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先秦哲学史
先秦哲学史

先秦哲学史PDF电子书下载

哲学宗教

  • 电子书积分:17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欧崇敬著
  • 出 版 社:秀威资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出版年份:2013
  • ISBN:9863261001
  • 页数:586 页
图书介绍:
《先秦哲学史》目录

韦政通序 3

【自序】 建构与世界哲学对话的中国哲学史及重估一切的价值 8

第一章 绪论 21

前言 21

第一节 哲学史的史观与解释方法研究 22

第二节 中国哲学史的新分类方式与哲学文献的当代价值 37

第三节 哲学史观与史料诠释方法的选取问题析论 45

结语 51

第二章 中国哲学与知识体系的构成基础 53

第一节 从一种新的方向去看待商周文明与思想发展 53

第二节 从文明构成的各种基础考察观念产生的源头 62

第三节 中国文字与中国哲学的首度创造转化时代 66

第四节 从生命内涵思考的哲学源头 73

第五节 中国知识与学术形构过程中的基础内涵 82

第三章 中国哲学的起源与第一个创造转化的时代 97

第一节 商代与西周文献中所呈现的哲学观念内涵,以及春秋时代的《老子》、《周易古经》、《论语》、《孙子》、范蠡、《墨经》的时代:哲学的「第一个二百年」与其前沿时代 97

第二节 一个与《老子》、《周易古经》古易并列为最古老的哲学起源之另一哲学文本系列:从〈逍遥游〉与《周易古经》的相关转化作用论《庄子·内篇》作为中国哲学史起源第一个时代的最终成就项:〔第一个哲学时代、第一个二百年的十多个文本创造〕 105

第三节 中国哲学的起源与第一个哲学发展阶段:从春秋中晚期方成形的〈八卦〉、〈六十四卦〉数字符号系统到战国初期的庄周四篇文本〔约二百年左右的时间〕 123

第四节 从〈含山出土五千年前原始洛书〉到(《夏小正》十月历及早期五行的方位理论等天文学观念作为中国哲学史之源头之一项的讨论:并论子弹库《楚帛书》的天文学哲学观念) 127

