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治法律
物证技术新视野
物证技术新视野

物证技术新视野PDF电子书下载

政治法律

  • 电子书积分:9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张凌燕著
  • 出 版 社:北京:法律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1
  • ISBN:7511822338
  • 页数:189 页
图书介绍:
《物证技术新视野》目录

第一章 计算机自动化笔迹鉴定 1

一、笔迹鉴定的含义 1

(一)笔迹的第一个层面的含义 1

(二)笔迹的第二个层面的含义 1

(三)笔迹的第三个层面的含义 2

二、笔迹鉴定的意义 2

三、书写习惯的特性 4

(一)书写习惯特殊性 4

(二)书写习惯稳定性 4

(三)书写习惯反映性 4

四、汉字笔迹特征 4

(一)笔迹一般状况特征 5

(二)书写动作局部特征 5

(三)文字布局特征 5

(四)书面语言特征 5

五、笔迹鉴定的步骤和方法 5

(一)分别检验 6

(二)比较检验 7

(三)笔迹鉴定的综合评断阶段 7

(四)计算机笔迹鉴定的意义 7

六、电子计算机辅助笔迹检验系统 8

七、电子计算机自动笔迹鉴定概述 10

(一)汉字自动识别系统 10

(二)笔迹鉴定系统与汉字识别系统的关系 10

(三)计算机自动笔迹鉴定系统的设计必须解决三个问题 11

(四)在线手写汉字识别系统的概念 12

(五)离线手写汉字识别系统的概念 13

八、电子计算机自动笔迹鉴定系统流程 15

(一)图像采集 16

(二)图像预处理 16

(三)笔迹纹理特征分析 22

(四)笔画提取 24

(五)识别模块 28

九、结束语 29

第二章 指纹鉴定技术及新发展 30

一、指纹概述 30

(一)指纹定义 30

(二)指纹特性 30

二、指纹学发展史 31

(一)指纹起源 31

(二)指纹发展阶段 32

(三)指纹学的成熟应用 34

三、指印的概念 38

(一)触物留痕 38

(二)指印的形成种类 38

四、潜指印的显现 39

(一)指印的发现 39

(二)潜指印的常规显现法 40

(三)潜指印显现新技术 41

五、指纹鉴定的方法 45

(一)人工比对 46

(二)指纹自动识别系统 46

六、指纹鉴定技术面临的挑战 50

(一)挑战原因 50

(二)指纹鉴定错案原因剖析 51

七、走向未来 53

第三章 文书形成时间鉴定的现状及发展 55

一、文书形成时间鉴定的意义 55

二、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57

(一)文书绝对形成时间鉴定 57

(二)文书相对形成时间鉴定 60

(三)当前书写时间鉴定技术存在的不足 64

(四)文书字迹形成时间鉴定发展方向预测 65

三、圆珠笔书写字迹形成时间鉴定 66

(一)圆珠笔概述 66

(二)薄层色谱法 68

(三)气相色谱分析法 71

(四)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 73

(五)傅里叶红外分析法 74

四、鞣酸铁墨水书写字迹形成时间鉴定 75

(一)蓝墨水概述 75

(二)鞣酸铁墨水(蓝黑墨水)字迹形成时间鉴定的技术方法 76

五、签字笔(中性笔)墨水书写字迹形成时间鉴定 80

(一)签字笔概述 80

(二)化学方法 81

(三)色谱方法 82

(四)其余方法 83

六、印章盖印形成时间研究 83

(一)印章色料概述 84

(二)普通印章盖印形成时间研究概述 86

(三)原子印章盖印形成时间研究概述 87

七、结束语 95

第四章 传感器侦查技术与法庭科学 96

一、传感器与公共安全防范 96

(一)生化武器与恐怖主义 96

(二)化学传感器在公共安全事务中的应用 99

(三)生物传感器在公共安全事务中的应用 100

(四)DNA传感器在公共安全事务中的应用 101

二、传感器在毒物、毒品检验中的应用 102

(一)生物传感器在毒品检验中的应用 103

(二)酶传感器在毒物检验中的应用 104

三、免疫传感器在血痕检验中的应用 106

(一)传统血痕种属实验方法 106

(二)免疫传感器在种属实验中的作用 106

四、基因芯片在同一认定中的作用 107

(一)基因定义 107

(二)基因的同一认定依据 107

(三)基因芯片的同一认定理论 107

五、新型传感器在法庭科学中的应用 109

(一)嗅敏与其他仿生传感器 109

(二)电化学传感器在文书检验中的应用 109

六、结束语 110

第五章 物证检验新技术——生物传感器技术研究 111

一、序言 111

二、生物传感器 112

(一)生物传感器概述 112

(二)生物传感器分类 113

三、基于多层组装聚邻苯二胺及纳米金的无标记电流型乙脑疫苗免疫传感器研究 132

(一)实验部分 134

(二)结果与讨论 136

(三)结论 140

四、新型无标记电流型风疹疫苗传感器 140

(一)实验部分 141

(二)结果与讨论 143

(三)结论 146

五、高灵敏电流型风疹疫苗传感器 146

(一)实验部分 148

(二)结果与讨论 149

(三)结论 153

六、无电子媒介体乙脑疫苗电流型免疫传感器的研究 153

(一)实验部分 154

(二)结果与讨论 156

(三)结论 158

七、基于辣根过氧化物酶/纳米金/辣根过氧化物酶/多壁纳米碳管修饰的过氧化氢传感器的研究 159

(一)实验部分 160

(二)结果与讨论 161

(三)结论 165

八、基于层层组装纳米金/Co(bpy) 3+3的乙脑疫苗免疫传感器的研究 165

(一)实验部分 166

(二)结果与讨论 168

(三)结论 172

九、基于抗体固载于纳米金/聚邻苯二胺的电位型免疫传感器的研究 173

(一)实验部分 174

(二)结果与讨论 174

(三)结论 178

十、结束语 178

主要参考文献 179

致谢 189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