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地理
联合政府与一党训政  1944-1946年间国共政争
联合政府与一党训政  1944-1946年间国共政争

联合政府与一党训政 1944-1946年间国共政争PDF电子书下载

历史地理

  • 电子书积分:16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邓野著
  • 出 版 社: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1
  • ISBN:9787509727843
  • 页数:519 页
图书介绍:本书全面、系统探讨了1944~1946年中国政局的走向,着重探索此一时期国共、美、苏三国四方政策的制定、演变及其背后的深层原因和相互之间的复杂关系,令人信服地说明了国共是如何从政争走向战争的,其分析之透彻,阐释之清晰,逻辑之严谨,为绝大多数相关之著作所不及,作者尤其重视问题与问题之间复杂的关联,这是本书的成功之处,也是本书的主要特色。
《联合政府与一党训政 1944-1946年间国共政争》目录

导论 联合政府的口号与国共关系的最终分野 4

第一章 国共力量的消长与两党合作基础的演变——联合政府口号的推出 4

一号作战与国共关系 4

联合政府口号的推出 21

联合政府旗帜下的第三方面 37

中共的两个部署 44

第二章 合政府与参加政府 53

史迪威出局与赫尔利入局 53

赫尔利斡旋下的国共谈判第一回合 66

国共策略的调整——两手对两手 73

赫尔利斡旋下的国共谈判第二回合 84

第三章 国民大会与解放区代表大会 93

两党的举措与意图 93

国共的两个党代会 96

第三方面的斡旋 100

中共关于“解代会”的筹备 107

第四章 中苏谈判与中苏条约——蒋介石的一个政治布局 114

国民党的政治需要与中苏谈判的提出 114

雅尔塔决议与中苏谈判的启动 119

中苏谈判第一阶段 130

中苏谈判第二阶段 142

中苏条约的批准与评论 153

第五章 重庆谈判——背景与条件的转换 163

两周的较量——日占区的归属与国共版图的重新划分 163

邀请与应邀 174

重庆谈判的基础与主题 189

主题的交锋与两党政治理念的展示 194

僵持与妥协 206

各方得失 215

第六章 国共两军战略方向的选择与展开 222

中共战略方向的调整 222

中共各项部署的展开 231

中共在东北的战略部署 235

国民党的战略考虑与展开 240

第七章 苏军的双重性与东北的三角格局 252

东北行营退出与再入长春 252

中共东北战略的再调整 266

国民党与苏军关于东北经济合作的争执 269

第八章 政治协商会议——背景与条件的再转换 281

政协会议的国内背景 281

政协会议的国际背景 287

政协会议的组成、议题与性质 295

政协会议前奏曲 302

五项议题的争论与协议 311

热议、隐患与结论 330

第九章 多向与无序的政局 337

政协会议之后中共关于时局的判断 337

国共关于整军方案的谈判 340

国民党对政协协议的不满及其焦点 352

中苏在东北经济合作问题上继续争执 357

国共在东北问题上继续争执 363

反苏反共游行的爆发 371

第十章 国民党六届二中全会——两个僵局的形成 383

二中全会开幕与主题辩论 383

国共就两个焦点问题的磋商 391

二中全会期间的蒋介石 397

二中全会与国民党内部关系的变化 401

二中全会的政治后果——两个死结 405

第十一章 四平决战 416

三角格局的弱化与东北问题的演变——国共四平对峙的形成 416

中共关于进占长春的考虑与决策——政治要求之下的军事方针 427

四平决战与重庆谈判 433

战局的转折与谈判的转折 444

关于四平之役的争论与评价 456

第十二章 最后的谈判——第二次国共合作的终结 463

停战条件与停战令 463

中共的部署与反击 470

最后的谈判 474

不宣而战 485

结束语 民国政治的逻辑及其历史局限 493

民国政治的逻辑与国共关系的转型 493

民国政治的逻辑与第三方面的生存空间 497

民国政治的逻辑与马歇尔的赴华使命 501

民国政治的逻辑及其历史局限 505

参考资料 509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