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治法律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第1卷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第1卷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第1卷PDF电子书下载

政治法律

  • 电子书积分:13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贾松青主编
  • 出 版 社: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7
  • ISBN:722007462X
  • 页数:395 页
图书介绍:本书分别追溯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自上世纪30年代毛泽东提出后70多年来的历史进程,论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即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探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特点及经验。
上一篇:中日交通史 1下一篇:侦审关系研究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第1卷》目录

导论 1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是一项复杂艰巨的工程 2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项开放的恒久而常新的课题 8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般规律与特殊规律 18

第一章 最初传播:马克思主义进中国 26

第一节 近现代中国人开始被马克思主义所吸引 26

一、20世纪初的中国渴求革命的火种 27

二、马克思主义的特有魅力吸引了中国先进分子的目光 30

第二节 中国人最早知道的马克思及马克思主义 33

一、中国人最早知道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34

二、中国人初识马克思及马克思主义 35

三、中国最早介绍马克思主义的团体和人物 38

四、中国早期译介马克思主义的特点 40

第三节 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系统介绍 42

一、十月革命对中国社会思想的影响 43

二、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 45

三、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的系统介绍 49

第四节 马克思主义与各种错误思潮的碰撞及胜利 53

一、同盟会与保皇党争论的影响 53

二、问题与主义的论战扩大了马克思主义的影响 55

三、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论战提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的问题 57

四、马克思主义与无政府主义的论战及其胜利显示了马克思主义的巨大威力 60

第五节 唯物史观是中国共产党的哲学基础 63

一、唯物史观是无产阶级政党的哲学基础 63

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集中在唯物史观 65

三、唯物史观适应了中国社会的需要 66

四、唯物史观作为党的哲学基础是早期共产党人探求的结果 69

第二章 横空出世: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核心力量的诞生 72

第一节 五四运动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创造了基本条件 72

一、辛亥革命的启迪 73

二、从“民主”与“科学”到研究与宣传社会主义 75

三、五四运动促使先进知识分子走上革命道路 78

四、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及伟大意义 80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诞生后面临的任务 83

一、用马克思主义宣传、组织、武装群众 83

二、积极开展工农革命斗争及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 86

三、大革命的兴起和工农运动的恢复与发展 90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对传播马克思主义的贡献 97

一、李大钊的贡献 97

二、陈独秀的贡献 100

三、瞿秋白、李达、蔡和森等人的贡献 102

四、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初步探索 108

第三章 经验总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取得初步理论成果 113

第一节 在大革命失败教训中奋起 113

一、中共五大在危急关头未能承担起挽救革命的责任 114

二、“八七会议”制定了土地革命战争的方针 116

三、中共六大对革命运动的复兴和发展起了积极作用 117

四、古田会议决议是党和红军建设的纲领性文献 119

第二节 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的理论与实践 121

一、武装斗争、土地革命思想由理论到实践 121

二、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理论的基本形成 125

第三节 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 131

一、中共第一次自主解决中国革命问题的遵义会议 131

二、瓦窑堡会议解决了党的政治路线问题 133

三、毛泽东对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经验的理论总结 136

四、中共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138

五、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基本形成 141

第四章 毛泽东思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理论飞跃 144

第一节 毛泽东思想创立的条件 144

一、中国近代社会和革命发展的客观需要 145

二、克服“左”右两种错误倾向 147

三、强化对干部的马克思主义教育 151

第二节 毛泽东思想指导地位的确立 155

一、毛泽东思想概念的形成 156

二、中共集体智慧的结晶 159

三、确立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 160

第三节 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内容和历史地位 164

一、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内容 164

二、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 169

第五章 以苏为鉴:开创中国式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171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171

一、完成民主革命的遗留任务 171

二、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 175

三、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 178

第二节 探索中国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182

一、对苏联模式弊端的认识 182

二、提出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 183

三、开辟一条中国式的工业化道路 185

四、反对关起门来搞建设 187

第三节 中国式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曲折发展 189

一、“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和纠“左”过程中的曲折 189

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的实施 192

三、“文化大革命”造成全局性的失误 196

第六章 解放思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 201

第一节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提出 202

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前的成就与缺陷 202

二、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的大讨论 205

三、确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207

四、迈开改革开放的步伐 210

五、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形成 213

第二节 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的理论反思 215

一、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的理性思考 216

二、对中国现阶段基本国情的深刻把握 221

三、对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科学认识 225

第三节 对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创新 227

一、“三步走”的经济发展战略构想 228

二、坚持自力更生与实行对外开放 230

三、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232

四、“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 234

五、利用和平与发展的国际环境 236

第七章 南方谈话: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飞跃 239

第一节 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对中国改革开放提出的新问题 240

一、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影响 240

二、国内治理整顿的成效 243

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面临新的困难 247

第二节 南方谈话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新贡献 251

一、社会主义本质论 251

二、“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 256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 259

四、“发展才是硬道理”的论断 261

五、两个文明的协调发展 266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飞跃的标志 269

一、南方谈话的重大意义 270

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地位的确立 273

第八章 与时俱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取得第三大理论成果 277

第一节 新的历史时期呼唤理论创新 278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与时代特征和本国实际相结合 279

二、党的历史方位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 290

第二节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和理论体系 297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 298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理论体系 305

第三节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一脉相承 308

一、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308

二、坚持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310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三大理论成果 313

第四节 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315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316

二、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 318

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新的实践中进一步丰富和发展 319

第九章 科学发展观: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 322

第一节 时代主题的变化与科学发展观的演进 322

一、无产阶级革命时代“两个必然”理论的发展观 323

二、革命与战争时代的发展观 325

三、和平与发展时代的当代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观 330

四、新世纪呼唤新的发展观 333

第二节 科学发展观的丰富内涵 335

一、科学发展观的形成 335

二、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 339

三、科学发展观的新贡献 342

第三节 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正确道路 347

一、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 348

二、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证 351

三、科学发展观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创新 352

第十章 和谐社会: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新成果 359

第一节 和谐思想的千年演绎 359

一、中国古代先哲关于和谐社会的梦想和追求 360

二、空想社会主义者对和谐社会的设计和探索 364

三、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关于和谐社会的全新价值理想 367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人建设和谐社会的实践与理论 371

一、中共共产党人长期为在中国建设和谐社会而奋斗的历程 371

二、构建和谐社会是中共十六大以来重大的战略决策 375

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 381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重大突破 385

一、探索和把握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新成果 385

二、探索和把握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新成果 388

三、探索和把握共产党执政规律的新成果 392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