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
《巴黎手稿》研究  马克思思想的转折点
《巴黎手稿》研究  马克思思想的转折点

《巴黎手稿》研究 马克思思想的转折点PDF电子书下载

经济

  • 电子书积分:16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韩立新著
  • 出 版 社: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4
  • ISBN:9787303127191
  • 页数:511 页
图书介绍:本书立足于《巴黎手稿》展开研究,提出了一个关于早期马克思的新解释,即马克思是在《巴黎手稿》中完成了从早期马克思向成熟时期马克思的转变。这一新解释在国内尚属首次提出,极具创新性,对于马克思早期思想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另外,本书研究过程中吸收了目前国际上最新的文献学和手稿研究成果,对于国内的手稿研究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也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巴黎手稿》研究 马克思思想的转折点》目录

绪言 《巴黎手稿》:马克思思想的转折点 1

一、关于“卡尔·马克思问题”的三种解释模型 1

二、研究早期马克思的新范畴:《巴黎手稿》 10

三、马克思思想转折的标志:社会关系视角的出现 12

四、关于术语的翻译 15

小结 20

第一章 从国家到市民社会(上)——《黑格尔法哲学批判》研究 21

一、马克思思想的转向 22

二、市民社会概念的经济学本质 26

1.市民社会的三原理 26

2.黑格尔与斯密 31

3.作为经济社会的市民社会 40

三、马克思对黑格尔法哲学的批判 43

1.黑格尔国家观的矛盾 45

2.同一还是对立 50

3.异质性的意义 54

四、法哲学框架内的市民社会认识 57

小结 59

第二章 从国家到市民社会(下)——《德法年鉴》上的两篇论稿研究 60

一、《论犹太人问题》中的“人的解放” 60

1.马克思的鲍威尔批判 60

2.“政治解放”与“人的解放”的差异 63

二、市民社会与无产阶级 67

1.“犹太精神”与货币异化论 67

2.无产阶级的发现 70

三、国家的“消失” 72

小结 75

第三章 我们是否真的需要“回到赫斯”——赫斯与马克思《巴黎手稿》的关系 77

一、科尔纽的“回到赫斯” 78

1.赫斯的思想特质 78

2.从费希特到费尔巴哈 80

3.赫斯之于《巴黎手稿》的影响 82

二、日本的赫斯研究 84

1.山中隆次与畑孝一的科尔纽批判 84

2.广松涉的赫斯“压倒性影响”说 86

3.良知力的“合题”立场 90

三、中国的赫斯研究 94

1.侯才的先驱性研究 94

2.赫斯对张一兵《回到马克思》的建构 97

四、赫斯的思想局限 102

1.缺少黑格尔的辩证法 102

2.对国民经济学的表面理解 105

小结 107

第四章 《巴黎手稿》的文献学研究及其意义 109

一、什么是《巴黎手稿》 109

二、《巴黎手稿》文献学研究的主题 117

1.日本学者的先行研究 118

2.拉宾的“两个阶段”说 120

3.新MEGA的排列问题 123

4.罗扬的“《手稿》问题” 127

三、“陶伯特说”是否可信 135

1.文献学上的事实 137

2.思想推断的根据 146

小结 150

第五章 异化劳动规定上的破绽——对[异化劳动和私人所有]一节的研究(上) 153

一、黑格尔与费尔巴哈异化概念的差异 153

1.黑格尔:异化使人社会化 154

2.费尔巴哈:孤立人的自我异化 157

二、第一规定与第二规定的“非整合性” 161

1.第一规定:是“自然的异化”还是“产品的异化” 161

2.第二规定:“自我异化”中的“别人” 165

3.望月清司的问题 167

三、第三规定:“类本质异化”的特殊性 172

四、第四规定:“人同人相异化”的困境 175

小结 180

第六章 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究竟是不是循环论证——对[异化劳动和私人所有]一节的研究(下) 182

