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治法律
行政法之理论与实用  增订9版
行政法之理论与实用  增订9版

行政法之理论与实用 增订9版PDF电子书下载

政治法律

  • 电子书积分:21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吴庚著
  • 出 版 社:三民书局
  • 出版年份:2007
  • ISBN:7770227011
  • 页数:761 页
图书介绍:
《行政法之理论与实用 增订9版》目录

第一编 行政法之基本概念 1

第一章 行政与行政法 1

第一节 行政之意义 1

第二节 行政之种类 10

一、公权力行政 10

二、私经济行政 12

三、干涉行政 17

四、给付行政 18

五、计画行政 20

六、行政之其他分类 23

第三节 行政法之概念 24

一、行政法之意义 24

二、行政法之分类 26

三、行政法与私法 28

四、行政法与宪法 36

第二章 行政法之法源 39

第一节 法源之涵义与种类 39

第二节 行政法之成文法源 40

一、宪法 40

二、法律 41

三、国际法 43

四、命令 45

五、自治规章 50

第三节 行政法之不成文法源 51

一、习惯法 51

二、解释与判例 55

三、行政法之一般原则 57

第四节 法源位阶问题 72

一、法源位阶之意义 72

二、法源位阶与适用顺序 75

第三章 行政之羁束性与自由性 77

第一节 概说 77

第二节 依法行政原则 81

一、消极的依法行政(法律优越原则) 81

二、积极的依法行政(法律保留原则) 84

三、依法行政原则在我国之实践 91

第三节 行政裁量与不确定法律概念 111

一、概念之起源与分辨 111

二、羁束处分、裁量处分及不确定法律概念 114

三、我国实务之状况 125

第四节 行政保留与相关问题 133

一、「行政保留」之概念 133

二、各种「行政保留」理论 135

三、我国法制下之「行政保留」问题 137

第四章 行政法关系 141

第一节 行政法关系之发生 141

一、概念之界定 141

二、行政法关系发生之原因 142

第二节 行政法关系之主体 147

一、权利能力相关问题 147

二、行政法上行为能力 148

第三节 行政法上之权利及义务 150

一、概说 150

二、公法上权利之态样 153

三、关於公法上之义务 158

第四节 行政法关系之消灭 160

第二编 行政组织与公务员法 165

第五章 法律对行政组织之规范 165

第一节 组织之概念 165

一、概说 165

二、行政组织之意义 166

三、组织之分类 167

第二节 行政组织之结构 174

一、行政主体 174

二、行政机关 175

三、公营事业机构 179

四、营造物 180

五、其他组织体及公权力之委托行使 185

第三节 行政组织权与行政机关 188

一、行政组织权之归属 188

二、行政机关之类别 191

三、行政机关之管辖 197

第四节 公物及其法律关系 205

一、公物之定义 205

二、适用於公物之法规 206

三、公物之种类 206

四、公物之特征 207

五、公物之利用关系 209

六、公物之成立及管理 210

七、公物之消灭 212

第六章 公务员法 213

第一节 公务员之概念 213

一、学理上之公务员概念 213

二、法律上之公务员概念 214

第二节 公务员关系之特质—兼论「特别权力关系」 216

一、传统「特别权力关系」理论 216

二、「特别权力关系」理论之演变 221

三、我国之突破与发展 225

四、特别权力关系之存废问题 235

第三节 公务员之分类 239

一、普通职公务员与特别职公务员 239

二、任命人员与民选人员 241

三、政务官与事务官 241

四、行政官与司法官 243

五、文官与武官 244

第四节 公务员之考试与任用 245

一、各种公务员考试 245

二、任用之积极条件 246

三、任用之消极条件 247

四、任用之过程 248

五、公务员之升迁 248

第五节 公务员关系之内容 249

一、公务员之权利 249

二、公务员之义务 255

三、公务员之保障 262

第六节 公务员之责任 266

一、行政责任 266

二、民事责任 274

三、刑事责任 275

第三编 行政作用 277

第七章 行政命令 277

第一节 各种行政命令之区别 277

一、紧急命令与普通命令 277

二、法规命令与行政规则 278

