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溪满族自治县志 上PDF电子书下载
- 电子书积分:22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本溪满族自治县党史地方志办公室编
- 出 版 社: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9
- ISBN:7807228707
- 页数:831 页
概述 1
大事记 11
第一篇 行政建置 77
第一章 建置 77
第一节 设置隶属 77
一、建县前隶属 77
二、建县后隶属 78
第二节 疆域与区划 79
一、位置 79
二、疆域 79
三、区划 80
第三节 县署职名 84
一、县首称谓 84
二、县署驻地 85
第二章 乡镇 86
第一节 中部乡镇 87
一、小市镇 87
二、泉水镇 88
三、山城子镇 89
第二节 东部乡镇 90
一、田师傅镇 90
二、南甸子镇 91
三、碱厂镇 92
四、东营坊乡 93
五、蓝河峪乡 94
第三节 南部乡镇 95
一、草河掌镇 95
二、草河城镇 96
三、草河口镇 97
四、连山关镇 98
第四节 北部乡镇 99
一、高官乡 99
二、偏岭镇 100
三、清河城镇 101
四、富家楼乡 102
第三章 地名 104
第一节 地名特征 104
一、地理特征命名 104
二、姓氏命名 104
三、方位命名 104
四、物体命名 104
五、象形命名 104
六、数序与数字命名 105
七、战争遗址命名 105
八、色彩命名 105
九、民族语言命名 105
十、名胜或庙宇命名 105
第二节 地名考略 105
一、本溪湖 105
二、小市 105
三、田师傅 106
四、碱厂 106
五、清河城 106
六、蓝河峪 106
七、温泉寺 106
八、连山关 106
九、陈英村 107
十、马骥村 107
十一、张其哈喇甸子 107
第二篇 自然环境 115
第一章 地质 115
第一节 演变与构造 115
一、演变 115
二、构造 116
第二节 地层 117
一、太古界 117
二、元古界 117
三、古生界 118
四、中生界 119
五、新生界 119
第三节 岩浆岩 121
一、前震旦纪岩浆岩 121
二、早侏罗纪基性岩 122
三、晚侏罗纪岩浆岩 122
四、白垩纪岩浆岩 122
第二章 地貌 123
第一节 类型 123
一、山地地貌 123
二、岩溶地貌 123
三、河流地貌 123
四、其他地貌 124
第二节 山脉 124
一、东部山脉 124
二、中部山脉 124
三、北部山脉 125
四、西部山脉 126
第三章 水文 128
第一节 水系 128
一、太子河水系 128
二、草河水系 129
第二节 水文观测 130
一、太子河水文 130
二、太子河水质 133
三、地热水质 136
第四章 土壤 137
第一节 土壤形成因素 137
一、成土母质因素 137
二、气候及水文因素 137
三、人为因素 138
第二节 类型与分布 138
一、暗棕壤 138
二、棕壤 138
三、草甸土 141
四、水稻土 141
第三节 理化状况 142
一、物理性质 142
二、化学性质 147
第四节 土壤分级 150
一、土壤评价 150
二、土壤等级 150
第五章 气候 154
第一节 四季 154
一、春季 154
二、夏季 154
三、秋季 154
四、冬季 154
第二节 日照 155
一、日照年际变化 155
二、太阳总辐射量 156
第三节 温度 159
一、气温 159
二、地温 161
第四节 降水 161
一、降水量及分布 161
二、降水量年季变化 162
三、积雪 162
第五节 无霜期与冻土 165
一、无霜期 165
二、冻土 165
第六节 湿度与蒸发 166
一、湿度 166
二、蒸发 166
第七节 风与物候 166
一、风 166
二、物候 166
第八节 自然灾害 167
一、水灾 167
二、旱灾 170
三、风灾 171
四、雹灾 171
五、低温霜冻 172
六、虫害病害 173
第六章 自然资源 175
第一节 土地 175
一、耕地 175
二、林地 175
三、其他土地 175
第二节 水 176
一、地表水 176
二、地下水 177
三、地热水 179
第三节 野生动物 179
一、分布 179
二、野兽 180
三、飞禽 182
四、鳞介 187
五、昆虫 187
第四节 野生植物 187
一、应用类植物 188
二、药用类植物 189
三、山野菜类植物 191
四、食用菌类植物 192
第五节 矿产 193
