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天文地球
中国沙情
中国沙情

中国沙情PDF电子书下载

天文地球

  • 电子书积分:10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卢琦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开明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0
  • ISBN:7801335104
  • 页数:228 页
图书介绍:
《中国沙情》目录
标签:主编

上篇 沙源与沙患 3

第一章 正本澄源 3

第一节 沙漠与荒漠的概念 3

第二节 沙漠和沙地的分布特征 5

一、沙漠和沙地的类型与特征 5

二、我国沙漠、戈壁的分布规律 8

第三节 我国的八大沙漠和四大沙地 8

第二章 沙漠化乎?荒漠化? 12

第一节 荒漠化及沙漠化概念的由来与发展 12

一、荒漠化概念的演绎和诠释 12

二、中国沙漠化(荒漠化)概念的发展 18

三、我国荒漠化研究进展 20

四、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第二节 我国荒漠化现状与发展趋势 21

一、我国荒漠化潜在发生范围 22

二、我国荒漠化现状 25

三、我国荒漠化发展趋势 26

四、荒漠化土地的治理与恢复 32

第三节 我国沙漠化与荒漠化成因 32

一、导致荒漠化发生的不合理人类活动 33

二、荒漠化成因分析 37

第三章 沙患与沙难 44

第一节 风沙危害产生的基本原理 45

第二节 沙患的经济损失评估 51

第三节 风沙危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53

一、风沙危害使土壤肥力降低 53

二、风沙危害使农业减产 55

第四节 风沙危害对牧业生产的影响 56

第五节 风沙危害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58

第六节 风沙危害对交通、水利等生产基础设施的影响 59

第七节 风沙危害对贫困、社会安定和民族团结的影响 59

第八节 风沙危害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60

中篇 经验与教训 71

第四章 防沙治沙的成功实践 71

第一节 国内实践 71

一、阿拉善经验 71

二、赤峰经验 78

三、榆林经验 79

四、河西经验 80

五、新疆经验 85

第二节 国际实践 88

一、以色列的荒漠化土地整治 88

二、巴基斯坦的荒漠化现状与履约举措 93

三、马里的荒漠化现状与防治战略 97

四、博兹瓦纳的荒漠化现状与防治措施 99

五、美国的荒漠化问题与治理措施 102

第三节 借鉴与对策 104

一、中外比较的启示 104

二、走出四大误区 107

三、协调六大关系 112

第五章 防沙治沙的技术体系和优化模式 115

第一节 西部开发对荒漠化防治提出挑战 115

一、经济需求 115

二、环境优先 117

三、技术保障 119

第二节 适宜不同气候区的治理模式 122

一、赤峰模式 122

二、榆林模式 123

三、临泽模式 125

四、和田模式 126

五、磴口模式 127

六、铁路防沙治沙模式 129

七、沙漠公路防沙治沙模式 130

第六章 脚踏实地履约全球携手治沙 132

第一节 国际行动 132

第二节《荒漠化公约》产生的背景 135

第三节 漫漫履约路莘莘机制情 136

一、全球履约进程与行动 136

二、区域履约进程与行动 139

三、国家履约进程与成果 142

四、我国在履约领域的贡献和作用 145

第四节 亚非区域间合作 146

一、亚非地区的特点 146

二、亚非防治荒漠化和减缓干旱灾害能力 147

三、亚非合作的优先领域和重点 148

四、关于开展亚非合作的框架建议 150

五、结论 151

下篇 治沙与产业 155

第七章 治沙新思路 155

第一节 新时期、新问题、新战略 155

一、指导思想 156

二、基本原则 156

第二节 新战术、新目标、新布局 157

一、防沙治沙工程的范围 157

二、防沙治沙工程的布局 157

第三节 新方案、新成就、新气象 158

一、防沙治沙技术方案 159

二、保障措施 166

第四节 新技术、新材料、新方略 167

一、全球荒漠化研究态势评述 168

二、荒漠化研究趋势展望 180

三、关于我国荒漠化研究的设想与建议 181

四、加强我国荒漠化防治关键技术体系的开发与储备 182

五、防沙治沙新材料、新方法推介 183

第八章 治沙新规划 189

第一节 沙化土地的类型区划分 190

一、干旱的沙漠、戈壁边缘及绿洲区 190

二、半干旱、半湿润的草原和农牧交错地区 190

三、环北京地区及周边风沙危害地区 191

四、青藏高原高寒风沙区 191

第二节 重点治理分区 192

一、京津风沙源重点治理区 192

二、河西走廊(含阿拉善高原西部)重点治理区 193

三、毛乌素沙地(含宁夏河东河西)重点治理区 193

四、呼伦贝尔沙地重点治理区 194

五、科尔沁沙地重点治理区 195

六、柴达木盆地东部重点治理区 195

七、准噶尔盆地重点治理区 196

八、塔里木盆地重点治理区 196

九、乌盟后山及锡盟南部重点治理区 197

十、乌兰布和沙漠重点治理区 197

十一、西藏一江两河中游重点治理区 198

十二、黄淮海平原重点治理区 198

十三、黄土高原重点治理区 199

十四、藏北高原那曲、阿里重点治理区 199

十五、青海黄河源头生态重点治理区 199

第三节 优先启动工程 200

一、首都圈风沙源治理工程 200

二、江河源头治理工程 200

三、沿黄河水土流失治理工程 200

四、黑河流域沙区综合治理工程 201

五、藏北高原阿里沙区综合治理项目 201

六、塔河中下游退化土地治理项目 201

第四节 防沙治沙的政策保障措施 201

一、切实加强领导,落实地方政府责任 201

二、加大扶持力度,建立稳定的政策保障机制 202

三、依靠科技进步,大力推广先进适用的科技成果 202

四、加强法制建设,实行依法治沙 202

五、建立健全工程管理机制,强化工程管理 202

第九章 沙区新产业 203

第一节 沙区产业开发的潜力和能力 205

一、丰富的光、热、风能资源,为发展沙区产业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205

二、水土资源总量贫乏,但开发潜力巨大,是我国重要的后备水土资源库 206

三、生物多样性丰富,是发展沙区产业体系、植被恢复和重建的种质库 208

第二节 沙区适宜发展的主要产业 209

一、沙棘产业 210

二、酿酒葡萄产业 210

三、中药材及特种经济植物加工业 210

四、沙区高效农牧业 210

五、观光、休闲、旅游业 210

第三节 沙区产业发展的模式与经验 210

一、沙区产业发展模式 212

二、沙区产业发展的主要经验 223

第四节 沙区产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223

附录 世界防治荒漠化大事记 227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