三、授权命令与职权命令 281

第二节 行政命令之合法要件 289

第三节 行政命令之瑕疵及适用问题 297

一、欠缺合法要件之行政命令 297

二、法规命令之适用问题 298

三、行政规则之适用问题 299

第八章 行政处分 305

第一节 行政处分之概念 305

一、行政处分之法律上定义 305

二、行政处分之要素 307

第二节 行政处分之种类 343

一、以处分之内容为区分标准 343

二、以对关系人之效果为区分标准 346

三、以是否须当事人或其他机关之协力为区分标准 351

四、以有无法定方式为区分标准 356

五、以所受法律羁束之程度为区分标准 358

六、其他分类 358

第三节 行政处分之附款 362

一、附款之意义 362

二、附款之容许 362

三、附款之种类 364

四、其他相关问题之检讨 368

第四节 行政处分之效力 369

一、概说 370

二、存续力与信赖保护 372

三、构成要件效力与确认效力 378

四、拘束力 381

五、执行力 382

第五节 行政处分之合法要件 383

一、概说 384

二、关於机关管辖权之要件 384

三、关於机关组成之要件 386

四、关於处分方式之要件 388

五、关於处分程序之要件 388

六、关於处分内容之要件 391

第六节 行政处分之无效撤销及废止 394

一、行政处分之瑕疵态样 395

二、行政处分之无效 396

三、行政处分之撤销 404

四、行政处分瑕疵分级及其法律效果 408

五、行政处分之废止 409

六、处分失效之返还义务 411

七、瑕疵处分之治疗及转换 412

八、行政程序重新进行 413

九、请求权之时效 416

第九章 行政契约 419

第一节 行政契约之概念 419

第二节 依法行政与契约自由 421

第三节 行政契约之一般理论 426

一、行政契约之容许 426

二、行政契约之特征 427

三、行政契约之主要类型 433

四、行政契约之合法要件 435

五、行政契约之瑕疵 437

六、行政契约之终止、调整及履行 440

第四节 我国行政契约之理论与实际 442

一、一般教科书对行政契约认知之商榷 442

二、行政契约不发达之原因 446

三、现行法制下之行政契约 448

四、解决行政契约争执之途径 452

第十章 事实行为 455

第一节 事实行为之概念 455

第二节 事实行为之合法性 459

第三节 事实行为之救济途径: 463

第十一章 行政罚 469

第一节 行政罚与相关概念 469

一、行政罚之定义 469

二、行政犯与刑事犯 470

三、行政罚之立法缘起 475

第二节 行政罚法之特色及原则 476

一、行政罚法之特色 476

二、行政罚法之立法原则 477

第三节 行政罚之种类及责任 482

一、处罚种类 482

二、责任能力 485

三、责任条件 487

四、法人及其他组织之责任条件 488

五、违法认识 488

六、违法阻却 489

第四节 行为态样与处罚规定 490

一、行为人与行为 490

二、单一行为与数行为 490

三、共同违法行为 493

四、既遂与未遂 494

五、自然人与法人及其他组织之并同处罚 495

六、其他私法组织之准用 496

七、关於公法组织之规定 497

八、行政罚成立要件之综合说明 497

第五节 裁处之审酌及加减 500

一、裁处罚锾之审酌 500

二、罚锾之加减 501

三、其他种类行政罚之加减 501

四、免予处罚 501

五、追缴及没入 502

第六节 时效制度 503

一、概说 503

二、时效期间 505

三、时效起算 505

四、时效停止进行 507

第七节 行政罚与其他处罚 507

一、各种竞合情形 507

二、行政罚与刑罚之竞合 508

第八节 管辖及程序 510

一、属地主义 510

二、管辖机关 511

三、裁罚程序 512

四、物之扣留 514

五、裁处书之制作 515

六、过渡条款 515

第十二章 行政执行 517

第一节 行政执行之意义 517

第二节 行政执行法之内容 519

一、行政执行之范围 520

二、行政执行之一般规定 521

三、关於公法上金钱给付义务之执行 526

四、关於行为或不行为义务之执行 540

五、即时强制 543

六、行政执行与便宜主义 546

第十三章 行政程序 547

第一节 行政程序之意义 547

第二节 行政程序之功能 550

一、贯彻依法行政 550

二、维持处分之正确性 551

三、提供人民参与决策之机会 551

四、代替行政争讼程序 552

