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
面对实际的政治经济学  盲点·疑点·热点问题解读
面对实际的政治经济学  盲点·疑点·热点问题解读

面对实际的政治经济学 盲点·疑点·热点问题解读PDF电子书下载

经济

  • 电子书积分:14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张胜旺著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1
  • ISBN:9787010096704
  • 页数:430 页
图书介绍: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经典从诞生以来经受住了历史的检验,由于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市场经济的发展,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及其在经济社会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以及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及其经济发展的波折,它受到了严峻的挑战。那么,它所揭示的自由资本主义时期的经济运行规律在当代各国还适用到什么程度?我们怎样正确运用它其中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回答现实中存在的各种重大问题并加以发展?等等。本书稿正是要解决这些问题。
《面对实际的政治经济学 盲点·疑点·热点问题解读》目录

前言 1

第一章 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与党的基本路线 1

一、为什么要重提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1

001 国家最高决策者为什么尤其要搞准“对象”? 1

二、一个学说,两大发展阶段,研究重点的转移 2

002 马克思主义学说发展有哪两大阶段? 2

003 政治经济学研究重点的转移是怎样制约党的工作重心的? 3

三、正确理解生产力的涵义、构成要素和运动规律 5

004 为什么不能把生产力理解是一种“能力”? 5

005 为什么说生产力是个多涵义的概念?全面把握生产力的涵义有什么重要意义? 6

006 生产力的“两要素说”或“三要素说”对吗? 7

007 生产力运动的主要规律有哪些? 8

008 什么是生产力要素不断增加的规律? 8

009 什么是生产力发展的历史演进规律? 9

010 什么是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的规律? 11

011 什么是按比例发展的规律? 11

012 为什么说劳务也是一种生产力?由此应不怎样进一步定义生产力? 12

四、正确理解生产关系的涵义和内容 12

013 仅把生产关系称为生产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为什么是不对的? 12

014 对生产关系的“一要素说”为什么必须慎重对待? 13

015 斯大林的生产关系“三要素说”带来了哪些混乱和不足? 14

016 马克思的生产关系“四要素说”为什么是正确的? 17

017 “四要素说”在当代遇到了哪些挑战? 22

五、全面正确理解生产方式的涵义和内容 24

018 到底什么叫生产方式? 24

019 什么是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的生产方式? 25

第二章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中介”与经济体制改革 26

一、缺少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互作用的“中介”进行系统研究是经典理论的一大缺憾 26

020 什么叫中介? 27

021 逻辑中介有哪两大特点? 27

022 客观事物之间的“中介”还有哪两大特点? 29

031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互作用的中介的涵义是什么? 31

二、作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中介的经济体制和经济机制 31

024 邓小平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中介理论有什么重大贡献? 32

025 马克思说价格形式是价值规律的实现形式对中介理论有什么典型意义? 34

026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中介的简明图示是什么样的? 35

027 怎样理解图示中生产方式的构成?为什么说经济体制是生产方式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35

028 怎样理解经济体制是中性的? 37

029 怎样理解经济体制是基本经济制度的实现形式? 38

030 怎样理解经济体制是经济规律借以发挥作用的实现形式? 38

三、经济机制和经济体制的内涵和外延 39

031 对经济机制的涵义有哪三种不同解释? 39

032 借用“机制”这个概念为什么必须注意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区别? 40

033 为什么说经济机制的内涵应当是狭义的? 41

034 经济体制和经济机制到底包含哪些内容? 42

035 应当怎样进行经济机制的分类? 43

四、全面准确理解市场机制或市场经济体制的涵义 46

036 市场机制的内涵是什么? 46

037 怎样理解商品经济发展所经历的阶段? 46

038 市场经济发展经历了哪两个阶段? 48

039 怎样正确理解计划经济产生的原因和计划的资格比社会主义制度老? 48

040 为什么叫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而不叫建立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体制? 49

