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环境安全
雾霾防治与经济结构优化路径  “鱼”和“熊掌”何以兼得
雾霾防治与经济结构优化路径  “鱼”和“熊掌”何以兼得

雾霾防治与经济结构优化路径 “鱼”和“熊掌”何以兼得PDF电子书下载

环境安全

  • 电子书积分:10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孙华臣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5
  • ISBN:9787509783177
  • 页数:228 页
图书介绍:本书以当前中国经济的中高速增长为研究背景,主要从3个方面探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区域经济结构的问题。首先,本书以环境库兹涅茨假说为理论基础,从全国、分地区、分行业、重点城市和重点经济带等视角,分析比较了大气污染的特点;其次,本书以空间探索性分析为工具,以30个城市为研究对象,重点研究了雾霾的区域特征及内在原因;再次,本书以动态面板门限模型等为计量方法,以京津冀鲁4地为例,模拟煤炭消费总量对产业结构的动态影响;最后,本书采用了协整检验及误差修正模型,对山东省的环境污染与经济增长进行考察。通过分析,作者认为,强化雾霾污染治理既能倒逼区域经济优化升级,又能促进区域结构有效调整。作者在本书末章提出了合理的对策措施以促进雾霾污染治理和区域经济结构优化的“双赢”。
《雾霾防治与经济结构优化路径 “鱼”和“熊掌”何以兼得》目录

第一章 导论 1

第二章 文献述评 3

第一节 环境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3

第二节 对环境库兹涅茨假说的质疑 6

第三节 环境污染的主要影响因素 7

第四节 环境质量与产业结构的关系 13

第三章 大气主要污染物排放情况分析 17

第一节 1985~2013年全国大气主要污染物排放情况 17

第二节 我国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及大气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情况 19

第三节 分地区的大气主要污染物排放情况分析 21

第四节 本章小结 40

第四章 分行业的大气主要污染物排放情况 42

第一节 2004~2012年我国工业二氧化硫排放情况 42

第二节 2004~2012年工业各行业二氧化硫排放情况 43

第三节 2004~2012年我国工业烟(粉)尘排放情况 55

第四节 2004~2012年工业各行业烟(粉)尘排放情况 56

第五节 2011~2012年工业各行业氮氧化物排放情况 68

第六节 本章小结 71

第五章 全国重点城市空气质量指数变动及大气主要污染物浓度对比 72

第一节 直辖市(4个) 72

第二节 省会城市(25个) 74

第三节 计划单列市(5个) 87

第四节 2008~2012年东部地区重点城市3种大气主要污染物浓度 90

第五节 2008~2012年中部地区重点城市3种大气主要污染物浓度对比 99

第六节 2008~2012年西部地区重点城市3种大气主要污染物浓度对比 103

第七节 2008~2012年东北地区重点城市3种大气主要污染物浓度对比 107

第八节 本章小结 110

第六章 雾霾污染的空间特征分析 112

第一节 空间相关性检验 112

第二节 计量模型构建 117

第三节 变量选择 118

第四节 空间模型的计量分析 119

第七章 雾霾污染空间非均衡分布的影响因素 124

第一节 产业结构 124

第二节 工业结构 126

第三节 能源消费结构 127

第四节 汽车保有量 129

第五节 火力发电占比 131

第六节 高污染行业产品分布 133

第七节 环境污染治理强度 137

第八章 能源消费总量控制与经济结构优化 140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假说 140