一、金属矿产 193
二、非金属矿产 194
第三篇 人口·民族·宗教 199
第一章 人口 199
第一节 人口变化 200
一、自然因素变动 201
二、社会因素变动 202
第二节 人口构成 204
一、性别构成 204
二、年龄构成 205
三、文化构成 206
四、婚姻构成 207
五、民族构成 207
六、职业构成 208
第三节 人口分布 210
一、县城人口 210
二、乡镇人口 210
三、人口密度 211
第四节 婚姻与家庭 212
一、婚姻 212
二、家庭 213
三、生育 213
第五节 人口控制 214
一、管理机构 214
二、计划生育 214
三、生育政策 217
四、节育技术 217
第二章 民族 219
第一节 满族 219
一、族源与现状 219
二、语言及文字 221
三、信仰 222
第二节 汉族 222
一、族源 222
二、信仰 223
第三节 其他少数民族 223
一、回族 223
二、蒙古族 223
三、朝鲜族 224
第三章 宗教 226
第一节 道教 226
一、道教传入 226
二、宫观分布 227
三、道教活动 228
第二节 佛教 228
一、佛教传入 228
二、寺院分布 228
三、佛教活动 229
第三节 基督教 230
一、基督教传入 230
二、基督教活动 230
第四节 伊斯兰教 231
一、伊斯兰教传入 231
二、伊斯兰教活动 232
第四篇 农业 236
第一章 生产关系变革 236
第一节 封建土地所有制 236
一、封建土地占有方式 236
二、封建剥削方式 240
第二节 土地改革 241
一、反奸清算与减租减息 241
二、土地改革运动 243
第三节 农业生产体制变革 251
一、农业生产互助组 251
二、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252
三、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253
四、人民公社 253
五、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55
第四节 农业管理 257
一、管理机构 257
二、农业区划 259
第二章 种植业 260
第一节 农业耕地 260
一、耕地 260
二、耕地经营 262
第二节 农作物种植 262
一、区域分布 262
二、粮食作物 263
三、油料作物 265
四、经济作物 267
五、杂粮作物 268
六、蔬菜瓜果 268
第三节 农技农艺 269
一、耕地改良 269
二、肥料使用 269
三、良种繁育 270
四、耕作 270
五、病虫害防治 272
第三章 农业机具 273
第一节 农机种类 273
一、传统农具 273
二、机械农具 278
第二节 农机经营 283
一、经营形式 283
二、农业机械化 284
第三节 农机管理 285
一、管理机构 285
二、农机监理 285
第四章 畜牧业 286
第一节 畜禽饲料 286
一、放牧饲料 286
二、精饲料 287
三、粗饲料 287
四、青饲料 287
第二节 畜禽种类 288
一、家畜 288
二、家禽 289
第三节 饲养管理 290
一、管理机构 290
二、畜禽饲养 291
三、品种改良 291
四、畜牧业生产 292
第四节 畜禽疫病与防治 296
一、传染病 296
二、寄生虫病 298
第五篇 林业 303
第一章 森林资源 303
第一节 森林结构 304
一、森林面积 304
二、资源结构 305
三、珍贵树种与古树名木 307
第二节 分布特点 310
一、分布 310
二、特点 310
第二章 植树造林 311
第一节 采种育苗 311
一、采种 311
二、育苗 313
第二节 植树造林 315
一、造林形式 315
二、造林技术 322
第三章 森林经营与保护 326
第一节 森林经营 326
一、抚育间伐 326
二、低产林改造 327
三、主伐更新 328
第二节 森林保护 331
一、护林防火 331
二、整治滥砍盗伐 332
三、封山育林 333
第三节 森林病虫害防治 333
一、病虫害防治 333
二、植物检疫 335
三、森林灾害共济 336
第四节 野生动物保护 337
一、保护管理 337
二、驯养利用 338
第四章 多种经营 342
第一节 果树 342
一、果树品种 342
二、果树栽培 344
第二节 中药材 345
一、药材种类 345
二、栽培与加工 346
第三节 养蚕 349
一、柞桑蚕放养 349
二、品种及技术 350
第四节 食用菌 351
一、野生食用菌 351