041 我国在市场经济前面加上“社会主义”一词是为了装点门面吗? 50

042 怎样全面理解市场机制所包含的丰富内容 51

五、当代西方经济学对“中介”理论的重大贡献 54

043 怎样全面正确认识当代西方经济学产生的背景? 54

044 当代西方经济学家是资产阶级经济学家从而当代西方经济学是资产阶级经济学吗? 57

045 当代西方经济学的重大贡献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60

第三章 劳动价值论的发展与解放思想 71

一、生产劳动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新拓展 72

046 怎样全面理解马克思关于劳动的概念? 72

047 怎样结合新情况全面、正确划分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 73

二、商品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必须拓展 75

048 商品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有了哪些新变化? 75

049 怎样正确认识各种特殊商品?它的意义何在? 76

050 怎样看待军品也是特殊商品? 79

051 为什么说在我国现今条件下劳动力也是商品? 81

052 在公有制企业中劳动力已是商品时劳动者还是主人翁吗? 84

三、商品经济存在的条件在不断变化 85

053 为什么说私有制是商品经济存在的前提条件是不对的? 85

054 怎样全面看待商品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的存在条件的差别? 85

055 说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社会主义社会不存在商品经济为什么是片面的?它带来了什么负面影响 86

四、要深化对生产劳动和生产工人的认识 88

056 在当代,生产劳动和生产工人概念的外延扩大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88

五、要深化对价值规律问题的认识 91

057 怎样深化对商品价值量决定的认识? 91

058 怎样深化对价值规律发生作用形式的认识? 93

六、要深化对价值分配问题的认识 95

059 为什么必须把财富的创造和商品价值的创造区分开来? 95

060 为什么必须把商品的价值生产和价值分配之间的关系搞清楚? 96

061 怎样全面看待商品价值分配中出现的新情况? 96

七、深化对劳动价值理论研究的现实意义 99

062 深化对劳动价值论的认识有什么理论意义? 99

063 深化对劳动价值的认识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有什么指导意义? 100

064 深化对劳动价值论的认识对于深入理解“先进生产力”代表思想及其贯彻有什么重要意义? 101

065 深化对劳动价值论的认识对于加深对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的理解和贯彻有什么重要意义? 102

066 深化对劳动价值论的认识对于调动社会主义建设的一切积极性有什么重要意义? 103

第四章 资本、剩余价值与“趋同论” 105

一、必须全面、正确认识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问题 105

067 怎样准确理解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的涵义? 106

068 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是永恒范畴吗? 108

069 怎样正确看待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的社会性质问题? 111

070 社会主义社会中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有什么重要意义和特征? 113

二、必须还“资本”这个概念涵义的原貌 114

071 资本是资本主义经济的特有范畴?或者说资本到底有几种涵义 114

072 全面、正确理解资本的三种涵义有什么重要意义? 115

三、必须理解资本主义有制度资本主义和经营资本主义之分 118

073 什么是制度资本主义? 118

074 什么是经营资本主义? 118

075 资本主义作为资本经营的理念包括哪些主要内容? 119

076 为什么不能把资本主义的这两种涵义混为一谈? 120

077 把资本主义区分制度资本主义和经营资本主义有什么重大现实意义? 122

078 怎样理解“趋同”还包括制度资本主义和制度社会主义之间的“过渡形式”?认识这一点有什么重大意义? 125

079 把资本主义区分为制度资本主义和经营资本主义可以消除哪些重大误解? 128

四、必须完整、准确地理解剩余价值和涵义 128

080 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特有的经济范畴吗?或者说剩余价值有哪三个不同的涵义? 129

081 正确理解剩余价值这一概念的三种涵义有什么重大意义? 130

五、要重新认识资本主义的剥削率 132

082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剩余价值全部被资本家全部无偿占有了吗 132

083 在资本主义社会,剩余价值率是资本家剥削工人程度的准确表现吗? 134

六、要全面看待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方法 135

084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相对剩余价值生产只是资本家剥削工人更巧妙的方法吗? 135

