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图书
辽金元经学学术编年
辽金元经学学术编年

辽金元经学学术编年PDF电子书下载

综合图书

  • 电子书积分:17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周春健,吴国武著;郑杰文主编
  • 出 版 社:南京:凤凰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5
  • ISBN:9787550621145
  • 页数:565 页
图书介绍:中国古代学术的核心是经学,关于经学的资料汗牛充栋。本书为《中国经学学术编年》中的辽金元部分,细致搜罗了辽金元时期的经学资料,并加以细致考辩,对研究中国经学进程具有重要意义,是经学研究者有重要的资料参考价值。
《辽金元经学学术编年》目录

总序 1

编纂凡例 1

前言 1

辽代经学学术编年 3

太祖神册三年 戊寅(918) 3

五月,诏建孔子庙 3

太祖神册四年 己卯(919) 4

八月,帝谒孔子庙 4

太祖神册五年 庚辰(920) 4

九月,《契丹大字》制成 4

太祖天显元年 丙戌(926) 6

义宗倍称制,一用汉法 6

太宗会同三年 庚子(940) 6

诏契丹人授汉官者从汉仪,听与汉人婚姻 6

太宗会同九年 丙午(946) 7

太宗克晋,稍用汉礼 7

穆宗应历元年 辛亥(951) 8

十一月,诏朝会依嗣圣皇帝故事,用汉礼 8

穆宗应历九年 己未(959) 8

韩延徽卒 8

景宗保宁八年 丙子(976) 9

十二月,诏南京复礼部贡院 9

圣宗统和元年 癸未(983) 10

室昉进《尚书·无逸篇》以谏 10

圣宗统和四年 丙戌(986) 11

七月,上京开龙寺建佛事一月,饭僧万人 11

圣宗统和六年 戊子(988) 12

诏开贡举 12

圣宗统和十二年 甲午(994) 14

十一月,诏儒生、明经等 14

陈甫笄卒 14

圣宗统和十三年 乙未(995) 15

八月,诏修先哲庙貌,以时祀之 15

圣宗统和十四年 丙申(996) 15

萧韩家奴始仕 15

圣宗统和十五年 丁酉(997) 17

《龙龛手鉴》四卷问世 17

圣宗统和二十二年 甲辰(1004) 19

二月,邢抱朴卒 19

是年后,马得臣进谏,愿圣宗能致唐朝二帝之治 19

圣宗开泰元年 壬子(1012) 20

八月,赐铁骊那沙佛像、儒书 20

圣宗开泰五年 丙辰(1016) 21

十一月,马保忠监修国史 21

圣宗太平十一年 辛未(1031) 22

圣宗遵孝道,终制三年 22

圣宗重礼 23

兴宗重熙五年 丙子(1036) 23

十月,帝幸南京礼部贡院 23

兴宗重熙十五年 丙戌(1046) 24

诏萧韩家奴与耶律庶成等撰制《礼书》三卷 24

兴宗重熙二十四年 道宗清宁元年 乙未(1055) 25

八月,兴宗崩 25

十二月,诏设学养士,颁《五经》传疏 26

道宗清宁初 28

蒲鲁卒 28

道宗清宁六年 庚子(1060) 28

六月,中京置国子监 28

道宗清宁十年 甲辰(1064) 29

十一月,诏命儒臣校雠经籍 29

道宗咸雍四年 戊申(1068) 29

二月,颁行《御制华严经赞》 29

道宗咸雍八年 壬子(1072) 30

七月,以御书《华严经五颂》示群臣 30

十二月,赐高丽佛经一藏 31

道宗咸雍十年 甲寅(1074) 32

十月,诏有司颁行《史记》、《汉书》 32

道宗大康初年 32

马哥卒 32

道宗大康元年 乙卯(1075) 33

三月,命皇太子写佛书 33

道宗大康二年 丙辰(1076) 33

秋,上诵《黍离》诗 33

道宗大康五年 己未(1079) 34

杨皙薨 34

道宗大康九年 癸亥(1083) 34

十一月,雠校高丽所进佛经 34

道宗大安二年 丙寅(1086) 35

正月,命讲《五经》大义 35

道宗大安四年 戊辰(1088) 35

四月,耶律俨为帝讲《尚书·洪范》 35

五月,命燕国王延禧写《尚书·五子之歌》 36

道宗大安五年 己巳(1089) 36

三月,诏谕学者当穷经明道 36

道宗寿昌元年 乙亥(1095) 37

十一月,夏国进贝多叶佛经 37

