部 254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 254

万国邮政联盟 254

国际电信联盟 254

信息中心 254

信息库 254

民意调查中心 254

民意测验所 255

舆论调查所 255

社会调查网 255

社会调查队 255

压力集团 255

院外活动集团 255

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 255

北京城乡调查队 255

统计局城市调查队 256

统计局农村调查队 256

中国统计信息咨询服务中心 256

中国社会调查系统 256

全国新闻观察网 257

中国社会调查所 257

全国城乡社会调查网 257

中国民意调查中心 257

台湾新闻局 257

香港政府新闻处 257

澳门政府新闻处 257

盖洛普民意调查所 257

报刊 258

机关报 258

党报 258

政党报纸 258

同人报 258

信息报刊 258

经济报刊 258

对象性报刊 258

军队报刊 258

民族报刊 258

专业报 258

行业报 259

黄色报刊 259

画刊 259

缩微报纸 259

电子报纸 259

电视报纸 259

号外 259

杂志 259

期刊 259

画报 259

文摘 259

电讯稿 259

新闻资料 259

新闻体裁 259

新闻报道 260

有偿新闻 260

内参 260

广播 260

电视 260

音像制品 260

通讯卫星 260

广播电视节目 260

广播评论 260

录音述评 261

广播对话 261

电视专访 261

电视讲话 261

电视演讲 261

电视讨论 261

电视新闻评论 261

伪书 261

原本 261

善本 261

孤本 261

电影 261

新闻片 261

中国电影评奖 261

国际电影节 261

传真 261

电传 262

传单 262

宣传栏 262

宣传品 262

演讲 262

对话 262

报告 262

新闻摄影 262

调查研究 262

全面普查 263

典型调查 263

集体调查 263

通信调查 263

民意测验 263

受众调查 264

吃透两头 264

吃透三头 264

采访作风 264

上下结合 264

点面结合 265

第一手材料 265

抽样和抽样调查 265

阶级分析法 265

相关分析法 265

定性分析 265

定量分析 266

个案分析 266

内容分析法 266

算帐分析法 266

具体分析法 266

角色扮演法 266

编辑方针 267

总编负责制 267

审稿 267

报道思想 267

报道面 267

报道量 267

报道平衡 267

造声势 268

开天窗 268

组版 268

版面 268

版面语言 268

版面均衡 268

强势处理 269

标题 269

专刊 269

副刊 269

栏目 269

专栏 270

校对 270

汉字编排系统 270

编辑终端 270

通联 270

读者来信 270

读者信箱 271

邮发合一 271

新闻事业经营 271

新闻事业管理 271

采访 271

现场访问 272

现场踏勘 272

目击采访 272

追踪采访 272

街头采访 272

交叉采访 272

易地采访 273

显性采访 273

隐性采访 273

吹风会 273

节目设置 273

节目构成 273

节目编排 273

节目形式 273

节目预告 273

节目监听 273

节目交换 274

黄金时间 274

直播 274

现场直播 274

录播 274

实况录像 274

录像剪辑 274

实况转播 274

卫星广播 274

出版社代号 275

选题 275

三级审稿制 275

审读报告 275

文责自负 275

自费出版 275

统一书号 275

国际标准图书编号 276

中国标准书号 276

图书分类 276

图书品种结构 276

图书版本记录 277

出版序号 277

出版社营业许可证 277

广告 277

广告媒介 277

广告公司 277

编辑 277

责任编辑 278

主编 278

评论员 278

撰稿人 278

记者 278

第一读者 278

杂家 278

编导 278

电影编辑 278

宣传员 278

鼓动员 278

报告员 278

辅导员 278

读报员 278

通讯员 278

著作人 278

著译人 279

公关人员 279

节目主持人 279

主播人 279

舆论监督法规 279

法制 279

新闻法制 279

新闻法 279

出版法 279

诉讼法 279

著作权法 279

版权法 280

法律意识 280

法律顾问 280

法人 280

法案 280

合法斗争 280

非法斗争 280

非法出版物 280

非法印刷品 280

知察权 280

公开传播权 280

新闻消息权 281

广播权 281

出版权 281

复制权 281

控告权 281

申诉权 281

知识产权 281

版权 281

著作权 282

侵犯版权 282

转让版权 282

作者权 282

保护作者 282

稿酬 282

报酬 282

剽窃 282

抄袭 282

海盗版 282

版税 283

秘匿权 283

隐私权 283

更正 283

诽谤 283

越轨行为 283

人权 283

人权的国际保护 283

人道主义的干涉 284

禁书 284

《中共中央关于在报纸刊物上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的决定》 284

《中央人民政府新闻总署关于建立广播收音网的决定》 284

《中央人民政府新闻总署出版总署关于全国报纸期刊均应建立书报评论工作的指示》 284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有关新闻舆论规定 285

《关于坚持“少宣传个人”的几个问题的指示》 285

《关于当前报刊新闻广播宣传方针的决定》 285

《国务院关于严禁淫秽物品的规定》 285

《关于报纸、书刊、电台、电视台经营、刊播广告有关问题的通知》 286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有关新闻舆论规定 286

《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定》 286

《国务院关于严厉打击非法出版活动的通知》 287

《关于依法严惩非法出版犯罪活动的通知》 287

《关于重申严禁淫秽出版物的规定》 288

《关于制止期刊擅自改变办刊宗旨出刊和出版社用书号变相出刊等做法的通知》 288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 288

