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中国古典小说十二讲
中国古典小说十二讲

中国古典小说十二讲PDF电子书下载

文学

  • 电子书积分:12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杨义著
  • 出 版 社: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出版年份:2006
  • ISBN:9789620424472
  • 页数:315 页
图书介绍:
《中国古典小说十二讲》目录

第一讲 文人与话本叙事典范化 1

一、话本和文人互动互补的审美动力结构 1

二、入话和正话的「有意味的错位」 4

三、由俗趋雅和叙事焦点盲点的调整 7

四、韵散交错的精致化和审美浓度的增加 12

五、伪书《京本通俗小说》和宋元话本的叙事方式 16

第二讲 《三国演义》的悲剧结构和经典性叙事 20

一、悲剧态势的形成和民间心理原型 20

二、「战争与人才」母题以及兵、道互渗模式 26

三、具有结构价值的探听效应和数序组合 31

四、两极共构的立体动态审美功能 35

五、叙事时间和历史时间的疏密张弛 40

第三讲 《水浒传》的整体生命和叙事神理 45

一、神秘的宇宙意识和参数叙事 45

二、心理、社会、玄想三层面的结构张力 48

三、摺扇式列传单元和群体性战役板块 52

四、似真传神主义的叙事谋略 56

五、以局部限知实现整体全知的流动视角 61

第四讲 「剪灯三话」的文化意识和叙事谋略 68

一、百年乱离对传奇笔墨之志怪的刺激 68

二、乱世悲凉淡化后的养性炫才 71

三、在风流和礼防共构中欣赏人间情欲 73

四、在玄怪幻想和时空错乱中反省历史 76

五、意象叙事与话本趣味的影响 80

第五讲 《西游记》:中国神话文化的大器晚成 85

一、「三教归心」情结和超宗教自由心态 85

二、个性神群体及其精神哲学隐喻 91

三、神魔观念重构及其拓展的幻想空间 97

四、神秘数字和神奇情节相组合的结构体系 102

第六讲 《金瓶梅》:世情书与怪才奇书的双重品格 111

一、「世情——奇书」的审美旨趣悖谬双构 111

二、文人小说对传统文学的多层次戏拟 112

三、对正统哲学和世俗宗教的信仰危机 115

四、「情欲与死亡」母题和人物「三绝」 118

五、叙事语言系统的变革和意象性 121

六、结构的「道」与「技」以及对生活原生态靠拢 127

第七讲 李渔小说:程式化和个性化的审美张力 132

一、托缽山人、快乐浪子的复杂自我 132

二、「三美俱擅」原则和「才貌风流」正反模式 138

三、名士、戏曲家、园林嗜好者对话本体制的改造 144

四、「俗中求雅」和喜剧化语言风格 151

第八讲 《聊斋志异》充满灵性的幻想和叙事方式 159

一、蒲松龄寻找精神系统 159

二、颠倒的世界和沉重的幻想 160

三、灵魂幻想的乡野气息和灵秀不俗 163

四、花妖狐魅的笑影和诗情 168

五、以生命精华激发叙事体制活性 172

六、在博取传统和投射作家心灵光影之间 176

第九讲 《儒林外史》的时空操作与叙事谋略 180

一、百年文化反思和「叶子」式结构体制 180

二、把清事推至明朝后的「帝都情结」和「精神家园」 185

三、瞬息烟塵中的真儒理想和名士风流 191

四、「瞬间百年」时空操作中的悲喜剧和智性美 198

第十讲 《红楼梦》:人书与天书的诗意融合 205

一、「天、人」奇书品格与复合视角 205

二、生活原生态和对比原则的张力 210

三、「影中影」描写术和悖谬性扭结 214

四、神话素之意象和预言叙事的多维性 219

五、真幻雅俗错综的时空结构及其人文化 224

第十一讲 《红楼梦》与五四小说 232

一、在「神圣施、曹,土芥归、方」思潮中 232

二、「正因写实,转成新鲜」和悲剧文学形态 237

三、个性思潮的解读和汲取 240

四、对妇女和婚姻爱情问题的妙悟与误认 243

五、描写手法的模仿、点化和转型 248

第十二讲 《阅微草堂笔记》的叙事智慧 256

一、以王充、应劭杂说改造志怪文体 256

二、陷入开明的迂腐和困惑的固执的文化怪圈 259

三、以博学老者晚秋气象讥评传奇小说青春气息 261

四、借幽怪以阅世和归隐於心的孤独感 263

五、学问家笔下的「狐鬼」和狐鬼中的「学问家」 265

六、叙事功力和反虚构之间的张力 268

七、复式视角和「元小说」 271

结论 中国叙事学:逻辑起点和操作程式——对两千年小说叙事的综合考察 276

一、文化对行原理与易行、道行图谱 276

二、潜隐圆形结构对应於审美理想及其适应性和涵容力 280

三、圆的破裂与参数叙事 284

四、阴阳两极共构的叙事动力学及其四种表现形式 289

五、视角的群体流动性、层面跳跃性和玄学性 293

附录一 台湾版《中国历朝小说与文化》序言 300

附录二 台湾版《中国古典白话小说史论》自序 305

附录三 台湾版《中国古典白话小说史论》前言——白话小说由口传走向书面 307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