道宗寿昌六年 庚辰(1100) 37

十一月,召医巫闾山僧志达设坛于内殿 37

道宗寿昌末年 38

萧文知易州,务农桑,崇礼教 38

天祚帝乾统六年 丙戌(1106) 39

王鼎卒 39

天祚帝保大元年 辛丑(1121) 39

大公鼎卒 39

金代经学学术编年 43

太祖天辅七年 太宗天会元年 癸卯(1123) 43

五月,左企弓遇害 43

十月,上京庆元寺僧献佛骨,却之 43

十一月,始设词赋进士、经义进士 44

太宗天会六年 戊申(1128) 45

十二月,有欲发孔子墓者诛之 45

太宗天会七年 己酉(1129) 46

秋,试举人于蔚州 46

太宗天会十年 壬子(1132) 46

夏,粘罕试举人于白水泊,不取中原人,不试经义 46

熙宗天眷元年 戊午(1138) 47

五月,诏以经义、词赋取士 47

熙宗天眷二年 己未(1139) 48

张用直以教宗子赐进士及第 48

熙宗天眷三年 庚申(1140) 48

十一月,孔璠袭封衍圣公 48

熙宗皇统元年 辛酉(1141) 49

二月,熙宗亲祭孔子庙 49

熙宗皇统二年 壬戌(1142) 50

正月,孔拯袭封衍圣公 50

海陵王天德二年 庚午(1150) 51

冬,筑燕京城 51

海陵王天德三年 辛未(1151) 52

正月,初置国子监 52

国子监印定经史著作,授诸学校 53

罢经义科 54

海陵王贞元三年 乙亥(1155) 55

三月,杖僧法宝二百 55

海陵王正隆元年 丙子(1156) 55

二月,海陵王御宣华门观迎佛 55

命以《五经》、《三史》正文内出题 56

世宗大定二年 壬午(1162) 57

五月,显宗与儒臣讲议于承华殿 57

诏免二税户为民 57

世宗大定三年 癸未(1163) 58

七月,孔总袭封衍圣公 58

梁襄登进士第 58

世宗大定六年 丙戌(1166) 59

世宗重礼 59

始置太学 60

更定收补内侍格,能诵经者月奉多 61

世宗大定八年 戊子(1168) 61

正月,世宗未信佛法 61

世宗大定十年 庚寅(1170) 62

八月,世宗经筵不屏左右汉官 62

世宗大定十一年 辛卯(1171) 63

创设女直进士科 63

始郊,命议配享之礼 64

议禘祫之仪 65

世宗大定十三年 癸巳(1173) 66

五月,禁女直人毋得译为汉姓 66

始设女直国子学、女直府学 66

世宗大定十四年 甲午(1174) 67

四月,谕多建佛寺,宜申约束 67

国子监请春秋仲月上丁释奠于文宣王 68

世宗大定十五年 乙未(1175) 68

诏译诸经 68

世宗大定十六年 丙申(1176) 70

正月,与亲王等论古今兴废事,尊崇经籍 70

四月,置府学、州学 70

世宗大定十七年 丁酉(1177) 71

是年前,唐括安礼与世宗辩猛安、汉户今皆一家 71

世宗大定十八年 戊戌(1178) 72

章宗始习汉字经书 72

世宗大定十九年 己亥(1179) 73

李仲略乞以经义进士为考试官 73

世宗大定二十年 庚子(1180) 74

十二月,授孔总兖州曲阜令 74

世宗大定二十一年 辛丑(1181) 74

三月,诏曲阜修宣圣庙墓 74

世宗大定二十二年 壬寅(1182) 75

石琚卒 75

世宗大定二十三年 癸卯(1183) 76

二月,致祭于至圣文宣王庙 76

八月,以《孝经》赐护卫亲军 76

九月,译经所进《五经》、诸子等书 77

闰十一月,世宗崇儒抑吏 77

世宗大定二十六年 丙午(1186) 79

二月,诏定祭孔庙制 79

三月,制猛安谋克皆先读女直字经史然后承袭 79

十一月,帝赞《论语》之语 80

世宗大定二十七年 丁未(1187) 80

十二月,禁女直人不得改称汉姓、学南人衣装 80

世宗大定二十八年 戊申(1188) 81

四月,命建女直大学 81

复经义科 81

梁肃卒 82

裴满亨擢进士第 83

世宗大定二十九年 己酉(1189) 83

六月,律科举人须通治《论语》、《孟子》 83

议祫禘礼 84

复置经童科 85

乞兴学校,推行三舍法 85

章宗明昌元年 庚戌(1190) 87

正月,诏定群经出题之制 87

三月,诏修曲阜孔子庙学 87

元好问生 88

章宗明昌二年 辛亥(1191) 89