七、要重新认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自的问题 135

085 为什么必须把资本主义国家的企业生产目的和社会生产目的区分开来? 136

086 在当代世界资本主义国家,企业生产目的和社会生产目的都发生了哪些变化? 137

087 当代世界资本主义国家的企业生产自的和社会生产目的发生部分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137

第五章 资本积累与工业化 140

一、必须完整、准确地把握马克思的资本积累理论 140

088 现代化建设的一般进程是怎样的? 141

089 资本积累或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有哪些? 142

090 资本积累的直接承担者或主体是企业还是国有? 143

091 工业化是从轻工业开始还是从重工业开始?是两条不同性质的工业化道路吗? 144

092 怎样全面看待资本积累是不是扩大再生产的唯一源泉的问题? 145

二、必须全面总结我国进行资本积累的历史经验和教训 145

093 为什么国家不应当是资本积累和扩大再生产的主体? 146

094 怎样正确看待高积累、低消费政策? 147

095 高积累与现在国有企业工人大量下岗之间有没有必然联系? 148

096 高积累与国有企业职工养老保险金不足之间有没有必然联系? 149

097 积极的财政政策是不是高积累政策的继续?它能不能长期坚持下去? 150

098 引进外资是不是“资本积累”? 153

099 引进外资就是引进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吗? 154

100 怎样看待粮食统购统销和工农业产品剪刀差所进行的资本积累? 160

101 我国资本积累的历史教训——直接以政府为主体来进行资本积累——与政府工作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之间是什么关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不是意味着必须由政府来直接进行资本积累?有的学者提出新世纪党和国家工作重心应当从经济建设转到制度建设上来,应当怎么看? 160

三、全面正确理解资本积累的一般规律和历史趋势 165

102 为什么必须正确看待“节欲”对资本产生和资本积累的积极意义? 166

103 怎样全面看待资本的原始积累? 166

104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什么对内涵式扩大再生产没有给予高度和重视?一个国家或社会要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变革,实现集约化经营,以内涵式扩大再生产为主,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167

105 绝对贫困化是一条经济规律吗? 169

106 人口相对过剩是资本主义特有的人口规律吗? 172

107 人口相对过剩的规律受到哪些反作用的限制? 174

108 怎样看人口相对过剩规律在当前我国的作用? 175

109 怎样全面理解两极分化的涵义? 177

110 怎样正确看待中国当前社会存在的“两极分化”?它与旧社会的两级分化有什么不同? 179

111 同马克思的那个时代相比,“资本主义生产的内容和外壳”发生了哪些变化?这种变化是怎样影响着资本主义的命运的? 183

112 能说现在发达国家生产关系对社会生产力的“容纳”等同于原来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对社会生产力的“容纳”吗? 188

113 怎样正确把握“革命形势”、“革命爆发”和“革命胜利”之间的关系? 189

114 当代世界处于社会主义革命的“低潮”吗?在可以预见的未来能够出现革命的“高潮”吗? 190

115 我们应当巩固什么样的“革命成果”? 192

第六章 劳动力所有权、工资与个人收入分配 194

一、必须重视对劳动力所有权问题的再研究 194

116 怎样理解劳动力所有权是一组权利的结合体? 194

117 劳动者的劳动力所有权和占有权(含使用权、支配权、下同)是如何统一或分离的? 196

118 劳动力所有权和占有权的分离与劳动力成为商品之间是什么关系? 199

二、必须重视研究工资问题的新情况和新特点 201

119 工资的本质是否发生了变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工资是否掩盖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工资的形式是否掩盖了其中的剥削本质? 202

