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语言文字
“道”与中华典籍外译
“道”与中华典籍外译

“道”与中华典籍外译PDF电子书下载

语言文字

  • 电子书积分:14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包通法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财富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4
  • ISBN:9787504747303
  • 页数:415 页
图书介绍:本书借鉴语言哲学“语言是存在之居所”之哲学命题与学理,以及“人活在语言中”“语言是人类的最后精神家园”的认识论范式,基于语言本体论义理,以人文语言观和后殖民主义语言行为理论,振起“文化平等对话”的文化自觉意识,践行语言本体论翻译观,回归文本自身,关注文本自身,以一种新的视角和方法运用于典籍翻译的思辨、实践和评鉴,从而使我典籍翻译从关注“语言意义自主实体”走向关怀语言表征的汉典籍精神内敛和哲学形态,为实践异化、创化翻译我古典籍的核心思想,建构汉文化哲学形态的普遍意义的知性体系提供一种可资途径。
《“道”与中华典籍外译》目录
标签:典籍

第一章 中华典籍外译语哲维度翻译范式研究 1

第一节 典籍外译研究意义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1

第二节 语言本体论认识观 5

一、语言哲学观 5

二、先秦语言本体观 6

第三节 萨丕尔-沃尔夫假说 15

第四节 汉英语法“隐性范畴”表征差异 21

第五节 关于中华典籍外译东方智慧知性体系建构 24

一、本体论 24

二、认识论 24

三、方法论 25

四、构建“象思维”语哲义理的典籍翻译批评知性体系 25

五、研究目标 25

第六节 结论 26

参考文献 27

第二章 论汉典籍哲学形态身份标识跨文化传输 30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语言表征形态与汉典籍哲学、伦理知性体系 30