四月,诏衍圣公孔元措视四品秩 89

六月,移剌履卒 90

十一月,制诸女直人不得以姓氏译为汉字 91

章宗明昌三年 壬子(1192) 91

四月,定宣圣庙春秋释奠 91

十月,奏增修曲阜宣圣庙 91

完颜守贞论经童之科 92

章宗明昌四年 癸丑(1193) 93

八月,释奠孔子庙 93

章宗明昌五年 甲寅(1194) 93

正月,为叶鲁、谷神二贤立庙于孔子庙旁 93

三月,置弘文院,译写经书 95

闰十月,帝与守贞议孔子庙 95

章宗明昌六年 乙卯(1195) 96

八月,重修曲阜孔庙 96

八月,命礼部令学官讲经 96

十二月,张暐等进《大金仪礼》 97

章宗承安二年 丁巳(1197) 100

正月,诏孔元措兼曲阜令 100

二月,章宗亲祀宣圣庙 100

李纯甫擢经义进士 100

王若虚擢经义进士 102

章宗承安四年 己未(1199) 105

二月,诏建太学,祀孔子 105

章宗承安五年 庚申(1200) 106

正月,会试取策论、词赋、经义不得过六百人 106

五月,议拜礼 106

章宗泰和元年 辛酉(1201) 107

进士试策日参问疑难经旨,诏为永制 107

章宗泰和三年 癸亥(1203) 107

四月,命再详定《仪礼》 107

章宗泰和四年 甲子(1204) 108

二月,诏州郡增修宣圣庙 108

十月,诏亲军习《孝经》、《论语》 108

宗道卒 109

章宗泰和七年 丁卯(1207) 109

九月,敕女直人不得改为汉姓及学南人装束 109

卫绍王大安二年 庚午(1210) 110

四月,校《大金仪礼》 110

五月,诏儒臣编《续资治通鉴》 111

宣宗贞祐二年 甲戌(1214) 111

徒单镒卒 111

宣宗贞祐三年 乙亥(1215) 113

四月,定诸进士登第授阶制 113

张行简卒 113

宣宗贞祐四年 丙子(1216) 114

十二月,张暐卒 114

宣宗贞祐五年 丁丑(1217) 115

三月,省试经义进士,多放十余人 115

宣宗兴定二年 戊寅(1218) 115

王渥登进士第 115

哀宗正大元年 甲申(1224) 116

五月,赐经义进士张介等及第 116

哀宗正大三年 丙戌(1226) 117

八月,置益政院 117

杨云翼进讲《尚书》 117

哀宗正大四年 丁亥(1227) 118

八月,吕造进《尚书要略》 118

西夏亡 119

哀宗正大五年 戊子(1228) 120

杨云翼卒 120

哀宗正大八年 辛卯(1231) 121

二月,张行信卒 121

哀宗正大九年、哀宗天兴元年壬辰(1232) 122

五月,赵秉文卒 122

八月,释奠孔子 125

麻九畴卒 125

天兴间,张潜卒 126

哀宗天兴三年 甲午(1234) 127

李献甫卒 127

元代经学学术编年 131

太祖四年 己巳(1209) 131

许衡生 131

太祖十年 乙亥(1215) 132

以金枢密院为宣圣庙 132

太祖十八年 癸未(1223) 133

郝经生 133

太宗二年 庚寅(1230) 134

立十路宣课司,选儒臣用之 134

太宗四年 壬辰(1232) 134

三月,金履祥生 134

太宗五年 癸巳(1233) 135

六月,诏孔元措袭封衍圣公 135

十二月,敕修孔子庙 136

太宗七年 乙未(1235) 136

拔德安,得名儒赵复 136

太宗八年 丙申(1236) 138

三月,复修孔子庙 138

六月,耶律楚材请立编修所于燕京,经籍所于平阳 139

太宗九年 丁酉(1237) 139

八月,下诏用儒术选士 139

始修阙里之庙 141

太宗十年 戊戌(1238) 141

十一月,孔元措进言,复兴礼乐 141

李桢奏请寻访天下儒士 142

太宗十二年 庚子(1240) 142

建太极书院 142

乃马真后元年 壬寅(1242) 145

姚枢隐苏门,许衡访求之 145

乃马真后三年 甲辰(1244) 146

五月,耶律楚材卒 146

冬,王鹗进讲经书 149

定宗元年 丙午(1246) 149

赐号张特立曰中庸先生 149

定宗二年 丁未(1247) 150

张德辉应召辨儒何咎焉 150

定宗三年 戊申(1248) 151

