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美学理论纲要
美学理论纲要

美学理论纲要PDF电子书下载

哲学宗教

  • 电子书积分:12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季水河著
  • 出 版 社: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1
  • ISBN:9787543866010
  • 页数:345 页
图书介绍:本书以马克思主义美学方法论为指导,以人类审美实践,特别是当代审美实践为基础,以中外美学陈果为参照,研究美学理论中的难题,回答当代审美实践提出的问题。
《美学理论纲要》目录

第一编 导论 2

引言 2

第一章 美学与美学研究 3

第一节 美学理论的建构 3

一、美学概念论争述往 3

二、人类审美实践的科学 5

三、20世纪实践美学的反思 6

四、21世纪美学发展的构想 8

第二节 美学研究的对象 10

一、美学研究对象的广阔性 10

二、美学研究对象的集中性 12

三、广阔性与重点性的对立统一 14

第三节 美学研究的范围 14

一、对象与范围辨析 14

二、美学研究范围述往 15

三、美学研究范围的界定 15

第四节 美学研究的方法 18

一、逻辑与历史一致 18

二、本质与现象结合 19

三、理论与实践统一 20

第二编 本质论 24

引言 24

第二章 美的根源与本质 26

第一节 美的根源 26

一、美的根源论述往 26

二、探讨美的根源之意义 28

三、美起源于人类的两大生产 28

四、美发展于人类实践的扩展 35

第二节 美的本质 36

一、美的本质论述往 36

二、美的语义探讨 47

三、美是人的本质力量丰富性的多样化显现 50

第三章 美的特征与规律 61

第一节 美的特征 61

一、形象性 61

二、客观性 65

三、社会性 66

第二节 美的规律 68

一、“美的规律”论争述往 68

二、“美的规律”哲学探讨 69

三、“美的规律”的指导意义 74

第四章 美的内容与形式 77

第一节 美的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77

一、内容与形式的复杂表现 77

二、内容与形式的美学蕴含 79

第二节 美的形式与形式美 84

一、美的形式与形式美之关系 84

二、形式美的构成 85

三、形式美的形成与发展 93

第三编 审美论 96

引言 96

第五章 审美心理 97

第一节 审美心理要素 97

一、审美感知 97

二、审美想象 102

三、审美情感 106

四、审美理解 112

第二节 审美心理过程 116

一、审美注意 117

二、审美感受 118

三、审美体验 120

四、审美超越 122

第三节 审美心理的本质 123

一、感官的审美化 124

二、心理的审美化 126

第六章 审美表现 128

第一节 审美愉悦 128

一、审美愉悦的特点 129

二、审美愉悦的层次 133

三、审美愉悦的本质 135

第二节 审美判断 136

一、审美判断的特点 137

二、审美判断的主观因素 138

三、审美判断的客观因素 141

第四编 形态论 148

引言 148

第七章 自然美 149

第一节 自然美的客观性 149

一、自然美的物质属性 149

二、自然美的呈现形态 151

第二节 自然美的特殊性 152

一、易变性 152

二、多面性 153

三、形式性 154

第三节 自然美的人化性 155

一、自然美论述往 155

二、自然美与人化自然 157

第四节 自然美的生态观 158

一、自然美存在于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 158

二、自然美延续于人类自然观与技术观的转向 160

三、自然美回归于人类对自然界的补偿 161

第八章 社会美 163

第一节 社会美的内容 163

一、生活美 163

二、人的美 165

第二节 社会美的特点 169

一、肯定性 169

二、理想性 170

三、内容性 171

四、阶级性 172

第三节 社会美的本质 173

一、社会美是社会实践的直接产物 173

二、社会美是社会发展的历史成果 174

三、社会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充分显现 175

第九章 艺术美 176

第一节 艺术美的特征 176

一、形象性 176

二、典型性 177

三、情感性 179

第二节 艺术美的结构 180

一、形式美 180

二、形象美 182

三、意蕴美 183

第三节 艺术美与生活美 184

一、生活美是艺术美的源泉 184

二、艺术美对生活美的超越 186

第四节 艺术与美的不等式 187

一、艺术不是创造美的活动 188

二、艺术中有许多作品是丑的 189

三、艺术与美不等式理论的审视 190

第十章 科学美 192

第一节 科学美的本质 192

一、科学美是科学家本质力量的对象化 192

二、科学创造遵循着美的规律 194