《关于加强对报纸、期刊、图书审读工作通知》 288

《关于性知识、性科学图书出版的通知》 289

《期刊管理暂行规定》 289

《关于认定淫秽及色情出版物的暂行规定》 289

《关于不得出版宣扬愚昧迷信的图书的通知》 289

《关于进一步查处假冒出版单位进行非法出版活动的通知》 290

《关于整理、清理书报刊和音像市场严厉打击犯罪活动的通知》 290

《关于压缩整顿报刊和出版社的通知》 290

《关于部分应取缔出版物认定标准的暂行规定》 290

《外国记者和外国常驻新闻机构管理条例》 291

《卫星地面接收设施接收外国卫星传送电视节目管理办法》 291

《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 291

《报纸管理暂行规定》 292

《关于惩治走私、制作、贩卖、传播淫秽物品的犯罪分子的决定》 292

《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 292

《报社记者站管理暂行办法》 293

《关于加强报纸出版“周末版”管理的通知》 293

《关于加强新闻队伍职业道德建设禁止“有偿新闻”的通知》 294

《卫星电视广播地面接收设施管理规定》 294

《关于禁止“买卖书号”的通知》 294

《大清印刷物专律》 294

《大清报律》 295

《大清著作权律》 295

《报纸条例》 295

《北洋政府出版法》 296

《北洋政府著作权法》 296

《1915年著作权法》 296

《南京国民政府著作权法》 296

《南京国民政府出版法》 296

《修正出版法》 296

《新闻记者法》 296

《台湾新闻记者规则》 297

《台湾出版法》 297

《台湾报业道德规范》 297

《台湾广播电视法》 298

《台湾著作权法》 298

香港《报纸注册及发行规例》 298

香港《刊物管制综合条例》 299

香港《印刷品管制规例》 299

香港《通讯社注册规例》 299

香港《不良刊物条例》 299

香港《诽谤条例》 300

《世界版权公约》 300

《国际更正权公约》 301

《国际新闻道德规约》 301

《记者行为原则宣言》 301

《罗马公约》 301

《保护表演者、唱片制作者和广播组织的国际公约》 301

《国际文化合作原则宣言》 301

《联合国人权公约》 301

《唱片公约》 302

《保护唱片制作者,防止唱片被擅自复制公约》 302

《卫星公约》 302

《关于宣传工具的基本原则宣言》 302

《伯尔尼公约》 302

《保护文学艺术作品伯尔尼公约》 302

《京报》抄传伪稿案 302

郭星使画相案 303

杖毙沈荩事件 303

《苏报》案 303

瞿鸿机“暗通报馆”事件 303

《大江报》被封案 304

暂行报律事件 304

捣毁《国民公报》社案 304

黄远生案 304

驱逐张敬尧事件 305

邵飘萍、林白水被杀案 305

枪杀《江声日报》经理刘煜生案 305

新生周刊案 305

重庆各报“拒检”案 305

较场口事件 306

黄逸峰事件 306

《宜山农民报》事件 306

左叶事件 306

揭露“渤海二号”沉船事件 306

二、人民监督 307

工会监督 307

工会 307

工会性质 307

工会职能 307

工会地位 308

工会法人资格 308

工会监督 308

工人阶级利益 308

职工合法权益 308

职工地位 308

工会机构 308

中华全国总工会 308

产业工会 309

企业工会 309

工会基层委员会 309

工会法律顾问组织 309

工会工作联谊会 309

职工之家 309

工会会员 309

工会干部 310

工会与行政联席会议制度 310

劳权 310

工会权利 310

社会主义企业民主管理 310

企业民主管理体系 310

企业民主管理的一般形式 310

全民所有制企业的民主管理 311

集体所有制企业的民主管理 311

中外合资企业的民主管理 311

三人团 311

工人大会 311

工厂管理委员会 311

职工代表会议 312

职工代表大会 312

职工代表 312

两参一改三结合 312

“七大员” 312

职工代表大会主席团 312

职工代表大会的职权 313

职工代表大会议题 313

职工代表大会提案 313

职工代表大会决议 313

职工代表大会决议生效期 313

承包企业的职工代表大会 313

租赁企业的职工代表大会 313

股份制企业的职工代表大会 314

企业长远规划和年度计划的审议 314

企业重大技术改造和技术引进计划的审议 314

企业财务预算和决算的审议 314

企业职工培训计划的审议 314

企业经济责任制方案的审议 314

企业奖金分配方案的审议 314

企业奖惩办法的审议 314

工资调整计划的审议 315

职工福利基金使用方案的审议 315

职工住房分配方案的审议 315

职工代表大会专门小组 315