春,世祖问德辉以孔子庙食之礼 151

海迷失后称制元年 己酉(1249) 151

正月,吴澄生 151

闰二月,刘因生 152

宪宗二年 壬子(1252) 153

三月,陈栎生 153

张德辉、元裕请世祖为儒教大宗师 154

月合乃始,儒人免丁 156

宪宗三年 癸丑(1253) 156

张特立卒 156

宪宗四年 甲寅(1254) 157

张柔复建孔子庙 157

征许衡为京兆教授 157

许衡《小学大义》成 158

宪宗五年 乙卯(1255) 159

二月,拟授许衡京兆提学,力辞不受 159

杨奂卒 160

宪宗八年 戊午(1258) 161

俞琰生 161

是年后,许衡《读易私言》一卷成 162

宪宗九年 己未(1259) 162

杨惟中卒 162

世祖中统元年 庚申(1260) 163

七月,李简《学易记》九卷成 163

许衡应诏北行至上都 165

黄泽生 165

世祖中统二年 辛酉(1261) 166

三月,许衡应召至上都 166

四月,诏军中所俘儒士听赎为民 167

六月,诏宣圣庙岁时致祭 167

八月,许衡、姚枢、窦默各有任职 168

九月,请以儒人教孔、颜、孟三氏子孙 168

始命置诸路学校官 169

世祖中统三年 壬戌(1262) 170

正月,修宣圣庙成 170

世祖中统四年 癸亥(1263) 171

刘肃卒 171

二月,郝经《一王雅》成 171

世祖中统五年、至元元年 甲子(1264) 173

正月,重征儒、释、道等户租税 173

二月,敕选儒士译写经书 173

三月,郝经《春秋制作本原》十卷成 173

高智耀卒 175

世祖至元二年 乙丑(1265) 177

二月,郝经《春秋三传折衷》五十卷成 177

二月,郝经《春秋外传》八十一卷成 181

世祖至元三年 丙寅(1266) 183

许衡上疏,建言国家当行汉法 183

十月,徙平阳经籍所于京师 185

《五经要语》纂成 185

袁桷生 186

世祖至元四年 丁卯(1267) 186

正月,敕修曲阜宣圣庙 186

二月,改经籍所为弘文院 187

九月,王鹗等请行选举法,事未施行 187

世祖至元五年 戊辰(1268) 188

十月,敕从臣录《毛诗》、《孟子》、《论语》 188

世祖至元六年 己巳(1269) 189

正月,访前代知礼仪者肄习朝仪 189

二月,诏颁行蒙古新字于天下 190

七月,立诸路蒙古字学,立国子学 191

世祖至元七年 庚午(1270) 192

许谦生 192

世祖至元八年 辛未(1271) 193

正月,立京师蒙古国子学 193

六月,以许衡为集贤大学士兼国子祭酒,衡以儒术教学 194

十一月,建国号曰大元 196

董文忠辨“科举类教,道学类禅” 196

程端礼生 197

世祖至元九年 壬申(1272) 197

正月,郝经《周易外传》八十卷成 197

郝经《太极演》二十卷成 200

虞集生 202

世祖至元十年 癸酉(1273) 203

四月,敕南儒为人掠卖者官赎为民 203

九月,杜瑛卒 203

王鹗卒 204

世祖至元十一年 甲戌(1274) 205

八月,刘秉忠卒 205

是年后,段直于泽州大修孔子庙 206

世祖至元十二年 乙亥(1275) 207

七月,郝经卒 207

世祖至元十三年 丙子(1276) 210

二月,命焦友直括宋秘书省禁书图籍 210

三月,免儒户徭役 210

不忽木与同舍生上疏,议置学校,习儒学 211

赵璧卒 212

世祖至元十五年 戊寅(1278) 212

五月,诏谕国家大事与儒臣老者同议 212

六月,诏汰江南冗官,减汰翰林院及诸南儒为官谬滥者 213

世祖至元十六年 己卯(1279) 214

赛典赤赡思丁卒 214

世祖至元十七年 庚辰(1280) 215

正月,黄震卒 215

二月,诏谕焚毁《道藏》伪妄经文及板 217

八月,姚枢卒 217

十一月,廉希宪卒 219

十二月,程绍开卒 220

窦默卒 220

周应合卒 221

世祖至元十八年 辛巳(1281) 222

正月,黄震卒 222

三月,许衡卒 224

十月,焚毁道藏伪经 226

太子真金崇孔子之道 227

王恽进《承华事略》二十篇,其一曰《崇儒》 228