第二节 科学创造与审美思维 195

一、科学与审美思维的相关性 195

二、审美创造中的科学因素 197

三、科学创造中的审美心理 198

第三节 科学美的内容 202

一、实验美 202

二、公式美 203

三、理论美 204

第四节 科学美的特征 206

一、简洁性 207

二、和谐性 208

三、新奇性 209

四、冷峻性 211

第十一章 技术美 212

第一节 技术美的本质 212

一、技术美的产生与发展 212

二、技术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展示 214

第二节 技术美的主要内容 216

一、劳动过程中的技术美 216

二、工业设计中的技术美 218

第三节 技术美的特点 219

一、标准化与多样化的统一 219

二、稳定性与流行性的结合 220

三、实用性与审美性的交融 221

第五编 范畴论 224

引言 224

第十二章 崇高与滑稽 225

第一节 崇高 225

一、崇高理论述往 225

二、崇高的特征 228

第二节 滑稽 230

一、滑稽理论述往 231

二、滑稽的特征 232

第三节 崇高与滑稽的本质 234

一、历史的迷误与历史的启示 234

二、崇高、滑稽与人类社会实践 235

第十三章 壮美与优美 237

第一节 壮美 237

一、壮美是一个独立的美学范畴 237

二、壮美的特征 238

三、壮美在不同领域中的表现 240

第二节 优美 241

一、优美理论述往 241

二、优美的特点 242

三、优美在不同领域中的表现 244

第三节 壮美与优美的对立互补 245

一、壮美与优美是相比较而存在的 245

二、壮美与优美是对立互补的 246

第十四章 悲剧与喜剧 248

第一节 悲剧 248

一、悲剧观念的衍变 248

二、悲剧的特点 250

三、悲剧的种类 252

四、悲剧与崇高 254

第二节 喜剧 255

一、喜剧观念的衍变 255

二、喜剧的特点 257

三、喜剧的种类 259

四、喜剧与滑稽 261

第三节 悲剧与喜剧的关联 262

一、悲剧与喜剧的互渗 262

二、悲剧与喜剧的互转 263

第六编 历史论 266

引言 266

第十五章 美学的产生和发展 267

第一节 美学思想的产生与发展 267

一、西方美学思想的产生与发展 267

二、中国美学思想的产生与发展 276

第二节 美学科学的诞生与发展 281

一、西方美学科学的诞生与发展 281

二、中国美学科学的诞生与发展 284

第三节 历史回顾后的启示 286

一、美学的前进与研究方法的革命 286

二、美学的迷误与人类实践的地位 287

第十六章 马克思主义美学 289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美学的产生与发展 289

一、孕育与萌芽:1835—1843年 289

二、产生与发展:1844—1856年 291

三、成熟与丰富:1857—1895年 292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内容与特点 292

一、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内容 293

二、马克思主义美学的特点 298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地位与意义 302

一、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地位 302

二、马克思主义美学的意义 303

第四节 马克思主义美学在20世纪的发展 304

一、发展中坚持的马克思主义美学 304

二、发展中偏离的马克思主义美学 308

第十七章 现代西方美学 312

第一节 现代西方美学的产生与发展 312

一、现代西方美学的孕育 312

二、现代西方美学的发展 313

第二节 现代西方美学的内容与特点 319

一、现代西方美学的内容 319

二、现代西方美学的特点 322

第三节 现代西方美学的贡献与局限 324

一、现代西方美学的贡献 324

二、现代西方美学的局限 325

第七编 美育论 328

引言 328

第十八章 审美教育 330

第一节 审美教育理论述往 330

一、西方:从灵魂净化到人性解放 330

二、中国:从道德教化到人格完善 332

第二节 审美教育的特点 334

一、形象感受 334

二、情感熏陶 334

三、寓教于乐 335

四、潜移默化 336

第三节 审美教育的任务 337

一、培养审美感受能力 337

二、培养审美想象能力 338

三、培养审美创造能力 338

第四节 审美教育与德智体育 339

一、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 339

二、美育对德智体育的作用 340

三、德智体育中的美育原则 340

重印后记 342

修订版后记 34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