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世纪清华,人文日新  清华大学文化研究
世纪清华,人文日新  清华大学文化研究

世纪清华,人文日新 清华大学文化研究PDF电子书下载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电子书积分:16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胡显章编著
  • 出 版 社: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1
  • ISBN:9787040318661
  • 页数:530 页
图书介绍:从留美预备学校到剑指世界一流,清华大学走过了百年历史,积聚了深厚的文化底蕴,“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不漏气的发动机”等话语从不同方面诠释了清华大学独具特色的文化品格,在深刻细致地刻画了学校的历史传统、办学特色、著名校长、学术大师和优秀学子的基础上,本书向读者展示了一幅清华大学文化百年历史传承的画卷。本书既是《中国大学文化百年研究系列丛书》之一,也被列入“清华大学百年校庆”系列出版物,将向清华大学百年华诞献礼!
《世纪清华,人文日新 清华大学文化研究》目录

第一章 清华文化世纪回眸——清华文脉的孕育与发展轨迹 1

第一节 清华文化的孕育与渐成(1911—1949) 4

一、《辛丑条约》、庚子赔款和庚款兴学 4

二、游美肄业馆和清华学堂、清华学校 8

三、清华向独立办完全的大学过渡 11

四、国立清华大学 14

五、西南联合大学 16

六、“老清华”办学理念的演进 19

七、清华大学复员和清华园解放 29

第二节 清华文化的转型与波折(1949—1976) 30

一、大学转型和院系调整 30

二、建设多科性工业大学 33

三、“新清华”办学理念的发展 40

四、“文化大革命”中的“重灾区” 47

第三节 清华文化的发展与提升(1976—2010) 50

一、向新型综合性大学转变 50

二、在提高中发展 54

三、今日清华的办学理念 61

第四节 清华大学的文化精神概括 63

一、爱国奉献 64

二、科学实干 65

三、追求卓越 65

四、育人为本 66

五、开放包容 67

第二章“一个根本,两个中心,三项职能”——清华办学理念的剖析 71

第一节“一、二、三”办学理念的涵义 73

第二节 以人才培养为根本 77

一、“培植全才,增进国力” 77

二、“造就中国领袖人才” 79

三、“通识为本,专识为末” 82

四、“红色工程师的摇篮” 84

五、培养“高素质、高层次、多样化、创造性的人才” 91

六、清华育人理念三要素 99

第三节 以两个中心为目标 104

一、清华早期的办学目标 105

二、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办学目标 109

三、新时期的办学目标 114

第四节 以三项职能谋发展 122

一、三项职能的关系 123

二、早期和新中国成立初期清华的社会服务 126

三、新时期多样化的社会服务 128

第三章“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校训承载的清华精神 139

第一节 文化符号所凝练的清华精神 142

一、清华校训 142

二、清华校风 145

三、清华学风 147

四、清华校箴 149

五、清华老校歌 149

六、清华的校花、校色、校徽、校标、校旗 156

第二节 清华精神的特质 163

一、“明耻图强”的爱国奉献精神 163

二、“严谨务实”的科学求真精神 184

三、“海纳百川”的包容会通精神 198

四、“人文日新”的进取求新精神 214

第三节 清华精神的功能与发展 228

一、激励驱动功能 228

二、凝聚感召功能 229

三、导向规范功能 230

四、辐射引领功能 231

第四章 服膺守善 追求卓越——清华学人与清华学术文化 235

第一节 清华学人与清华学术文化特质 237

一、追随真理,直道而行 238

二、以身许国,淡泊明志 242

三、盎然情趣,中和位育 245

四、追求卓越,引领学术 248

五、顶天立地,为国为民 251

六、国际视野,中西融会 259

第二节 名师风范与学派传承 267

一、杏坛春秋,风范长存 267

一、规训既严,学风自正 272

三、立章建制,基业长青 275

四、学而有派,薪火相传 278

第三节 学科文化以及院系文化 285

一、理科学科文化与学人 285

二、工科学科文化与学人 290

三、人文学科文化与学人 295

四、应用社会科学学科文化与学人 302

五、核研院学术文化与学人 311

六、美院学科文化与学人 317

第五章 民主管理、依法治校与“以人为本”——清华制度文化的特质与演变 331

第一节 独具一格的民主治校传统——“校务会议、教授会、评议会” 334

一、美国人控制下的教育“衙门” 335

二、“少壮派”的崛起与民主治校 337

三、战时的“民主堡垒” 341

四、民主精神在斗争中传承、发扬 343

第二节 办好社会主义大学的制度探索——坚持党的领导与发扬民主 345

一、蒋南翔的“双重身份” 345

二、“发动机不能漏气” 347

三、从“神仙会”、“两种人会师”到“团结全体” 349

四、“基层出政策” 351

第三节 在继承和发展中创新——搞好民主集中制与班子建设 354

一、领导体制的“变”,与“不变” 355

二、民主集中制需要理论自觉与制度保障 359

三、“不团结就没法治” 361

四、实事求是地按制度办、事 363

第四节“两个肩膀挑担子”:思想政治教育和育人并重的制度 366

一、“那个红是绝对不能丢的” 366

二、“大有出息的负担” 367

三、“双肩挑,的新生命力” 371

四、“双肩挑”制度的“双肩挑” 373

第五节集思广益、依法治校的“代表会”,与“讨论会” 376

一、法治的逻辑与科学、民主的管理 376

二、“工代会”、“教代会”及“校务公开” 377

三、集思广益的“讨论会” 380

第六节 特色突出、综合深入的“育人”生态系统 384

一、“全面发展”与“综合培养” 384

二、教书育人与全员育人、全程育人 386

三、“第二课堂”和素质教育 392

第六章 文化生态 学子风采——清华园的人文景观与学生文化 399

第一节 人文荟萃、姿容日新的清华园 402

一、典雅大方、朴实无华的建筑风格 403

二、“永不闭幕的传统展” 418

三、“名人故居” 422

第二节“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体魄与人格并重 431

一、从“体育强国”到“争取至少为祖国健康地工作五十年” 431

二、从“体育家道德”到“又红、又专、又健” 435

三、从“铁”的规定到“体教结合”的“清华模式” 439

第三节“青春的律动”——倡导高雅艺术 弘扬民族文化 445

一、历久弥新的学生艺术社团 446

二、学生艺术团掠影 452

三、丰富多彩的群众文艺活动 461

第四节“五彩缤纷 百花齐放”的学生社团协会——自我教育助成才 472

一、老清华的学生社团协会(1911—1948 ) 472

二、新清华的学生社团协会(1949-2010) 475

第七章“文化自觉”与“人文日新”——清华文化的传承、创新与展望 487

第一节 深厚的文化底蕴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前提与内涵 489

第二节 呼唤与培育清华人的文化自觉 491

一、西方现代化的启迪 492

二、警惕“失却灵魂的卓越” 493

三、清华的传统要日新 496

第三节 在综合与融合中实现文化的创新 498

一、努力体现文化传统的民族性与时代性的统一 498

二、努力实现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融合 504

三、正确处理培养日标和培养模式的“通”与“专”的关系 506

四、在教育思想上努力实现对“工具化”的突破 511

五、注重制度文化建设,强化制度创新 513

六、努力确立“兼和”、“会通”、“日新”,的哲学观和建设性的批判思维 518

七、时代呼吁教育家 520

跋 527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