第二节 门限模型介绍 142

第三节 门限模型计量分析 144

第四节 对京津冀鲁4地的考察:模拟与校准 147

第九章 “双约束”下的经济结构调整 151

第一节 二氧化碳排放量测算 151

第二节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检验 152

第三节 短期动态关系 155

第四节 长期均衡关系 158

第五节 技术进步及新能源替代的影响 159

第十章 强化雾霾治理、优化经济结构的具体路径 161

第一节 着力实施联防联控,提升雾霾防治效率 162

第二节 着力转变发展方式,促进经济提质增效 163

第三节 着力完善考评机制,引领资源优化配置 164

第四节 着力强化创新驱动,增强发展内生动力 165

第五节 着力创新发展途径,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166

参考文献 168

附录 179

第三章 附录 179

表1 全国1985~2013年度污染排放总量及人均指标 179

表2 全国工业增加值及污染物对GDP占比 180

表3 东部地区1985~2013年度污染排放总量及人均排放指标 181

表4 中部地区1985~2013年度污染排放总量及人均排放指标 182

表5 西部地区1985~2013年度污染排放总量及人均排放指标 183

表6 东北地区1985~2013年度污染排放总量及人均排放指标 184

表7 东、中、西部及东北地区2011~2013年度氮氧化物排放指标 186

表8 东、中、西部及东北地区1985~2013年度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 186

表9 东、中、西部及东北地区SO2和烟(粉)尘排放强度情况 187

表10 长江经济带1985~2013年度污染排放总量及人均指标 188

表11 “一带一路”沿线地区1985~2013年度污染排放总量及人均指标 189

表12 京津冀地区1985~2013年度污染排放总量及人均指标 190

表13 3大支撑带2011~2013年度氮氧化物指标 192

第四章 附录 192

表14 2004~2012年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 192

表15 2004年工业各行业二氧化硫排放量 194

表16 2005年工业各行业二氧化硫排放量 195

表17 2006年工业各行业二氧化硫排放量 196

表18 2007年工业各行业二氧化硫排放量 197

表19 2008年工业各行业二氧化硫排放量 197

表20 2009年工业各行业二氧化硫排放量 198

表21 2010年工业各行业二氧化硫排放量 199

表22 2011年工业各行业二氧化硫排放量 199

表23 2012年工业各行业二氧化硫排放量 200

表24 2004~2012年工业烟(粉)尘排放量 201

表25 2004年工业各行业烟(粉)尘排放量 203

表26 2005年工业各行业烟(粉)尘排放量 204

表27 2006年工业各行业烟(粉)尘排放量 205

表28 2007年工业各行业烟(粉)尘排放量 206

表29 2008年工业各行业烟(粉)尘排放量 206

表30 2009年工业各行业烟(粉)尘排放量 207

表31 2010年工业各行业烟(粉)尘排放量 208

表32 2011年工业各行业烟(粉)尘排放量 208

表33 2012年工业各行业烟(粉)尘排放量 209

表34 2011~2012年工业氮氧化物排放量 210

表35 2011年工业各行业氮氧化物排放量 211

表36 2012年各行业二氧化氮排放量 212

第五章 附录 213

表37 2014年各直辖市AQI指数表 213

表38 2014年东部地区省会城市AQI指数表 214

表39 2014年中部地区省会城市AQI指数表 214

表40 2014年西部地区省会城市AQI指数表 215

表41 2014年东北地区省会城市AQI指数表 215

表42 2014年各计划单列市AQI指数表 216

表43 2008~2012年东部地区重点城市SO2平均浓度表 216

表44 2008~2012年东部地区重点城市NO2平均浓度表 218

表45 2008~2012年东部地区重点城市PM10平均浓度表 219

表46 2008~2012年中部地区重点城市SO2平均浓度表 221

表47 2008~2012年中部地区重点城市NO2平均浓度表 222

表48 2008~2012年中部地区重点城市PM10平均浓度表 223

表49 2008~2012年西部地区重点城市SO2平均浓度表 224

表50 2008~2012年西部地区重点城市NO2平均浓度表 225

表51 2008~2012年西部地区重点城市PM10平均浓度表 226

表52 2008~2012年东北地区重点城市SO2平均浓度表 227

表53 2008~2012年东北地区重点城市NO2平均浓度表 228

表54 2008~2012年东北地区重点城市PM10平均浓度表 228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