120 劳动力价值构成在当今社会发生了哪些变化?当代职工消费需求是由哪些部分构成的?消费需求构成的变化说明了什么? 203

121 工资形式或构成在当代社会发生了哪些变化?当代工资有哪些具体形式?工资形式的变化说明了什么? 206

122 人力资本投资收益与工资之间是什么关系?如何正确看待高技术人员的工资收入? 207

123 企业经理的高收入与工资之间是什么关系?如何正确看待经理工资的补偿和激励作用?“相对剥夺论”对管理人员以及其他劳动者会产生什么负面影响? 209

124 承包经营者、租赁经营者、受托代理经营者等资本使用权者的收入与工资之间是什么关系?经营的风险收入是否是剥削收入? 212

125 企业职工的股票分红与工资之间是什么关系?这种收入对职工来说是不是种非劳动收入或剥削收入? 213

126 怎样全面、正确认识和处理工资差距问题? 214

127 工资变动规律是什么?它有什么指导意义? 221

128 扩大中等收入者的比重有什么重要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意义? 223

129 为什么我们要重新认识工会在工资集体谈判中的作用? 224

130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应当怎样加强对工资水平问题的宏观调控? 226

三、加深对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方针的理解 227

131 如何全面准确地把握马克思按劳分配理论的主要内容?马克思的按劳分配理论在今天还有没有指导意义? 228

132 我们今天实行的按劳分配与马克思所说的按劳分配有哪些不同?认识它有什么重要意义? 232

133 市场经济条件下和计划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的主要区别在哪里?认识它有什么重要意义? 233

134 市场经济下的按劳分配有哪些模式? 235

135 按劳分配与按劳动力价值分配之间有什么不同?认识它有什么重要意义? 236

136 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准确涵义是什么?它与马克思所说按生产条件所有权进行分配有什么不同?按生产要素分配对我国经济发展有什么重大意义? 237

137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本这个生产要素参与分配是否合理? 240

138 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两者之间有没有矛盾?它们又是如何统一的? 242

139 在当代世界各国中,生产资料的各种社会所有制企业的职工收入分配是什么性质?能不能也说是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制度? 243

第七章 资本所有权、利润与现代企业的产权改革 246

一、必须高度重视对资本所有权问题的再研究 247

140 什么叫财产权?所有权和所有制之间是什么关系? 247

141 什么是财产权的统一或分离?在什么样情况下才出现所有权与占有权的分离? 248

142 什么是资本的财产权?资本主义的资产权形式是怎样的? 250

143 马克思是怎样论述资本主义社会中的资本所有权和使用权的统一或分离的?当代资本主义社会中这种统一和分离出现了哪些新情况? 251

144 当代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所有权的统一或分离出现了哪些新情况 255

145 社会主义国家的资本财产权应当是怎样的?它与当代资本主义国家资本财产权有什么不同? 256

二、要系统理解和重新认识利润分配问题 257

146 怎样全面、系统、准确地把握马克思利润分配理论的研究思路? 258

147 为什么说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经营实质上就是经营资本? 261

148 马克思认为制约企业利润率的因素有哪些?当今时代影响企业利润率的因素发生了哪些变化? 262

149 为什么必须按平均利润率规律办事?在我国,应当怎样才能使平均利润率规律更好地发挥作用,或者说应当创造哪些条件,才能使平均利润率规律真正发挥作用? 264

150 我国存不存在平均利润率趋向下降的规律?这个规律会发生什么样的作用后果? 267

151 什么叫第一种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和第二种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在部门之间竞争和市场供求不一致的条件下,商品价值量是怎样由这两种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共同决定的? 269

152 马克思关于第二种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原理对我国经济建设有什么重大指导意义? 274

153 商业职工劳动是不是生产劳动?它创不创造商品价值和剩余价值(或商业利润)?他们是不是生产劳动者? 278

154 什么叫资本家?雇八个工人就是资本家吗? 280

155 股东、银行存款人是不是货币资本家? 282

156 怎样全面正确理解马克思关于职能资本家的认定?社会主义国家还有没有资本家? 283

157 什么是剥削?利润分配中的哪种收入才能真正叫做剥削收入?企业主收入是不是剥削收入?风险收入是什么性质的收入? 284

三、深化对我国现代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认识 287

158 什么是国有资本的产权清晰?国有资本管理需要有一个什么样的专司机构? 288

159 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应当遵循一些什么原则才能更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290