第二节 汉哲学典籍英译现状 34

第三节 关于汉文化古典籍汉译外的哲学平等对话 38

第四节 语言形态表征与汉典籍外译的异化创化翻译观 41

第五节 结论 44

参考文献 45

第三章 “象”“象思维”“道象互为”与《庄子》英译研究 48

第一节 概述 48

第二节 绪论 49

一、研究背景 50

二、意义与动机 51

三、视角与可行的解决方案 52

第三节 文献综述 53

一、《庄子》英译本概况 53

二、《庄子》英译本研究现状 56

第四节“象”“象思维”与“道象互为” 57

一、“象”“象思维” 57

二、“道象互为” 60

三、“象”与“象思维”在中国 63

四、西方类似于“象”与“象思维”的相关研究 66

五、“象思维”、隐喻思维与概念思维 68

六、“现代中国哲学”“理性化”趋向 71

七、小结 73

第五节“象思维”与中国典籍英译 74

一、中国典籍英译概况 74

二、“象思维”与中国诗学 75

三、“象思维”与中国翻译诗学 77

四、“象思维”与中国翻译美学 79

五、小结 83

第六节“象”“象思维”与《庄子》英译 84

一、庄子、《庄子》与“象思维” 84

二、汪榕培与理雅各《庄子》英译本之比较 85

三、汪榕培与理雅各英译《庄子》对比研究 89

四、小结 104

第七节 结论 104

参考文献 105

第四章 语言哲学观照下《诗经》英译本的对比研究 110

第一节 概述 110

一、研究背景 112

二、研究的意义 114

三、研究方法 115

第二节《诗经》英译与研究回顾 116

一、《诗经》英译的研究现状 116

二、按时序性回顾 117

三、关于《诗经》篇名英译研究 119

四、小结 122

第三节 语言与民族精神的同构性 123

一、语言观 123

二、语言哲学观 125

三、语言与民族精神是我典籍外译的本体 128

四、“象思维”观照下的诗歌翻译 129

五、小结 131

第四节 语言哲学观照下的《诗经》英译 131

一、“天人合一”的哲思样态 131

二、《诗经》中“象”的表述 132

三、《诗经》中意象的传递与意境的营造 155

四、小结 163

第五节 结论 163

参考文献 164

第五章 语言哲学观照与《文心雕龙》英译研究 169

第一节 关于江南文化精神格局跨文化传输 169

一、概要 169

二、研究背景 170

三、研究目的 171

四、研究方法 171

第二节 文献综述 172

一、刘勰与《文心雕龙》 172

二、《文心雕龙》的相关研究 172

三、《文心雕龙》英译本 173

第三节 刘勰的文学观与江南文化精神 175

一、刘勰的文学观与江南文化精神 175

二、《文心雕龙》的江南文化精神 178

第四节 案例研究 181

一、语哲义理与《文心雕龙》翻译嫁接和阐释 182

二、《神思》篇的精神体验样式及翻译 186

三、《风骨》与其译本中体现的文化精神 192

四、《情采》篇所反映的作者诗学观及其翻译研究 201

第五节 结论 206

参考文献 207

第六章 中国古诗意象翻译的可证性研究 211

第一节 引论 211

一、中国古诗“意境”翻译面临的问题 211

二、意境思辨体验的可证性、伪证性哲学基础 216

三、翻译美学思维理性理据和诗性质感 217

第二节言、象、意的哲学内涵及互为关系 219

一、中国古诗意象概念内涵可证性构建学理——“意象”的溯源及演变轨迹 220

二、玄理认识观照之“象” 221

三、人文观照之“象” 222

第三节 审美观照之意象 224

一、意象 224

二、兴象 226

三、中国古诗意象的概念与内涵 227

第四节 中西方“意象”说比较研究 227

一、西方“意象”说 227

二、形象(具象)与意象认识形态比较 230

三、中西方“意象”说发展趋势 230

四、意象派、象征派与中国意象生命论的比较 230

第五节 意象的生成 231

一、传统审美理论的“心物交感”说 231

二、意象的构成原则 231

三、皎然的“假象见意”和“貌题直书”说 231

四、意象的真实性 232

第六节 情感的可证性 233

一、情感的真实性 233

二、心理的真实性 233

三、生活的真实性 234

四、意象生成和意象翻译的可证性理性 235

第七节 意象的组合形式 237

一、并置 237

二、脱节(时空错位) 237

三、叠加 238

四、相交 238

五、幅合 238

第八节 意象传承与意象可证性审美形态 239

一、意象递相沿袭性 239

二、意象人文性中的可证性 240

第九节 中国古诗意象的可译性语言学学理基础 241

一、认识所指的同一性及语义系统的“同构”原理(Isomorphs) 241

二、语法辞格差异的规律性及语义系统的对应 242

三、文化的相互渗透性与语言表征的互文性 242

第十节 意象翻译可证性认识本质的终极关怀 243

一、功能对等翻译观观照下“意象”翻译的可证性 245

二、目的论翻译观观照下中国古诗意象可证性翻译 247

三、接受美学翻译观照的可证性审美范式:意象变易的依据 250

第十一节 意象审美形态甄辨与翻译方法论研究 253

一、广义意象与狭义意象及翻译策略 253

二、动态意象与静态意象及翻译策略 255

三、感官观照下的意象分类及翻译策略 256

四、修辞格观照下的意象分类及翻译策略 262

第十二节 结论 265

参考文献 267

第七章“意境”的伪证性研究与文学诗歌翻译 270

第一节 意境的翻译 270

一、关于意境的翻译 270

二、意境的演变轨迹 271

第二节 意境的生成 272

一、意境随生 272

二、移情入境 273

三、匿意于境 273

四、意境相生 274

第三节 文学作品中意境的三个常见类别 274

一、雄浑之境 274

二、深静之境 275

三、迷离邈远之境 275

第四节 意境的伪证性研究 276

一、文学作品语言的人文诗性 277

二、隐喻性 277

三、意外之象 278

四、文本结构的能指与所指 279

五、人文灵性思维状态 280

第五节 文学作品中意象可证性辨识 281

第六节 意境的传输形态及方法论研究 283

一、文学作品中意境的传递形态 283

二、古诗意境鉴赏甄别示例 284

三、意境与文学翻译 287

第七节 结论 289

参考文献 290

第八章论“景中情,情中景”思维样态——中国古诗词意境美学体认范式与跨文化传输研究 292

第一节 概述 292

第二节 中国古代文论中的情景论的传承 293

第三节 中国传统文论中言、象、意认识理性的辨析 295

一、庄子从根本上否定言可以称 295

二、魏晋玄学的开创者之一王弼关于《易传》中言象意的观点 296

三、陆机《文赋》对物、意、文的理解 296

四、刘勰论创作过程中的“物—情—辞” 297

五、钟嵘的“吟咏性情说” 297

六、皎然的《诗式》 298

第四节 具象思维和诗缘情的哲学基础 298

一、具象思维的哲学基础 298

二、诗缘情的哲学基础 300

第五节 具象、物景在诗歌中的审美形态认识理性分类 304

一、送别诗 304

二、咏物诗 306

三、咏史诗 308

四、爱情诗 309

五、边塞诗 310

六、闺怨诗和宫怨诗 312

七、游仙诗 314

八、山水诗 315

第六节 情景互为的审美形态与诗歌审美意境的认知理性研究 317

一、情景互证互为的审美形态和概念意义 317

二、诗歌审美意境的认知理性研究 318

第七节 中国古诗词英译中的美学传输 321

一、译者的才情、禀赋、对源语及译入语文化背景知识累积等因素在诗歌英译中的作用 321

二、“景中情,情中景”的诗性蕴藉在诗歌英译中的美学传输 322

第八节 结论 326

参考文献 327

第九章 语言本体论与刘禹锡咏史怀古诗英译研究 329

第一节 概述 329

第二节 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331

一、刘禹锡研究文献综述 331

二、中国古诗研究综述 336

三、刘禹锡诗歌英译研究综述 338

第三节 本体论语言观认知原则分析及刘禹锡诗歌英译 339

一、刘禹锡咏史怀古诗中的意象分析 343

二、刘禹锡咏史怀古诗中典故英译分析 354

三、小结 367

第四节 语言本体论观照下刘禹锡咏史怀古诗英译原则和策略 367

一、刘禹锡咏史怀古诗中意象和典故的英译原则 367

二、刘禹锡咏史怀古诗中意象和典故英译策略 371

三、小结 374

第五节 结论 374

参考文献 375

第十章 论王维诗歌中禅味的认知与翻译 378

第一节 引论 378

第二节 王维诗歌的自然美与禅味 379

第三节 汉诗歌言、韵、味的异同辨析 382

一、意象模糊与空寂 384

二、清新自然 387

三、空灵与静幽 388

第四节 结论 390

参考文献 390

第十一章 汉诗英译中的音韵美的认知共识与翻译 391

第一节 概述 391

第二节 音韵美学的认知共识 392

第三节 音韵美学的转换与重现 398

第四节 结论 403

参考文献 403

第十二章 宋诗学观与白诗“浅、清、切”诗性体认与翻译 404

第一节 概述 404

第二节 关于知人与知文 406

第三节 白诗“浅、清、切”的诗韵 406

第四节 白诗“浅白”神韵翻译思辨 407

一、炼词与白诗“浅、清、切”翻译 409

二、音韵美翻译与白诗浅、清、切 410

三、白诗神韵与意境的体认翻译 412

第五节 结论 414

参考文献 41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