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
中国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发展报告
中国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发展报告

中国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发展报告PDF电子书下载

经济

  • 电子书积分:9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任玉岭,于今,肖劲松等编著
  • 出 版 社: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1
  • ISBN:7515000600
  • 页数:184 页
图书介绍:本书着重对国家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一系列政策进行解读等。
《中国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发展报告》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

一、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出的背景 1

(一)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出的国际背景 2

(二)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出的国内背景 2

二、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发展历程 4

(一)国际社会所提出的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4

(二)中国对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探索 5

三、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发展新态势 6

(一)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与低碳城市耦合 6

(二)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与环境法制创新 6

(三)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与企业责任 7

(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与可持续消费模式 8

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内涵与特征 10

(一)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内涵 10

(二)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特征 12

五、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大意义 13

(一)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需求 13

(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13

(三)生态文明建设的客观要求 14

(四)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 15

(五)提高人民“幸福指数”的必然选择 15

第二章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理论背景 17

一、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与科学发展观 17

(一)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及其要义的理解 17

(二)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必须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20

二、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与和谐社会建设 22

(一)和谐社会提出的历史进程 22

(二)科学发展观是引导和谐社会建设的理论基础 23

(三)环境友好型社会与和谐社会的关系 24

三、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25

(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出背景 26

(二)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 29

第三章 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国际经验 35

一、国外的节能经验 35

(一)德国的节能 35

(二)美国的节能 38

(三)日本的节能 43

(四)荷兰的节能 45

(五)国外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46

二、国外的节水经验 49

(一)以色列的高效水资源管理与开发利用 49

(二)埃及的节水农业 53

(三)国外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55

三、废弃物综合利用与发展循环经济的经验 58

(一)德国循环经济的发展 59

(二)日本循环经济的发展 63

(三)国外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67

第四章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理论研究的进展 71

一、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系统解析 71

(一)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运行流程 72

(二)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四大主体 74

(三)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运行机制 89

二、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研究热点 91

(一)我国两型社会建设的现状与前景 91

(二)我国建设两型社会面临的主要障碍 93

(三)建设两型社会须进一步采取的政策措施 95

第五章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优先发展的领域 99

一、水资源短缺与节水型社会建设 99

(一)水资源问题制约经济发展 99

(二)建设节水型社会 101

二、能源紧张与节能型社会建设 105

(一)我国的能源现状 105

(二)我国节能面临的形势 107

(三)建设节能型社会 108

三、土地资源集约利用和保护与节地型社会建设 112

(一)我国土地资源现状 112

(二)土地资源可持续发展 113

(三)土地可持续利用与节地型社会建设 115

四、矿产资源枯竭与节材型社会建设 117

(一)我国矿产资源的特点 117

(二)我国主要矿产资源现状与经济发展 117

(三)矿产资源危机的应对策略 119

(四)建立节材型社会 119

五、资源综合利用与循环型社会建设 120

(一)我国资源综合利用的现状 121

(二)国内外资源综合利用的主要经验 122

(三)资源综合利用与循环型社会建设 123

(四)我国循环经济的探索与遇到的问题 125

(五)推进循环型社会发展的措施 126

六、适度消费与节约消费型社会建设 128

(一)量力而出,适度消费 128

(二)建设节约消费型社会,呼吁适度消费模式 129

(三)建立有中国特色的节约消费型社会 131

第六章 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实践案例 135

一、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改革试点 135

(一)武汉市城市群的实践案例 135

(二)长株潭城市群的实践案例 138

二、循环经济示范区建设实践 141

(一)曹妃甸循环经济示范区 141

(二)甘肃省循环经济示范区 143

(三)山西省循环经济试点经验 146

三、全球气候变化与节能减排实践 150

(一)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影响 150

(二)我国节能减排工作的现状 151

(三)我国节能减排的主要措施 153

四、文化体制改革与文化产业发展 155

(一)文化体制改革的目标 156

(二)文化建设的现状及挑战 157

(三)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的措施 159

(四)广东文化产业发展实践 160

(五)陕西曲江文化产业模式 163

第七章 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发展热点 167

一、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167

(一)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倡科学的经济发展模式 167

(二)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协调区域经济 168

(三)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可协调经济结构 168

二、科技进步与自主创新 169

(一)立足自主创新,培育创新主体 169

(二)推动院企合作,产学研相结合 170

(三)极力打造“产业自主创新集群”,推进创新简约化 170

(四)加强社会保障和政策管理支撑,优化“进化”环境 170

(五)加强与区域外创新源的合作,并链接到更广泛的创新系统 171

三、资源保障与可持续发展 171

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与教育发展 175

五、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与法制建设 176

六、重大自然灾害和环境事故的预警与应急处置 180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