160 怎样正确划分我国所有制结构的调整和完善与私有化之间的界限?国有经营资本的适当退出是不是私有化? 293

161 国有企业深化改革是不是私有化? 296

162 国有制企业“差的送、好的卖”是不是私有化? 297

163 为什么必须把个别公有制企业“私有化”和整个社会基本经济制度“私有化”区别开来? 298

164 什么叫所有制的实现形式?怎样全面、正确理解股份制是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 299

165 什么叫国有资产流失?国有企业转让中发生的什么情况才能真正叫做国有资产流失? 303

166 为什么说集体所有制企业也存在产权不清晰的问题?集体所有制企业产权清晰的基本出路在哪里? 304

167 什么叫虚拟资本和泡沫经济?两者之间是什么关系?我国存在不存在泡沫经济的危险?怎样才能防止泡沫经济的出现? 307

第八章 土地所有权、地租与农业现代化 311

一、重新认识农业的地位和地租理论的重要意义 311

168 为什么必须把农业是一个国家的国民经济基础与农业是整个人类社会的国民经济基础这两个问题区别开来?做这种区分有什么理论和实际意义? 312

169 我国“三农”问题的严重性是因为我们不重视发展农业生产吗?是没有把农业作为国民经济基础来抓吗? 314

170 在我国,实行土地公有制后还存不存在地租?如果存在地租,它的经济意义是什么? 315

171 我国地租应当主要用在哪里?它与资本主义地租在使用上有什么根本区别?为什么必须实行地租收入取之于地、用之于地? 320

二、重视和加强对农村土地制度的进一步研究 321

172 马克思关于土地所有权的论述包括哪些主要内容?它对我国今天有什么现实意义? 321

173 怎样正确看待“土地改革”?现在要不要恢复农村土地私有制? 325

174 怎样正确看待我国农村土地的集体所有制?要不要改变我国现行的农村土地制度? 327

175 怎样正确看待农村土地家庭承包制?要不要变农户土地承包制为农户土地永久使用权制? 328

176 怎样正确看待《农村土地承包法》?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最终出路在哪里? 330

177 中国农村土地到底是实行国有化好还是私有化好? 333

三、农业现代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336

178 农业现代化是怎样一种复杂的系统工程?它的制约因素到底主要有哪些?为什么发达国家的农业现代化大大落后于工业现代化? 337

179 为什么必须建立农业现代化衡量指标体系?这个体系应当包括哪些主要指标? 339

180 什么是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与社会稳定及农业现代化之间是什么关系? 341

181 为什么必须高度重视抓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前瞻性工作?前瞻性工作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342

182 为什么必须高度重视抓农业现代化的基础性工作?基础性工作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343

183 为什么必须高度重视抓农业现代化的经常性的连带性工作?这类工作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345

第九章 国民经济协调发展与国家宏观调控 347

一、国家宏观调控职能定位的再认识 349

184 怎样全面看待西方经济学关于要不要国家干预的争论?它在现今特别是在我国有什么现实意义 349

185 如何理解我国处于转型期的全面涵义?怎样正确看待我国转型期的国家宏观调控职能的定位问题? 352

186 什么是自由主义的“有限政府论”?它在今天特别是在我国政府宏观调控职能定位上有什么意义? 353

187 什么是“企业家政府理念”?它对提高政府办事的效率和效益有什么意义? 355

188 什么叫无缝隙政府的组织设计?它对今天政府宏观调控职能定位有什么意义? 357

189 我国政府职能转变遇到了哪些障碍?扫除这些障碍对国家宏观调控职能定位有什么重要意义? 359

190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与国家宏观调控之间是什么关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不是就要求各级政府始终坚持直接抓经济建设不放? 361

