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地理
虎林县志
虎林县志

虎林县志PDF电子书下载

历史地理

  • 电子书积分:23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虎林县志编纂委员会编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2
  • ISBN:7800763390
  • 页数:864 页
图书介绍:
《虎林县志》目录

概述 3

大事记 13

第一编 建置 73

第一章 位置 疆域 73

第一节 地理位置 73

第二节 疆域变化 73

第二章 历史沿革 75

第一节 设治前的历史沿革 75

第二节 设治后的历史沿革 76

第三章 行政区划 77

第一节 解放前的行政区划 77

第二节 解放后的行政区划 80

第四章 县城 乡镇 89

第一节 县城 89

第二节 乡镇 90

第二编 自然地理 103

第一章 地质 地貌 103

第一节 地质 103

第二节 地貌 108

第二章 气候 110

第一节 气温与地温 110

第二节 降水与蒸发 113

第三节 风及相对湿度 113

第三章 水文 116

第一节 地上水 116

第二节 地下水 118

第四章 岛屿 118

第一节 松阿察河岛屿 119

第二节 乌苏里江岛屿 119

第五章 土壤 植被 123

第一节 土壤 123

第二节 植被 127

第六章 自然资源 130

第一节 土地资源 130

第二节 水资源 130

第三节 森林资源 130

第四节 草场资源 131

第五节 渔业资源 131

第六节 山产土特资源 132

第七节 矿产资源 132

第七章 自然灾害 133

第一节 水害 133

第二节 旱灾 136

第三节 低温冷害 138

第四节 风蚀灾害 139

第五节 冰雹 139

第六节 早霜冻 140

第七节 雨松 140

第三编 农业 144

第一章 生产关系与经济体制变革 144

第一节 土地所有制 144

第二节 生产体制变革 145

第二章 种植业 149

第一节 土地开发和利用 149

第二节 作物 154

第三节 耕作制度 157

第四节 肥料 158

第五节 农作物栽培技术 160

第六节 种子 164

第七节 经营管理 165

第八节 土地管理 167

第三章 林业 168

第一节 林业生产 168

第二节 森林经营 171

第四章 农机 173

第一节 农机发展状况 173

第二节 农机管理 176

第三节 机务人员培训 176

第四节 农机修造及供应 177

第五节 农机具改革和推广 178

第五章 养殖业 180

第一节 畜牧业发展概况 180

第二节 畜牧饲养管理 185

第三节 牲畜繁育 186

第四节 畜禽疫病防治 187

第五节 草原管理 187

第六章 水利 188

第一节 发展概况 188

第二节 蓄水工程 189

第三节 灌溉工程 190

第四节 防洪工程 190

第五节 护岸工程 191

第六节 治涝工程 192

第七章 副业 193

第一节 采集 195

第二节 种植 196

第三节 狩猎 196

第四节 养殖 197

第八章 渔业 197

第一节 概况 197

第二节 乌苏里江捕捞 200

第三节 鱼类养殖 203

第四编 驻县农林企业 207

第一章 农场 207

第一节 八五0农场 209

第二节 八五六农场 211

第三节 八五四农场 211

第四节 八五八农场 212

第五节 庆丰农场 213

第六节 云山农场 214

第二章 工厂 214

第一节 迎春机械厂 214

第二节 虎林电厂 215

第三节 西岗齿轮厂 215

第三章 林业局 216

第一节 东方红林业局 216

第二节 迎春林业局 217

第五编 工业 221

第一章 工业概况 221

第一节 建国前的工业 221

第二节 建国后的工业 222

第二章 所有制形式 236

第一节 地方国营工业 236

第二节 公私合营工业 237

第三节 集体工业 237

第四节 个体工业 238

第三章 主要行业 239

第一节 电力 239

第二节 冶金 240

第三节 煤炭 240

第四节 化工配件 241

第五节 制药 242

第六节 机械 242

第七节 电子 245

第八节 建筑材料 245

第九节 木材加工 246

第十节 食品 246

第十一节 纺织工业 250

第十二节 缝纫 250

第十三节 皮革 251

第十四节 造纸 252

第十五节 印刷 252

第四章 主要工厂简介 253

第一节 虎林县油厂 253

第二节 虎林制米厂 254

第三节 虎林县制酒厂 254

第四节 虎林县石油机械厂 251

第五节 虎林县印刷厂 255

第六节 虎林县造纸厂 256

第七节 虎林县制粉厂 256

第八节 虎林县水泥厂 256

第九节 虎林县橡胶制品厂 257

第十节 牡丹江万向节厂 257

第十一节 虎林县乌苏里江啤酒厂 257

第十二节 虎林县木器厂 258

第十三节 虎林县华丽服装厂 259

第五章 经营管理 260

第一节 集体工业的管理 260

第二节 国营工业的管理 260

