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地理
中国全史  教育卷
中国全史  教育卷

中国全史 教育卷PDF电子书下载

历史地理

  • 电子书积分:26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史仲文,胡晓林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1
  • ISBN:9787506823609
  • 页数:1035 页
图书介绍:本卷集中反映了中国历史上的主要教育思想和教育家,全面系统地阐述了中国历史上主要教育思想的发展线索,表现了这些重要教育思想对中华文明的深刻影响,并对中国历史上不同时期具有代表性的教育家和教育模式进行了客观的讲评。
《中国全史 教育卷》目录
标签:主编 教育

远古暨三代分卷 3

一、远古暨三代教育概述 3

二、教育的起源及其原始形态 5

(一)文献中有关远古教育传说的记载 5

(二)养老慈幼与原始学校的萌芽 7

(三)汉字的起源与教育 9

(四)原始教育的主要内容及特征 11

三、夏代的教育及其特征 19

(一)文献记载中有关夏代教育的传说 19

(二)夏代的校、序及其教育职能 24

(三)夏代教育的主要内容及其特征 27

四、商代的教育及其内容 30

(一)商代学校的构成及性质 30

(二)商代小臣、百工与巫职的教育 32

五、西周社会的教育制度 36

(一)宗法制度下的西周社会教育及其特征 36

(二)西周教育制度的形成 38

(三)西周学校的教师与教学内容 45

六、西周的宫廷教育与百工技艺教育 53

(一)西周的宫廷教育 53

(二)畴人之学与百工技艺教育 56

七、西周的选士制度与教育 63

(一)西周选士制度的产生 63

(二)西周选士制度的构成及其内容 65

(三)西周选士制度的特点及其影响 68

八、箕子、周公的教育思想 71

(一)箕子的教育思想 71

(二)周公的教育思想 74

九、结语 84

春秋战国分卷 89

一、春秋战国教育概述 89

二、春秋战国教育变革前的教育传统 91

(一)学校由国家兴办 91

(二)教育内容由国家规定 94

(三)教师都是国家官吏 101

(四)学校对学生的管理 102

三、春秋战国教育变革的原因 105

(一)王室的“天子失官,学在四夷” 105

(二)各诸侯国不再维护王室官学 107

(三)士的崛起增强了变革的实力 110

(四)社会生产发展推动了变革 112

四、教育变革的四个阶段 117

(一)各诸侯国开始各自为教 118

(二)私学兴起,重视智能 124

(三)私学学派增多,官学开始恢复 130

(四)私学衰落,官学确立 140

五、教育变革中的三项典型事例 148

(一)孔子创办的私学 148

(二)齐国的稷下学宫 155

(三)稷下学宫的学生守则 159

六、著名教育家及其教育主张 164

(一)孔子 164

(二)墨子 172

(三)孟子 177

(四)荀子 182

(五)韩非 186

七、结语 191

秦汉分卷 195

一、秦汉教育概述 195

二、秦代的文教政策 197

(一)社会概况 197

(二)文教政策 198

三、秦代的教育设施 203

(一)学官设置 203

(二)人才荐举 204

(三)官吏的再教育 205

(四)保护儿童、学生的法律 205

四、秦代教育与战国时期教育的比较 207

(一)文教政策和制度的比较 207

(二)教育思想和教育内容的比较 208

五、汉代的文教政策 210

(一)社会概况 210

(二)“无为”与“尚贤”相结合的人才观 221

(三)法治教育向德治教育的转型 222

(四)“独尊儒术”的文教政策 224

六、汉代的教育制度 230

(一)官学制度 230

(二)私学制度 237

(三)察举取士制度 242

七、汉代的教育思想 249

(一)董仲舒的教育思想 249

(二)扬雄的教育思想 255

(三)王充的教育思想 264

(四)郑玄的教育思想 271

(五)其他文献中的教育思想 276

八、秦汉教育的特点及对后世教育的影响 279

(一)西汉教育与秦代教育的比较 279

(二)东汉教育与西汉教育的比较 281

(三)秦汉教育对后世教育的影响 282

九、结语 287

魏晋南北朝分卷 291

一、魏晋南北朝教育概述 291

(一)社会变动对教育的影响 291

(二)教育的基本特点 293

