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大众传播理论  增订2版
大众传播理论  增订2版

大众传播理论 增订2版PDF电子书下载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电子书积分:18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林东泰著
  • 出 版 社:师大书苑有限公司
  • 出版年份:2004
  • ISBN:9574963039
  • 页数:602 页
图书介绍:
《大众传播理论 增订2版》目录

第一章 大众传播理论典范发展 1

第一节 典范的意义 2

一、典范的作用 3

二、科学典范的革命 5

第二节 社会科学理论典范 8

一、结构功能学派 9

二、冲突学派与批判理论 14

三、符号互动论与现象学 22

四、政治经济学 28

五、文化研究 31

第三节 理论典范与方法论 34

一、量化研究:逻辑实证论 35

二、质性研究 36

三、批判式/生态式研究 38

第四节 大众传播理论典范的演进 39

一、充满争议的畛域 40

二、典范的对话 41

三、传播理论的发展与典范的脉络 46

第二章 传播过程研究 59

第一节 符号、意义与传播 60

一、语文符号的三角关系 61

二、符号、社会与沟通 65

第二节 人际传播过程 68

一、个体内传播过程模式 69

二、选择性理解 71

三、人际传播过程模式 72

四、人际虚伪理论模式 77

第三节 大众传播过程 79

一、线性传播模式 80

二、施兰姆的两级大众传播过程模式 82

三、威斯雷和麦克林的大众传播过程模式 84

第四节 传播过程与媒介效果研究的关系 88

第三章 传播效果万能论研究 95

第一节 魔弹理论 95

第二节 宣传研究 97

一、潘安基金会 98

二、火星人进攻地球记 100

第三节 拉斯威尔线性传播模式 102

第四节 说服传播 106

一、传播者的可信度 107

二、讯息结构:片面或两面俱呈 110

三、论据呈现的先后顺序 113

四、诉求策略 117

五、被说服者的人格取向 120

六、被说服者与说服者的同质性与异质性 121

七、传播管道 121

第五节 可能深思模式——中央与周边路径的说服模式 123

第六节 结语:从说服到广告行销 127

第四章 从效果万能论到效果有限论 141

第一节 亲身影响的研究 143

一、拉查斯斐与哥伦比亚学派 143

二、投票行为研究 145

三、人民的抉择 147

四、亲身影响 154

第二节 两级传播与意见领袖 159

一、两级传播 159

二、意见领袖 161

第三节 效果有限论 162

一、社会和心理因素 164

二、柯列波与媒介的强化作用 166

第四节 结语 169

第五章 新事物传播与国家发展 175

第一节 亲身影响的扩大研究 175

第二节 新事物传播 176

一、创新-决策过程典范 178

二、采纳新事物的速率 181

三、接纳者的五种类型及其特质 184

四、两级传播与意见领袖 189

五、改变策动人 193

第三节 大众传播与国家发展 195

一、勒那的现代化发展模式 196

二、罗吉斯的国家发展因果模式 200

三、依附理论 203

四、国际资讯新秩序 206

第四节 结语与反省 211

第六章 电视暴力与攻击行为研究 221

第一节 暴力肇因及防治委员会研究报告 221

一、暴力肇因及防治委员会 223

二、电视暴力与真实世界 224

第二节 美国公共卫生局长研究报告 228

一、电视内容与控制 230

二、电视与社会学习 230

三、电视与青少年攻击行为 232

四、电视与日常生活 234

五、电视的效果 236

六、电视与成长 237

第三节 电视暴力研究的几种不同理论 238

一、社会学习理论或模仿理论 239

二、刺激效果理论或称攻击性线索 240

三、升华理论 241

四、强化理论 242

五、倒果为因理论 242

六、涵化理论 243

第四节 电视暴力研究取向 243

一、行为主义学派研究取向 244

二、认知学派研究取向 245

三、社会学研究取向 246

四、文化研究取向 247

第五节 电视节目与亲社会行为 249

第六节 结语与批评 251

第七章 议题设定功能 265

第一节 媒体议题设定功能的意义 267

一、脑中的图像与外在世界 267

二、新闻媒体设定议题的作法 269

第二节 议题设定功能的研究方法 272

一、研究方法 272