二、食用菌培植 352
第五章 林业管理 354
第一节 管理机构 354
一、林政机构 354
二、国有林场 355
第二节 林政管理 358
一、依法治林 358
二、山林权属 360
三、林木采伐 362
四、木材购销 363
五、木材运输检查 365
六、森林资源调查 366
七、育林基金管理 367
第三节 农村能源 369
一、能源资源 369
二、能源开发 369
第六篇 水利·电力 375
第一章 水利 375
第一节 水利管理 376
一、机构设置 376
二、水利工程管理 376
第二节 水利工程建设 378
一、引水工程 378
二、蓄水工程 379
三、提水工程 382
第三节 水土保持 383
一、水土流失 383
二、水土流失治理 384
第四节 水域资源与利用 386
一、水域资源 386
二、苗种繁育 386
三、淡水养殖 387
四、捕捞 387
第五节 防汛抗旱 388
一、组织机构 388
二、防洪措施 388
三、抗洪救灾 390
四、抗旱保收 391
第二章 电力 392
第一节 电力管理 392
一、机构设置 392
二、电力管理 394
第二节 电力建设 395
一、火力发电 395
二、水力发电 399
三、线路建设 403
四、电气化县建设 411
第三节 电力供应 411
一、工业用电 412
二、农业用电 412
三、生活用电 413
第七篇 工业 418
第一章 工业体制 418
第一节 私营工业 419
一、私营工业演变 419
二、主要私营企业 420
第二节 集体工业 420
一、县营集体工业 420
二、乡镇集体工业 422
三、村队办集体工业 423
四、街道与校办集体工业 423
第三节 全民工业 424
一、县营工业 424
二、市营工业 425
三、其他国有工业 425
第二章 行业结构 427
第一节 煤炭工业 427
一、煤炭资源 427
二、煤炭生产 427
第二节 钢铁工业 430
一、铁矿资源 430
二、钢铁生产 431
第三节 采掘工业 433
一、有色金属矿生产 433
二、非金属矿生产 434
第四节 建材工业 436
一、砖瓦生产 436
二、石灰生产 436
三、水泥及水泥制品生产 437
四、陶瓷生产 438
第五节 制造工业 438
一、机械制造 438
二、冶炼生产 439
三、金属加工业 439
四、造纸业 440
五、印刷业 440
六、木制品加工业 440
第六节 化学与医药工业 441
一、化工生产 441
二、塑料制品生产 442
三、橡胶制品生产 442
四、涂料生产 442
五、中药生产 443
第七节 轻纺工业 443
一、纺织业 443
二、缝纫业 444
三、制鞋业 445
四、皮革加工 446
五、火柴生产 446
六、烟花爆竹生产 446
第八节 粮油食品加工业 447
一、粮米加工 447
二、油料加工 447
三、食品加工 448
四、酿酒业 449
五、饮料加工 450
六、饲料加工 450
第三章 管理与经营 451
第一节 管理机构 452
一、机构设置 452
二、管理形式 453
第二节 企业内部管理 453
一、生产管理 453
二、技术与质量管理 454
三、财务管理 455
第四章 工业企业改革 456
第一节 经营管理机制和产权制度改革 457
一、经营管理机制的转变 457
二、企业产权制度改革 458
第二节 全民、集体所有制工业企业改革 459
一、县营工业企业改革 459
二、乡镇工业企业改革 461
第八篇 交通·邮电 467
第一章 交通运输 467
第一节 公路运输 468
一、道路 468
二、桥涵隧道 487
三、运输 493
四、运具 498
五、管理 500
第二节 铁路运输 506
一、线路 507
二、运输 508
第三节 水路运输 509
一、水路 510
二、运具 511
三、运输 513
四、运费 513
五、渡口 514
第二章 邮政 516
第一节 机构设置 517
一、驿站 517
二、大清邮政局 517
三、本溪湖邮政局 517
四、本溪县邮电局 518
五、本溪县邮政局 520
第二节 邮政业务 520
一、函件业务 520
二、包裹业务 525
三、快递业务 529
四、汇兑业务 530
五、报刊发行业务 531
六、机要通信业务 533
七、邮政储蓄业务 534
八、集邮业务 535
第三节 邮政网络 535
一、邮路 535
二、投递路线 537
第四节 邮政设施 538
一、运输设施 538
二、营业设施 539
第三章 电信 540
第一节 机构设置 540
一、电话局 540
二、邮电局 541
三、电信局 541
四、移动通信分公司 542