吴澄纂次诸经,注释《孝经章句》成,次年校定诸经成 229

本年后,张卿弼卒 230

本年后,文及翁卒 231

世祖至元十九年 壬午(1282) 232

十一月,孔洙为国子祭酒 232

十二月,征处士刘因 232

冬,立詹事院,举名儒 233

岁贡吏员,儒吏兼通者为上 233

本年,文天祥卒 234

世祖至元二十年 癸未(1283) 235

二月,张文谦卒 235

二月,吴师道生 236

世祖至元二十一年 甲申(1284) 236

八月,俞琰自序《易外别传》 236

阿鲁浑萨理劝帝治天下必用儒术 238

事未及行而选举之制已立 238

家铉翁《春秋集传详说》三十卷成 239

本年稍后,陈存卒 241

世祖至元二十二年 乙酉(1285) 242

三月,张起岩生 242

十一月,许月卿卒 242

裕宗薨 243

陈友仁辑《周礼集说》十二卷成 244

世祖至元二十三年 丙戌(1286) 245

秋,陈栎《深衣说》成 245

赵良弼卒 246

本年,刘汉传卒 247

本年后,高斯得卒 247

世祖至元二十四年 丁亥(1287) 249

闰二月,设国子监 249

闰二月,设江南各道儒学提举司 250

三月,程钜夫奉诏求贤于江南 251

本年,王义山卒 252

世祖至元二十五年 戊子(1288) 253

十月,诏免儒户杂徭 253

胡长孺待诏集贤院 253

王天与《尚书纂传》四十六卷成 254

世祖至元二十六年 己丑(1289) 256

四月,谢枋得卒 256

九月,置高丽儒学提举司 257

九月,砚弥坚卒 258

李昶卒 259

本年,马廷鸾卒 259

世祖至元二十七年 庚寅(1290) 261

正月,复立兴文署 261

世祖至元二十八年 辛卯(1291) 262

九月,方逢辰卒 262

世祖至元二十九年 壬辰(1292) 264

四月,李肖龙卒 264

定各处儒学教授俸 264

《国朝集礼》编成 265

本年后,曾子良卒 265

世祖至元三十年 癸巳(1293) 266

四月,刘因卒 266

九月,舒津卒 270

十一月,郑滁孙进《中天图》 270

王磐卒 272

世祖召见郑滁孙 273

魏新之卒 273

世祖至元三十一年 甲午(1294) 274

正月,世祖崩 274

正月,杨恭懿卒 275

七月,成宗诏中外崇奉孔子 276

十二月,苏天爵生 276

至元中,何逢原卒 277

约至元中,汪注卒 277

本年后,李春叟卒 278

成宗元贞元年 乙未(1295) 278

八月,郝文、元明善等问学吴澄 278

八月,谢翱卒 279

十月,胡斗元卒 280

诏各路荐举儒吏兼通者 281

阎复上疏言京师宜首建宣圣庙学 281

傅立自序《易学纂言》 282

成宗元贞二年 丙申(1296) 283

二月,曹泾序陈栎《论语口义》 283

七月,王应麟卒 284

十一月,鲍云龙卒 285

成宗大德元年 丁酉(1297) 286

本年前,曹说卒 286

六月,董文用卒 286

李孟为仁宗陈善言正道 287

约本年,家铉翁卒 288

成宗大德二年 戊戌(1298) 289

正月,王幼孙卒 289

张立道卒 290

哈剌哈孙重儒臣,奏建庙学 290

本年,舒岳祥卒 291

成宗大德三年 己亥(1299) 292

七月,《论语口义》刊成 292

杨桓卒 293

朱升生 293

成宗大德四年 庚子(1300) 294

中秋,黎立武序袁俊翁《四书疑节》 294

闰八月,王埜翁卒 295

本年后,俞浙卒 296

成宗大德五年 辛丑(1301) 297

孟夏,王恽题辞石鹏《四书家训》 297

孟秋,敖继公《仪礼集说》十七卷成 298

是年或之前,王申子《大易缉说》十卷成 301

雷思齐卒 304

吴思齐卒 304

成宗大德六年 壬寅(1302) 305

三月,郑朴翁卒 305

六月,张?卒 305

六月,建文宣王庙于京师 307

十二月,刘庄孙卒 307

成宗大德七年 癸卯(1303) 308

三月,金履祥卒 308

十二月,陈栎自序《书解折衷》 310

何玮建言建国学于孔庙之侧 312

本年后,何梦桂卒 313

成宗大德八年 甲辰(1304) 313

七月,陈栎《中庸口义》成 313