生产经营专门小组 315

规章制度专门小组 315

生活福利专门小组 315

评议监督干部专门小组 315

提案审查专门小组 316

合理化建议专门小组 316

职工住房分配专门小组 316

职工代表团(组)长和专门小组负责人联席会议制度 316

职工代表视察制度 316

民主评议干部制度 316

民主评议的内容 316

民主评议的原则 316

小组评议大会汇报 316

定期评议 316

投信任票评议 316

咨询评议 316

口头评议 316

书面评议 317

职工民主诊断 317

民主质询 317

民主质询的内容 317

民主质询的程序 317

民主选举厂长 317

民主选举厂长的具体方法 317

招聘厂长 317

招聘厂长的具体方法 317

车间民主管理 318

车间职工代表大会 318

车间职工大会 318

班组民主管理 318

班组民主管理员 318

班组民主评议会 318

班组民主生活会 318

班组民主管理会 318

班组献计献策会 318

民主接待日 318

民主咨询会 318

民主问答会 318

咨询答辩会 318

经济活动分析会 318

工会工资工作 319

基层工会工资工作委员会 319

工资委员 319

工资训练班 319

劳动保护 319

工会劳动保护工作 319

工会群众劳动保护监督工作方法 319

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委员会 319

工会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员 319

工会小组劳动保护检查员 320

未成年职工劳动保护 320

劳动保护建议簿 320

小组安全活动日 320

预防为主,群防群治 320

工会财务工作 320

工会财务工作的方针 320

工会财务工作的任务 320

工会财务体制 321

工会财务制度 321

工会财务纪律 321

工会财务机构 321

基层工会财务工作委员会 321

工会经费审查委员会 321

工会财务民主管理 321

工会会计检查 321

社会保险 321

劳动保险 322

劳动保险委员会 322

劳动保险金 322

中外合资企业中方职工的劳动保险 322

工会劳动保险工作的方针 322

工会劳动保险工作的任务 322

职工福利 322

职工福利基金 322

职工集体福利事业群众管理委员会 322

福利补助金 323

疾病救济费 323

退休职工管理服务组织 323

职工生活民主管理 323

职工生活工作检查制度 323

职工生活困难补助费 323

职工家庭生活调查 323

职工互助储金会 323

工会职工住房工作 323

劳动争议 323

处理劳动争议的基本原则 324

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 324

工会在劳动争议调解中的作用 324

企业文化 324

企业精神 324

工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容 324

工会职工教育的任务 324

工会干部教育的意义 324

工会干部培训的目标 324

工会干部的素质 325

工会工作的一般方法 325

工会干部的工作技巧 325

共青团监督 325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325

青年运动 325

青运史上的重要历史结论 325

青年的政治方向 325

青年的特殊利益 326

团的组织原则 326

团的组织生活 326

团的组织制度 326

团内选举 326

团代表大会 326

团代表大会代表及其审查 326

团的全国代表大会 327

团的中央委员会 327

团的地方各级代表大会 327

团的地方委员会 327

团委制 327

团的决议 327

团的代表会议 327

团的民主生活会 327

“一揽子”会议 328

团内民主决策与民主监督 328

团内民主 328

工作报告制度 328

团员权利 328

团员义务 329

团员监督批评 329

团的集体领导 329

集体领导与个人负责相结合原则 329

团干部管理体制 329

团干部鉴定制度 329

团干部考核 329

团的干部制度 330

团干部任免调动 330

团干部的团纪处分 330

议大事管本行 330

团干部民主作风 330

共青团工作理论 330

共青团的社会职能 330

青年的社会代表 331

共青团的桥梁作用 331

青年工作的原则 331

团的独立活动 331

按青年特点工作原则 331

关心青年利益原则 331

青年参政议政 332

共青团与党的关系 332

共青团与政府部门的关系 332

共青团与人民代表大会的关系 332

共青团与政治协商会议的关系 332