191 行业垄断属于国家宏观调控的职能吗?行政垄断的损失是什么?应当怎样看待行业垄断的“政治考量”? 364

192 怎样全面理解国家宏观调控职能的社会属性?它对国家宏观调控职能定位有什么重要意义或要求? 365

193 为什么说“放开竞争、放松管制”是转型期国家宏观调控职能转变的首要任务和迫切要求? 367

二、国家宏观调控手段的评判 369

194 需求政策——怎样正确评估我国当前和今后一个较长时期内的社会总需求和社会总供给的趋势?国内有效需求不足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根本的出路在哪里? 369

195 财政政策——怎样正确分析和评估我国当前和今后一个较长时期内的财政收支趋势?能否长期坚持积极的财政政策?财政体制改革的根本出路何在? 372

196 税收政策——怎样正确看待我国近期及未来一段时期的税收形势?为什么会出现大面积的偷漏税现象?我国税制改革的重点是什么? 374

197 投资政策——怎样全面、正确地看待我国目前和今后一个相当长时期内的投资状况和趋势?如何进一步完善我国的投资体制? 377

198 货币政策——我国货币政策的目标应当是什么?怎样正确看待稳健的货币政策?我国银行金融业改革的预期是什么? 379

199 产业政策——为什么必须高度重视产业政策的选择?怎样选择符合我国国情的产业政策? 383

200 就业政策——为什么说当前及今后一个较长时期内我国就业形势仍然十分严峻?为什么说就业是“硬道理中最硬道理”?如何在更大范围或视野上真正解决我国的就业问题? 387

201 人口政策——人口政策为什么必须纳入国家宏观经济政策?人口数量问题和人口质量问题究竟哪个最重要?怎样才能在未来几十年后使中国人口真正逐渐减少? 389

202 收入分配政策——在宏观经济领域怎样正确认识理解效率与公平之间的关系?为什么说在微观经济中要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而在宏观经济中则要坚持“效率与公平兼顾”的原则? 390

203 对外经济政策——进出口贸易对我国宏观经济运行有什么影响?我国经济对外依存度过大及加入WTO会不会对国家经济安全产生负面影响? 392

第十章 消灭私有制与社会基本经济制度 397

一、必须重新认识和科学界定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涵义 397

204 到底什么叫做生产资料私有制?为什么必须以生产经营单位或企业作为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平台”?它的准确、科学的涵义应包括哪些方面内容? 398

205 私人金融资产属不属于生产资料私有制的范畴?拥有金融资产的个人可不可以叫做生产资料私有者?生产资料私有制有没有层次的划分? 402

二、传统意义上的生产资料资本家私有制正在逐步消亡之中 405

206 马克思和恩格斯是怎样论述股份公司的生产资料所有的制性质的? 406

207 马克思和恩格斯是怎样论述工人合作工厂的生产资料所有制性质的 407

208 马克思和恩格斯是怎样论述国有经济的产生及其性质的? 409

209 马克思和恩格斯是怎样论述信用制度在消灭生产资料资本家私有制中的作用及其性质的? 410

210 怎样全面理解资本主义私有制消灭的原因、过程和形式?怎样正确看待马克思在《资本论》和《哥达纲领批判》中分别讲到的经济上的“过渡形式”和政治上的“过渡时期”这样两个重大的“过渡点”问题?它对我们今天来说有什么特别的重大意义? 411

三、基本经济制度的再认识 415

211 为什么在当今世界各国中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不是纯而又纯的? 417

212 要不要把例如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与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经济制度分开?要不要把同一社会经济形态的不同发展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区别开来? 417

213 当前我国企业按生产资料所有制不同应当进行怎样正确的分类? 419

214 “民营企业”或“民营经济”的叫法为什么是不妥的? 421

215 “私营企业”或“私营经济”的传统叫法为什么必须废除? 423

216 为什么必须把公民的物私权与生产资料私有制严格地区别开来?依法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对于维护基本经济制度有什么重大意义? 425

217 为什么要压缩国有经济规模?这会不会削弱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和损害基本经济制度? 427

主要参考文献 43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