二、学校教育制度的演变 297

(一)三国的学校教育 297

(二)两晋的学校教育 302

(三)十六国学校教育 305

(四)南朝的学校教育 310

(五)北朝的学校教育 314

(六)教育行政制度的基本演变 318

三、魏晋南北朝教育的基本内容 320

(一)立学以儒为宗 320

(二)玄风与佛学对教育的影响 330

(三)文化科技教育 335

四、私学的昌盛与门第、宗族家庭教育 344

(一)私学的兴盛及历史地位 344

(二)私学的发展历程 348

(三)门第的形成和门第教育 357

(四)宗族、家庭教育 362

五、魏晋南北朝的人才选拔 364

(一)唯才是举,天下归心 364

(二)“九品中正制”的兴衰 366

(三)察举制的演变 370

(四)科举制的萌芽 374

六、魏晋南北朝的教育思想 376

(一)傅玄的教育思想 376

(二)嵇康的教育思想 380

(三)颜之推的教育思想 384

七、结语 390

隋唐五代分卷 395

一、隋唐五代教育概述 395

(一)帝国初创与隋文帝文教政策的摇摆 396

(二)统一大帝国的建立与儒术重振 398

(三)五代的衰落与印刷术的发明 413

二、学校教育 415

(一)隋初的学制设想和文帝对学校教育的怀疑 415

(二)完备的学校教育制度的建立和运作 417

(三)战乱中衰微的五代学校 446

(四)隋唐五代的私学 446

(五)唐末五代的书院 449

三、科举考试 455

(一)从“九品中正”到“设科举士” 456

(二)在争议中行之有效的唐代科举考试 459

(三)五代的人才选拔 476

四、实科教育 478

(一)实科学校教育 478

(二)实科教育的其他形式 482

(三)实科专业教材的颁定 485

(四)实科教育观 486

五、教育家的活动和教育思想 489

(一)王通对唐帝国的贡献及其“安邦育人”的教育目的论 489

(二)孔颖达的《五经正义》及其教材论 491

(三)韩愈、柳宗元的师道论 494

(四)李翱教育过程本质的“复性”论 501

六、结语 504

宋辽金夏分卷 507

一、宋、辽、金、夏教育概述 507

二、宋代教育的格局及其文教政策 510

(一)宋代教育的基本格局 510

(二)宋初的文教政策 511

(三)宋初教育的类型与特征 515

三、官学的振兴与改造 519

(一)范仲淹与庆历兴学 519

(二)王安石与熙宁、元丰兴学 522

(三)崇宁兴学与蔡京的文化专制 525

(四)官学制度的定型 527

四、南宋教育的变化 532

(一)学校领域里的理学化进程 532

(二)中央官学的变化与调整 533

(三)地方学校的进一步加强 536

五、蒙养教育的一般概况 540

(一)蒙养教育的目的与任务 540

(二)蒙学教材的大发展 541

六、书院的兴盛 543

(一)书院的产生及其兴盛 543

(二)宋代书院的构成及其内容 546

七、两宋教育思想及其流派 548

(一)胡瑗与苏湖教法 548

(二)张载的教育思想与实践 550

(三)程颢、程颐的教育思想与实践 551

(四)程门后学游酢、杨时、谢良佐等人的教育思想与实践 555

(五)胡宏的教育思想与实践 558

(六)朱熹的教育思想与实践 563

(七)陆九渊的教育思想与实践 566

(八)陈亮、叶适的教育思想与实践 567

八、宋代的科举制度 572

(一)宋代科举制度的一般程式及内容 572

(二)宋代科举制度的主要变化 573

(三)宋代科举制度的主要利弊 579

九、辽、金两朝的教育 582

(一)辽代教育的基本状况 582

(二)金代教育的基本状况 586

(三)辽金二朝的教育家及其思想 591

十、结语 593

元代分卷 597

一、元代教育概述 597

(一)元代教育是我国古代教育传统的延续和发展 597

(二)元代教育提高了官僚群体的文化素质和各少数民族的文明程度 598

(三)元代教育造就了一大批才华出众的各民族知识分子 599

(四)元代教育促进了民族大融合和中外文化交汇 600

二、元代的文教政策 602

(一)推行“汉化”,兴学重教 602

(二)尊孔重儒,提倡理学 606

(三)重才养士,巩固政权 610

三、元代的官学 612

(一)元代的中央官学 612

(二)元代的地方官学 615

(三)元代官学的管理 619

四、元代的庙学、私学、宗教教育和书院 624

(一)元代的庙学 624

(二)元代的私学 625

(三)元代的宗教教育 631

(四)元代的书院及其演变 635

