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语言文字
拟音之外  明清韵图之设计理念与音学思想
拟音之外  明清韵图之设计理念与音学思想

拟音之外 明清韵图之设计理念与音学思想PDF电子书下载

语言文字

  • 电子书积分:11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王松木著
  • 出 版 社:高雄复文图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8
  • ISBN:9789575559281
  • 页数:272 页
图书介绍:
《拟音之外 明清韵图之设计理念与音学思想》目录

第一章 序论—明清等韵思想史刍议 1

一、前言—从思想史的观点看 1

二、等韵图之设计与诠释 3

1.器物设计的三个层次 4

2.「以人为本」的思维转向 6

3.重新认识等韵图 8

三、「语音史」进路的困境与盲点 9

1.「语音史」观点的隐藏预设 9

2.「语音史」观点的困境 12

3.当前明清韵图诠释的盲点 15

四、「语音史」观点的成立、扩散与危机 23

1.高本汉典范的成立与扩散 23

2.高本汉典范的危机 28

五、论「思想史」转向及其必要性 30

1.「音韵思想史」的研究目标 31

2.如何进行「音韵思想史」研究? 33

3.「音韵思想史」转向之必要性 40

六、本书各章之内容大要 45

第二章 明末河南方音「入分阴阳」?——从语音逆流反思明清韵图的设计理据 48

一、绪论 48

二、语音逆流—明末河南方音「入分阴阳」 49

1.何谓语音「逆流」呢? 49

2.入声的演化沿流及其类型 50

三、旧说之述评与质疑 52

1.前人的观点与结论 52

2.对旧说的质疑与批判 54

3.旧说的预设前提 58

四、从外部进路探寻「入分阴阳」的成因 59

1.制约韵图设计之外部因素 60

2.概念结构与声调类型间的映射关系 61

3.「入分阴阳」的设计理据 64

五、结语 68

第三章 谈音说韵——明末中西音韵学的相遇与对话 70

一、绪论 70

二、从认知的观点看 71

三、对比明末中西音韵学的差异 73

1.标音符号—反切标音vs.罗马拼音 74

2.语音分析模式及相关术语 78

3.以音素拼音原理改良传统切法 88

四、结论 91

第四章 清初士人对《西儒耳目资》的理解与反应 93

一、绪论—文化交流史视域中的《西儒耳目资》 93

二、《西儒耳目资》对清初士人的启发 95

1.方以智之「发送收」与〈旋韵图〉 95

2.杨选杞〈声韵同然图〉 98

3.刘献廷《新韵谱》 100

三、熊士伯对《西儒耳目资》的理解与回应 102

1.析音的角度不同 106

2.音韵术语的差异 109

3.感知的语音层级有别 110

四、「会通超胜」与「西学中源」 113

五、结论—张力的形成与消失 116

第五章 等韵研究的认知取向——以都四德《黄钟通韵》为例 118

一、前言 118

二、《黄钟通韵》及其编撰动机 119

三、音学理论与韵图形制 121

1.简介「合成空间」理论 121

2.以「合成空间」理论解析《黄钟通韵》的韵图形制 122

四、《黄钟通韵》的音系性质 136

1.满语京语、辽东汉语融合的结晶—满式汉语 136

2.《黄钟通韵》反映的声母系统 138

3.《黄钟通韵》反映的韵母系统 141

4.《黄钟通韵》反映的声调系统 142

五、结语 143

第六章 韵图的理解与诠释—吴烺《五声反切正均》新诠 144

一、前言:韵图诠释的必要性 144

二、为人文科学一般方法论的诠释学 146

1.西方诠释学的发展与转向 146

2.诠释学的方法论 147

三、前人对《五声反切正均》的诠释 149

1.《五声反切正均》反映南京音? 149

2.前人过度诠释的原因 153

四、重新诠释《五声反切正均》 156

1.韵图形制及其理据 156

2.《五声反切正均》音系解析 160

五、结论 168

第七章 歧舌国的不传之密——从《李氏音鉴》、《镜花缘》反思当前汉语音韵学的传播 170

一、绪论 170

二、李汝珍的生平及其音学思想 171

1.毫迈不羁的叛逆性格 171

2.深受扬州学派的薰陶感染 172

3.李汝珍的音学思想 175

三、《李氏音鉴》—对传统切音学的重新诠释 178

1.传统切音学的弊病 179

2.传统切音学的转化 180

四、《镜花缘》—对传统切音学的解构 192

1.《镜花缘》及其与《李氏音鉴》的互文关系 193

2.《镜花缘》的后现代主义特徵 194

五、《李氏音鉴》、《镜花缘》的评价与启示 198

六、结语 200

第八章 最后的炼音术士—论周赟《琴律切音》的音学思想与音韵系统 201

一、正视荒谬:从孔恩的顿悟谈起 201

二、炼“音”术士—论周赟及其音学思想 203

1.论周赟及其《琴律切音》 204

2.解析周赟《琴律切音》的音学思想 209

三、寻求点金石—琴律切音之法 216

1.韵母读法—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217

2.百四名次读法—三十韵分经纬生声按次切音 218

四、反思前人对《琴律切音》的研究 224

1.前人对《琴律切音》的评价与研究 225

2.对《琴律切音》的音系判定与音值拟测 225

3.音值拟测的不确定性 229

五、结语 233

参考书目 235

附录:台湾地区等韵学研究的回顾与前瞻 250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