二、因果关系 273

三、个别资料或集体资料 275

第三节 议题设定功能的研究层面 280

一、条件情境 280

二、定向需求 283

三、切身利害关系 284

四、时间间隔 286

五、框架效果 289

六、立即联想效应 290

七、议题设定与议题建构 292

第四节 结语与批评 295

一、以迟未决定支持对象选民作为研究对象的问题 295

二、议题设定效果测量问题 296

三、新闻媒体反映社会真实?或建构社会真实? 299

四、结语 300

第八章 媒体使用与满足研究取向 315

第一节 使用与满足的理论架构与基本假设 315

一、初始理论架构 316

二、基本前提假设 318

第二节 使用与满足研究的发展历程 321

一、发展历程 322

二、媒体使用动机类别 323

第三节 媒体使用与满足的理论探讨 326

一、功能性观点 327

二、传播的社会功能 327

三、社会需求 332

四、心理需求 333

五、追求满足(GS)与获得满足(GO) 334

六、期盼-价值模式 335

七、阅听人的主动性 338

八、节目型态理论 341

九、生命周期与媒体使用 342

十、媒体结构因素 345

第四节 结语与批评 348

一、理论方面的批评 349

二、研究方法的批评 351

第九章 涵化理论 367

第一节 涵化理论的发展 367

一、电视暴力节目侧写 368

二、「险恶世界」指数 370

第二节 有关险恶世界的争议 372

一、贺须的质疑 373

二、葛柏纳的反驳 376

第三节 涵化分析 377

一、涵化分析的概念与方法 377

二、电视涵化共同符号环境 380

第四节 文化指标研究 383

一、文化指标 384

二、主流倾向效果 387

三、共鸣效果 387

四、涵化研究与效果研究的比较 388

第五节 结语与批评 391

一、涵化理论研究方法上的问题 391

二、对涵化理论的批评 393

三、涵化理论与文化研究 395

第十章 媒体守门人研究 409

第一节 守门人的研究 410

一、守门人理论 411

二、编辑部社会化 413

三、守门过程研究 416

第二节 新闻媒体守门人研究 418

一、个人层面:个人的态度与价值观 418

二、工作层面:截稿压力与例行工作 426

三、组织层面:媒体所有权 428

四、社会与机构层面:媒体与媒体的竞争 430

五、社会体系层面:意识型态与社会文化 432

第三节 新闻与专业承诺研究 433

一、承诺的意义 434

二、组织承诺与专业承诺 434

三、如何从「职业」转化为「专业」 436

第四节 媒体的角色与经营 437

一、媒体与社会体系 437

二、市场导向 440

第五节 结语 442

第十一章 媒介依赖理论 453

第一节 媒介互赖理论 453

一、社会、媒介与阅听人的三角关系 454

二、整合模式 456

第二节 新传播科技 458

一、传播科技的演进 459

二、对传播科技的依赖 463

第三节 资讯不对称理论 465

一、国际资讯不平衡 466

二、资沟理论 468

第四节 结语 473

第十二章 传播政治经济学与文化研究 479

第一节 政治经济学 480

一、政治经济学的源起 480

二、政治经济学的观点 482

第二节 传播政治经济学 483

一、传播政治经济学的源起 483

二、媒介所有权集中化 484

三、空间化 489

四、符号商品化与阅听人商品化 492

第三节 文化研究 495

一、文化研究的源起 495

二、文化、日常生活与虚假意识 498

三、文本分析与制码/解码 502

四、消费主义与消费主权 506

第四节 传播政治经济学与文化研究 510

第十三章 网路空间与网路传播 525

第一节 网际网路的发展与研究 525

一、网际网路的发展 526

二、网路与网路行为特质 529

三、网路行为研究 533

第二节 虚拟社区 536

一、虚拟社区的意义 536

二、虚拟社区的种类 541

三、新兴网路行为MUD 543

四、模控人与模控社会 545

第三节 网路文本与网路传播的特质 552

一、网路文本的特质 552

二、从实相传播到虚相传播 557

三、网路传播与传统广播的比较 559

第四节 网路空间的建构与网路主体性 562

一、网路空间的建构与疑虑 562

二、真实自我与虚拟自我 568

三、网路主体性 571

四、网路空间与自我认同 577

英中文人名对照索引 585

中文名词索引 59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