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语言文字
华语文的教与学理论与应用
华语文的教与学理论与应用

华语文的教与学理论与应用PDF电子书下载

语言文字

  • 电子书积分:10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郑昭明著;柯华葳主编;董鹏程策划
  • 出 版 社:正中书局股份有限公司
  • 出版年份:2009
  • ISBN:9789570918588
  • 页数:206 页
图书介绍:
《华语文的教与学理论与应用》目录

第一章 教与学的关系:当代认知心理学的观点 1

第一节 「教」与「学」的关系 1

第二节 老师的教:知识的传递 3

1.2.1 知识的种类 3

1.2.2 控制式与自动式的运作 7

1.2.3 教学设计 8

1.2.4 课堂教学 11

第三节 学生的学:知识的吸收 13

1.3.1 语文的阅读与理解的历程 13

第四节 学生的学:学习者的特征 18

1.4.1 智力 18

1.4.2 动机 18

1.4.3 抱负水准 19

1.4.4 课堂的酬赏与回馈 19

1.4.5 学习者的读书态度 19

1.4.6 学习者的能力限制 21

第五节 学生的学:学习者的认知策略 21

1.5.1 主要策略 22

1.5.2 支持策略 25

1.5.3 一般策略 32

1.5.4 特殊策略 32

第二章 意识与无意识的语言习得 35

第一节 语言的能力是天生的或习得的? 36

第二节 意识与无意识的语言知识与技能 39

2.2.1 语音的知觉 40

2.2.2 言语的产生 41

2.2.3 阅读的学习 45

2.2.4 写作的学习 51

第三节 结论 51

第三章 语言与语法 55

第一节 人类语言的特征 55

3.1.1 语言的创造性 55

3.1.2 语文的可变性 57

第二节 语言的规则及其诠释能力 59

3.2.1 有能力分辨句子的合法性 60

3.2.2 有能力说明句子的多义性 62

3.2.3 有能力解释不同句子的同义性 62

第三节 Chomsky的「变形—衍生」语法理论 62

3.3.1 基底 64

3.3.2 变形律 66

3.3.3 「变形—衍生」语法的问题 69

第四节 中文的语法 70

3.4.1 词素与词 70

3.4.2 同音词 74

3.4.3 短语或词组 75

3.4.4 句子 75

第四章 发音的练习与控制及音号系统 79

第一节 发音的生理基础 79

4.1.1 发声器官 80

第二节 发音的机制 81

4.2.1 汉语的语音 82

4.2.2 汉语子音的发音 83

4.2.3 汉语母音的发音 85

第三节 发音的练习与控制 86

4.3.1 一个回馈模式的解释 87

第四节 如何学习汉语作爲第二语言的发音 94

4.4.1 如何正音? 96

第五节 「国际化」与「本土化」下音号系统的问题 96

4.5.1 教育政策制定者的迷思 97

第六节 结论 100

第五章 语音的区辨、知觉与学习 103

第一节 语音的声音本质 104

5.1.1 母音的声谱 105

5.1.2 子音的声谱 106

第二节 类别的语音知觉 106

5.2.1 语音知觉的发展 109

第三节 语音区辨的脑侧化 109

第四节 母语的经验对外语语音知觉的影响 111

第五节 训练「语音知觉」 113

第六章 汉字的学习与字汇的知识 117

第一节 心理或内在的字典 117

6.1.1 个别文字的知识 119

6.1.2 一般字汇的知识 120

第二节 字汇的触接 125

6.2.1 直接或间接触接 125

6.2.2 当代字汇触接的研究 126

6.2.3 汉字的字汇触接 129

第三节 自动式触接的重要性 130

6.3.1 技能自动化的历程:知识的编纂 131

第四节 哪些字应先学? 133

6.4.1 基层念名的语词先学 133

6.4.2 常用的程度决定学习的优先性 134

第七章 汉字的简化对文字读写的影响 137

第一节 语文的可变性 137

第二节 近代汉字简化的运动 139

第三节 简化的趋势:一些事实与现状 141

7.3.1 汉字的繁杂是一项事实 141

7.3.2 文字的演变是一种常态,而非异态 142

7.3.3 两岸都使用简体字,只是数量彼此不同 143

第四节 大陆简体字的简化方法与分析 144

7.4.1 使用宋元时期之后流传至今的简体字 144

7.4.2 1949年以后大陆书体简化的方式 144

7.4.3 简化的结果 147

7.4.4 简化所衍生的问题与影响 149

7.4.5 简化理由的检讨 153

第五节 结论 160

第八章 第二语言的学习 165

第一节 双语与外语学习的研究 167

8.1.1 双语学习 168

8.1.2 外语学习 169

第二节 第二语言学习的历程 169

8.2.1 演练的机会 170

8.2.2 母语习惯的介入 170

8.2.3 非语文因素的介入 171

8.2.4 过去的知识与经验的影响 171

8.2.5 教材 172

8.2.6 训练的优先性 172

第三节 两语的关系 173

8.3.1 单一开关模式 173

8.3.2 两开关模式 174

8.3.3 双语人的记忆 175

8.3.4 双语人的脑功能 175

8.3.5 双语与认知 176

第四节 外语学习的关键期 177

第九章 汉语文水平的测试 181

第一节 汉语文水平考试的定位 181

9.1.1 「成就」而非「性向」的测验 181

9.1.2 「筛选性」而非「诊断性」的测验 181

第二节 水平测验的形式 182

9.2.1 高相关的多项反应记录 182

9.2.2 低相关的多项反应记录 183

9.2.3 反应的相关是一种研究的工具 184

9.2.4 复杂反应界定法 185

第三节 测验编制的原则 185

9.3.1 能力的参照标准 185

9.3.2 单一或分级测验 186

9.3.3 测验内容 187

9.3.4 跨地区,而非地区性的测验 188

9.3.5 字汇与词汇测验的问题 190

名词索引 192

人名索引 20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