第六编 交通邮电 269

第一章 交通 269

第一节 公路 269

第二节 航运航空 283

第三节 铁路 286

第二章 邮电 288

第一节 机构 288

第二节 邮政 292

第三节 电信 398

第四节 企业管理 303

第七编 城乡建设 312

第一章 城镇建设 312

第一节 虎林镇建设 312

第二节 东方红镇建设 317

第三节 迎春镇建设 319

第四节 虎头镇建设 321

第五节 杨岗镇建设 323

第二章 乡村建设 324

第一节 房屋建设 324

第二节 道路建设 325

第三节 给水建设 325

第三章 建筑业 326

第一节 技术与施工 326

第二节 建筑企业 327

第四章 环境保护 327

第一节 大气污染及治理 327

第二节 水污染及治理 328

第三节 噪声污染 328

第四节 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 329

第五节 环境保护机构 329

第八编 商业 334

第一章 商业成分 334

第一节 私营商业 334

第二节 公私合营商业 337

第三节 集体商业 337

第四节 国营商业 340

第二章 商业网点 343

第一节 批发与零售 343

第二节 饮食业与服务业 345

第三章 商品购销 346

第一节 商品采购 346

第二节 商品销售 354

第四章 商业企业管理 367

第一节 改革前的商业企业管理 367

第二节 改革后的商业企业管理 368

第九编 财政税务金融 376

第一章 财政 376

第一节 财政管理体制 376

第二节 财政收入 378

第三节 财政支出 380

第四节 财政管理和财政监督 382

第二章 税务 384

第一节 税制 385

第二节 征收方法及税额 390

第三章 金融 392

第一节 货币 393

第二节 民间金融 395

第三节 银行沿革 395

第四节 存款 397

第五节 信贷 401

第十编 工商管理物价标准计量 413

第一章 工商管理 413

第一节 企业登记 414

第二节 经济合同和商标管理 415

第三节 经济监督检查 417

第四节 个体工商管理 418

第五节 集市贸易管理 421

第二章 物价 422

第一节 物价管理体制 422

第二节 物价方针政策管理 423

第三节 市场价格 424

第三章 标准计量 430

第一节 计量 430

第二节 计量管理和检定 431

第三节 标准化管理 433

第四节 质量监督管理 434

第十一编 中国共产党地方组织 440

第一章 组织的建立与发展 440

第一节 抗日战争时期的地方党组织 440

第二节 解放战争时期的地方党组织 440

第三节 建国后党的组织机构 441

第二章 党代表大会和代表会议 448

第三章 党员状况 451

第一节 党员人数 451

第二节 党员年龄、性别、民族 452

第三节 党员文化程度 454

第四节 党员分布 455

第五节 党员教育 456

第四章 宣传工作 456

第一节 社会宣传 457

第二节 理论教育 458

第三节 党支部教育 459

第四节 通讯报导 460

第五节 精神文明建设 460

第五章 统战工作 461

第一节 落实各项统战政策 462

第二节 民族工作 463

第三节 对台、侨工作 463

第四节 开展咨询服务 463

第六章 纪律检查 464

第一节 组织机构 464

第二节 查处党员违纪案件 465

第三节 申诉 控告 466

第四节 甄别平反 467

第五节 纠正不正之风 467

第六节 打击经济领域严重犯罪活动 468

第七章 历次重大政治运动 469

第一节 巩固人民政权 469

第二节 贯彻过渡时期总路线 473

第三节 开始建设社会主义 477

第四节 文化大革命 483

第五节 拨乱反正 488

第十二编 政权政事 496

第一章 权力机构 496

第一节 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496

第二节 县人民代表会议和人民代表大会 496

第三节 选举 499

第四节 主要工作 501

第二章 解放前县政权机构 503

第一节 清末县衙 503

第二节 民国县公署 503

第三节 伪满县公署 504

第四节 光复后的李象山政府 505

第三章 县人民政府 506

第一节 机构设置 506

第二节 主要政务 513

第四章 政治协商会议 517

第一节 政协组织 517

第二节 历次政协会议 518

第三节 主要活动 519

第十三编 社会团体 525

第一章 群众团体 525

第一节 工人组织 525

第二节 农民组织 528

第三节 抗日组织 529

第四节 青少年组织 530

第五节 妇女组织 533

第六节 工商业组织 538

第二章 学术组织 539

第一节 协会 539

第二节 学会 540

第三章 社会公团 543

第一节 虎林县抗美援朝分会 543

第二节 中苏友好协会 543

第十四编 公安司法 547

第一章 公安 547

第一节 机构设置 547

第二节 刑事侦察 549

第三节 治安管理 549

第四节 户口管理 551

第五节 消防 551

第六节 内部保卫 552

