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文言助读手册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文言助读手册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文言助读手册PDF电子书下载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电子书积分:11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戚文太编著
  • 出 版 社: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5
  • ISBN:7216016408
  • 页数:279 页
图书介绍: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文言助读手册》目录

一、词类活用 1

(甲)理论常识简介 1

(一)名词活用作动词 1

(二)名词作状语 3

(三)动词作状语 5

(四)动词、形容词活用作名词 6

(五)形容词活用作动词 6

(六)使动用法 7

(七)意动用法 9

(乙)阅读必解 10

第一册 教读课本 10

《论语》六则 10

诗五首 10

第一册自读课本 11

文言短文四则 11

两小儿辩日 11

乐羊子妻 11

卖油翁 11

古代诗歌十六首 12

第三册 教读课本 12

狼 12

桃花源记 13

弈喻 13

木兰诗 13

古诗歌六首 13

第二册 自读课本 14

文言故事六则 14

伯牙鼓琴 14

不死药 14

庄周家贫 14

齐人有一妻一妾 14

晏子使楚 14

粤人食芝 15

劳山道士 15

古代诗词十六首 16

第三册 教读课本 16

口技 16

活板 16

核舟记 17

古诗五首 17

第三册 自读课本 18

文言故事六则 18

推敲 18

两个和尚 18

戴东原言 18

圯上老人 18

古诗十六首 19

第四册 教读课本 19

短文三则 19

马说 19

说虎 20

为学 20

短文三则 20

爱莲说 20

陋室铭 20

伤仲永 20

读《孟尝君传》附:《鸡鸣狗盗》 21

第四册 自读课本 21

文言故事六则 21

楚人隐形 21

执竿入城 21

陈太丘与友期 22

田登作郡 22

工之侨献琴 22

三重楼喻 22

古代诗词十六首 22

第五册 教读课本 23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3

愚公移山 23

《孟子》二章 24

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 24

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24

附:《列女传·母仪篇》 24

岳阳楼记 24

附:范公偁《过庭录》 25

醉翁亭记 25

古诗六首 26

第五册 自读课本 26

古代诗歌十六首 26

文言文四篇 28

黄生借书说 28

童区寄传 28

刘东堂言 29

乐工罗程 29

第六册 教读课本 29

曹刿论战 29

附:《曹沫劫齐桓公》 30

陈涉世家 30

附:《陈涉违背“苟富贵,无相忘”的诺言》 31

出师表 31

附:《刘备敕刘禅遗诏》 32

捕蛇者说 33

附:《礼记·檀弓下》 34

第六册 自读课本 34

文言短文五篇 34

井蛙与海鳖 34

买椟还株 34

荔枝图序 34

陨星 34

古代诗词十六首 34

关雎 34

二、一字多音 37

(甲)理论常识简介 37

(乙)阅读必解 39

第一册 教读课本 39

第一册 自读课本 40

第二册 教读课本 41

第二册 自读课本 43

第三册 教读课本 44

第三册 自读课本 46

第四册 教读课本 47

第四册 自读课本 49

第五册 教读课本 51

第五册 自读课本 53

第六册 教读课本 54

第六册 自读课本 57

三、一词多义 60

(甲)理论常识简介 60

(乙)阅读必解 61

第一册 教读课本 61

第一册 自读课本 62

第二册 教读课本 62

第二册 自读课本 65

第三册 教读课本 66

第三册 自读课本 68

第四册 教读课本 69

第四册 自读课本 70

第五册 教读课本 70

第五册 自读课本 72

第六册 教读课本 73

第六册 自读课本 77

四、通假字 79

(甲)理论常识简介 79

(乙)阅读必解 81

第一册 教读课本 81

第一册 自读课本 82

第二册 教读课本 82

第二册 自读课本 83

第三册 教读课本 84

第三册 自读课本 85

第四册 教读课本 86

第四册 自读课本 87

第五册 教读课本 87

第五册 自读课本 89

第六册 教读课本 89

第六册 自读课本 91

五、古今词义的异同 92

(甲)理论常识简介 92

(乙)阅读必解 95

第一册 教读课本 95

第一册 自读课本 95

第二册 教读课本 97

第二册 自读课本 99

第三册教读课本 100

第三册 自读课本 102

第四册 教读课本 104

第四册 自读课本 106

第五册 教读课本 107

第五册自读课本 110

第六册 教读课本 112

第六册 自读课本 116

六、文言虚词 119

(甲)理论常识简介 119

之 119

其 121

以 122

为 123

于 124

而 125

者 126

所 127

则 128

且 129

乎 130

夫 131

诸 131

焉 132

耳 133

虽 133

然 134

乃 135

也 135

矣 136

何 137

或 137

孰 138

哉 138

是 139

但 139

(乙)阅读必解 140

第一册 教读课本 140

第一册 自读课本 143

第二册 教读课本 148

第二册 自读课本 154

第三册 教读课本 165

第三册 自读课本 170

第四册 教读课本 176

第四册 自读课本 186

第五册 教读课本 191

第五册 自读课本 203

第六册 教读课本 210

第六册 自读课本 226

七、常见的文言句式 233

(甲)理论常识简介 233

(一)判断句 233

(二)被动句 234

(三)省略句 236

(四)宾语前置句 239

(五)定语后置句 240

(六)介词结构的位置 241

(乙)阅读必解 242

第一册 教读课本 242

第一册 自读课本 243

第二册 教读课本 245

第二册 自读课本 248

第三册 教读课本 252

第三册 自读课本 254

第四册 教读课本 256

第四册 自读课本 259

第五册 教读课本 261

第五册 自读课本 267

第六册 教读课本 270

第六册 自读课本 277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