五、联通分公司 542
第二节 电信业务 542
一、电报 542
二、电话 546
三、移动电话 554
第三节 通信设备 555
一、电报电路设施 555
二、电话电路设施 555
三、移动电话设施 560
第九篇 商业 563
第一章 商业体制与管理 563
第一节 私营商业 564
一、私营商业演变 564
二、私营商业发展 590
第二节 集体商业 591
一、公私合营商业 591
二、集体商业 591
第三节 农村商业 592
一、农村合作社 592
二、供销合作社联合社 593
第四节 国有商业 594
一、碱厂贸易公司 594
二、百货公司 595
三、商业企业公司 595
第五节 机构与管理 596
一、管理机构 596
二、管理体制 600
第二章 商品流通 604
第一节 采购 604
一、工业品采购 604
二、粮油征购 606
三、粮油调拨 610
四、农副产品收购 612
五、废旧物资回收 615
第二节 供应 616
一、日用商品供应 616
二、副食品供应 619
三、粮油供应 620
四、农业生产资料供应 626
五、工业生产资料供应 627
第三节 出口贸易 629
一、管理机构 630
二、对外贸易 630
第四节 集市贸易 631
一、集市种类 632
二、集市分布 632
三、集市规模 633
第三章 饮食服务业 635
第一节 饮食业 635
一、个体饭店 635
二、集体饭店 636
三、国营饭店 636
第二节 服务业 638
一、旅店、客栈、大车店 638
二、理发业 638
三、照相业 639
四、浴池业 639
附: 640
一、商幌 640
二、旧商业行话与行俗 642
三、旧商业术语 643
四、商业谚语 643
五、商业楹联 643
第十篇 工商·物价·技术监督 647
第一章 工商行政管理 647
第一节 管理机构 648
一、机构设置 648
二、行业组织机构 649
第二节 工商业务管理 650
一、市场管理 650
二、个体与私营企业管理 655
三、企业登记管理 658
四、经济合同管理 661
五、商标管理 664
六、广告管理 666
第三节 行业组织活动纪略 668
一、个体协会 668
二、私营企业协会 669
三、消费者委员会 669
第二章 物价管理 671
第一节 管理机构 671
一、工商科与物价委员会 671
二、物价局 672
第二节 物价政策 672
一、自由物价 672
二、“廉价政策”与“经济统制”价格 672
三、平抑物价 673
四、计划价格 674
五、市场价格 675
第三节 商品价格 677
一、农产品价格 677
二、主要日用工业品价格 682
三、非商品收费价格 685
第四节 物价监督检查 685
一、依法管理 685
二、物价监督 687
三、价格调节基金 688
四、价格评估 688
第三章 技术监督 690
第一节 管理机构 690
一、计量管理所 690
二、标准计量管理局 690
三、技术监督局 691
第二节 计量监督管理 691
一、计量制度 691
二、计量器具 692
三、计量器具检定 693
四、计量器具修理 695
五、计量标准认定 696
六、工商企业计量定级与升级 696
七、开展物价计量评比活动 697
八、计量监督检查 697
第三节 质量监督管理 699
一、产品质量鉴定 699
二、开展产品创优活动 702
三、开展质量评选活动 703
四、质量监督检查 703
第四节 标准化监督管理 705
一、企业普查 705
二、组织机构代码管理 708
三、食品标签管理 708
四、标准化检查 708
第十一篇 财政·金融 713
第一章 财政 713
第一节 机构设置 713
一、管理机构 713
二、财政管理体制 714
三、财政监督 714
第二节 财政收入 716
一、熟地与田赋 716
二、企业税收 716
三、债券 718
第三节 财政支出 729
一、行政事业费类 729
二、经济建设类 730
第四节 审计 739
一、管理机构 739
二、财务收支审计 739
三、专项资金审计 739
四、财政资金审计 740
第二章 税务 741
第一节 税务管理 741
一、管理机构 741
二、税务检查 743
第二节 税种 744
一、田赋杂捐杂税 744
二、工商税 744
三、国家税种与地方税种 744
第三节 税收 749
一、税收收入 749
二、税收减免 756
第三章 金融 757
第一节 机构设置 757
一、私营金融机构 757
二、官办金融机构 758
三、人民金融机构 758
第二节 货币 762
一、货币种类 762
二、货币流通 764
三、货币管理 765
第三节 存款 767