第四章 《老子》:中国哲学基本存有论的创造者 132

第一节 历史叙述 132

第二节 老子哲学:「基本存有论」的当代转化 143

第五章 孔子的文明哲学与「仁学」的创造转化 153

第一节 孔子在中国文明中的地位与其「文明哲学」的打造 153

第二节 孔子的哲学架构与其后学发展 160

第六章 《文子》的古本与今本之哲学转化 164

第一节 第一个老子学派的创造转化哲学家 164

第二节 老学中的首度社会存有论建造者:《文子》及其知识学的贡献 171

第七章 道家:杨朱、列子、关尹子、子华子等数十位早期道家思想 177

第一节 杨朱及《列子》别开生面的原创性哲学内涵 177

第二节 关尹喜及其老学的继承 188

第三节 《吕氏春秋》中的子华子与杨朱思想转化叙述 189

第四节 《庄子》书中所记载的其他早期道家人物 192

第八章 《庄子》:最富原创性的哲学文本:前期的两位庄子书写者 196

第一节 〈逍遥游〉与〈齐物论〉、〈大宗师〉、〈应帝王〉的第一代庄学文本:第一位庄子与其真正「写作文本四篇」 196

第二节 第二位《庄子》作者:庄周首位继承者之〈养生主〉、〈人间世〉、〈德充符〉的写作 209

第九章 庄学〈外篇〉的理论发展 212

第一节 〈外杂篇〉的分类与价值转化论述 212

第二节 〈秋水〉、〈至乐〉、〈达生〉、〈山木〉、〈田子方〉、〈知北游〉六篇哲学内涵的转化分析 221

第十章 后期庄学:《庄子·杂篇》哲学思想之创造转化 244

第一节 〈庚桑楚〉篇对〈内篇〉的继承 244

第二节 〈徐无鬼〉篇 250

第三节 〈则阳〉篇 255

第四节 〈外物〉篇 258

第五节 〈寓言〉篇的后设说明与言说理论 263

第六节 〈让王〉篇的「尊生第一论」 267

第七节 〈盗跖〉篇的社会文化批判 270

第八节 〈渔父〉篇的「保真论」 274

第九节 〈列御寇〉篇 276

第十节 〈天下〉篇的庄学理论与学术史表现 280

第十一章 范蠡与黄老学派之《黄帝四经》与〈太一生水〉、〈伊尹·九主〉:稷下黄老的发展:《申子》、宋荣、《尹文子》、《慎子》、《鹖冠子》等学说析论 293

第一节 范蠡与黄老学派的开创 293

第二节 《黄帝四经》的哲学价值:社会存有论的《老子》发展 297

第三节 〈太一生水〉特殊概念的创造转化 307

第四节 《申子》与宋荣的政治哲学 311

第五节 《尹文子》的哲学当代价值 315

第六节 彭蒙与田骈、邹衍的哲学思想 319

第七节 《慎子》由存有学、社会存有论到政治哲学的体系建构 323

第八节 〈伊尹·九主〉的出土价值 328

第九节 《鹖冠子》的哲学价值及其转化叙述 331

第十二章 名家与《公孙龙子》 338

第一节 名学与辩学的发展 338

第二节 惠施:第一个名家哲学转化创造的完成者 340

第三节 辩者二十一事与辩者在战国中晚期的发展 344

第四节 公孙龙及其分析哲学与意识哲学、存有学说 349

第五节 《公孙龙子》:「意识哲学」的创造转化 358

第十三章 《墨子》与墨家学派的创造转化 369

第一节 墨翟与战国墨家学派的文明哲学体系 369

第二节 《墨子》的架构与当代价值 372

第三节 社会存有策略理论:《墨子》十大论题的思考价值 374

第四节 武装自卫队的社会存有策略与反战和平主张 384

第五节 墨子〈经·说(上、下)〉与〈大取〉、〈小取〉的科学理性精神及后期墨家学派的创作特质 386

第十四章 《孟子》:第一个儒家存有论的建造者 399

第一节 儒家首度完成的创造转化者 399

第二节 《孟子》「知言知识社会存有学」的当代重建及转化 409

第十五章 《管子》气学思想转化及竹简〈王兵〉、〈十问〉、〈天下至道谈〉篇、《胎产书》 421

第一节 历史叙述 421

第二节 《管子》气学的转化与当代价值 425

第十六章 《中庸》与《大学》的创造转化叙述 433

第一节 《中庸》的存有学重构 433

第二节 《大学》的意识哲学与社会存有学 446

第十七章 《荀子》:儒家哲学体系的建造者 451

第一节 历史叙述及其知识学 451

第二节 〈乐论〉创造转化的音乐哲学 458

第三节 〈乐论〉的音乐哲学重建方法讨论:创造性的叙述开展 468

第四节 结论 477

第十八章 《吕氏春秋》综合诸家的文明建构哲学 478

第一节 《吕氏春秋》的文明建构哲学 478

第二节 《吕氏春秋》与春秋战国诸子诸家的理论运用 482

第三节 《吕氏春秋》诸篇内涵的转化叙述 487

第四节 《吕氏春秋》音乐本体论的创造转化 496

第十九章 今本《易传》与帛书〈系辞〉、〈二三子问〉、〈易之义〉、〈要〉、〈缪和〉、〈昭力〉的哲学发展关系 499

前言 499

第一节 作者与时代的争论及解决 500

第二节 今本《易传》与帛书本的哲学涵意 513

第三节 《周易古经》与《易传》的创作者之流派归属及其可被诠释的理论基础方向——并对《易》属「儒道」争议作一反省及突破地论述 525

第二十章 《左传》与十六种出土儒家简帛文献的哲学价值考察 530

第二十一章 兵家与法家的策略哲学价值考察 545

第一节 兵家的策略哲学 545

第二节 法家哲学的各家价值与转化 559

参考书目 57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