共青团与其他群众团体的关系 332

共青团与青年联合会的关系 332

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 333

共青团与学生联合会的关系 333

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 333

共青团与其他青年团体的关系 333

新时期共青团工作指导思想 333

新时期共青团工作的基本任务 333

共青团改革 333

共青团体制改革目标 334

机关团的工作 334

企业团的工作 334

农村团的工作 334

城区街道团的工作 334

学校团的工作 334

军队团的工作 334

共青团思想政治工作 334

社会公德教育 335

民主与法制教育 335

社会责任感教育 335

团活动的群众化 335

团活动的社会化 335

社会实践活动 335

普法教育活动 335

青年现代化生活巡视活动 336

为改革献计献策系列活动 336

周末青年恳谈会 336

全国大学生暑期农村调查征文活动 336

见义勇为好青年评奖活动 336

基层工作大调查活动 336

全国青年电影评论有奖征文活动 336

妇联监督 337

妇女解放 337

妇女运动 337

妇女的价值 337

妇女的义务 337

妇女的贞操 337

社会主义妇女观 337

妇女儿童合法权益 338

男女平等 338

女子劳动权 338

男女同工同酬 338

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 338

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章程 338

全国妇联执行委员会 338

地方妇女联合会 339

妇联组织的性质 339

妇联组织的任务 339

妇联的基本职能 339

妇联工作的自主性 339

妇女联联合会的团体会员 339

全国妇女代表大会 339

基层妇女代表大会 339

农村基层妇女代表会 339

城镇街道妇女代表会 340

妇女工作的主要任务 340

妇联统战工作 340

妇联在少儿工作中的任务 340

妇联国际工作 340

国际妇女理事会 340

党对妇联的领导 341

妇女代表联系群众制 341

妇联体制改革的基本内容 341

“三八”红旗集体 341

“三八”红旗手 341

“五好”家庭活动 341

妇女干部学校 341

婚姻家庭制度 342

婚姻观 342

婚姻自由 342

包办婚姻 342

结婚登记 342

离婚登记 342

复婚登记 342

事实婚姻 342

无效婚姻 343

民族婚姻 343

早婚 343

军婚 343

再婚 343

婚龄 343

晚婚 343

计划生育 343

产假 344

妇幼保健 344

夫妻关系 344

夫妻人身关系 344

夫妻共同财产 344

一夫一妻制 344

家庭婚姻道德 344

“八互” 344

“四有”“四自”的新型女性 345

抚养 345

扶养 345

赡养 345

法定继承 345

遗嘱 345

继父母 345

继子女 345

非婚生子女 346

社区监督 346

社区 346

群众自治 346

城市街道居民委员会 346

居委会对精神文明建设的作用 346

居委会发挥离退休人员的作用 346

居委会党支部的建设 346

新时期居委会的监督作用 347

街道办事处 347

居民小组 347

村民委员会 347

农村村民委员会的作用 347

村民委员会的基本工作方法 347

区公所 347

村民小组 347

双拥 347

优抚 347

安置 348

扶贫 348

救灾 348

社区服务中心 348

社区服务组织 348

社区庇护服务 348

人民监督法规与文件 348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善党对工会、共青团、妇联工作领导的通知 348

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职工代表大会条例 348

社会团体依法活动原则 348

工会法 349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 349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 349

基层工会工作暂行条例 349

工会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员暂行条例 349

基层(车间)工会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委员会工作条例 350

工会小组劳动保护检查员工作条例 350

关于保护劳动模范身体健康的规定 350