汪深卒 315

成宗大德九年 乙巳(1305) 315

五月,征萧? 315

十月,胡震《周易衍义》十六卷成 316

熊禾序董鼎《孝经大义》 318

成宗大德十年 丙午(1306) 320

七月,史蒙卿卒 320

命江浙行省制造宣圣庙乐器 321

郑滁孙《大易法象通赞》七卷成 321

重刻袁甫《孝经说》三卷 324

本年,胡次焱卒 325

王义端卒 325

本年后,郑滁孙卒 326

成宗大德十一年 丁未(1307) 326

五月,下诏大赦天下,蠲儒户差役 326

六月,命王约等节译《大学衍义》 327

七月,加封孔子为大成至圣文宣王 328

八月,孛罗铁木儿译《孝经》进 329

八月,欧阳龙生卒 329

本年,方回卒 330

吴霞举卒 330

武宗至大元年 戊申(1308) 331

十月,倪坚序杨桓《六书统》 331

十二月,董鼎《书传辑录纂注》六卷成 334

十二月,吾丘衍《周秦刻石释音》一卷成 336

吴澄召为国子监丞 337

本年,周密卒 338

武宗至大二年 己酉(1309) 339

正月,定制大成至圣文宣王春秋释奠用太牢 339

七月,任士林卒 339

武宗至大三年 庚戌(1310) 340

六月,何尧卒 340

十月,置曲阜宣圣庙登歌乐 340

十月,宋濂生 341

本年,戴表元卒 342

复召吴澄 343

黎立武卒 343

武宗至大四年 辛亥(1311) 344

四月,仁宗不拘品级选用师儒之职 344

五月,安熙卒 345

闰七月辛丑,仁宗命国子祭酒以太牢祠孔子 346

吴澄升国子司业 346

俞琰《周易集说》成 348

本年,石一鳌卒 349

牟巘卒 350

刘应李卒 351

仁宗皇庆元年 壬子(1312) 351

正月,翰林、集贤儒臣帝自选用 351

五月,陈栎《礼记集义详解》成 352

本年,黄仲元卒 353

熊禾卒 354

是年或之后,吴澄序刘惟思《中庸简明传》 355

仁宗朝,刻敬铉《春秋备忘》四十卷 356

仁宗皇庆二年 癸丑(1313) 356

本年前,齐梦龙卒 356

正月,置辽阳行省儒学提举司 357

六月,以周、张、二程、许衡等从祀孔子庙廷 357

十一月,下诏重行科举,定科目,从《四书》、《五经》内出题 358

胡一桂《周易本义启蒙翼传》四卷成 360

约本年,董鼎卒 362

本年后,王申子卒 363

仁宗延祐元年 甲寅(1314) 363

三月,虞集序程复心《四书章图纂释》 363

四月,立回回国子监 365

五月,为许衡立鲁斋书院 365

六月,置云南行省儒学提举司 366

姚燧卒 366

韩性崇朱氏之学,推《四书》、《六经》 367

程钜夫序程复心《四书章图纂释》 368

约本年,胡方平卒 369

仁宗延祐二年 乙卯(1315) 369

三月,廷试进士 369

八月,更定国子学贡试之法 371

元明善首充考试官 372

曹泾卒 372

陈普卒 373

卫富益隐居授业 374

仁宗延祐三年丙辰(1316) 374

春,胡炳文《周易本义通释》十二卷成 374

五月,置甘肃儒学提举司 376

七月,以颜、曾、思、孟配享先圣 377

田泽续刊王申子《大易缉说》十卷 377

陈天祥卒 380

董朴卒 382

是年后,赵孟頫重辑《书今古文集注》 382

仁宗延祐四年 丁巳(1317) 384

四月,以《大学衍义》译国语 384

夏,齐履谦《春秋诸国统纪》六卷、《目录》一卷成 384

陈栎编《四书发明》 386

仁宗延祐五年 戊午(1318) 387

五月,赐敬俨《大学衍义》 387

七月,萧?卒 387

七月,程钜夫卒 388

九月,赐朝臣《大学衍义》 389

十一月,吴澄《书纂言》成 390

命各路府宣圣庙置雅乐 391

虞盘第进士 391

仁宗延祐六年 己未(1319) 392

十二月,封周敦颐为道国公 392

本年,刘埙卒 392

仁宗延祐七年 庚申(1320) 393

正月,仁宗崩 393

夏,黄泽《易学滥觞》一卷成 394

十一月,各郡建八思巴殿 395

十二月,忽都鲁都儿迷失译进《大学衍义》 395

十二月,耶律有尚卒 396

吴莱以《春秋》举上礼部,不利 397

英宗至治元年 辛酉(1321) 398