第七节 剿匪 552

第八节 看押 553

第二章 检察 553

第一节 检察机构 553

第二节 刑事检察 554

第三节 经济检察 556

第四节 法纪检察 556

第五节 监所检察 557

第六节 控告申诉检察 558

第三章 审判 559

第一节 审判机构 559

第二节 刑事审判 560

第三节 民事审判 561

第四节 经济审判 561

第四章 司法行政 561

第一节 机构沿革 561

第二节 法制宣传 562

第三节 人民调解 563

第四节 律师事务 564

第五节 公证工作 565

第十五编 军事 570

第一章 驻军及武装 570

第一节 历代驻军 570

第二节 人民武装部 575

第二章 兵制 576

第一节 解放前的兵制 576

第二节 解放后的兵制 576

第三章 民兵 578

第一节 民兵组织 578

第二节 民兵训练 578

第三节 参战 579

第四章 战事 579

第一节 明清时期战事 579

第二节 抗日时期战事 580

第三节 解放战争时期战事 585

第四节 建国后的战事 586

第十六编 外事侨务 592

第一章 界务 592

第一节 边界管理与协作 592

第二节 边界争端 593

第二章 交往 600

第一节 与苏联远东地区的交往 600

第二节 与其它国家的交往 601

第三章 交涉 603

第一节 民国时期交涉 603

第二节 解放后交涉 604

第四章 外国侨民 605

第一节 朝鲜侨民 606

第二节 无国籍侨民 606

第三节 日本侨民 606

第十七编 民政劳动人事 612

第一章 民政 612

第一节 机构设置 612

第二节 优抚 612

第三节 救济 614

第四节 老弱残抚养 616

第五节 移民和知识青年安置 618

第六节 支前 619

第七节 婚姻登记 620

第八节 殡葬改革 620

第二章 劳动 621

第一节 劳动就业 621

第二节 劳动工资 622

第三节 劳动保险和福利制度 624

第四节 劳动服务公司 625

第三章 人事 625

第一节 人员编制 625

第二节 干部状况 626

第三节 退职、退休及离休 627

第十八编 文化 632

第一章 文化事业设置 632

第一节 文化馆 632

第二节 图书馆 633

第三节 书店 634

第四节 电影管理站 634

第五节 工人文化宫 635

第二章 表演艺术团体 635

第一节 京剧团 635

第二节 八·九剧团 636

第三节 北大荒文工团 636

第四节 试验剧团 636

第五节 文工团 637

第三章 群众文艺 637

第一节 歌舞 637

第二节 文艺汇演 638

第四章 文学艺术 639

第一节 文学 639

第二节 美术摄影 640

第三节 书法 641

第四节 舞蹈 641

第五节 音乐 642

第五章 民间文艺 645

第一节 艺术团队及活动 645

第二节 传说故事 646

第六章 新闻 655

第一节 报刊 655

第二节 广播 655

第三节 电视 656

第七章 文物名胜 656

第一节 文物 656

第二节 名胜 658

第八章 档案 659

第一节 机构 659

第二节 档案管理 659

第三节 编研 664

第四节 利用 665

第十九编 教育科技 669

第一章 教育 669

第一节 各类教育事业 671

第二节 教师 682

第三节 教育行政 685

第二章 科技 689

第一节 科技机构 689

第二节 科技队伍 691

第三节 科学普及 692

第四节 科技成果 696

第二十编 卫生 体育 709

第一章 卫生 709

第一节 卫生事业单位 709

第二节 卫生队伍 713

第三节 医疗设备 718

第四节 医药 720

第五节 防疫保健 723

第二章 体育 742

第一节 群众体育 742

第二节 运动员的培训与输送 744

第三节 体育竞赛及成绩 744

第四节 学校体育 748

第五节 体育运动设施 749

第二十一编 社会 753

第一章 人口 753

第一节 人口变化 753

第二节 人口分布 758

第三节 人口构成 761

第四节 节制生育 764

第一节 衣食起居 767

第二节 婚丧喜庆 769

第三节 时令节日 770

第三章 方言 773

第一节 词汇 773

第二节 谚语 776

第四章 宗教 777

第一节 佛教 777

第二节 道教 777

第三节 伊斯兰教 778

第五章 帮会 778

第一节 家理教 778

第二节 在清理 778

第三节 普济佛教会 779

第四节 混元门 779

第五节 一贯道 779

第六章 人民生活 779

第一节 收入情况 780

第二节 支出情况 782

第三节 居住情况 786

第二十二编 人物 789

第一章 传记 789

传记一 789

传记二 805

传记三 808

第二章 革命烈士英名录 811

第三章 省级以上劳模名录 822

第一节 出席全国劳动模范名录 823

第二节 出席省劳动模范名录 823

第四章 本县籍地、师级以上干部名录 829

附录 833

县志编修始末 861

跋 863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