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地理
中国近代史论
中国近代史论

中国近代史论PDF电子书下载

历史地理

  • 电子书积分:16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杜耀云著
  • 出 版 社:济南:齐鲁书社
  • 出版年份:2014
  • ISBN:9787533331566
  • 页数:511 页
图书介绍:本书作者在多年摸索相关史料的基础上,撰写了《辛亥革命在山东》和《中国近代社会的演变》两个专题,并结集多年来散见于各杂志的文章,合称为《中国近代史论》。
《中国近代史论》目录
标签:史论

前言 1

辛亥革命在山东 9

第一章 辛亥革命在山东的酝酿 9

一、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初步发展 9

二、新政治派别的出现 14

三、痛外侮纷乘,恨清廷专制 20

四、“鼓吹党义”,“扩大党势” 25

五、清末预备立宪与山东立宪潮流的兴起 35

六、清末山东巡抚孙宝琦的统治方针 40

第二章 辛亥革命在山东的兴起 44

一、武昌起义与孙宝琦的应变计议 44

二、烟台首举义旗 48

三、济南和平独立 51

四、两起各具特色的独立斗争 56

五、孙宝琦的“权宜之计”与山东独立的取消 60

六、联合会的分裂与“商埠案” 65

第三章 辛亥革命在山东的发展 68

一、山东同盟会党人新斗争方略的确定 68

二、胶东滨海城市的独立斗争 70

三、胶济铁路沿线的独立斗争 99

四、陈干率领的徐州北伐军 113

第四章 辛亥革命在山东的止步 116

一、帝国主义对山东独立的破坏 116

二、孙中山的“让位”与北洋军阀势力在山东的确立 120

三、“辫子问题”与昌邑“五一八”惨案 124

四、孙中山应邀“商谈国事”与“山东之行” 129

第五章 山东革命党人捍卫辛亥革命成果的斗争 133

一、“宋教仁案”与“二次革命”在山东 133

二、袁世凯复辟帝制与山东的民五讨袁 136

三、段祺瑞卖国独裁与山东的护法之师 144

四、北洋政府时期的陈干将军 151

第六章 辛亥革命在山东的历史启示和历史作用 158

附录 164

清末山东立宪党人丁世峄的一生 164

东平县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尹渔村 170

近代中国社会的演变 177

上篇:经济基础的演变 177

第一章 近代中国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演变的开始(1840~1894) 177

一、两次鸦片战争后中国独立主权的丧失 177

二、外国列强对中国以商品输出为主的经济侵略 182

三、中国买办阶级的出现 187

四、中国封建经济结构的逐步解体 192

五、中国的资本原始积累 197

六、中国资本主义近代工业的产生 201

第二章 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1895~1916) 214

一、外国列强对中国的资本输出 214

二、外国列强对中国经济命脉的控制 219

三、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与停滞 223

四、农村经济商品化的发展和农垦公司的性质 236

下篇:上层建筑的演变 240

第一章 近代中国社会传统观念的演变 240

一、近代社会开始期(1840~1894) 240

二、近代社会形成时期(1895~1901) 251

三、代近社会加深期(1901~1918) 254

第二章 近代中国社会教育制度的演变 259

一、萌芽时期(1862~1897) 259

二、转变时期(1898~1905) 261

三、发展时期(1907~1909) 263

第三章 近代清王朝军制的演变 266

一、鸦片战争前的清朝军制 266

二、鸦片战争后清朝军制的演变 268

三、近代新式海军的创立 273

第四章 近代清王朝中央机关的演变 276

一、鸦片战争前的清朝中央机关 276

二、鸦片战争后清朝中央机关的演变 278

第五章 近代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斗争的演变 291

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始时期(1840~1894) 291

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期(1895~1901) 293

三、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加深期(1901~1918) 296

论文集刊 301

论近代中国社会的演变趋势——纪念鸦片战争170周年 301

论洋务派的自强观 310

论中日甲午战争的时代特点 320

甲午战争与近代山东——纪念中日甲午战争110周年 329

李鸿章与中日甲午海战 336

论义和团倡始鲁西的社会环境 347

近代中国社会的演变与义和团运动 356

辛亥革命山东史略 367

辛亥革命在山东的历史启示 380

清末立宪派与辛亥革命 388

辛亥革命在山东特点试探 400

孙中山让位袁世凯之我见 408

戊戌六君子的血没有白流——纪念戊戌维新110周年 413

近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与农民战争 420

“奉天讨胡”与“扶清灭洋”——近代中国农民战争口号评述 430

兖州教案略述 437

近代山东的“驱教”与“灭洋” 449

试论反洋教斗争中的官、绅、民 458

略论清末资政院的性质和作用 467

慈禧太后与晚清新政 477

陈干先烈与齐鲁文化 486

陈干将军性格探源——兼议齐鲁文化要义 492

山东近代爱国外交家陈干 499

陈干“解甲归田”原因探析 504

后记 51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