一、财政存款 767
二、企业存款 770
三、储户存款 771
四、农村存款 775
第四节 贷款 777
一、工商贷款 777
二、农业贷款 779
三、建设贷款 782
第四章 保险 784
第一节 机构设置 785
一、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本溪县支公司 785
二、中保(集团)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本溪县支公司 785
三、本溪县社会保险公司 785
第二节 保险业务 785
一、财产保险 785
二、人身保险 786
三、劳动保险 786
第十二篇 城乡建设 796
第一章 县城建设 796
第一节 房屋 796
一、设计施工 796
二、技术设备 798
三、建筑面积 798
四、建筑结构 800
五、房产管理 801
六、工程监督 802
第二节 基础设施 802
一、街 802
二、路 804
三、路灯 804
四、供水 806
五、排水 808
六、供暖 809
七、供燃 810
八、环境卫生 810
九、县城绿化 811
第二章 乡村建设 812
第一节 房屋 812
一、宅地管理 812
二、民宅建筑 812
三、公共建筑 813
第二节 基础设施 814
一、饮水 814
二、照明 815
三、乡道建设 816
第三章 环境保护 817
第一节 污染 817
一、大气污染 817
二、水质污染 819
三、噪声污染 822
四、固体废弃物污染 823
第二节 治理 823
一、大气污染防治 823
二、水质污染防治 823
三、噪声污染防治 824
四、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 824
第四章 城乡建设管理与规划 826
第一节 管理机构 826
一、城乡建设管理机构 826
二、环境保护管理机构 827
第二节 建设规划 827
一、县城建设规划 827
二、乡镇建设规划 829
- 《中国地方艺文荟萃 华北东北卷 第1辑 3》《中国地方艺文荟萃》编委会编 2018
- 《中国地方艺文荟萃 华北东北卷 第1辑 1》《中国地方艺文荟萃》编委会编 2018
- 《中国地方艺文荟萃 华北东北卷 第1辑 2》《中国地方艺文荟萃》编委会编 2018
- 《最美的季节去最美的地方》霍晨昕,王四新 2019
- 《山东地方戏曲音乐研究》崔晗珺责任编辑;(中国)赵正 2019
- 《新时代地方政府治理转型:基于长三角地区的经验研究》曾莉主编 2020
- 《中国地方艺文荟萃 华东卷 第7辑 2》《中国地方艺文荟萃》编委会编 2017
- 《地方政府经济行为模式与经济增长》(中国)徐艳飞 2019
- 《中国地方艺文荟萃 华北东北卷 第1辑 6》《中国地方艺文荟萃》编委会编 2018
- 《中国地方艺文荟萃 华东卷 第7辑 10》《中国地方艺文荟萃》编委会编 2017
- 《吉林省志 卷2 大事记》吉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纂 2002
- 《中国地方艺文荟萃 华北东北卷 第1辑 3》《中国地方艺文荟萃》编委会编 2018
- 《中国地方艺文荟萃 华北东北卷 第1辑 1》《中国地方艺文荟萃》编委会编 2018
- 《二十五史中的浙江人 24》浙江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 2005
- 《二十五史中的浙江人 15》浙江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 2005
- 《二十五史中的浙江人 20》浙江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 2005
- 《二十五史中的浙江人 1》王志邦主编;浙江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 2005
- 《二十五史中的浙江人 23》浙江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 2005
- 《贵州省志 1978-2010 卷10 民政》贵州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 2018
- 《中国地方艺文荟萃 华北东北卷 第1辑 2》《中国地方艺文荟萃》编委会编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