一、“aporia”的由来 182

二、“aporia”是“循环论证”吗 188

1.大井正的质疑 189

2.广松涉的解释 191

3.山之内靖的总结 192

三、破解“循环论证”之谜:私人所有的历史 196

1.不同的概念 196

2.关于私人所有的历史理论 201

四、“aporia”的最终解决:从孤立人到社会 207

小结 210

第七章 《精神现象学》中从个人到社会的演进逻辑 212

一、黑格尔对近代的“解” 213

二、《自我意识章》中“承认”的辩证运动 219

1.自我意识的双重含义 220

2.《自我意识章》的困难 222

三、《理性章》中的“物象本身”理论 224

1.“物象本身”的中介作用 225

2.人与物象关系的颠倒 231

四、《精神章》中的普遍性 237

1.从异化到“陶冶” 238

2.“良心”和“精神” 239

小结 242

第八章 耶拿《精神哲学》草稿中从个人到社会的演进逻辑——兼评卢卡奇的《青年黑格尔》和霍耐特的《为承认而斗争》 244

一、从“人伦的悲剧”到“精神”的诞生 244

1.耶拿前期的“人伦的体系” 248

2.耶拿后期的“精神的哲学” 253

二、国民经济学的吸收与“物象本身”概念的形成 260

1.《人伦的体系》中的“剩余劳动” 260

2.《精神哲学草稿Ⅰ》中的“分工劳动” 265

3.《精神哲学草稿Ⅱ》中的“价值” 268

4.黑格尔对抽象劳动和贫富分化的批判 271

三、评卢卡奇与霍耐特的耶拿手稿研究 275

1.卢卡奇《青年黑格尔》的局限 275

2.霍耐特《为承认而斗争》的问题 279

小结 285

第九章 《穆勒评注》的新视野——《穆勒评注》解读(上) 291

一、货币与人的异化 292

1.中介的独立:货币 293

2.货币的本质:私人所有的异化 295

3.道德的异化:信贷 297

二、人的本质与私人所有的对立 300

1.人的本质是“Gemeinwesen” 300

2.私人所有的外化本质 304

三、从营利劳动到真正的生产 310

1.什么是营利劳动 310

2.物象的胜利与真正的生产 313

四、《穆勒评注》中的黑格尔 318

1.马克思与黑格尔的相似性 318

2.马克思与黑格尔的区别 321

小结 323

第十章 《穆勒评注》中的交往异化:马克思的转折点——《穆勒评注》解读(下) 327

一、《穆勒评注》研究的文献学前提 327

二、异化劳动理论的缺陷 330

1.异化劳动的结构 330

2.异化劳动第四规定的问题 333

三、交往异化与社会关系 336

1.交往异化的结构 336

2.社会关系的视角 344

四、《穆勒评注》与赫斯 349

1.《第一手稿》与《穆勒评注》孰高孰低 349

2.赫斯与马克思孰高孰低 351

小结 356

第十一章 异化与物象化——兼评日本的“早期马克思论争” 357

一、概念的辨析 358

1.物象化与拜物教 358

2.异化与物象化的区别 362

3.“物化”概念的迷雾 364

二、广松涉与望月清司在异化论问题上的对立 371

1.广松涉对异化论的否定 372

2.望月清司对广松涉的批判 375

三、如何评价这场“早期马克思论争” 379

1.交往异化是不是一种新的异化 379

2.广松涉为什么忽视交往异化 381

3.缺少对黑格尔的理解 385

小结 386

附录:从马克思的物象化理论来看性交易 387

第十二章 马克思共产主义观的转折点——对《第三手稿》中共产主义思想的解读 391

一、马克思的共产主义转向 392

二、马克思对早期共产主义理论的批判 397

1.早期共产主义的发展史 398

2.现代共产主义的几种形式 401

3.德国的“哲学共产主义” 404

三、《巴黎手稿》中的“社会”概念 407

1.对私人所有的积极扬弃 407

2.人与自然、个体与类之间矛盾的解决 409

3.人性的全面恢复 412

4.作为“运动”的共产主义 415

小结 418

第十三章 从费尔巴哈到黑格尔的转变——[对黑格尔的辩证法和整个哲学的批判]解读(上) 419

一、“对象性”:唯物主义的真理 421

1.费尔巴哈的功绩 421

2.黑格尔的“双重错误” 423

3.主体与客体的非同一性 430

二、自然主义的人的理解 434

1.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 434

2.“人的无机的身体” 436

3.人的“类本质”特征 438

三、对黑格尔辩证法的吸收 440

1.从消极的异化到积极的异化 440

2.异化辩证法与共产主义 442

小结 444

第十四章 对象化与异化是否同一——[对黑格尔的辩证法和整个哲学的批判]解读(下) 446

一、什么是“卢卡奇命题” 446

二、藤野涉对“Entgegenst?ndlichung”的解释 451

1.库莱拉、施蒂勒与科尔纽 451

2.“Entgegenst?ndlichung”的解释问题 454

三、马克思的异化认识 457

1.黑格尔的对象化与异化 457

2.马克思对异化的双重理解 461

3.“卢卡奇问题”的是与非 464

小结 465

主要参考文献 467

索引 484

后记文本中的时代 504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