五、保障人民权益 553

第三节 行政程序之立法例 553

一、奥国 554

二、瑞士 556

三、德国 558

四、日本 559

第四节 行政程序之一般原则 561

一、以适用於公权力行政为原则 561

二、职权主义 561

三、自由心证主义 562

四、当事人参与之原则 564

五、效能原则 565

第五节 我国行政程序法之立法经过 565

一、立法缘起 566

二、最后定案 567

第六节 行政程序法之适用范围 570

第七节 行政程序之当事人 574

一、当事人之范围 574

二、当事人能力与程序行为能力 575

第八节 程序之开始及进行 578

一、程序之开始 578

二、回避事由 579

三、调查事实及证据 580

四、资讯公开及抄阅卷宗 581

五、期日、期间及回复原状 583

六、费用及送达 585

第九节 听证程序 586

一、听证之通知 587

二、听证之主持 588

三、听证公开原则 590

四、当事人之异议权 590

五、预备听证 590

六、听证纪录 591

七、听证之终结 591

第十节 作成行政处分之程序 592

一、标准记载之处分、略式记载之处分及其他书面处分 593

二、经听证之处分及不经听证之处分 601

三、行政处分之生效 607

第十一节 缔结行政契约之程序 607

一、本法总则之适用 608

二、缔约手续适用民法规定 608

三、缔约资格与对象之选择 610

第十二节 订定行政命令之程序 611

第十三节 其他程序 614

一、行政计画 614

二、行政指导程序 615

三、处理陈情事项 616

第四编 行政救济 617

第十四章 行政争讼法要义 617

第一节 行政争讼新制之特色 617

一、行政法院采二级二审 619

二、废止再诉愿 620

三、增加诉讼种类 620

四、创设暂时权利保护途径 621

五、程序严格化及民事诉讼化 622

第二节 诉愿之提起 623

一、提起诉愿之要件 623

二、诉愿之管辖 631

三、诉愿当事人能力及诉愿行为能力 637

四、共同诉愿 638

五、诉愿参加 639

六、诉愿代理人及辅佐人 641

第三节 诉愿之审议及决定 641

一、原处分机关对诉愿案件之处理 642

二、诉愿管辖机关之审议 643

第四节 诉愿之停止承受终结及其他 653

一、诉愿程序之停止 653

二、承受诉愿 653

三、和解与诉愿程序之终结 654

四、停止原处分之执行 655

五、再审 656

第五节 行政诉讼之种类及其实体判决要件 657

一、撤销诉讼 658

二、怠为处分之诉 661

三、拒绝申请之诉 663

四、确认行政处分无效或违法之诉 664

五、确认法律关系存否之诉 666

六、一般给付诉讼 670

七、合并请求财产上给付之诉讼 675

八、其他类型之诉讼 676

第六节 诉讼当事人及诉讼参加 678

一、当事人之认定 678

二、当事人能力及当事人适格 679

三、诉讼权能 680

四、诉讼行为能力 681

五、共同诉讼 682

六、诉讼参加—兼述诉讼标的理论 683

第七节 第一审程序 690

一、起诉 690

二、言词辩论 692

三、停止原处分之执行 693

四、裁判 696

五、其他事项 702

第八节 简易诉讼程序 702

一、节易事件之范围 703

二、简易程序之特别规定 704

第九节 上诉抗告再审及重新审理 705

一、上诉之要件 705

二、原判决违背法令之事由 706

三、上诉审之审理及裁判 707

四、抗告程序 709

五、再审 710

六、重新审理 712

第十节 暂时权利保护程序 713

一、假扣押 713

二、假处分 714

三、停止执行 716

第十一节 行政法院审查权之范围 716

一、概说 716

二、行政法院对裁量处分之审查 717

三、行政法院对不确定法律概念之适用及判断馀地之审查 718

第十五章 国家责任 723

第一节 国家责任与公法上之请求权 723

第二节 损失补偿 733

一、征收补偿原则 733

二、特别牺牲为独立之损失补偿原因 734

三、损失补偿之共同成立要件 736

第三节 国家赔偿法 739

一、现行制度概说 739

二、公务员违法行为之国家赔偿责任 740

三、公共设施瑕疵之国家赔偿责任 748

四、国家赔偿之范围及方法 750

五、国家赔偿请求权之行使 750

六、国家之求偿权 752

参考书目 75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