五、元代的科举制度 640

(一)元代科举的发展历程 641

(二)元代科举制度的主要内容 643

(三)元代实行科举的情况 647

(四)元代科举的特点及其影响 649

六、元代著名教育家 654

(一)许衡 654

(二)吴澂 659

(三)程端礼 665

(四)郑玉 670

七、结语 676

明代分卷 479

一、明代教育概述 679

(一)明代学术思潮的演变 679

(二)明代学校教育概况 680

二、教育体系与教育内容 682

(一)各级学校的建立 682

(二)教育内容 692

三、学校管理 702

(一)学校生员的管理 702

(二)教官的选授与考核 715

四、科举制度 727

(一)科举考试的内容 727

(二)乡试的程序、规定 730

(三)会试的程序、规定 735

(四)殿试及进士的授官 740

(五)八股文的形成、教育的空疏 743

五、私学和书院 751

(一)私学 751

(二)书院的兴衰 754

(三)书院的教育内容及教学特点 762

(四)书院的组织和管理 768

六、张居正的教育改革 775

(一)明中后期学校教育的危机 775

(二)张居正及其教育改革 780

(三)改革的成效 785

七、结语 789

清代分卷 793

一、清代教育概述 793

二、科举制度下的学校体系 794

(一)教育宗旨 794

(二)文官的来源与科举出身 796

(三)科举考试与官学体系 800

三、官学教育 807

(一)蒙学与社学 807

(二)地方官学的教育 808

(三)国子监教育 810

(四)旗人学校 814

四、书院教育及其嬗变 819

(一)书院的恢复和发展 819

(二)书院的管理 822

(三)学术思想与书院风格 825

五、西式教育的引进和新学制的确立 831

(一)西式教育的引进 831

(二)新学制的确立 841

六、新学制确立前后的各级各类教育 849

(一)普通教育 850

(二)其他教育 857

七、留学教育 866

(一)留学美国 866

(二)留学欧洲 872

(三)留学日本 876

八、外国在华教育 885

(一)外国在华教育的兴起和发展 885

(二)外国在华教育的宗旨和作用 892

(三)各级各类教会教育 896

九、晚清教育思想的活跃 902

(一)开明士绅的教育思想 902

(二)早期改良主义思想家的教育思想 903

(三)洋务派代表人物张之洞的教育思想 906

(四)维新派的教育思想 908

十、结语 914

民国分卷 917

一、民国教育概述 917

二、近代教育的终了和总结 919

(一)近代教育的兴起和发展 919

(二)中华民国建立后的教育政策 925

(三)孙中山、蔡元培的教育思想 928

(四)新文化运动中的教育思想 930

(五)列强与近代教育 932

三、现代教育的开端 934

(一)“五四”时期国家的教育制度 934

(二)几种主要的教育思潮 935

(三)新民主主义教育的萌芽 938

四、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的教育 940

(一)北洋政府的教育改革 940

(二)国共合作时期工农教育和革命干部教育的发展 942

(三)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教育主张的提出 947

(四)几种主要的教育思潮 948

(五)反帝反封建的教育斗争 949

(六)李大钊、恽代英的教育思想 953

五、现代教育的分化 958

(一)国民党政府的三民主义教育 958

(二)中华苏维埃政府新民主主义教育的新发展 965

(三)第三条路:乡村建设运动 970

(四)日本帝国主义在东北实行的奴化教育 975

(五)鲁迅、杨贤江的教育思想 976

六、抗日战争中的教育 988

(一)国民党统治区三民主义教育的危机 988

(二)抗日根据地新民主主义教育体系的形成 997

(三)日本帝国主义的奴化教育和人民的反抗斗争 1006

七、现代教育在大陆的转换 1009

(一)国民党统治区教育的崩溃 1009

(二)解放区教育的蓬勃发展 1011

(三)民主教育思潮与陶行知的教育思想 1016

八、民国体育的发展 1023

(一)中华民国的体育 1023

(二)革命根据地的体育 1030

九、结语 103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