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书籍
比较文学实用教程
比较文学实用教程

比较文学实用教程PDF电子书下载

其他书籍

  • 电子书积分:13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高旭东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市: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1
  • ISBN:9787301191088
  • 页数:352 页
图书介绍:本书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导论和第一章:比较文学的定义、学派及发展,是引导学生入门的必由之路;第二部分是学科的主体内容,包括影响研究、形象学、平行研究、主题学、文类学、比较诗学、跨学科研究,而且为了学科本科的全面性,我们把一些重要内容放入以上诸章节;第三部分是学科延展与分支,包括国际中国学研究、中国各民族文学比较研究、世界华人文学与流散文学。
《比较文学实用教程》目录

导言 比较文学的视角与世界文学的观念&杨慧林 1

第一章 比较文学的定义、学派及发展 11

第一节 比较文学的定义、学派及最新发展 12

一、什么是比较文学? 12

二、比较文学、世界文学与总体文学 15

三、比较文学的学派 17

四、比较文学的最新发展 23

第二节 中国比较文学的历史与现状 27

第二章 影响研究 33

第一节 影响研究的理论表述和分类 34

一、梵·第根对影响研究的描述和细分 34

二、影响研究的特点以及对其的反思 40

第二节“孤儿”在英国的足迹影响研究案例分析 43

一、研究案例的主要内容 43

二、对研究案例的总括和评价 48

附案例《赵氏孤儿》杂剧在启蒙时期的英国 51

第三章 形象学 81

第一节 形象学的理论与研究方法 82

一、形象学的渊源与发展 82

二、形象学的特点与功能 85

三、形象学的研究范围与内容 88

四、形象学的研究方法与前景 92

第二节 西方文学中的中国形象:形象学案例分析 93

附案例 中国异托邦:二十世纪西方的文化他者 100

第四章 平行研究 109

第一节 平行研究及可比性 110

第二节 中西文学的通感:平行研究案例分析 118

附案例 通感 127

第五章 主题学 137

第一节 主题学的由来、发展及基本理论方法 138

一、主题学理论的由来 138

二、主题学在汉语文学研究中的发展与开拓及其反传统性质 139

三、主题与母题的侧重与区别 141

四、主题学研究中的意象、情境、套语、惯用语 145

第二节 案例分析:印度文学在东亚文学中的触媒作用 151

附案例 印度故事在中国及其他国文学中之作用 155

第六章 文类学 167

第一节 文类学述要 168

一、纵向溯源:中西文类学概述 169

二、横向剖析:文类学的研究对象和范围 175

三、个案举要:诗歌、小说、戏剧、散文 178

第二节 中西诗歌的情趣:文类学的案例分析 180

附案例 中西诗在情趣上的比较 185

第七章 比较诗学 195

第一节 比较诗学的兴起与中西比较诗学 196

一、从崇尚文学的理性到理性的没落 198

二、早熟的置重情感的中国诗学 203

三、中西诗学对话的误区与教训 206

第二节 反潮流:钱锺书《诗可以怨》的合理性及其限度 208

附案例 诗可以怨 216

第八章 跨学科研究 229

第一节 跨学科研究的范畴及学理依据 230

第二节 文学与人类其他表现领域的比较 233

一、文学与其他艺术门类 233

二、文学与人文学科 241

三、文学与自然科学 254

第三节 案例分析:《圣经》与文学研究 258

附案例《圣经》与美国神话 262

第九章 国际中国学研究 269

第一节 作为比较文学分支的国际中国学研究 270

一、“国际中国学”与“国际中国学研究” 270

二、国际中国学及其研究的发展历史与现状 273

三、国际中国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278

四、作为比较文学的分支 283

第二节 国际中国学研究案例分析 285

一、原典实证的研究方法 285

二、对研究人员的学养要求 288

附案例 日本近代儒学研究三闻人 291

第十章 中国各民族文学比较研究 305

第一节 中国各民族文学比较研究概况 306

一、各民族文学的关系研究归属比较文学的理由及历史沿革 306

二、各民族文学比较研究的发展现状 310

第二节 案例分析:蒙古史诗传统与汉族演义小说的文化融合 315

附案例 蒙古史诗传统与汉族演义小说的结合——《五传》论略 318

第十一章 世界华人文学与流散文学 325

第一节 世界华人文学与离散文学 326

一、概念辨析:从海外华文文学到世界华人文学 326

二、世界华人文学与流散文学的特征 330

第二节 世界华人文学与离散文学案例分析 334

附案例 简论麻将与《喜福会》的主题与结构 339

参考教材 348

后 记 本教材的缘起、特点与使用说明&高旭东 349

返回顶部