二月,袁俊翁自序《四书疑节》 398

四月,李孟卒 398

四月,陈师凯《书蔡传旁通》六卷成 399

龙仁夫《周易集传》十八卷成 401

约本年,黄超然卒 403

英宗至治二年 壬戌(1322) 404

正月,敕存恤孔氏子孙贫乏者 404

正月,方凤卒 404

二月,元明善卒 405

五月,熊良辅《周易本义集成》十二卷刊成 405

五月,熊朋来卒 407

六月,赵孟頫卒 408

八月,袁桷序龚霆松《四书朱陆会同》 409

十月,吴澄《易纂言》成 410

十月,陈澔《礼记集说》十卷成 412

本年后,邵大椿卒 415

英宗至治三年 癸亥(1323) 415

正月,征用赵居信、吴澄二儒 415

五月,吴澄《易叙录》十二篇刊行 416

十一月,遣使祀孔子 416

陆正卒 417

泰定帝泰定元年 甲子(1324) 417

二月,请开经筵,张珪、吴澄等进讲 417

三月,牟应龙卒 418

七月,邹次陈卒 418

九月,胡炳文自序《四书通》 419

九月,李粲序赵惪《四书笺义纂要》 419

十一月,丘葵《周礼补亡》六卷成 420

萧镒自序《四书待问》 422

是年后,王守诚续编《太常集礼》以进 423

泰定初,周仁荣召拜国子博士 424

泰定中,萧汉中《读易考原》成 424

泰定间,俞皋《春秋集传释义大成》十二卷成 425

泰定帝泰定二年 乙丑(1325) 426

正月,程直方卒 426

二月,张楧卒 427

泰定帝泰定三年 丙寅(1326) 427

六月,胡元序陈栎《四书发明》 427

十月,邓文原序胡炳文《四书通》 428

泰定帝泰定四年 丁卯(1327) 429

正月,陈栎《尚书蔡氏集传纂疏》刊行 429

二月,进孔思晦阶嘉议大夫 430

七月,建横渠书院 431

七月,敕经筵讲读官非有代不得去职 431

八月,袁桷卒 431

是年或稍后,俞琰卒 432

杨士龙《易说纲要》成 433

胡一桂《诗集传附录纂疏》二十卷刊行 434

泰定帝致和元年 文宗天历元年 戊辰(1328) 435

正月,胡炳文序张存中《四书通证》 435

夏,赵惪自序《四书笺义纂要》 436

九月,白珽卒 436

十二月,程时登卒 437

吴澄《春秋纂言》成 438

文宗天历二年 己巳(1329) 439

二月,遣曹元用祀孔子于阙里 439

七月,吴澄《易纂言外翼》八卷成 439

八月,始置广成局 440

八月,建阳书坊刊印胡炳文《四书通》成 441

九月,敕著《经世大典》,后二年五月成 442

九月,齐履谦卒 443

十二月,命印佛经二十七藏 443

文宗天历三年、至顺元年 庚午(1330) 444

正月,黄镇成《尚书通考》十卷成 444

三月,胡炳文序胡仲文《大学释旨》 446

闰七月,加封孔子、颜氏等名号,以董仲舒从祀孔庙 446

十月,申饬衍圣公崇奉孔子庙事 447

十月,许谦序金履祥《论孟集注考证》 447

十一月,曲阜兖国复圣公新庙落成 449

《太常集礼》五十卷成 449

文宗至顺二年 辛未(1331) 450

七月,欧阳玄建言衍圣公当用三品铜印 450

成遵受《春秋》业于夏镇 450

同恕卒 451

顺帝至顺三年 壬申(1332) 452

正月,封孔子妻为大成至圣文宣王夫人 452

二月,诏修曲阜宣圣庙 453

吴澄《礼记纂言》三十六卷成 453

顺帝元统元年 癸酉(1333) 455

六月,吴澄卒 455

九月,胡炳文卒 457

本年,丘葵卒 458

顺帝元统二年 甲戌(1334) 459

二月,陈栎卒 459

三月,诏儒人免役等悉依旧制 461

九月,董真卿《周易会通》十四卷刊成 461

顺帝至元元年 乙亥(1335) 462

正月,傅定保卒 462

五月,遣使致祭曲阜孔子庙 463

十一月,诏罢科举 463

龙仁夫卒 464

顺帝至元二年 丙子(1336) 465

正月,王结卒 465

十一月,赵世延卒 465

本年,赵若焕卒 466

顺帝至元三年 丁丑(1337) 467

孟秋,李桓序金履祥《论孟集注考证》 467

十月,许谦卒 468

汪克宽《春秋胡传附录纂疏》三十卷初稿成 470

顺帝至元四年 戊寅(1338) 472

正月,诏修曲阜孔子庙 472

四月,汪炎昶卒 472