团组织促进青年和青年组织的立法工作 350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350

地方性青少年保护法规 350

我国青少年基本权利和义务 350

我国青少年教育的法律规定 351

关于监护、保护青少年的法律规定 351

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 351

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 352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 352

中国公民同外国人办理婚姻登记的几项规定 352

关于出国留学生办理婚姻登记的暂行规定 352

华侨同国内公民,港澳同胞同内地公民之间办理婚姻登记的几项规定 352

妇女“五期”卫生保护制度 352

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试行) 352

军人抚恤优待条例 352

经济监督篇 357

一、计划监督 357

计划经济 357

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357

市场经济 357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358

多种经济形式 358

国民经济体系 358

国民经济部门 359

国民经济监督 359

宏观调控体系 359

直接控制 359

间接控制 360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格局 360

90年代改革和建设的主要任务 360

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 360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361

社会总产品 361

国民收入 361

社会总供给 361

社会总需求 362

积累基金 362

消费基金 362

国民经济综合平衡 362

地区综合平衡 363

财政收支平衡 363

信贷收支平衡 363

外汇收支平衡 364

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平衡 364

积累与消费比例 364

农轻重比例 365

国民经济比例关系 365

国民经济计划学 365

国民经济计划体系 365

经济计划管理体制 366

计划管理体制改革 366

计划法律责任制 366

计划法 366

国家计划 366

中央计划 367

地方计划 367

行业计划 367

企业计划 367

长期计划 367

中期计划 368

短期计划 368

指令性计划 368

指导性计划 368

直接计划 368

间接计划 369

生产计划 369

国民收入计划 369

地区协作计划 369

工业计划 370

农业计划 370

商业计划 370

综合财政计划 371

税收计划 371

国家综合信贷计划 371

企业信贷计划 371

固定资产投资计划 371

基本建设计划 372

建设项目的审批和立项 372

物资计划 373

能源计划 373

运输计划 373

综合国际收支计划 373

对外贸易计划 374

工资计划 374

科学技术发展计划 374

重点科学技术项目计划 374

人口计划 375

人力资源开发计划 375

国土规划 375

教育事业计划 375

专门人才培养计划 375

城市公用事业计划 376

文化事业计划 376

卫生保健事业计划 376

体育事业计划 376

环境保护计划 377

价格计划 377

价格总水平计划 377

星火计划 377

计划草案 377

计划表格 378

计划任务书 378

计划指标体系 378

数量指标、质量指标 378

实物指标、价值指标 379

核算指标、考核指标 379

单项指标、综合指标 379

国民经济计划方法 379

国民经济平衡表 380

滚动计划法 380

计划期、基期 380

发展速度 380

控制数字 380

计划编制程序 381

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 381

中国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建议 381

中国第三个五年计划的初步设想 382

中国第四个五年计划纲要草案 382

中国第五个五年计划 383

中国第六个五年计划 383

中国第七个五年计划 384

中国第八个五年计划和十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