脱脱谏言帝王当日与大臣宿儒讲求治道 473

孛术鲁翀卒 473

顺帝至元五年 己卯(1339) 474

敕赐曲阜宣圣庙碑 474

顺帝至元六年 庚辰(1340) 475

十一月,孔克坚袭封衍圣公 475

十二月,诏复行科举 475

梁寅《周易参义》十二卷成 476

顺帝至正元年 辛巳(1341) 478

脱脱领经筵事,遴选儒臣劝讲 478

顺帝至正二年 壬午(1342) 478

十月,遣官致祭孔子于曲阜 478

十一月,柳贯卒 478

顺帝至正三年 癸未(1343) 479

三月,诏修辽、金、宋三史 479

倪士毅《重订四书辑释》四十五卷成 480

是年前,汪泽民建议升衍圣公品秩 483

顺帝至正四年 甲申(1344) 484

八月,吴师道卒 484

九月,翟思忠序梁益《诗传旁通》 485

本年,陈深卒 487

顺帝至正五年 乙酉(1345) 487

五月,??卒 487

十月,辽、金、宋三史皆成 488

十二月,程端学《春秋本义》三十卷、《春秋或问》十卷、《三传辨疑》二十卷刊行 489

程端礼卒 492

顺帝至正六年 丙戌(1346) 494

正月,陈应润《周易爻变义蕴》四卷成 494

四月,钱义方《周易图说》二卷成 497

黄泽卒 499

许谦《读书丛说》六卷、《诗集传名物钞》八卷、《读四书丛说》八卷同时刊行 500

朱升《大学中庸旁注》二卷成 504

顺帝至正七年 丁亥(1347) 506

五月,朱倬《诗经疑问》七卷刊行 506

冬,朵儿只升右丞相,崇圣学 507

李孝光进《孝经图说》 508

铁木儿塔识奏升衍圣公阶为三品 509

朱公迁《诗经疏义》二十卷成 509

顺帝至正八年 戊子(1348) 511

五月,虞集卒 511

七月,遣使祭曲阜孔子庙 512

七月,王充耘《书义主意》六卷刊行 512

八月,赵汸《春秋师说》三卷成 513

张枢卒 515

顺帝至正九年 己丑(1349) 516

仲春,周伯琦《说文字原》一卷、《六书正讹》五卷成 516

七月,李廉《春秋诸传会通》二十四卷刊行 519

开端本堂,李好文进《端本堂经训要义》 521

顺帝至正十年 庚寅(1350) 522

王元杰《春秋谳义》十二卷成 522

顺帝至正十一年 辛卯(1351) 524

仲夏,建安同文堂刊董彝《四书经疑问对》八卷成 524

赡思卒 525

顺帝至正十二年 壬辰(1352) 526

苏天爵卒 526

顺帝至正十三年 癸巳(1353) 527

孟梦恂卒 527

顺帝至正十四年 甲午(1354) 528

七月,吴澄《仪礼逸经传》十八篇刊行 528

七月,杨维桢序魏德刚《春秋左氏传类编》 531

顺帝至正十五年 乙未(1355) 532

九月,郑玉自序《春秋阙疑》 532

十月,孔希学袭封衍圣公 535

顺帝至正十六年 丙申(1356) 536

二月,遣使致祭曲阜孔子庙 536

顺帝至正十七年 丁酉(1357) 536

十二月,欧阳玄卒 536

赵汸《春秋集传》十五卷成编 537

赵汸撰著《春秋属辞》十五卷 539

顺帝至正十八年 戊戌(1358) 540

八月,郑玉卒 540

顺帝至正十九年 己亥(1359) 542

十一月,胡瑜论宋五贤从祀 542

顺帝至正二十二年 壬寅(1362) 543

十一月,景星自序《四书集说启蒙》 543

十二月,追谥朱熹父为献靖,改封朱熹为齐国公 544

李士瞻上疏,建言御经筵以讲圣学 545

皇太子抑儒崇佛 546

顺帝至正二十三年 癸卯(1363) 546

六月,诏授江南举人为儒学教授 546

是年后,吴当卒 546

顺帝至正二十四年 甲辰(1364) 547

三月,张理《易象图说》六卷成 547

三月,胡一中《定正洪范集说》一卷刊行 548

顺帝至正二十六年 丙午(1366) 549

三月,舒天民《六艺纲目》二卷刊成 549

入元后 551

祝泌卒 551

丘富国卒 552

婺源胡一桂卒 552

永嘉胡一桂卒 553

郑君老卒 553

蔡逢甲卒 554

郑仪孙卒 555

张清子卒 555

包天麟卒 555

杨叔方卒 556

张庆之卒 556

主要参考书目 559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